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並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何適

香港城市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博士

主要研究興趣:貨幣政策(RMB利率、匯率等)、宏觀經濟和國際金融等

2018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要求“穩妥推進利率“雙軌合一軌”,完善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在經歷數年利率改革的蟄伏期後,利率市場化改革又提上日程。而此前利率市場化改革路徑簡要梳理如下

2013年7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2015年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2015年8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

2015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 款利率浮動上限。

而2019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將改革的目光投向了利率雙軌制。

什麼是雙軌制利率呢?

簡單來說,現在存在市場利率和政策利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2018年博鰲論壇上對利率“雙軌制”給出了明確的解釋:一是在存貸款方面仍有基準利率,二是貨幣市 場利率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

要素價格主要包括資金價格、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和原材料價格。長期以來,相對於商品價格的市場化,要素價格的市場化進程嚴重滯後。作為要素價格體系中的核心一環資本價格也即利率的市場化改革,無疑對要素價格體系的改革具有示範性意義。

作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利率並軌有利於通過市場利率引導商業銀行的市場定價,促進市場通過資金價格-利率-來合理配置資源,促進中國人民銀行從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箱價格型工具轉型。利率並軌的意義不亞於1994年匯率制度改革(雙軌並一軌),對於當前我國深化改革、釋放制度紅利具有積極作用。

根據以往改革經驗,在利率並軌方式上,將取消存貸款基準利率,讓市場利率充分發揮資金配置作用。只有在非常時期如金融危機,政府才會出面干預利率。為了讓利率市場化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利率錨”的選擇和市場利率之間的傳導性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那麼,利率並軌將企業和個人帶來什麼改變?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此次兩會上表示,通過進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將有助於消除利率決定過程中的一些壟斷性要素,更加準確地進行風險定價,並通過競爭來降低風險溢價,為中小企業服務。

所謂的“壟斷性要素”,其實指的就是銀行偏愛向國有企業借貸,而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則往往無法享受與國有企業的同等貸款待遇。這也是所謂的“所有制歧視”。而利率並軌要帶給中小企業真正的實惠,還有待於市場化利率真正發揮作用和政府切實減少對國有企業的行政干預。

對於個人客戶,銀行也會進一步分化對待。由於大數據的普及,銀行很容易對個人客戶的收入水平、還貸能力和信用等級進行及時評估。在利率並軌後市場利率發揮根本性作用的情況下,為了爭奪優質客戶和開拓業務,銀行會為優質客戶提供更加優惠的存貸款利率,而非優質客戶面臨更高的借貸成本。市場化的“優勝劣汰”、“馬太效應”也會越加明顯。

利率並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