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末期最陰毒的將領衛瓘,是如何除掉鄧艾、鍾會和姜維的?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文史磚家



功成身被害,魂繞漢江雲。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鄧艾、諸葛緒、鍾會分三路大軍圍攻蜀國。姜維繞過鄧艾、諸葛緒的戰略佈局,火速支援漢中,並與鍾會在劍閣相持不下。鍾會因物資匱乏之際,準備撤軍,然而鄧艾卻想出奇謀:偷渡陰平,直取成都。得到司馬昭的允許後,鄧艾率軍出摩天嶺,並在綿竹地區斬殺諸葛瞻父子,兵臨成都。


劉禪驚慌失措,聽取光祿大夫焦周的建議,投降曹魏,蜀國滅亡。並要求正在作戰的姜維,即刻放下武器投降。姜維向鍾會投降,但不久後,鄧艾、鍾會、姜維都被監軍衛灌所殺,這究竟是為何?衛灌的最終命運又是怎樣?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分析衛灌如何殺掉鄧艾。鄧艾偷渡陰平,成功滅蜀之後,威聲大震。而鄧艾本人也是忘乎所以,他不但在綿竹地區修築景觀臺,為自己歌功頌德,更是未經司馬昭允許,擅自任用蜀中的官吏。比如任用劉禪為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督尉。蜀中大小官員,很多都被再次任用,鄧艾聲稱,如果蜀中官員落入別人的手中,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於是大家都很感激鄧艾的仁慈。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卻說鄧艾封師纂為益州刺史,牽弘、王欣等各領州郡;又於綿竹築臺,以彰戰功,大會蜀中諸官飲宴。


鄧艾在蜀中的所做所為,已經激怒了鍾會。在鍾會看來,滅蜀第一功應該是他的,畢竟鍾會才是三軍主帥,功勞卻被鄧艾捷足先登。姜維也看出了鍾會與鄧艾之間得矛盾,考慮到鍾會有十多萬軍隊,可以幫助姜維復國,於是姜維才向鍾會投降,並伺機挑撥鄧艾與鍾會之間得矛盾。演義中記載,姜維也曾暗自向劉禪寫信:

望陛下忍數日之辱,維將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必不使漢室終滅也。


隨著鄧艾在蜀中日益做大,鍾會終於安耐不住,便找姜維商議對策。姜維建議鍾會上書司馬昭,奏報鄧艾在蜀中專權恣意妄為,結好蜀人,早晚必反。而事實上,司馬昭早就懷疑鄧艾的謀反之心,其實鄧艾也經常上書司馬昭,基本是表彰自己的功勞的。昭曾讓鄧艾凡事都要奏報,不要擅作主張,而鄧艾卻回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既然讓我鄧艾奉詔專征,又為何要阻攔?


司馬昭於是更懷疑鄧艾有謀反之心。再加上鍾會奏報鄧艾謀反,朝中一片譁然,司馬昭也是深惡鄧艾。後來鍾會又暗自在途中截獲鄧艾表文,令人模仿鄧艾的字跡,改動內容,盡是傲慢之詞。司馬昭觀看了鄧艾的表文之後,勃然大怒,遣人告知鍾會,令其收服鄧艾父子,押回洛陽。


鍾會收到收押鄧艾的命令後,便找姜維商議對策,姜維建議讓監軍衛瓘前去收押。如果鄧艾殺衛瓘,就會反心必露,這樣也不會禍及鍾會,而鍾會也可以起大軍圍剿鄧艾,鍾會大喜。衛瓘領了鍾會的旨意,率領數十人,前去收押鄧艾。衛瓘也是聰明之人,出發之前,先發布檄文二三十道,主要是講述衛瓘奉命收押鄧艾,與其他人無關,如果有主動收服鄧艾者,可以因功受賞,如果有抗拒者,夷其三族。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其檄曰:“奉詔收服鄧艾,其餘各無所問。若騷來歸,爵賞如先;敢有不出者,滅三族。”


衛瓘星夜趕往成都,鄧艾的部下見到檄文之後,都紛紛來投拜衛瓘。衛瓘到達成都鄧艾府上之時,鄧艾父子還在睡覺,瓘引數十人衝入,大呼:奉命收服鄧艾父子。鄧艾大驚失措,滾落床下。瓘令武士將鄧艾父子綁在車上,鍾會與姜維率軍也隨後趕到,二人均大罵鄧艾,鍾會是憤恨鄧艾奪取功勞,而姜維是惱怒鄧艾滅蜀,鄧艾父子隨後被鍾會押送洛陽。


後來鍾會與姜維一起謀反被殺,衛灌覺得自己錯抓好人,冤枉鄧艾,如果讓鄧艾迴到洛陽,自己也會死無葬身之地。於是衛灌令田緒引軍五百,前去追趕鄧艾,行至綿竹地區,剛好趕上。鄧艾以為是本部軍馬,並沒有防備,被田緒一刀斬殺,鄧艾之子鄧忠也死於亂軍之中。演義中有詩嘆曰:

自幼能籌畫,多謀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馬到山根斷,兵來石徑分。功成身被害,魂繞漢江雲。


其次分析衛灌如何斬殺鍾會、姜維。鍾會成功收押鄧艾之後,盡得其軍馬,威聲大震。而此時鐘會也是忘乎所以了,姜維趁機勸說鍾會謀反,鍾會也是個胸懷大志之人,因此二人一拍即合。遠在長安的司馬昭,早已覺察到異常,因此修書給鍾會,聲稱:因懼怕鍾會不能收服鄧艾,因此率兵入長安。鍾會大驚失色,便於姜維商議:司馬公明知我軍數倍於鄧艾,卻仍舊率軍前來,這分明是在懷疑我。


姜維也聲稱,主上懷疑臣下,臣下也會不久將死,鄧艾就是個例子。鍾會於是更加恐慌,便決心謀反。姜維就勸說鍾會,近來郭太后剛去世,當以弒君之罪,討伐司馬昭。鍾會於是便讓姜維為先鋒,願與其共享富貴。姜維又擔心諸將不服,鍾會於是便要在元宵佳節坑殺不服者,演義中這樣記載:

會曰:“伯約當作先鋒,成事之後,同享富貴。”維曰:“願效犬馬之勞,但恐諸將不服耳”。會曰:“來日元宵佳節,於故宮大張燈火,諸將飲宴,如不從者,盡殺之。”


姜維鍾會於是宴請諸將,鍾會手捧著杯子失聲大哭,大罵司馬昭背主弒君,有廢人倫,並聲稱封郭太后之遺詔,討伐司馬昭,號召眾人共商大計。諸將無不驚慌,鍾會見諸將有疑慮,拔劍在手:違令者,殺無赦!眾人只能畫押為證。鍾會又令人對諸將嚴家看守,只是姜維看出諸將很難收服,於是勸說鍾會將眾人坑殺,鍾會照做。並命令數千軍士手持大棒,有不服從命令者,將其打死並且坑埋。


然而消息卻不脛而走,正是胡烈的部下丘建,將鍾會謀反之事,偷偷告訴了胡烈之子胡淵。因為胡烈當時也在鍾會囚禁的隊伍裡,丘建因感激胡烈的恩惠,在加上鍾會對丘建深信不疑,這才成功將消息傳遞給胡淵。淵調集本部人馬,於監軍衛瓘一起商議誅殺鍾會等反臣。時間正是正月十八,姜維按照約定,準備對諸魏將下手,卻心疼如刀絞,昏死過去,半晌方才醒來。


而此時宮外已經是人聲嘈雜,四面喊聲震天,數不清的士兵擁殺過來。鍾會持劍斬殺數人,卻被亂箭射死,將士將其頭斬下。姜維左衝右突,拔劍在手,然而由於心痛復發,仰天長嘆:“吾計不成,乃天命也!”絕望中,姜維拔劍自殺。衛瓘令眾軍士將姜維剖腹取膽,並將姜維家人盡皆殺害。可憐姜維,至死還想著復國,真是難得的大忠臣。後有詩嘆曰: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


再次分析衛灌的結局如何。衛瓘成功平定益州後,因功受賞,鹹熙二年,衛瓘被晉武帝司馬炎任命為鎮東將軍、菑陽侯。衛瓘的弟弟衛實,也因此而被封為開陽亭侯。衛瓘因勤勉善於理政,功績卓著。泰始七年(271年),衛瓘被任命為徵北大將軍,兼幽州刺史。自此之後,衛瓘開始保衛北方的戰略,他成功離間鮮卑諸部,表奏朝廷設立幷州,晉武帝有對其大加封賞。282年,衛瓘升任司空,他因為人誠懇,為政清廉,深得世人的讚譽,後來晉武帝又將自己的女兒繁昌公主,下嫁給衛瓘之子衛宣。


只可惜後來衛宣沉迷於酒色,外戚楊俊與衛瓘不合,於是聯合朝中大臣一起詆譭衛宣,最終導致衛宣與公主分開,衛瓘也因此慌慌不可終日。290年,晉惠帝司馬衷繼位,由太傅楊俊輔政,由於衛瓘做事耿直,也得罪了當時賈后(賈南風)。於是便下詔給司馬瑋,令其斬殺衛瓘,司馬瑋派遣清河王司馬遐率軍包圍衛瓘府邸,以謀圖廢立的罪名,將衛瓘子孫等九人斬殺,享年七十二歲。後來衛瓘的後人奔走朝廷,經過百般曲折,衛瓘才被平冤昭雪,衛瓘一生為司馬氏奔波操勞,最終受冤而死,也算是個大忠臣吧。

你是如何看待衛瓘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三國前期人才濟濟,英雄輩出,不動腦子都可以說出許多牛人的姓名。但是到了三國後期,人才就明顯凋零了,鄧艾、鍾會和姜維是三國後期最著名的三個人傑,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三個人全都死在一個叫衛瓘的人手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要從司馬昭派兵伐蜀開始說起。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和諸葛緒三路大軍討伐蜀國。衛瓘是司馬昭的心腹,擔任監軍職位隨軍出征,目的是監視鍾會和鄧艾的一舉一動。司馬昭也給衛瓘派了一千個親兵,以便他隨時調度便宜行事。

鄧艾先行滅蜀後,因為自恃功高獨斷專行,被鍾會嫉妒,他聯合衛灌向司馬昭報告說鄧艾想要謀反,司馬昭於是下令衛瓘逮捕鄧艾。

衛瓘手下只有一千人,他冒著風險到了成都,設計讓鄧艾手下的心腹將領袖手旁觀,然後到鄧艾的住所把還在酣睡的鄧艾父子順利抓獲。押上囚車送往洛陽。

然而風雲突變,因為蜀將姜維投降了鍾會,鍾會實力大增從而野心膨脹,姜維其實是假投降,他乘機勸說鍾會謀反自立。但是這事不知怎麼被衛瓘知道了,他於是假稱生病從鍾會大營逃走,然後號召在成都的魏軍將領帶兵一起討伐叛臣鍾會,混亂中,鍾會和姜維都被魏軍軍士亂刀殺死。

平定鍾會的叛亂後,鄧艾手下的將領們認為鄧艾是被冤枉的,要求接回成都主持大局。但是衛瓘曾經和鍾會一起誣陷鄧艾,害怕鄧艾迴來會清算自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追上鄧艾父子,把他們秘密殺害了。就這樣,三國後期最牛的三個牛人,全部死在衛瓘的手上。

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建立晉朝後,依舊對衛瓘信任有加,還讓他當了太子司馬衷的老師,但是司馬衷是個腦中缺根筋的主,怎麼能當皇帝。衛瓘雖然嘴裡不敢說,但是心裡比誰都明白,一個人心裡有話總是憋不住的,有一天,衛瓘藉著酒意摸著皇帝的龍椅說,這個位置太可惜了!


司馬炎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衛瓘這句話徹底得罪了一個女人,她就是太子的老婆賈南風。賈南風從此對衛瓘懷恨在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司馬衷繼位後,衛瓘有時候還是口無遮攔,最後被皇后賈南風假傳聖旨殺害。一個殺了三個牛人的牛人,最後竟死在一個女人的手上,真的非常憋屈。

對衛瓘這個牛人你怎麼看?未鳴讀史歡迎你的點贊留言。


未鳴讀史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以一人之力斬殺姜維,鄧艾,鍾會的文臣。

三國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天下三分,全國各地湧現出大批的優秀人才,文臣武將,各領風騷,特別是東漢末年到三國初期這一段時間,簡直是群英薈萃,因為這些人太過耀眼,因此三國後期的優秀人才,特別是文臣反而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沒注意不代表沒有,特別是魏國的一位文臣,足智多謀,心狠手辣,可以說,三國後期最優秀的三個人,姜維、鄧艾,鍾會都死於此人之手。

這個人,就是衛瓘。


衛瓘計除鄧艾,鍾會和姜維的經過。

曹丕去世,曹奐繼位後,衛瓘因為政績漂亮,被提拔為侍中,持節慰勞河北地區(代表皇帝做調研),後回朝,轉任廷尉。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奐感到統一天下的時機成熟了,因此派鄧艾,鍾會二人,率軍討伐西蜀,衛瓘奉朝廷之命,衛瓘以監軍的身份,持符節隨軍,監督鄧艾,鍾會的軍事行動,代理鎮西將軍軍司,並且領軍一千(這一千人相當於衛瓘自己的黨防衛隊)。

後來,鄧艾先行到達成都,蜀後主劉禪主動開城門納降,此時蜀漢大將姜維正在前線率領蜀軍和鍾會大戰。蜀後主劉禪投降之後,立馬寫了書信,命令姜維投降,姜維聽聞口痛哭流涕,唯有先假意投降,等待合適的時機率領蜀軍東山再起。

鄧艾拿下成都,自大獨斷,得意忘形,這件事被耳目告訴了鍾會,鍾會非常不喜歡衛瓘這個監軍,因此他和衛瓘一商量,就秘告大將軍司馬昭,說鄧艾有造反的意向,司馬昭建議曹奐,要收監鄧艾。

鍾會非常討厭衛瓘,因為自己雖然統領全軍,戰功赫赫,但是還得聽衛瓘這個文臣的,因為人家是監軍嘛,所以得到朝廷的旨意,他就讓衛瓘領那一千士兵去擒拿鄧艾,想借鄧艾之手除掉衛瓘,衛瓘心知肚明,但是他不去又不行,實在是騎虎難下,唯有硬著頭皮去成都找鄧艾了。

衛瓘擒鄧艾。

衛瓘到達成都後,已經是晚上了,他沒有去拜見鄧艾,但是他秘密召見了鄧艾的幾個部下,把皇帝的旨意給大家說了一下,然後他又說,“奉詔捉捕鄧艾,其餘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向朝廷軍來報到,爵位賞賜就和之前一樣;如果膽敢不出面,就誅滅他三族。”

然後他又讓參會的人親自在捉拿反賊的榜文上面簽了名,也就是類似於投名狀,第二天天未亮的時候,這些參加會議的人全部悄悄集合,衛瓘以使者的身份,坐車去鄧艾的居所拜見鄧艾,一行人進入鄧艾的府邸,可憐鄧艾一事英雄,在睡夢中就被衛瓘給逮捕了,而鄧艾的兒子也一起被捕。鄧艾對著天嘆道:“我鄧艾是忠臣啊!竟然會有如此的下場!從前白起所受的遭遇,在今日又見到了。”

鄧艾被捕後,他的心腹下屬前來救援,但是衛瓘卻告訴這些人,你家將軍是被人誣陷的,我正在寫奏章,我要向皇上說明此事,保你們將軍無事。

當時衛瓘深受曹奐和司馬昭賞識,這是朝中皆知的事情,並且衛瓘做官正直,盛譽很好,眾武將就相信了,隨後,鄧艾被押解返回魏國。


衛瓘除鍾會。

鍾會見鄧艾被控制,雖然沒有能讓衛瓘命喪虎口,但是衛瓘相比於鄧艾,簡直不值一提,因此他掉以輕心,前往成都。

鄧艾死後,鍾會也不班師回朝,因為他是真的要造反的人。

一日,鍾會以為郭太后致哀為由,召集了胡烈等一批官員,並把他們軟禁了起來,鍾會告訴衛瓘,他要殺了這批官員,並且把自己造反的意圖告訴了衛瓘,強烈要求衛瓘和自己一起造反,享榮華富貴,但是衛瓘從來沒想過造反的事啊,何況一家老小都在魏國呢,所以他內心是拒絕的,但是看看鐘會的架勢,他要是不同意,人家就立馬要自己的性命了,所以衛瓘假意同意了這個建議。但是對於殺掉胡烈等這批官員,衛瓘是不同意的,因此兩人互相猜忌,鍾會也不放衛瓘離開。

後來,衛瓘假意要上廁所,在途中碰到了胡烈的下屬,衛瓘告訴胡烈,鍾會要謀反,請他把消息擴散到軍中,並且找幾名軍事負責人,要求他們帶兵捉拿鍾會。

鍾會和衛瓘,兩個人各懷心事,緊張的度過了一夜。

天亮以後,得到消息的軍士就準備捉拿鍾會了,因為打了很多年仗了,難得蜀國皇帝投降了,軍士們都想著領了朝廷的賞賜,回家過幸福的小日子,鍾會要造反,那裡還回的去?正所謂“思鄉心切”。

鍾會派衛瓘去軍營犒勞三軍,穩定人心,衛瓘內心非常想離開這個鬼地方,但是他口上卻告訴鍾會,您是大將軍,犒勞軍士的事得你去做啊。鍾會說,你是監軍,你去最合適,衛瓘做出無可奈何的樣子,就出城去了。後來姜維告訴鍾會,你這是放虎歸山啊,鍾會懊悔不已,再派人去追衛瓘,衛瓘故意喝了很多鹽水,致使自己嘔吐不已,追擊衛瓘的負責人和衛瓘談了幾句,衛瓘吐著吐著,居然就倒地不起,說自己病重,要趕緊請醫生看病,這人一看沒轍,就回去報告給了鍾會。

衛瓘出城後,火速集結軍士,圍城攻打鐘會,鍾會不敵,被眾將士擊敗,姜維更是被魏國軍士破腹取膽,死狀甚慘。


衛瓘殺鄧艾。

鍾會叛亂被平息後,鄧艾的下屬想要追上鄧艾的囚車,接鄧艾迴成都,衛瓘聽到消息後,內心非常恐懼,因為假如鄧艾迴到朝廷,皇帝一審訊,發現鄧艾要造反的事情是衛瓘和鍾會捏造的,他衛瓘豈不是麻煩了?因此他故意刺激護軍田續,說田續曾經受鄧艾打壓,現在可以報仇了,派遣田續追擊鄧艾囚車。

最終,在綿竹,田續追上了鄧艾一行,夜晚,鄧艾父子被田續於三造廳斬殺。


衛瓘的人生巔峰。

衛瓘深得司馬昭的信任,司馬昭曾經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下嫁給衛瓘的兒子衛宣,並且封衛瓘為太子少保,也就是太子的老師。

司馬昭去世後,晉惠帝司馬衷繼位,作為帝師的衛瓘和司馬亮共同輔佐朝政,領尚書事。被賜予“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無比榮耀。


衛瓘之死。

晉惠帝時期,司馬亮在朝堂之上建議讓藩王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去,當年晉武帝把自己的兒子封分在各地,是為了司馬家的江山穩固,當時這個建議一提出,朝堂上鴉雀無聲,因為藩王回到各自的封地,大概率會各自為政,司馬衷自己也知道,他能力有限,很多人不服自己。所以他對於這個建議是非常憤怒的,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衛瓘出馬,表示支持司馬亮的這個提議,司馬衷從此就特別記恨衛瓘。

衛瓘為了晉國大業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清廉正直,得罪了很多人,又以自己是帝師的身份自視甚高,和皇后賈南風多次發生矛盾,後來,賈南風勾結衛瓘的對手,以“圖謀廢立”的罪名,治了衛瓘的死罪。衛瓘子孫九人被斬殺。

要說“圖謀廢立”這件事,還得追溯到司馬昭時期,有一次晉武帝司馬昭舉辦宴會,群臣參與,喝的高興的時候,衛瓘藉著酒勁,裝著喝醉的模樣對司馬昭說到,“司馬衷這孩子不怎麼樣,他要繼承了皇位,不利於您的大業啊。”就這件事,司馬昭都沒說什麼,因為司馬昭看來,太子司馬衷確實不怎麼樣,但是後來,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以此事為證據,給衛瓘來了個“圖謀廢立”的罪名,把衛瓘給殺了。要說這衛瓘也是,自己是司馬衷的老師,居然不給自己的學生說好話,這可是皇位啊,豈能兒戲?

此外,衛瓘也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堂侄女衛夫人,正是歷史上有名的書聖王羲之的書法老師,衛夫人也是非常著名的書法家。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說到三國後期的傑出將領,非姜維,鄧艾,鍾會,陸抗四人莫屬,此四人皆乃人傑也。

姜伯約,涼州上士也,繼武侯遺志,窮畢生精力,一心只望漢室興,其忠其誠,世間罕有。

鄧士載,出身寒門而志堅,武廟六十四將有其名。

鍾士季,謀略非凡,時人比之漢初張良。

然讓人意想不到的竟是這三人最後都死在了同一個人手中,這個人便是衛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殺害“三賢”的衛灌最終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毒士”衛灌,“一石三鳥”除三賢

這件事還得從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說起,時司馬昭遣鄧艾,鍾會,諸葛緒分兵三路進攻蜀國,並派衛灌以監軍的身份隨軍出征,其主要目的是讓衛灌來監督鄧艾、鍾會的軍事行動,以防生變。其實說到這也多少可以看出當時鄧艾,鍾會與司馬昭並非是“將帥一心”,每個人都心懷鬼胎,相互猜忌,故後來鍾會叛變實是必然。

面對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西蜀名將姜維領兵前往禦敵,憑藉險峻的地勢,最初雙方相持不下,然這個僵局最終還是被鄧艾偷渡陰平所打破,時鄧艾兵行險招,領一軍偷渡陰平小道,翻越摩天嶺直取江油,於綿竹擊殺諸葛瞻父子後兵鋒直指成都,迫使蜀主劉禪開城投降,蜀國宣告滅亡。

滅蜀之戰,鄧艾功居首位,這自然引起了鍾會的不滿,由於鄧艾滅蜀後也自恃功高,獨斷專行,由此給了鍾會口舌,時鐘會與監軍衛灌皆有除鄧艾之意,於是二人密奏司馬昭說鄧艾要謀反,故魏帝下詔要用囚車將鄧艾押解回京。時鄧艾尚在成都城中,鍾會於是讓衛灌前往捉拿鄧艾,鍾會本料定鄧艾不從會與衛灌火併,想借機除掉司馬昭安在自己身邊的“毒針”衛灌,卻不想衛灌竟沒起刀兵就將鄧艾給生擒了。

公元264年正月,鍾會率軍抵達成都,時蜀將姜維已降鍾會,或許姜維也已看出了鍾會不滿司馬昭之心,故一番言語之下使得鍾會堅定了反叛司馬昭之心,時鐘會軟禁了胡烈等一眾魏將,並企圖拉攏監軍衛灌,衛灌假意順從,又借生病之由得以將鍾會謀反的消息傳到了出去,後在衛灌的號召下,成都的魏軍將領帶兵一起討伐叛臣鍾會,鍾會與姜維雙雙死於亂兵之下。

平定鍾會叛亂後,鄧艾的屬將認為鄧艾是被鍾會陷害,想將鄧艾迎回成都主事,而昔日衛灌也曾夥同鍾會陷害鄧艾,因擔心東窗事發,於是衛灌便派護軍田續去綿竹將鄧艾父子殺害。至此,三國後期赫赫有名的三大名將皆死於衛灌之手。

衛灌的結局

衛灌因平定鍾會叛亂功勳卓著,深得司馬氏信任,在司馬炎一朝位列三公,權極一時,官至司空,領太子少傅,後拜太保。

到“痴兒皇帝”晉惠帝即位後,衛灌因身為皇帝的老師多為權貴嫉恨,特別是對權勢有極大欲望的皇后賈南風非常厭惡衛灌,後來衛灌因觸怒了善使權謀的賈皇后而慘遭冤殺,享年七十二歲。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跟漢末三國初年相比,隨著局勢的相對穩定,名將們在三國末期表現的機會急劇減少,其中就謀略和功績而論,能稱之為蓋世名將的,也就是曹魏的鐘會、鄧艾及蜀漢的姜維三人而已。但令人驚奇的是,三人幾乎在同一時間,被同一位將領剷除,此人便是衛瓘。那麼,衛瓘為何要害死三位名將?他最終的結局又會如何?


衛瓘出身官宦世家,父親衛覬在曹魏官至尚書,與王象共同制定典禮制度,備受曹操父子的器重。衛瓘以父蔭入仕,歷任尚書郎、散騎常侍、侍中、廷尉等職,後依附於司馬家,因才能卓越備受司馬昭的器重。鍾會、鄧艾奉命伐蜀期間(263年),衛瓘以鎮西軍司、監軍身份從軍,並由此開啟傳奇的人生經歷。



在滅蜀之戰中,鄧艾雖然接受鍾會的節制,但卻屢屢違抗主帥的命令,並因此創建奇功,由是讓鍾會既羞愧又憤怒。等到平定蜀漢後,鄧艾自恃勞苦功高,開始變得自大且獨斷專行,頻頻就善後事務指手畫腳,由此犯下大忌。正因如此,鍾會便與衛瓘一起誣告鄧艾,聲稱他有謀反之心。不久,衛瓘又偷襲鄧艾的軍營,將其父子抓捕後,派人押送洛陽。


此時,蜀漢大將軍姜維雖然已經投降鍾會,但內心裡卻仍懷著興復故國的念頭,所以一方面慫恿鍾會在蜀中割據稱王,一方面則暗中聯絡舊部,準備殺死鍾會,迎回後主劉禪。鍾會受姜維的蠱惑,果然扣押部下的將領們,以討伐司馬昭為名,威逼著他們一起謀反。



在這種情況下,衛瓘便以慰勞各軍為由逃出“虎口”,並率領城外的軍隊攻擊鐘會,一戰便將其斬殺(“會率左右距戰,諸將擊敗之,唯帳下數百人隨會繞殿而走,盡殺之。”見《晉書·卷三十六》)。與此同時,姜維也死於亂軍之中(“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見《三國志·卷四十四》)。


鍾會、姜維既死,蜀中叛亂就此平息,而按照常理推測,蒙冤被囚的鄧艾父子本應無罪釋放。此時,押解鄧艾的部隊還在路上,所以他手下的將士們便打算追上囚車,將其釋放後迎回成都。但衛瓘聽到消息後,卻是大為驚恐,因為在他看來,鄧艾之所以被囚,不僅僅是鍾會誣陷所致,他在其中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一旦鄧艾獲釋,自己絕不會有好果子吃。



所以,衛瓘為除掉心腹之禍,便派護軍田續去追趕鄧艾父子,並就地斬殺(“瓘自以與會共陷艾,懼為變,又欲專誅會之功,乃遣護軍田續至綿竹,夜襲艾於三造亭,斬艾及其子忠。”見《晉書·卷三十六》)。在滅蜀之戰中,鄧艾無疑功績最高,但最終卻落得被冤殺的下場,消息傳到中原後,朝野上下皆以為冤。


衛瓘以一己之力,用連環計除掉三位蓋世名將,真可謂三國末期最陰毒的人物。等到益州被平定後,司馬昭本打算重賞衛瓘,但後者大概是覺得於心有愧,堅持不接受賞賜。過了一段時間後,才同意出任新職務,而在曹魏滅亡前,衛瓘最終官至都督徐州諸軍事、鎮東將軍,進封爵位為菑陽侯。



西晉創建後,衛瓘極受晉武帝的信任和器重,先是在青州、幽州兩地駐守,後在咸寧四年(278年)入朝,擔任尚書令、侍中,是實際上的宰相。衛瓘為人嚴謹,但為政卻崇尚清簡,對國家事務多有建言,因此深得朝野上下讚譽。太康三年(282年),衛瓘升任司空,仍兼任尚書令、侍中,權勢、地位比之前更高。


永平元年(290年),晉武帝駕崩,惠帝司馬衷即位,太傅楊駿執掌朝政。楊駿執政期間飛揚跋扈、黨同伐異,激起朝野內外的強烈憤慨,皇后賈南風趁機鼓動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討伐楊駿,並滅其滿門。楊駿被殺後,司馬亮以太宰的身份入朝,與衛瓘一起輔佐朝政。司馬亮、衛瓘執政後,建議讓諸王回到籓國去,意在剝奪他們的實權,由此激起司馬瑋等人的憤恨。



此時,權力慾極強的賈南風為能掌權,也視司馬亮、衛瓘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在這種情況下,賈南風與司馬瑋合謀,以“謀圖廢立”的罪名處死司馬亮,並誅殺衛瓘滿門(“瓘不從,遂與子恆、嶽、裔及孫等九人同被害。”引文同上),時在元康元年(291年)。衛瓘當年冤殺鄧艾父子,如今被政敵滅門,也算是得到報應了。


史料來源:《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鑑》


文史磚家


自魏將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蜀漢自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到公元263年劉禪投降亡國,蜀漢政權共經歷43年。

滅蜀後,鄧艾在成都以傲自恃,獨斷專行,擅自處理軍政大事。司馬昭派監軍衛瓘傳話,勸他:" 有事應當報請,不應當這樣。" 鄧艾置若罔聞,引起司馬昭疑雲四起。接著,鍾會與衛瓘乘機密告鄧艾謀反,司馬昭便令用檻車(古代囚車)將鄧艾押送回洛陽。途中,衛瓘殺鄧艾。其實,鄧此時並無叛逆之心,反落如此下場。

此時,鍾會統帥三軍,"威震西土",在已詐降的姜維支持下,決定造反。由姜維率五萬大軍出斜谷,他率大軍攻長安,爾後進軍洛陽。然而司馬昭早有防備,親率十萬大軍屯兵長安,又令中護軍賈充領兵入斜谷。後因鍾、姜軍機敗露,雙雙被亂軍所殺。

可惜姜維,蜀漢已滅,詐降鍾會,以圖再起; 亡於亂軍,始末忠貞,可歌可泣。

有關注者問衛瓘結局,現告之: 當晉惠帝為太子時,衛瓘為帝師,在一次酒中得罪後來的賈皇后。惠帝登基後,賈皇后專權。因汝南王與衛瓘謀奪楚王瑋兵權,賈皇后藉機下令將二人滿門抄斬。衛瓘死時72歲。同受株連的還有當時著名書法家、衛瓘兒子衛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