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養老機構的總體規劃與外部設計

針對養老機構的建築設計,我國出臺、修訂了一系列的相關規範標準。其中包括,《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範》《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築設計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老年養護院設計標準》《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設計標準》等等。

那麼,這些文件對於養老機構的建築設計都是如何要求的?具體實踐時都該注意哪些方面呢?昱言大講堂,為您細緻解讀。

第二講|養老機構的總體規劃與外部設計

上一次,我們和大家分享了養老機構建築設計的基本規定。那麼,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養老機構的總體規劃與外部設計。

第二講|養老機構的總體規劃與外部設計

養老機構的選址條件

基本條件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築基地,應選擇在工程地質條件穩定、排水暢通、日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段。

設施條件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築基地,應選擇在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臨近公共服務設施的地段。

周邊環境

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築基地,應遠離汙染源、噪聲源及危險品生產、儲運的區域。

建築要求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間距不應低於冬至日日照2h的標準。

養老機構的道路交通要求

道路交通

1.老年人照料設施基地或建築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宜開向城市的主幹道。貨物、垃圾、殯葬等運輸儘量設置單獨的通道和出入口。

2.總平面交通組織應便捷流暢,並減少車輛對人員同行的影響。除了滿足消防、疏散、運輸等要求外,還應保證救護車輛能停靠在建築的主要出入口處。

3.道路設計宜人車分流。機動車道路宜採用低噪或降噪路面,並設置限速行駛標識和路面減速設施。

4.總平面內應設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

  • 非機動車停車場宜滿足遮雨、遮陽要求,宜設置電動助力車的充電裝置。
  • 在機動車停車場距離建築物主要出入口最近的位置上,應設置供輪椅使用者專用的無障礙停車位,且無障礙停車位應與人行通道銜接,並設有明顯的標誌。

補充說明

1.步行道路應滿足無障礙通行要求,淨寬不應小於1.2米,局部寬度儘量大於1.8米。坡道坡度不應大於2.5%。

2.路面應採用防滑材料鋪裝。

養老機構的場地設計要求

場地設計要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範》的相關規定。

活動場地

1.老年人照料設施設計的總平面內應設置供老年人休閒、健身、娛樂等活動的室外活動場所,並符合下列規定:

  • 與其他建築合建的老年人照料設施,宜單獨設置活動場地;
  • 活動場地位置宜選擇在向陽、避風處,應保證場地能獲得日照;
  • 活動場地表面應平整,有坡度時坡度不應大於2.5%,且排水暢通,並採取防滑措施;
  • 活動場地應佈置在冬季向陽、夏季遮蔭處,可設置健身運動器材、休息座椅以及輪椅、助行器停放空間,佈局宜動靜分區。

2.老年人集中的室外活動場地應臨近有無障礙廁位的公共衛生間。

補充說明

場地內應設置完整、連貫、清晰、簡明的標識系統。步行道路、活動場地、臺階等設施應配置照明設施。

綠化景觀

設計要求

1.新建老年人居住建築用地的綠地率不應低於30%。

2.綠化種植宜選用地方樹種,以喬木為主,綠化種植不應對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

3.觀賞水體深度大於0.50m時,應設置安全防護措施。

養老機構的室外坡道、臺階設計要求

室外坡道

1.室外輪椅坡道的淨寬不應小於1.2米,坡道的起止點應有直徑不小於1.5米的輪椅迴轉空間。

2.室外輪椅坡道的坡度不應大於1:12,每上升0.75米時應設置平臺。平臺的深度不應小於1.5米。

3.室外輪椅坡道的臨空側應設置欄杆和扶手,並應設置安全阻擋的措施。

室外臺階

1.應同時設置輪椅坡道。

2.

臺階踏步不宜小於2步,踏步寬度不宜小於32釐米,踏步高度不宜大於13釐米,臺階的淨寬不應小於0.9米。

3.在臺階起止位置應設置明顯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