感冒吃抗生素不管用,這是為什麼?

“我感冒了,吃了半個月抗生素,沒管用,為什麼?”進入冬季,氣溫驟降,身邊不少人都出現了感冒的症狀。很多人會憑藉自己多年的“治病經驗”,給自己開點頭孢、紅黴素等抗生素,認為“頂過去就好了”,可是,有時,抗生素很快起效,但有時,吃了一盒抗生素,沒管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感冒吃抗生素不管用,這是為什麼?

的確,抗生素是殺滅細菌的利器,但對病毒等其他病原體通常無效。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是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根據病原體不同,感冒分類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合併細菌感染三種。普通感冒俗稱傷風,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其中由鼻病毒所引發的感冒佔普通感冒的30-50%。普通感冒是散發性的,不引起流行。寒冷和勞累導致的抵抗力下降是其誘發因素,冬、春兩季發病率高。其症狀主要為上呼吸道卡他症狀(流涕、鼻塞、打噴嚏、咽喉痛、咳嗽、有痰),發熱頭痛和關節肌肉痛。普通感冒通常有自限性,人體可以通過自身的免疫調節自行痊癒,其自然病程為 3-7天。成人一年大約會染上2-4次感冒,兒童則6-8次。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毒科,對呼吸道黏膜細胞表面的粘蛋白具有高親和性。人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型,可引起呼吸道急性感染,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熱,體溫常超過39℃,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可見寒顫、高熱、噁心、乏力、嘔吐、渾身肌肉痠痛,頭疼症狀也很突出,但上呼吸道卡他症狀相對比較輕。流感具流行性、呈爆發態、群體發病,痊癒需要7-10天或者更長。甲型流感病毒極易變異,從而逃脫人體免疫應答,多次引起世界大流行。禽流感病毒H5N1亞型也可以感染人類,但不在人群中傳播。

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黏膜損傷,使其失去保護功能,細菌可乘機侵入繼發合併感染。臨床上常見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合併感染,引發急性氣管炎、急性肺炎、急性副鼻竇炎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等。流感合併細菌感染的發生率比起普通感冒高得多,甚至可導致少數病人死亡[1]。

由以上知識我們可以瞭解到感冒的分類,不同類型的感冒,治療方法不同。感冒具有自限性,輕度感冒可不用服藥,僅在感冒初期時,多喝水,多休息,依靠自身免疫系統,1周內即可痊癒。當感冒症狀和併發症導致患者不適,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時,可選擇適當的藥物對症治療。

那麼,如何快速的區分感冒類型呢?

我們可能會注意到,去醫院時,大夫往往會先讓我們抽個血,化驗一下,也就是血常規。通過血常規可以提示我們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百分比可升高,白細胞多正常或降低。細菌感染: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可偏高,並有核左移現象發生,C反應蛋白升高。目前很多實驗室已開展各種類型流感病毒檢測項目,可進一步幫助區分是何種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