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利率“換錨”:民企的福音,房貸的焦慮?


利率“換錨”:民企的福音,房貸的焦慮?

■ 文 | 鴻學院院辦

最近兩年,很多民營企業家都感到生意不好做了,銷售不振,利潤下滑,經營愈發困難。

統計數據證實了這種感覺。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的數據,2018年,我國新開業企業數量同比增加了10%,倒閉數量卻暴增了35%。2019年的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據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怡”預測,2019年中國破產企業數量還將增長20%。

利率“換錨”:民企的福音,房貸的焦慮?

民營企業遭遇困境的原因雖然不一而足,如貿易戰、去產能、環保限產等,但也有一個普遍的共同難題——融資難融資貴。

我國金融體系由銀行主導,企業直接面向投資者的融資市場不發達,民營企業想要獲得經營發展所需的資金,除了高息的民間借貸,只能指望銀行貸款。

不過,銀行放貸的兩個特點讓小微民企很煩惱,一是“嫌貧愛富”,二是“晴天送傘,雨天收傘”。一些信用較好的大型民企,在經濟發展好的時候尚能從銀行獲得貸款,但利率也要高出國營企業不少。一旦經濟形勢有下行的徵兆,銀行就會為了規避損失提前催收貸款,至少在發放新貸款和續貸時會收緊很多。大型民企尚且如此,缺乏抵押品的小微企業的境況就可想而知了,往往是根本貸不到款,只能求助於民間高利貸。如下圖所示,2017年四季度之後,小微企業獲得的貸款增速呈斷崖式下跌。

利率“換錨”:民企的福音,房貸的焦慮?

鑑於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民營企業的“456789”·注1),國家一直致力於解決中小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2020年1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指出“要圍繞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綜合運用多種貨幣信貸政策工具”“要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促進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能力。”

其實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由來已久,國家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比如2018年至今,短短2年時間,存款準備金率已連續下調7次,大型金融機構由17%降至12.5%,中小金融機構由15%降至10.5%,創2007年以來新低,力度不可謂不大。貸款利率也從2011年開始不斷下調,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從6.56%一路降至4.35%。

利率“換錨”:民企的福音,房貸的焦慮?

利率“換錨”:民企的福音,房貸的焦慮?

然而,民營企業卻沒有享受到政策的紅利,借貸利率不降反升。2018年年初,企業真正獲得的貸款,平均利率是5.8%,2019年下半年反而漲到了5.94%,央行的寬鬆政策並沒有傳遞到下游的借貸市場。

那麼是央行的貨幣政策沒有發揮作用嗎?市場上的資金其實並沒有增加?

非也!貨幣寬鬆確確實實增加了市面上的流動資金,貨幣市場利率大幅走低就是最好的證明。比如餘額寶就類似於貨幣市場基金,它把用戶的錢集中起來,在債券回購市場賺取利息支付給用戶。隨著央行不斷增加貨幣供應,市場上的資金逐漸供過於求,價格應聲而落。餘額寶收益率從2018年年初的4.37%,一路下跌至今天的2.43%,跌幅高達44%!可以說貨幣市場並不缺乏資金,恰恰相反,錢多的是!

為什麼企業貸款利率沒有同步下降呢?

這涉及到中國金融市場的利率形成機制。在金融業非常發達的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就是所謂的“利率之錨”,金融市場其他所有利率都圍繞它來形成。相較之下,中國的基準利率之錨就顯得不甚清晰。

中國利率機制實際上被分割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通過自由交易形成,能夠迅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的利率(如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利率);另一部分則是在更為巨大的銀行貸款市場中被規定的利率,就像一隻巨大的恐龍,對利率環境的改變反應遲鈍。兩種利率相互隔絕,存在著“運河淤塞”的現象。

央行在2019年8月宣佈改革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目的在於改變銀行貸款的“利率之錨”,強行把企業貸款的利息成本壓下來。從前銀行賺足了利差,現在LPR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讓銀行把利差肥肉吐出來一部分,反哺實業。

居民購房也將受到“換錨”的影響,所有過去選擇浮動利率的購房者都要在今年8月底前與銀行重籤合同。是選擇固定利率,免受未來利率上漲的風險?還是選擇“LPR+加點”,賭一把利率長期走低?

LPR能否間接實現大幅降息?居民購房貸款選擇怎樣的模式更有利?LPR能否真正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

本文節選自鴻學院微課堂《明年利率下調——2020新機遇》,請搜索【宋鴻兵觀天下】公眾號,瞭解課程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