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層就是不提“利率”這個雪藏多年工具的潛臺詞……

決策層就是不提“利率”這個雪藏多年工具的潛臺詞……

1月4日決策層的“銀行調研座談講話”,談遍了“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但就是沒有提“利率”這個雪藏多年的工具……2019年貨幣政策應對“今年經濟發展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和諸多挑戰”的關鍵,在於“疏通渠道”,絕非“大水漫灌”,不到“萬不得已”的“艱難境地”,絕不可能考慮“動利率”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讓那些“虎視眈眈”的“有心人”坐實了“重回老路”的鼓譟!

……

就在“全面降準”引發部分分析師的腎上腺素的時候,立馬就有“如我預期派”再施“移魂大法”,侃起“降息”的大山來……

如,某大券商分析觀點指出——貨幣政策寬鬆進一步加碼,按照2014-2016年“先定向後全面,先降準後降息”的路徑,此次全面降準標誌著貨幣政策寬鬆從初級階段進入中級階段,未來降息可以期待。

分析師普遍認為,央行此次全面降準主要來源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年內或還有一定降準空間,市場還有可能在年中看到降息操作。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則給出了更為具體的預測,認為央行在2019年大概率還會有3次降準,降息可能在二季度發生,其原因如下:

第一,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回落速度有望超出預期,PMI反映出來的經濟活力快速回落,央行貨幣政策有望全面轉向穩增長目標。

第二,特朗普重啟“跳水保護小組”旨在加強對美聯儲的“干預”力度,從保障維穩流動性、降低股市波動、預防美股與美國經濟的負面聯動角度考慮,“跳水工作小組”重啟或減緩美聯儲加息,外部貨幣環境的改善使得我國央行掣肘因素減少,央行降息的壓力降低

花長春、韓旭團隊還指出,考慮到當前PMI已跌至榮枯線以下,且2019年下半年PPI可能轉負,企業利潤增速將嚴重承壓。2019年年中,市場可以期待降息來臨。在全面降準後,我們預計還將迎來非對稱降息(下調貸款基準利率,但不調整存款基準利率)。加上2019年美聯儲加息概率下降、進程放緩,我國通脹風險下降,預計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將在2019年二季度前後到來。

……

但仔細閱讀1月4日決策層的“銀行調研座談講話”,其談遍了“全面降準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但就是沒有提“利率”這個雪藏多年的工具……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決策層對貨幣政策“服務實體經濟”所追求“關鍵目標”,是“更大力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而具體的手段,除了傳統意義上的“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要“著力做到小微企業貸款擴量降本”。關鍵還在於“著力疏通傳導渠道,優化信貸結構,打通資金到達實體經濟的‘最後一公里’。”

換言之,2019年決策層需要貨幣政策應對“今年經濟發展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和諸多挑戰”的關鍵挑戰,在於“疏通渠道”,絕非“大水漫灌”,不到“萬不得已”的“艱難境地”,絕不可能考慮“動利率”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讓那些“虎視眈眈”的“有心人”坐實了“重回老路”的鼓譟!

我認為,此次降準分兩次實施表明央行仍有利率底線思維。當前短端利率接近8月的低點,儘管目前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但央行還是不會讓流動性過於充裕,使得利率過低。第一次降準50基點可以釋放一定資金,在動態保持短端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不會衝擊利率底線。第二次降準50基點後是用於對沖春節之後資金面緊張的態勢。

其實,對利率政策的訴求,央行在2019年“央行工作會議”上,已經有了明確的表態:重在“利率工具的結構性完善”,而非急吼吼的“逆勢而動”的“降息”……

我注意到,央行會議上提出,穩妥推進利率“兩軌並一軌”,完善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

我認為,對於“兩軌並一軌”可從不同的維度解讀,從央行的層面,有存貸款基準利率和相對比較靈活的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前者是基準利率,後者是通過金融市場傳導;另一個維度是商業銀行層面,一個是銀行存貸款利率,一個是較為市場化的理財資金利率。

這兩個維度相輔相成,目前有一個趨勢是公開市場操作的利率越來越變得主導,信號作用越來越強,最終公開市場操將可能成為政策基準利率。

當然,這是從“中長期角度”來看。而從即期效果來看,這次置換降準,有助於商業銀行增加更多低成本可用資金。通過銀行以及非銀機構的利率下降,帶動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降;從結構來看,本次降準進一步置換了MLF存量,有望繼續消除MLF對中小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價格歧視”,從而加速紓解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瓶頸,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及時激活市場微觀活力。

換言之,“全面降準”的實際效果之一,就已經起到了“降低市場實際利率”的目的。

因此,總結而言,“各種形式”的降準,是2019年一系列“穩增長”尤其是扶持小微民營企業的“積極政策”的第一個明確信號。

就當前情況看,在“準備金率”本身“相當高”的情況下,各種形式的降準,更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整體需要,又能夠避免“全面降息”帶來的“預期上過度亢奮”的弊病。

可想而知,在剛剛開始“全面降準”就已經掀起一片“強刺激”的預期,讓央行和有關方面,不得不一再強調“這不是‘大水漫灌’,只是定向調控”的情況下,如果再來個“全面降息”,那麼恐怕就有違“鬆緊適度、合理充裕”的政策訴求(當然,各種所謂的“定向的、針對性”的降息等操作,仍然可以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