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整天抱著玩具熊不撒手,從“戀物”到“獨立”,家長試試這樣做

娃整天抱著玩具熊不撒手,從“戀物”到“獨立”,家長試試這樣做

女孩兒琳達從小時候就愛抱著她的玩具熊,如今4歲了,毛絨熊已經被盤得掉了毛,裡面的棉花也早已鬆懈,在別人看來破舊不堪的玩具,在琳達這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小夥伴。每天陪著琳達一起睡覺,上幼兒園的時候還多次偷偷地把玩具熊帶上,真讓媽媽有些哭笑不得。

看《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時候,觀眾發現林志穎的兒子Kimi也有自己的陪伴物,就是毛絨玩具狗大黃。Kimi會和大黃告別,會擔心它的境況。其實差不多在每個小朋友的生活中,都曾有這樣一個“本命物”,對於孩子的戀物情結,家長的反應不一。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戀物是有愛心的一種表現,而且爸媽確實也得到了一定的解脫,有夥伴陪著孩子,總比讓他一個人孤單強。有的家長則擔心,孩子過於依戀物品,會產生偏執、對人冷漠等問題。

娃整天抱著玩具熊不撒手,從“戀物”到“獨立”,家長試試這樣做

孩子為什麼會對“物”產生依戀?

別說孩子了,大人也會對“物”有著特殊的情懷,特別是很多女生,即使上了大學也依然會把兒時的心愛之物帶在身邊,它寄託了人的情感,這很正常,就好像那些戀家的人會捧一捧家鄉的土帶走一樣。

但“戀物”和“戀物癖”卻是兩個概念,戀物行為是指孩子對某種特定物品的依戀,一旦離開它,容易哭鬧、焦躁不安。戀物癖患者通過撫弄、嗅、咬或玩弄某物來獲取性快感。

孩子所戀之物,有兩種類型:奶瓶、安撫奶嘴、自己的小手;柔軟的小方巾、小被子、玩偶、毛絨玩具等。他們對這其中的一件很“專情”,把它當作貼身之物隨處攜帶,丟失或暫時找不到往往會引發孩子強烈的不滿、不安情緒。

娃整天抱著玩具熊不撒手,從“戀物”到“獨立”,家長試試這樣做

明明是沒有生命特徵的“物”,孩子為什麼會對它感到如此依戀呢?心理學家曾用猴子做過試驗。用兩個假的母猴作代替真的母猴。一個是由金屬絲構成的“金屬母猴”,另一個是圓筒及其外面一層柔軟的毛巾組成的“布母猴”。結果發現小猴子與布母猴產生了依戀的關係,而金屬母猴卻沒有得到小猴子們的依戀。

“布母猴”的柔軟彷彿母親的擁抱,因而也更得小猴青睞。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如此,孩子戀物,正是在追尋這種安全感,他們將物品當作父母的替代品,從中獲得安慰。與工作繁忙的父母相比,這些物品能時刻陪在自己身邊,可以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從這個角度看,孩子戀物行為,也是其走向獨立的一個階段。

如何看待孩子的“戀物”行為?

該階段通常出現在孩子6個月到3歲之間,有的孩子無需特別關注,過了這個時間窗會自行消除戀物行為;有的孩子從來都沒有類似的戀物舉動,這也很正常,說明他並不用依靠“過渡客體”來走向獨立;另一些孩子則會出現過分戀物的行為,表明他的內心“很空虛”,需要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

孩子戀物,是在實行一種情感的轉移,是逐漸走向獨立的象徵。通過與玩偶、玩具等的相處,他們獲得了心理上的放鬆,緩解了焦慮情緒,尋得了安全感。安撫物是孩子的小夥伴,他們之間和諧相處,孩子和父母、和其他社會關係也都在良性發展,這很好。

娃整天抱著玩具熊不撒手,從“戀物”到“獨立”,家長試試這樣做

家長不必對此進行呵斥打擊,認為這是“小孩子的遊戲,太幼稚”,或者說“天天和布娃娃在一起,沒出息”,家長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樣接納它的存在,陪孩子好好度過這樣一段快樂的童年時光。

聰明的家長還會藉由寶寶的安撫物,來提高他的社交意識和規則意識。孩子可以給他的玩具、玩偶進行排序、排座位、安排具體職務,以此來熟悉社會規則,小孩子過家家的舉動,就是邁向社會化的模仿階段,很可愛,也有一定的作物。安撫物是連接孩子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橋樑,他只有先具備了安全感,放下了戒備心理,才能和其他玩具以及這個世界更好地接觸。

而判斷孩子是否過度戀物,標準在於:孩子會不會產生對安撫物的唯一依賴,甚至因此排斥其他任何的“關係”。 如果發現孩子對安撫物的依賴逐漸加深,並且在社交中表現出明顯的逃避和抗拒感時,就需要家長留意了。

過度戀物,往往會在孩子成年後造成社交障礙,而深究其兒時產生的原因,家長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行為傷害到了孩子,而沒能很好地滿足孩子的內心需求呢?

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看是否屬於以下這三種類型:

1、 父母和子女長期分離,孩子很少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2、 父母工作繁忙,回家又常常忙著加班,孩子大多由保姆或老人帶,父母和娃交流少。

3、 夫妻間關係冷漠,或時常爭吵,爸爸不愛媽媽。

正如一位網友說的那樣,孩子戀的不是“物”,而是“情”!

娃整天抱著玩具熊不撒手,從“戀物”到“獨立”,家長試試這樣做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戀物期”?

孩子戀物是心理需求的一種體現,是追求安全感的一種行為方式,家長不必對此大驚小怪,也不可強行制止,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注意力會發生轉移,安撫物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直至消失了。雖然這是孩子的小舉動,但家長也不能不聞不問,無論何時對寶寶心理的安慰都是必要的,父母之愛不能缺失。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仍然對安撫物有著強烈的依戀,並且只對安撫物有興趣,而拒絕安撫物以外的社會交流,成為過分依賴安撫物的寶寶,這就需要家長引起注意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容易讓寶寶患上社交障礙症,影響他的正常社會關係。

想要順利幫助孩子度過“戀物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行為篇:

1、 關心孩子的內心需求,在能力範圍內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

2、 增加和孩子共處的機會,做到高質量的陪伴。

3、 爸爸愛媽媽,這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 父母要不吝惜用語言和身體接觸來表達對孩子的愛意,常擁抱孩子可以幫他解除“皮膚飢渴”。

技巧篇:

1、 睡覺前給孩子講一兩個小故事,減少孩子在黑夜的孤獨感與恐懼感。

2、給孩子提供多種玩具或玩偶,同類型的也要多準備一些,以免孩子對其中一個“情有獨鍾”。

3、不隨意丟棄或處置孩子的安撫物,尊重孩子的選擇。

4、如果安撫物已經很髒了還搶不下來,不妨試試讓孩子把它送給最愛的人。

總之,孩子戀物,終極渴求是安全感,家長務必給娃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對物的依戀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期,家長不需要太多幹涉,而如果依戀過度,則需要想想辦法來減輕直至消除這種依戀。戀物是孩子走向獨立的標誌,你家孩子具有以上特徵嗎?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