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諸葛瞻七萬雄兵以逸待勞,為何不敵鄧艾長途跋涉的兩千殘兵?

若予點兒


仔細回顧偷渡陰平前後的細節,我們就能消除以訛傳訛的誤會,接近真相了。

鄧艾的設想:並沒想到能直接滅蜀

263年,司馬昭兵分三路伐蜀。鄧艾率軍三萬牽制駐在沓中的姜維,諸葛緒率軍三萬切斷姜維退路,鍾會率十餘萬大軍進軍漢中。

姜維一番漂亮的機動,擺脫了諸葛緒,退守劍閣,穩住局勢。


就在伐蜀大業眼看陷入困境時,鄧艾提出了“偷渡陰平”的設想。

他說:陰平小道人跡罕至,蜀軍無備。我出軍從此下涪城,姜維一定要回援涪城,這樣,鍾會大軍就可以通過劍閣天險,方軌而進了!如果姜維不回援,那涪城兵不足,我們就可以一舉拿下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從這個設想,我們看出,鄧艾的企圖,他還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攻破綿竹、直下成都,一舉收全功。該方略的初步企圖,只是要解決姜維據險而守的問題!

鄧艾的組織:山地行軍經典之作

“既然是偷襲,不可能帶太多人,最多幾千人”,這是目前流行的看法。

果然如此嗎?

中國史書微言大義,西方史書對漢尼拔翻閱阿爾卑斯山的描寫或可參考。

早先,鄧艾約諸葛緒一起走陰平小道。諸葛緒拒絕了鄧艾,向鍾會靠攏。假如最多隻需要幾千人,手握三萬精銳的鄧艾,為什麼還要邀請諸葛緒呢?

再說,幾千人逼近涪城,能調動姜維大軍嗎?

出去驢過的朋友知道,爬野山,不怕地形險阻。既然有這麼條小道,自然就是走得通的。

最怕的是三點:1、迷路;2、糧食和水匱乏;3、受傷;

哪一條都是致命的。


鄧艾前隊幾千人(《中國曆代戰爭史》說有萬餘人),他們可不是一路滾山坡滾出來的!

1、探路。這是廢話。

2、搭建簡易通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史載鄧艾前隊最危險的時候,糧運幾匱。糧食能運上來,後隊的人馬也是可以分批次過來的。因此,他們要在難通行處選擇地方搭建簡易通道、橋樑,利於糧草和後隊通過。;

3、搭建簡易中間營地。史載鄧艾每百餘里留兵三千人為寨。


中間營地是運輸隊和嚮導隊,也是後續部隊行軍休整處(十月,山區已經很涼);也能充當一些野戰醫院等臨時營地職能。

這樣,前隊開路後,後隊進來的速度會很快。

喘息

可是,越往深處,糧食運輸的沿途消耗就越大,運糧就越困難。在前方沒有補給基地的情況下,這些中間營地的部隊是不可能前進的,他們前進了,大家吃什麼?


因此,當鄧艾前軍氣喘吁吁爬出群山時,他們是沒有多少人的,而且個個飢腸轆轆。

此時,鄧艾得到了鍾會的支持。鍾會派遣田章率軍前來支援(關於這支援軍的規模,我沒有查到原始出處,但在當代大陸和臺灣的一些權威戰爭史文章中,都提到有五千四百人)。小編不確定究竟多少人,但能輕鬆擊敗三校伏兵,小編以為五千多人是合理的數字。

鄧艾以田章為先登,一路向前。田章軍不出百里,就擊敗了蜀軍三校伏兵,並直下江油,江油守馬邈投降。

進入江油後,氣喘吁吁的鄧艾軍終於得到了休整和補充。

疲憊之師?

因此,這裡有兩點:1、鄧艾軍後軍是可以陸陸續續沿前隊小道前來支援了;

2、即使只是鄧艾軍前軍,在得到王章的援軍後,兵力也理應超過一萬!

小編以為,兵貴神速,既然鄧艾是要威脅涪城,鄧艾很可能沒有等到後隊到齊,就發起了新的攻勢。

因此,對於後來的綿竹之戰,鄧艾軍的參戰兵力,小編以為在1-2萬之間。而後來抵達成都時,後續部隊可能陸陸續續已經跟上不少,兵力很可能在2-3萬。


更重要的是:到綿竹,面對諸葛瞻時,鄧艾軍已經不是那支死裡逃生、飢腸轆轆的疲憊之師了,而是得到補給和休整後,精神煥發的虎狼之師!

諸葛瞻軍,二代們組隊

鄧艾走出陰平小道,如鬼神一般攻破江油,對蜀漢君臣的威懾是可想而知的。

蜀漢立即下令諸葛瞻領軍抵禦。

諸葛瞻帶去了多少軍隊呢?小編以為:大約為2-3萬人。

從魏軍入侵到對峙劍閣時,蜀漢一直在傾盡全力支援前線。廖化、張翼、董厥,甚至在永安防禦東吳的閻宇,除了實在太遠的南中方面,能抽掉的部隊都壓上去了。

諸葛瞻所帶的部隊,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部分禁軍,羽林右督衛李球所部就參與了此戰;一方面是臨時徵集的囚徒。


《士民志》記載,蜀滅亡時,“帶甲之士十萬二千”。《晉書》說司馬昭時期,蜀“有兵九萬”。

姜維在劍閣有五萬餘,永安羅憲有兩千(主力被閻宇帶去支持姜維),南中有萬人。

也就是,當時其他地方部隊加成都,約有4萬兵。除去其他地方部隊,派出2-3萬部隊給諸葛瞻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數字。

因此,諸葛瞻軍理應擁有一定的兵力優勢,但其素質上的差距,就不可以道理計了。

鄧艾軍不說了,原本就是與姜維周旋的老兵。在隴西時,又募集了胡羌矯健五千,可謂兵強馬壯。

而諸葛瞻呢?囚徒啥的就不說了,禁軍呢?結合後面的戰事再說。先說說將吧!

諸葛瞻所帶的,黃崇、張遵、趙廣、李球,這些人的父親都是張飛、趙雲、黃權、李恢這樣的猛人,可是,這些二代哥哥,確實沒有什麼戰鬥經驗!


我們若在,豈容你鄧艾胡來!

進退失據的諸葛瞻

諸葛瞻可來不及想那麼多,國難當頭,豈容顧慮?領軍抵達了涪城後,停了下來。

此時,黃崇建議:應該趕緊佔據險要,不要放鄧艾進入平地!諸葛瞻不聽,黃崇痛哭不已。

為什麼諸葛瞻不聽呢?

或許,他是為鄧艾軍不可思議的山地穿梭能力所震撼? 又或許,他為蔣舒、馬邈等人的投降所震撼?。不知道!

諸葛亮神鬼莫測,諸葛瞻也神鬼莫測!

反正,諸葛瞻是沒有去佔據險阻。結果,鄧艾軍進攻,諸葛瞻前鋒交戰不利,退守綿竹。

決意在綿竹關外野戰

既然退守綿竹,應該是諸葛瞻認識到兩軍野戰能力的差距,準備憑關自守了。

可是,諸葛瞻再次拒絕勸阻,準備野戰迎敵。

個人認為,諸葛瞻的這個安排,或許有他自己的想法。

1、涪城失守後,劍閣的後路已暴露。鄧艾已完成了初步設想:危脅姜維後路。而如前所說諸葛瞻軍死守綿竹,困不死鄧艾!(鄧艾佔領江油、涪城後,日子已經很舒服了)!

2、列陣城外,依託關口作戰,即使戰事不利,也可以退回關內,再憑關自守也不遲!


不管什麼想法,諸葛瞻列陣城外,進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野戰。

綿竹死戰

諸葛瞻激昂地說:我內不能出黃皓,外不能制約姜維,晉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這三罪,還有什麼臉面回去!

黃崇等人也紛紛激勵士卒,拼死一戰!禁軍李球擔任臨陣指揮。

蜀軍中的新兵蛋子們一起高聲呼喊,青春洋溢的臉龐露出必死的表情。

鄧艾令鄧忠、師纂領軍分別進攻諸葛瞻的左、右翼。顯然,鄧艾的目的就是從側翼切入,切斷鄧艾軍與關口的聯繫。

可是,諸葛瞻軍的新兵蛋子們卻如開了外掛一般,在諸葛瞻等人的帶領下,奮勇死戰,鄧忠、師纂敗退!

鄧忠、師纂找到鄧艾,這波敵人不好打!


鄧艾深知,此時絕不可氣洩!高呼:“生死存亡,在此一舉,還管什麼好打不好打!來呀,把這兩個臨陣退縮的人斬了!”鄧忠、師纂大驚,馬上帶隊殺了回去!

戰場上,刀槍相向,殺聲震天,兩支打了雞血的部隊激烈地碰撞著!

此時,蜀漢禁軍的老問題,決定了戰局。

蜀漢禁軍戰鬥力如何,說不好,但能擊退鄧忠,應該就還可以。可是,他們有一個老毛病:坑領導!

當年,這支禁軍在中領軍向寵的率領下在南中平叛時,向寵就掛了。


而此戰中,諸葛瞻、黃崇、張遵等人,都在激戰中撲街了!

看來,禁軍兄弟缺乏實戰經驗。領導者必須身先士卒,才能激勵他們奮勇而前,但這也讓他們的領導身處危機當中!畢竟,不是所有的將軍,都叫關雲長!

諸葛瞻等戰死後,蜀軍群龍無首,一片混亂。

魏軍把握機會,徹底擊敗了蜀軍,並趁著混亂無序,趁勢攻破了綿竹!

成都,就在前方!

參戰的二代都戰死了,他們也許沒有他們父輩的破敵之策,卻依然滿懷忠義之情!

諸葛瞻確實並非將才。企圖讓毫無軍事經驗的他獨領大軍,救蜀於危亡已是無可奈何,更何況是讓他面對鄧艾這樣的鬼才呢?

成王敗寇,自古皆然。但是,與其誇大事實,視勝利者為賭徒,失敗者如草包。何不仔細覆盤,以求客觀?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諸葛瞻七萬雄兵以逸待勞,為何不敵鄧艾長途跋涉的兩千殘兵?在真實歷史上,諸葛瞻所率領士兵沒有七萬,滿打滿算不過三萬左右,鄧艾也不是兩千殘兵。當然題主有此一問,那麼我們就只分析《三國演義》的情況,即七萬對2千,零零壹認為諸葛瞻之所以戰敗,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諸葛瞻倉促應戰,雙方軍隊戰鬥力差距太大,蜀軍士氣低落,鄧艾軍背水一戰

通過《三國演義》原文可以發現,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是在鄧艾率兵偷渡陰平攻打蜀地內部時才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也就是鄧艾這招偷襲成都的戰術確實受到可奇效,成都蜀軍倉促應戰,諸葛瞻也是慌慌張張趕鴨子上陣。

在蜀軍看來,這鄧艾的軍隊都打到這了,前線估計也懸了啊,個個心裡慌得很,再看鄧艾看起來幾千人就敢和我們七萬人放對,這後面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呢...鄧艾利用信息差打了蜀軍一個措手不及,別說普通士兵,就是諸葛瞻也是心裡打鼓。

這就導致,蜀軍幾乎是一觸即潰,這一戰可以參考“鉅鹿之戰”,一方是流民和老弱病殘組成的七萬大軍,一方是經過慘烈廝殺有進無退的2000“死士”,幾千人攆著幾萬人殺例子本來就不少。

二.諸葛瞻戰略指揮失當,本身能力也遠不及鄧艾

鄧艾的能力不用再繼續介紹,能在前線和姜維放對屢屢打勝的將軍,可以說是曹魏裡晚期最能打的將軍之一,諸葛瞻呢雖然是諸葛亮的兒子,但諸葛亮從諸葛瞻小時候就知道自己兒子平庸,在生時劉禪問諸葛亮,相父走了後諸葛瞻能不能接你的班啊,諸葛亮回答的挺含蓄,諸葛家在成都有個幾十棵桑樹就能過活了...其實早就說明諸葛瞻能力如何,不僅接不了他的班,連重要的位置都不能給。

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倒是有勇有謀,諸葛瞻面對鄧艾的時候停在平原不再前進,諸葛尚和部下黃崇多次建議佔據險要地形狙擊鄧艾,諸葛瞻心裡想,老子帶了這麼多人還怕什麼,而且不把鄧艾放進平原他跑了怎麼辦?結果鄧艾進了平原馬上就讓諸葛瞻和他的大軍知道了誰才是爸爸,幾個衝鋒下來蜀軍就潰敗了...

如果諸葛瞻佔據地形優勢用人數消磨鄧艾,即使打不過也不至於潰敗,完全可以等到姜維率領精兵回援,兩面夾擊鄧艾插翅難飛,即使丟了前線也能保住成都

三.後主劉禪和諸多投降派拖了後腿

雖說諸葛瞻號稱七萬大軍,不過蜀地貧苦,多次北伐後能拉出10萬大軍就燒高香了,精兵在姜維手裡,那這七萬人哪來的?毫無疑問是後主劉禪充數的。

那成都城裡還有兵力嗎?答案是有的,而且還不少,怎麼著也能和鄧艾持平,那為啥沒給諸葛瞻一起帶過去呢?答案是後主劉禪和大臣們怕死,留著這些人保自己呢!

《三國演義》原文中,劉禪面對兵臨城下的鄧艾,還在商議投降不投降,這有的商議說明有的打啊,結果蜀國大臣一邊倒的要投降,這些大臣想的是,我家業都在城裡,萬一打不過城坡了我產業就沒了啊,反之投降頂多損失一部分,說不定曹魏那邊一高興還能升官...

所以說諸葛瞻的戰敗不光是決策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人心已經散了,就算姜維這時候能回來,又能拖多久呢?

關注歷史密探零零壹,每天更新歷史趣聞故事,探尋歷史未曾裝扮過的模樣


歷史密探零零壹


在三國曆史上,鄧艾偷襲陰平,奇襲成都,一舉擊敗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領的御林軍,逼迫劉禪開城投降,可謂是我國曆史上速戰速決的的傳奇之戰。此戰可謂成就了鄧艾的不世之功,同時也讓諸葛瞻落得了一個“虎父犬子”的壞名聲。那麼,綿竹之戰是否真的如《三國演義》中所述諸葛瞻7萬雄兵不敵鄧艾2000殘兵嗎?這樣一出口,我自己都笑了!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公元263年,魏國的扛把子司馬昭發動了滅蜀之戰,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人率領大軍攻蜀。在前期,由於劉禪沒有聽從姜維建議,最好防備工作,致使魏國的這三路大軍一路上勢如破竹。蜀軍慘敗,這時劉禪才忙命廖化增援姜維,派張翼和董厥到陽安關口防守鍾會軍。之後,蜀軍在姜維的佈防之下,才穩住了陣腳,將魏國大軍阻於劍閣關外,不得前行。

此時,魏軍攻關不克,孤軍深入,運糧不濟,鍾會有意退兵。就在這關鍵時刻,鄧艾提出了偷襲陰平,奇襲成都的計策。對此諸葛緒並不感冒,不與參與,而鍾會派出田章從劍閣西的道路進攻江油,田章破蜀軍三校。一校為1000人,田章能夠破蜀軍3000人,其兵力大約有5000人吧!其後,田章的軍隊受鄧艾節度為先鋒。隨後,鄧艾帶領著自己的精銳一路上翻山越嶺,越過700餘里荒無人煙的險域,鑿山開路,奇襲江油,江油守軍不戰而降。隨後,鄧艾與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帶領的御林軍大戰於綿竹,諸葛瞻戰死,鄧艾佔領綿竹,進逼成都,劉禪開城投降,蜀國滅亡。

綿竹之戰可謂魏國滅蜀的關鍵一戰,在《三國演義》中更是說諸葛瞻7萬雄兵不敵鄧艾2000殘兵。那麼,為何諸葛瞻的御林軍就不敵鄧艾的殘兵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雙方的兵力數、御林軍的戰鬥力以及諸葛瞻的軍事力量三個方面做一個說明。一雙方的兵力數,在很多人眼中認為是諸葛瞻7萬雄兵VS鄧艾2000殘兵,實則不然!首先,在王隱《蜀記》中有明確記載:“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餘物稱此。”《晉書》上甚至記載:“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

也就是說當時蜀國總兵力也就在10萬左右,並且大部分都在劍閣阻擊鐘會大軍,在成都周邊不到5萬兵力。這5萬人還被劉禪派出大部分支援姜維,並且還有一部分要防守成都周邊的其它城池,真正能夠調給諸葛瞻的兵力十分有限。因此,蜀國只好大赦囚徒,徵集了一部分囚徒出戰,最後甚至派出了御林軍。諸葛瞻這支臨時拼湊的軍隊估計最多在3萬左右。而鄧艾這邊,在《三國志 鍾會傳》裡記載:“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由此可知鄧艾原有3萬多人,再加上鍾會派給的5000人,鄧艾大約有35000人。由於戰損以及路上減員嚴重,估計到達綿竹之時大約有2萬人左右。因此,真實的兵力對比可能是蜀漢3萬人VS鄧艾2萬人。

二兩軍的戰鬥力對比,諸葛瞻帶領的軍隊由御林軍以及囚徒拼湊而成,囚徒的戰鬥力可想而知,而蜀漢的御林軍也是個紙老虎。這支御林軍大部分時間都是守衛皇宮,鮮有實戰經驗,在少有的實戰中,御林軍的統帥向寵曾帶領御林軍征討蠻族叛亂,最後向寵竟然戰死了,能讓自己的統帥戰死,御林軍的戰鬥力可見一斑。而鄧艾所率領的魏兵都是百戰之兵,戰鬥力強悍!

三雙方統帥的軍事能力,諸葛瞻雖為諸葛亮的兒子,但是作為官二代,沒有實戰經驗,並且其性格優柔寡斷,不僅不聽黃遵佔領有利地形阻擊鄧艾大軍的建議,而且還不據城死守,非要跟鄧艾在綿竹城外野戰,可謂漏斗百出,其軍事能力可見一斑。而鄧艾可是久戰沙場的老將,軍事能力毋庸置疑,兩人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最後的結果是諸葛瞻帶領著3萬人,憑著自己的勇氣與鄧艾率領的2萬人血戰,在前期由於蜀軍的兵力優勢以及決心,還是打退了鄧艾的大軍。在此關鍵時刻,鄧艾大怒,揚言要斬鄧忠、師纂,命二人再戰以將功補過。結果二人大破蜀軍,斬殺諸葛瞻及張遵、黃崇等人,魏軍攻佔綿竹,直逼成都,劉禪開城投降,蜀國滅亡!

綜上所述,諸葛瞻並沒有傳聞上的那麼不堪,但其軍事能力太一般了,真是沒有得到諸葛亮的真傳,真是該蜀漢滅亡。各位,你們認為呢?

參看文獻:《三國志》、《蜀記》、《晉書》等文獻資料。


密探零零發


諸葛瞻作為一代奇才諸葛亮的子嗣,世受國恩,而國破之際死於王事,也確實令人感嘆。諸葛瞻之子,諸葛亮之孫諸葛尚高呼“不早斬黃皓,使敗國殄民,用生何為!”,緊隨其父之後,死於陣中,一家三代滿門忠烈,與國共生死。

諸葛瞻自幼聰敏,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稱其為,聰慧可愛。18歲便成為羽林中郎將,做過尚書、僕射,擔任過他的父親諸葛亮剛入蜀時的軍師將軍,可謂是少年得意。

如此一位遍任軍政重臣的諸葛亮後人,為何會在綿竹大敗虧輸身死命喪?

在司馬昭趁蜀漢大將軍姜維移屯沓中之際,決議出兵滅蜀時,遭到一直與蜀漢周旋的大將鄧艾強烈反對,他認為此時蜀漢內部沒有可乘之機,堅決反對。


徵西將軍鄧艾以為蜀未有釁,屢陳異議。

司馬昭和蔣琬、費禕兩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蜀漢國小力弱。出兵之前,司馬昭在大庭廣眾之下,明白告訴眾人他早已仔細估算審定而形成的滅蜀大計。

不如先定巴蜀,……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境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

雖然人人不齒司馬氏,但是司馬昭的這番言論,不僅有大的進攻策略,更有精確情報的掌握,還有將對方首腦及民眾的心理把握的十分透徹,可說已是智珠在握。遂大膽出兵十六萬人於263年八月,大舉向西直奔蜀漢。

反觀,劉禪一方。在鍾會剛剛到達漢中,姜維已經明確通知,並且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卻被劉禪和黃皓一個兩人碰頭會,就認為姜維的說法子虛烏有,便丟到一旁,置之不理。

當然,這就為諸葛瞻倉促應戰創造了條件。這個時間足足有兩三個月之久。

之後,劉禪才按照姜維的建議,派遣廖化、張翼、董厥三人率兵迎戰,這就拖到了夏天。

期間,為了抵禦住鍾會的進攻,劉禪將原先散放在外圍的各個寨城悉數取消,聚於漢城和樂成兩地。

那麼姜維在抵抗鍾會時,用到了多少人呢?諸葛瞻又能集結多少人?

當時,漢樂兩城,各有五千人,加上寨城退回的人,應該接近兩萬人。

鄧艾分兵於天水太守王欣進攻姜維,要知道鄧艾手下總共三萬人,分給王欣的一定不會超過他本人控制兵馬的數量,那麼王欣最多是一萬到一萬五千人。隨後,鄧艾又命有楊欣和牽弘兩人領兵牽制。

姜維的才能是魏國將士有目共睹的,士卒若是少於姜維的人數,定然不敢前往。所以姜維當時的兵力應該不超過一萬人,加上之前與鄧艾相攻在沓中,姜維手中最多七八千人,當然這些人都是蜀漢的精兵。

之後,姜維從沓中拼命撤出,回援。途中遇到廖化等人的援兵,遂一同退到劍閣防禦。

在漢、樂兩城有近兩萬人,姜維手中有近萬人加上援兵,也有近兩萬人。

此時蜀漢已是危如累卵,自然派出各地的精兵來增援和防禦。

那麼等到入冬之時,諸葛瞻能夠調動的人馬 或者說蜀漢能夠調動的人馬不會超過五萬人。而這種還僅僅是簡單的加減法,因為就算劉禪再蠢,也不會將各地的守城人馬全部調出,交給諸葛瞻。這不是信任或猜忌的時候,而是各城也需要留守城池,維護治安。所以,諸葛瞻手裡的人馬甚至不會超過三萬人。(蜀漢時有1州22郡,作為都城的成都,更是重中之重)

而關鍵是,諸葛瞻手下的部隊是臨時從各地抽調過來的,這從他領兵初戰的時間以及廖化等人的援軍可以推斷出來,側面的證據是作為一國之君的劉禪,自然不會讓部隊一直集結在一起,一是不安全,容易出現事端,甚至發生叛亂。二是如此多的部隊不是駐紮地一方能夠供應的起。

當然,軍隊的人數多寡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諸葛瞻在受命阻擊潛入的鄧艾部時,出現的一系列事件才是他失敗的根源。

諸葛瞻的顧忌

在諸葛瞻發兵之前,鄧艾依然降服江油小城,守將馬邈歸降鄧艾。戰前,鄧艾已經行軍七百里,穿越“無人之境”的山川,已是疲兵糧少。馬邈的降服,為鄧艾部提供了糧草和休息地。但此時鄧艾部應該是僅能果腹,配備少量的糧草,因為鄧艾所率的軍隊還是出發前的三萬左右,鄧艾沒有和鍾會直接接觸,因此沒有像諸葛緒一樣,兵馬被奪。鄧艾從江油出發後,一路毫無阻礙的向既定目標涪城進發,引起的百姓恐慌,早已望風而逃。也就是說鄧艾一路上,再次得到大量的糧草補給非常困難,但有馬邈的帶領,不至於餓肚子和迷路。

而諸葛瞻的部屬都是從各地抽調過來,根本來不及整訓,將令無法順暢的傳達。唯一的優勢就是背靠蜀漢,有充足糧草供應,他又需要時間協調內部將領。關鍵的是,這個時間雖然是有的,但是很緊迫,是姜維等人在劍閣日夜精心防禦換來的。諸葛瞻調整內部即迫切又急需,所以留在涪城未冒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耗費行進中且孤軍深入的鄧艾部的糧草。

諸葛瞻的擔心

涪城之後,便是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和成都平原上的成都,如果率兵迎戰,即便是如黃崇所說的佔據險要位置拒戰,必然會分兵,從而降低守備的效果。涪城的守禦能力自然也會隨之下降。

諸葛瞻在此時開始猶豫,究竟是分兵還是合兵在一處?

在黃崇、張遵、李球等人的一再哭求下,才決定合兵一處,迎戰鄧艾。

這個決定是倉促的,而且是被逼的。

雖然諸葛瞻、諸葛尚父子死戰,但由於是臨時抽調拼湊的部隊,又是無法完全掌控部屬,在鄧艾的精兵且是處於無處逃遁的“死地狀態”的悍兵,雖然在首戰諸葛瞻獲得一個小勝,但在鄧艾一再要斬首親子鄧忠等人的強令之下,諸葛瞻部是無法抵敵,而後被殺身亡。

事後,鄧艾等人的捷報上,可以清晰看出,諸葛瞻部是因部屬潰散而招致殺身之禍,最後兵敗。因為上報的兵員數量和司馬昭預估的數字不相上下,並且多出了近一萬二千人。

漢主遣太僕蔣顯別敕姜維使降鍾會,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於艾,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唐代丹藥


提這個問題之前為啥不動腦子想想是不是真的。

蜀國滅亡時人口才90多萬人,就算以百萬計算,男女各佔一半吧,扣除女眷就只有50萬了,老幼病殘佔一半吧,還有25萬,其他從事農業,漁業,林業,手工業,鍛造業,商業,牧業等等保證軍民吃穿,保證軍需裝備的和保證政府收入的各行各業總得有更多人吧,就算差不多每戶出一人,生力軍也就頂天15萬人。

這15萬人,前線總得佔大頭吧,漢中一直作為前線,通向雍州,涼州的隘口眾多,還有荊州的上庸房陵方向,怎麼也得佈置個3萬人吧,大將軍姜維沓中屯田有3萬吧,6萬就去了,其他的巴西閬中,巴郡江州,廣漢雒城內部郡每個郡留個1000把人防止民變吧,又除了萬把人,巴東永安,汶山郡,南中各郡每個郡留個2000-3000人監視孫吳和打擊叛亂,又少了萬多,成都再留個5000來人吧,其他劍門關,江油口,之類的險關要隘也一個弄個1000把人吧,壓根就能剩5萬多人,這還是理想情況。而且精兵多在漢中和沓中姜維處。

再看鄧徵西這邊,2000人?修路的2000人差不多,鄧徵西,鍾鎮西和琅琊諸葛緒三路伐蜀時候共計20萬大軍,鄧徵西部約有5萬,而且是沒遇到戰損,僅僅路途稍有損失而已 ,何況如天神下凡,直取了江油,有險可守。北邊漢中已破,姜伯約僅幾萬人需要面對鍾鎮西十餘萬大軍,自顧不暇。何況天兵一到,蜀中譁然,民變四起,欲應天兵甚眾。

完全不是對手


陳沁巧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瞻七萬大軍被鄧艾的兩萬人打的落花流水,令讀者不僅扼腕嘆息,難道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正史中,絕不是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反而是諸葛瞻兵少且都是老弱殘兵,前期還打得不錯,而鄧艾擁有著幾萬精銳之師,靠著戰術得當、人馬數量這才贏得了綿竹之戰。


咱們可以粗略的算一下蜀國在綿竹之戰前夕的兵力配置情況。蜀國全國的武裝軍隊加起來差不多是十萬人上下,益州東屯駐了一萬人馬防吳國,益州南屯駐了一萬人馬防南蠻,大將軍姜維統領著五萬精銳之師在前線抵擋魏國南征大軍,國都成都原有兩萬多駐防軍,這兩萬多可不是皇帝的固有禁衛軍,而是看形勢隨機調配的援兵,後來由於漢中形勢危急,後主將成都的兩萬人交由廖化,命其北上增援姜維防守。這樣算來,此時成都可以說是空虛了,所剩的警衛隊數量不過千餘人,而且還不可能是精兵。

所以在鄧艾大軍偷渡陰平後,蜀國的文武大臣都驚呆了,驚住的不只是魏軍如何從天而降的,而是成都無兵根本守不住,蜀國要亡了。


雖然無兵應戰,但好歹還是要抵抗下的,畢竟先人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能說送人就送人了吧,再說了蜀國前線還有那麼多大軍,只要能拖住鄧艾大軍一段時間,等姜維領兵回師,還是有迴旋的餘地。

所以這時候諸葛瞻就自告奮勇,願意在危急時刻報國恩,當力挽狂瀾的英雄,諸葛瞻集中城中所有的武裝和預備役,雖然諸葛瞻意氣風發想立功,但也有自知之明,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只是延緩鄧艾的兵鋒,但最終還是被軍事天才鄧艾所擊敗,諸葛瞻戰死沙場,諸葛瞻死後,成都一點防守力量都沒有了,後主無奈的選擇了投降。
在《三國演義》中大大弱化了諸葛瞻的個人才能,甚至在《三國志》中也有黑化的現象,誠然,諸葛瞻雖然能力不及其父諸葛亮,但也是蜀漢後期乃至三國後期為數不多的傑出內政型人才,他帶著東拼西湊的幾千老弱殘兵敢於對陣魏軍數萬精銳之師,這已經是勇氣可嘉,失敗也合乎情理,更何況撞到的是名將鄧艾的主力野戰軍,失敗也不足為奇,更不能以此就否定諸葛瞻才能和膽識。


納蘭談史


諸葛瞻率領的不是七萬雄兵,而是數千守衛成都的最後部隊,鄧艾帶領的也不是兩千殘兵,而是三萬左右的野戰精兵。

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蜀漢整個國家的兵員情況,就能明白,成都真沒兵了。根據後來蜀漢滅亡時提供的資料計算,蜀漢總人口94萬,總兵力約十萬人,十萬人可是整個蜀漢軍隊的數量。



鎮守南部邊境南中至少得有1萬人,鎮守東部永安及江州到少得1萬人,鎮守北境重地漢中至少得2萬人,大將軍姜維在沓中屯田的蜀漢主力至少也得有3萬人,守衛成都的部隊至少也得2萬人,再加上各地的郡縣兵至少也有1萬人,合起來差不多就是10萬人。

司馬昭伐蜀至少準備了18萬軍隊兵分三路,鄧艾是西路軍,率領士兵3萬人,而且這3萬都是長期在關中與姜維對峙及開戰的魏軍野戰精銳,中路軍由諸葛緒率領,也是3萬人,東路軍由鍾會率領,至少有12萬,魏軍合起共計18萬人。



在魏軍開進漢中時,消息傳到了成都,劉禪命令廖化、張翼、董厥率軍北上支援姜維作戰,廖化、張翼、董厥三人率領北上的軍隊至少得有2萬人,那麼成都基本上就空虛了,沒有正規作戰部隊。

換句話說,蜀漢所有的作戰部隊全部前出作戰,成都基本上就是一座空城了,諸葛瞻率領的軍隊從哪裡來的?



只能是一群烏合之眾,很可能是從成都城中臨時抽調的壯丁,再加上成都城內的警衛、守城部隊以及一些預備隊員,這是蜀漢最後僅有一點希望。

因為鄧艾的出現,完全就是出人意料,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鄧艾會從陰平偷渡,兵臨成都,因為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所有的魏軍都被姜維率領的蜀漢軍主力擋在了劍閣險關,根本就進不來,所有人都以為成都沒有危險。



結果鄧艾來了,毫無徵兆,這等於是打蜀漢一個出其不意,諸葛瞻作為蜀漢的最後希望,帶領著臨時拼湊的數千軍隊,應戰鄧艾經過長途跋涉的三萬野戰軍精銳。

為什麼是諸葛瞻迎戰?

因為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唯一在世的親生兒子,蜀漢希望諸葛瞻能夠延續諸葛亮的輝煌,頂著諸葛亮巨大光環的諸葛瞻,這可是他平生第一次帶兵作戰,如果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面對了最強大的敵人。



鄧艾可是魏國在關中前線的第一名將,數次擊敗姜維,可以說鄧艾之才絲毫不遜色於姜維,甚至要超過姜維,其實紙上談兵也是一種才能,只是沒有得到理論的實踐,韓信在和蕭何劉邦講天下上戰略時,誰敢保證蕭何劉邦不以為韓信是紙上談兵呢?只是韓信贏了,這就是韓信與趙括的區別,而諸葛瞻如果做不成韓信,就只能是趙括了。

你想想,諸葛瞻對戰鄧艾,比兵力,諸葛瞻沒有鄧艾多,數千對三萬,諸葛瞻鐵定敗,比將領的統兵能力,諸葛瞻不如鄧艾,比戰鬥經驗,諸葛瞻同樣比鄧艾差遠了,諸葛瞻輸了,我覺得那是正常的,如果諸葛瞻贏了,那才是奇蹟。



事實上,諸葛瞻與鄧艾的第一戰確實還贏了,原因是蜀漢軍隊都拼著一口氣,身後就是成都,就是自已的親人家園,如果輸了,親人和家園都沒了,怎能不拼命,蜀軍靠著這一口士兵,在首戰中擊敗了鄧艾的前鋒。

這讓鄧艾惱羞成怒,以軍令讓部隊殊死抵抗,不成功便成仁,鄧艾明白,此戰如果不勝,自已將無葬身之地,於是積極調動部隊的士氣,與蜀軍拼死一戰,狹路相逢勇者勝,諸葛瞻的烏合之眾,終究不是鄧艾野戰精銳的對手,只差一點就創造奇蹟的諸葛瞻終究不是諸葛亮。



諸葛瞻敗了,不丟人,他面對的是強大的敵人。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以七萬對兩千,實力懸殊三十多倍,這似乎是場毫無懸念的戰鬥,但最後諸葛瞻打輸了,輸得一敗塗地,諸葛亮的老臉被兒子一朝丟盡。

然而,歷史果真如此嗎?鄧艾真的只有兩千殘兵?諸葛瞻真有七萬雄兵嗎?

恐非如此!先來看戰爭的經過:

司馬昭派出三路十八萬大軍攻打蜀國,一路由鄧艾領兵三萬,一路由諸葛緒領兵三萬,一路由鍾會領兵十萬。顯然,鍾會是進攻的主力,鄧艾和諸葛緒則是側翼配合。


戰爭初期,魏軍一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取得了不錯的戰果。然而,劉禪這邊迅速反應,不僅派人到東吳求援,還派出了廖化、張翼等馳援姜維。

姜維採取了收縮防線,據險而守的策略,機智地繞過了魏軍的合圍,一路向南撤退,途中恰好遇到了北上的廖化、張翼援軍,於是與援軍合兵一處,退守劍閣。

劍閣乃蜀國最重要的關口,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而劍閣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

魏軍發動了多次瘋狂地進攻,但蜀軍據險死守,拼命抵抗,魏軍久攻不下,死傷不少,加之山路崎嶇,糧草運不上來,一時之間,士氣低落到了谷底,鍾會一籌莫展。


這時,鍾會醞釀著退兵回朝,於是找來鄧艾、諸葛緒商議!聽罷,鄧艾忙勸:“不可,不可,此乃滅蜀最佳時機,豈可輕言退兵,我有一條妙計,忘採納!”

這條妙計便是“偷渡陰平”之計。

鄧艾妙計精髓在於:鄧艾帶兵偷渡陰平,繞小道攻擊劍閣的大後方涪城,姜維必然分兵去救,如此,劍閣便兵力大減,鍾會趁機猛攻劍閣;倘若姜維不分兵去救,鄧艾攻下涪城之後,便可直接進逼成都。

真乃一條妙計,也是一條險招。鍾會想了又想,為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


鄧艾想與諸葛緒聯合,雙方一齊偷渡陰平,取江油,但諸葛緒素來對鄧艾不滿,拒絕了鄧艾的請求。

這樣以來,鄧艾只得孤軍偷渡陰平了,陰平到江油,高山險阻,層巒疊嶂,人跡罕至,無路可走,也因此,蜀軍大意了,竟然未派出一兵一卒在此防守。

那麼,鄧艾偷渡陰平到底有多少人馬呢?

《三國演義》說鄧艾只有兩千人馬,其實這是錯誤的,鄧艾自己有三萬大軍,後來,鍾會又分出五千精兵給他,所以此時鄧艾有三萬五千多人。

然而,由陰平至江油,有三百多里的無人之地,遇山開山,遇水架橋,遇到艱險之處,“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困難超乎想象,所以鄧艾大軍必定有自然減員,但減員數量不會很大,頂多兩千多人。


所以,鄧艾到了江油之後,至少有三萬三千多人,江油守將馬邈見魏軍從天而降,嚇得不戰而降,這樣魏軍又擴充了兵力,江油乃重要關口,守關兵力至少五千人,這樣以來,鄧艾兵力擴充到了三萬八千人。

鄧艾佔領江油之後,稍微休整,又一路南下,這時候,劉禪得到消息,驚慌失措,趕忙派出諸葛瞻北上抵禦。

後來,雙方在綿竹展開了血戰。

那麼,諸葛瞻到底有多少人馬呢?

晉書記載: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

蜀國總共兵力不過九萬人,主要兵力據守劍閣了,在成都及附近關口的不過五萬多人,還被劉禪分出一部分支援劍閣,所以能留給諸葛瞻的頂多三萬人。


論兵力,鄧艾三萬八千人,諸葛瞻三萬不到;論經驗,鄧艾能征慣戰,經驗豐富,而諸葛瞻紙上談兵,實戰經驗不足,所以這場戰役,誰勝誰負一目瞭然。

不過,諸葛瞻不愧是諸葛亮好兒子,他拼死力戰,身先士卒,最後寡不敵眾,全軍覆沒,諸葛瞻和兒子諸葛尚皆戰死。


一半秋色


歷史輪迴,劉備怎麼得到天府之國蜀國的,他的兒子就是怎麼丟掉的。

拋開三國演義虛構的七萬對兩千殘兵數字不說,鄧艾的偏師能輕易地滅亡蜀國,其實是蜀國世家大族拋棄蜀漢政權的結果。

劉備蜀國政權從建立開始,內部派系鬥爭就十分尖銳。以張松,法正為首的北方扶風派系不滿足被蜀國本土世家大族黃權,李嚴等壓制,想引進曹操,劉備等外來勢力來保障他們的利益,並打回漢中老家。曹操當時無力顧及漢中,拒絕了北方扶風派系的要求,北方派系轉而接觸劉備。

劉備當時勢力弱小,對於北方派系的要求喜出望外,進西川,據漢中,敗曹操,登帝位,踏上人生巔峰。但是好景不長,被曹操和孫權聯手夾擊,失荊州,夷陵之戰失敗,從此失去一統天下的資本,不久鬱鬱而終。

劉備死後留給劉禪的是一個內部重重矛盾的蜀國:1、劉備起家的徐州糜家,甘家和荊州派系融合一起,形成以諸葛亮為首荊州派;2、法正(已死)、馬超的北方派系;3、蜀國本土世家大族黃權,李嚴等。

其中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系勢力最強,諸葛亮通過一系列內政外交穩定了局勢,恢復生產修養生息。蜀國恢復了部分元氣,但是諸葛亮不斷北伐,並在北伐過程中打擊了並殺死掌握軍事力量的本土派李嚴,一家獨大。

北方派,本土世家派抱團取暖,團結在劉禪內侍宦官黃皓的周圍同荊州派系進行權利爭奪,這個是不是和魏忠賢有異曲同工之妙。諸葛亮死後,荊州派系掌握軍事力量,內政基本被黃皓掌控,所以姜維才不敢回成都,黃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身後是所有被荊州派系壓制的政敵的結合體。

北方派系在法正,馬超死後勢力弱小,無力爭權。剩下的荊州派和本土世家派鬥爭十分激烈,劉禪小心翼翼的在維持這個十分脆弱的平衡。

隨著第一代創業者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的死亡,第二代的接班人經驗智慧不足以對抗根深蒂固的本土世家大族。隨著兩派鬥爭,北方派利益嚴重受損,北方派故技重施,引來司馬家,當鄧艾到達成都城下,本土世家派同司馬炎權利利益交換,也拋棄了蜀漢政權,蜀國滅亡後,司馬炎將荊州人士,北方人士全部遷出蜀國,平息了蜀國五十多年的派系之爭!


歷史經濟學


諸葛瞻出生於建興五年(227年),這年諸葛亮已經46歲,上《出師表》,準備開始第一次北伐。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失敗後,病逝五丈原出;臨終前作《誡子書》,8歲的諸葛瞻襲爵武鄉侯。延熙六年(243年),17歲諸葛瞻娶蜀漢的公主為妻,授為騎都尉;開始正式步入官場。

此後,諸葛瞻先後擔任羽林中郎將、尚書僕射,加官軍師將軍。景耀四年(261年),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徵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自景谷道攻入,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軍隊前往抵抗;最終,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全部戰死;鄧艾兵臨成都,後主劉禪出降,蜀漢政權滅亡。

“諸葛瞻七萬雄兵敗於鄧艾的兩千殘兵”的說法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八回“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演義小說在創作過程中為了形象生動,添油加醋是避免不了的。正史確實沒有記載諸葛瞻、鄧艾雙方對陣各有多少兵馬,也無從考究;不過諸葛瞻此戰戰敗陣亡確實事實。

竊以為諸葛瞻戰敗原因要從主要分蜀漢、魏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蜀國方面(內因):

一是蜀方將來臨陣經驗不足。此次蜀軍完全是鄧艾偷渡陰平進入蜀地內部時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其率領軍隊的主將們都是蜀漢功臣之後,雖然官居要職,但都無實際臨陣經驗。諸葛瞻、諸葛尚為諸葛亮子孫,張遵為張飛之孫,黃崇為黃權之子,李球為李恢之侄,其父輩都為蜀漢立下卓越功勳,而後輩確坐享其成,關鍵時刻當然會掉鏈子。

二是主將諸葛瞻戰機把握不住。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搶佔險地,而給遠道而來的魏軍喘息之機,最終雙方決戰,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三國志》記載:“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這裡就描寫了諸葛瞻沒有聽進去黃崇的建言,在決策上盤桓不定,最終痛失戰績。

△蜀軍將領全部陣亡

二、魏國方面(外因):

一是魏方軍隊達到出其不意效果。鄧艾此次偷渡陰平是在魏國鍾會、諸葛緒等人的反對之下進行的,蜀國上下更加不會想到鄧艾會兵行險著;等到魏軍進入蜀地內部上,可想而知蜀國上下的震驚程度。此次應戰完全屬於倉促應戰,提前在思想上都沒有做好準備,更何況在其他方便了。

△偷渡陰平的鄧艾

二是主將鄧艾用兵果敢。鄧艾用兵才能是在長期實踐中錘鍊出來的,更可貴的是在關鍵時刻敢於背水一戰。雙方對陣,鄧艾派其子鄧忠、司馬師纂分兵攻打諸葛瞻左右兩翼,兩軍失利退回,鄧艾叱責二將並要將其斬首,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結果二將策馬奔回,揮軍再戰,鄧艾也親臨督戰,終大破蜀軍,遂克綿竹,斬蜀將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人。戰爭雙方往往到最關鍵時刻,拼的就是意志,鄧艾最終熬到了最後,作為從未上過戰場的蜀國將來最終陣亡也是意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