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到底有多聰明?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

夏目歷史君


秦末漢初,風雲際會,英雄輩出,這個時代誕生了無數英雄人物,也誕生了很多大智慧之人,其中四個最為智慧,一個是劉邦,一個是張良,一個是陳平。

劉邦的智慧是用人,他自己親口承認,“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他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他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他不如韓信,但這三個人都是人中龍鳳,“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劉邦這種說法有點變相誇自己,但他對張良、蕭何和韓信的評價卻是中肯的。

張良和劉邦的另一個謀士陳平,都屬於智慧之人,二者的區別是張良是陽謀,大局觀強,戰略層次謀劃水平高;陳平是陰謀,應變能力強,戰術層次策劃水平高。而二者共同勝過韓信的,是兩人高明的政治智慧,最後得到善終。

張良的功勞就不多說了,他一生獻“六大奇謀”,功高蓋世,劉邦的評價十分中肯。而功成名就之後,張良展示出的政治智慧不僅讓他本人善終,更澤被子孫。

劉邦消滅項羽,統一天下後,大封功臣,很多功臣得到賞賜,開始飄飄然,渾然不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而張良早就看破一切,他本來就體弱多病,從劉邦初定天下後,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屢屢展現國人的政治智慧。

一是大封功臣時,劉邦讓張良自己從齊國挑選三萬戶為食邑,卻只給了蕭何一萬戶,可以說給足了張良面子,而張良十分了解劉邦的性格,這很可能是劉邦在試探自己,如果自己像韓信一樣居功自傲,自請為王,下場一定會很慘,所以他堅決辭讓,只請劉邦封自己首次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為侯,顯示了自己的謙讓和感恩。

二是劉邦翦滅異姓王的過程中,以張良的智慧完全可以幫助劉邦出謀劃策,但他知曉急流勇退的道理,也不願搞權術詭詐那一套“陰謀”,所以在漢初你死我活、見不得光的政治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以免有損陰德,遺禍子孫,這一點是張良區別於後世很多謀臣的重大區別,也是張良受到後世一致好評的關鍵因素。

三是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知道人家斗的再激烈,始終是一家人,自己這個外姓摻和進去沒有好結果,勝了還好,敗了一定會死的很慘,所以張良從不參與高層鬥爭,從不公開站隊,使得他周旋於各派力量,都不得罪。

在對外呂后上,張良也很聰明。劉邦寵愛戚夫人,想要改立太子。呂后眼見自己的兒子劉盈太子之位不保,便聽從他人建議,秘密向張良求助。

張良沒有拒絕呂后,但也沒有直接向劉邦建議,而是給呂后出了一個光明正大的主意,讓太子邀請德高望重,就連劉邦都沒請動的“商山四皓”出山,與太子往來,劉邦看到太子聲望這麼高,都能請來“商山四皓”,這才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

這樣一來,張良既沒有給劉邦留下干涉立太子的把柄,又不露痕跡地幫助了呂后和太子,三方誰也不得罪,還直接討好了兩方,真可謂一舉三得。

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呂后專權,張良認識到呂后比劉邦更可怕,決定遠離人世,隱居深山,行辟穀之術,修道成仙,呂后對張良當初的幫助很感激,一看張良這麼低調謹慎,明知進退,毫不居功自傲,邀功請賞,對張良佩服地五體投地,苦勸張良不要這麼受苦修行,張良這才答應,仍服人間煙火,但堅持不問政事,基本相當隱居。

張良的智慧蔭庇了其子女,他的長子襲封留侯,次子張闢疆曾任侍中,他的後世子孫中,有官至司空者,有官至太守者,有至刺史者,道教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據說就是張良的八世孫,他就是在張良隱修之地,修煉成仙的,被道教尊為“老祖天師”。

再往後推,醫聖張仲景、唐朝宰相張九齡都是張良後人,可以說張良用自己的智慧和低調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楷模,使得張良一族綿延不絕,輝煌不斷。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諸葛亮曾經這樣評價張良: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意思是張良長相不威猛,但是卻能為帝王謀劃,平定天下。史載:張良狀如婦人好女,放到現在就是小鮮肉的長相,但是人不可貌相,張良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佐劉邦成就帝業,簡直比大將還威猛。那麼張良有多聰明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張良有一個好的出身,他們家五代相韓,是典型的官宦之家。到張良這一輩,韓被秦所滅,張良散盡家財,招募勇士,發誓要恢復韓之舊境。那麼張良的聰明才智是如何學來的呢?

張良花錢僱傭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偷襲秦始皇,結果擊中了秦始皇車隊的副車,秦始皇大怒,於是全國緝賞張良。張良逃匿於下邳,而下邳和沛縣離得很近。

有一次張良在下邳遊蕩,在橋邊遇到一個老人。這個老人故意將自己的臭鞋丟到橋下,招呼張良去撿。張良本來想揍他,但看他年紀大,於是忍了。誰知道剛把鞋撿上來,那老頭又故意把鞋丟下去,還讓張良撿。

張良忍了,又把鞋撿回來。老頭笑眯眯的對他說:孺子可教,過兩天你還來這裡,我有東西交給你。後來,張良兩次來晚,被這個老頭一頓臭罵。最後一次,張良半夜就起來,終於趕在了這老頭的前面到達。這老頭給張良一本書,張良一看就震驚了,原來這本書是失傳很久的《太公兵法》,張良從此以後認真研讀這本兵書,再出門時,已經不是那個普通的張良了,而送張良書的人是半人半仙的黃石公。後來黃石公還收了一個徒弟,他的名字叫諸葛亮。

張良對劉邦有多重要呢?非常重要,張良幫過劉邦,幫過呂雉,更幫過劉邦之子漢惠帝劉盈,可以說,張良在劉邦稱帝前後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張良善陽謀,陳平善陰謀,兩人一陰一陽,項羽就是再厲害,也抵擋不住。那麼張良這麼厲害,當初是怎麼看上劉邦的呢?

張良曾經多次向別人兜售《太公兵法》的精髓,只有劉邦聽了之後能夠悟出其中的道理,並且隨之實施,於是張良感嘆:這就是天意呀,從此以後,我就輔佐你了。

張良體弱多病,因此不能夠領兵打仗。那麼他是如何幫助劉邦的呢?靠計謀。具體來說就是舉薦人才,增強劉邦的勢力。那麼張良都舉薦過哪些人才呢?

當時劉邦平定三秦之地後,率軍六十萬直撲彭城,一舉攻克了彭城。結果被項羽率領三萬騎兵所擊潰,差點被俘。劉邦想捐出關東之地用來招攬人才共擊項羽,於是向張良獻計,張良給劉邦舉薦了三個人。

一個是英布,英布在劉邦攻擊彭城後,並沒有響應項羽的號召前來助戰,這說明英布對項羽並不完全忠心。於是張良建議劉邦策反英布。

一個是彭越,彭越在滅秦後沒有被項羽封侯,心生怨恨,於是投靠了齊國田橫。在田橫的幫助下,率軍在項羽身後不斷襲擊項羽的運糧隊伍,惹得項羽心煩不已。

一個是韓信,張良建議韓信襲取魏國,然後東進取代、趙等國,對項羽形成包圍之勢力。最後劉邦採納張良的計策,派隨何策反英布,又派人聯絡彭越,封韓信為左丞相,曹參和灌嬰為將,北上開闢第二戰場。

最後,正如張良預料的那樣,在北方韓信相繼攻破了魏、代、趙、齊四國,彭越攻取了梁地,偷襲了項羽後方,而英布則在南方奪回了九江等地,在戰局上徹底包圍了項羽,項羽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撤退。

因此,論破項羽之功,張良功居第一。後來劉邦讓張良在齊國任選兩萬戶作為封地,張良拒絕了,張良說:我和您相遇在留縣,就把我封在留縣吧。於是張良被封為留候,一個封地最小,卻官位甚大的職位。那麼張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張良看出劉邦為人好猜忌,怕招惹麻煩,因此以退為進,在功成時就選擇隱退,正好自己身體不好,於是就告假劉邦,不參與政事。但是有時不是他想躲避就能躲避的,後來,呂雉為了保住太子之位,又去請教張良。那麼張良如何應對呢?

劉邦喜歡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愛屋及烏的也偏愛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劉邦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雉很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有人給她出主意,讓她去請教張良。

張良一開始一口決絕,不打算幫忙。後來呂雉派呂澤在半路截住張良,強行問計,呂澤告訴張良:換了太子,先生能高枕無憂嗎?張良無奈,給呂澤出了一計,說普天之下劉邦不能徵召來的人才只有四個人,你把這四個人找來輔佐太子,則太子之位無憂。

後來,呂雉派人去請這四人,他們是著名的商山四皓,分別是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 。劉邦後來病重,又想廢太子。張良親自去求情都不管用,最後商山四皓共同出面跟隨太子去服侍劉邦,劉邦問太子身後這四人是誰,在得知是商山四皓後大驚,於是喃喃的說道:太子羽翼已豐,大勢已定。隨之,再也沒有廢立太子的打算了。

因此,張良既有輔佐劉邦成立帝業之功,又有安定社稷,穩固太子地位之功。人聰明到這種程度,簡直無人可及。劉邦死後,張良請退,跟隨赤松子雲遊,日習辟穀之術,修仙練道去了。而張良學道這一舉動,惠及了他的子孫。為什麼這樣說呢?

張良的第八世孫張道陵也學習道教,並且開宗立派,創立了正一道,成為一代宗師。其後代張魯繼而開創五斗米教,在漢中傳教安民,威震一方。可以說,張良的思想,通過他的子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一直流芳至今。試問,從古到今,能做到這種境界的能有幾人呢?


每日趣評


張良的聰明在於懂得自保,他深懂帝王之術,有帝師之稱。張良看人極其的準,劉邦正是在他的謀劃下,一步一步地成就了一番帝王霸業的。

你看在劉邦和項羽楚漢爭霸的時候,經過彭城之戰,劉邦被項羽打了一個大敗,一夜之間,劉邦似乎回到瞭解放前。可以說此刻的劉邦,真的走到了人生的低谷時期。

這時候是張良給劉邦分析了一下,當時天下的形勢。也算是鼓舞劉邦的雄心,為劉邦打打氣吧。

他告訴劉邦,你捲土重來,再和項羽痛痛快快的爭個高低。千萬不要放棄,因為你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我說的你有機會,是必須要爭取三個人的幫助,這三個人就是韓信,彭越和英布。

韓信和彭越好爭取,他們兩個本來就是劉邦的左膀右臂,關鍵是英布,他可是項羽帳下第一猛將呀。

張良告訴劉邦,英布其實和項羽已經有隔閡了,你看項羽去齊地打仗,英布沒有去,項羽對他很不滿。

現在的英布也是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和項羽決裂?

只要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去離間英布和項羽的關係,爭取英布這件事,十有八九是可以成功的。

劉邦手下的說客,隨何表示願意去說服項羽,結果這件事還真的是被隨何給幹成了。英布表示和項羽決裂,加入劉邦集團。

最終劉邦打敗項羽,就是因為韓信發動的垓下之戰,聯合了英布和彭越的軍隊。

張良是在鴻門宴不久後,韓信帶領劉邦殺出漢中之後,開始加入到劉邦集團,成了劉邦集團的一個核心成員的。

在和劉邦相處的過程中,張良對劉邦這個人是瞭如指掌的。

張良知道劉邦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

所以,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就主動選擇了退隱江湖。對於他來說,作為有功之臣,只有不問政事,只有不張揚,才會不被劉邦所猜忌。

只有不被劉邦猜忌,才有可能免遭橫來之禍,才能安享晚年。這就是幾千年來,張良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被人稱頌的原因。

張良退隱之後,就開始煉丹修道了。

據說他到了後來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

張良的後代更是不得了,他們也是學習張良,深受張良的影響。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生活,因為張良的後代,也都沉迷於道家,到了張良的第八式孫張道陵時期,他還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正一道”,大家所熟知的天師道,就是經過張道陵,張衡和張魯祖孫三代而創立的。他們這個道家,在中國曆經兩千年而不衰。在中國能和他們張家道家相比的也只有孔子的儒家之道了。


漢史趣聞


漢朝留侯張良是初漢三傑之一,被劉邦稱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了漢朝班底裡第一謀士。

在劉邦封賞功臣的時候,張良被封賞食邑三萬戶,爵位為留侯,可謂是功成名就。

而在後世,張良也是歷代帝王將相尊崇的人物,被稱為謀士的祖師爺。他的故事,廣為流傳,在中國歷史上,知名度非常高。

低調中彰顯超乎常人的智慧

張良的謀劃能力自然是十分高明的,但他更高明的地方,就是做人。

張良是一個很會做人,也很會做事的人物。他的做事水平,在漢朝建立之時,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做人的水平,在漢朝建立之後,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做人,就兩個字“低調”。

在漢朝建立後,功臣們開始想著加官進爵,吵得不可開交,張良卻看出了劉邦的疑惑,隨意而又很有目的性的解決了這次爭爵的分歧。

而他的手段極為簡單,封一個劉邦最不喜歡的人。於是,所有功臣的爭論和疑惑迎刃而解。


可見,他和眾多功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低調卻始終為劉邦考慮,冷眼旁觀一些事情,然後找到最快最好的解決辦法。

因為他幫助劉邦解決問題,而不是給劉邦製造問題,所以劉邦也就越來越信任他。

可見,“低調”不是一種不爭名奪利,而是一種冷眼旁觀,確定自己的立場,低調是為了做事。這才是張良的低調智慧。

張良的低調智慧,還體現在立太子的爭論上。

在呂后和戚夫人鬥爭到了白熱化之時,所有人都開始明哲保身,或者考慮站隊,而張良依舊冷眼旁觀。

而這樣的低調和明哲保身有著本質的區別,明哲保身是不擔事、不做事,這樣的人只為了自己考慮,卻不知道為領導分憂。

但張良的低調,明顯不一樣,他想要擔事,想要做事,只是在等待一個最佳時機。

當呂后找到了張良,他知道時機到了。

於是,他把自己已經想好的奇謀獻了出來。這條謀略,也是非常低調,低調的幾乎看不出這是一條謀略。

這條奇謀就是:“拉攏商山四皓”,這個看似沒來由的奇謀,恰恰戳中了劉邦軟肋。其實,劉邦並不在意誰接班,因為這些都是他的兒子,他在意的是,哪個孩子更合適接班,劉邦一直沒做出決定,恰恰因為如此。


可見,張良又一次賭對了。他巧妙打消了劉邦的疑慮,讓他知道,太子劉盈已經有了很強大的基礎,所以劉邦這次終於放心了。

兩次判斷,都是張良深思熟慮的結果,他的低調,並不是單純的明哲保身,也不是單純的淡泊名利。

張良的低調,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低調,因為看到本質,所以他的出手很穩、很準,很有效果。

而張良,在幹事的時候,也很會做人,他有功但不爭功,善於為領導解決問題,卻不會給領導製造問題。

再加上張良還不願意和領導爭權,這樣的人,誰能不喜歡呢?

張良的後人們

張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其實,這和他的理想有關,他祖上連續幾代人,都在韓國為相,國家滅亡了,他把全部熱血投入到滅秦大業上來,並且策劃刺殺秦始皇的行動。


在劉邦身邊打工,讓他看到了理想和希望的曙光,當漢朝建立後,他的理想已經達到,而對於其他高官厚祿,張良並不在乎。但他依然在乎一樣東西,那就是政局的穩定。

他比所有人都明白政局穩定的重要性,因此,他需要在一些特殊時期做出自己的事情,讓漢王朝不要再出現動盪。

他沒有太多欲望,所以不爭,他心繫的是天下,所以睿智。

張良的智慧,讓後世人無不崇拜,但他的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後人,所以說,這種智慧讓一個家族興盛了兩千年,這是無稽之談。

張良的兒子,在正史中記載的叫做張不疑,他繼承了張良的留侯爵位,卻在漢文帝時期,因為無辜殺害了楚國的一個宗室,而被削了爵位,家道從此一蹶不振。

而張不疑的兒子,只不過當了一個地方太守而已。

他的玄孫,在漢宣帝時期,也不過是一個平陽公的爵位。

在一些史料中,張良還有另外一個孩子,叫做張闢強,這個人只學了父親的一些智慧的皮毛,再加上這個人非常高調,卻沒有張良那種看透本質的眼光。

在漢惠帝死後,他無意中站到了呂后的隊列裡,後來,歷史上就沒有了他的記載。

可以看出,張良的智慧,並沒有流傳給他的後代,在西漢時期,張家在張良死後,很快的沒落,甚至沒有再持續一代,在西漢正史中,張良的兒孫,大都碌碌無為,並沒有成為像是弘農楊氏一類的世家大族。


在後世的史料中,還有很多人,被稱為留侯張良的後裔,但並不能成為一個大家族,最為著名的張九齡,也是從科舉中一步一步走上了丞相的位置上。他雖然也是張良的後裔,但沒有太多顯赫的背景。

可見,張良的智慧是非常了得的,但他的智慧,並沒有讓自己的家族在死後繼續顯赫。


小小嬴政


與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可謂是婦孺皆知,但卻不知其博學多識的背後,是受與半人半仙鬼谷子齊名的下邳神人所賜。


張良能有多聰明?——師從黃石公!

秦末漢初,群雄又起,紛紛揭竿欲滅秦而救天下,而張良卻獨得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的黃石公傳授“天書”,輔佐劉邦而奪天下。

既然黃石公如此厲害,為何不親自出馬輔佐有才之人一統天下而使自己名功成名就呢?

黃石公處於秦末漢初之人,約前292年-前195年。據說其父是秦始皇父親時期朝廷重臣。

莊襄王死後秦始皇鞭笞天下,統一四海,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人稱大秦帝國。

始皇結束了戰國紛爭,讓百姓遠離戰火硝煙,卻也讓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專制獨行,橫賦暴斂,阿房宮一建,各種苛捐雜稅隨之而來,又要修長城,百姓苦不堪言。

黃石公雖學富五車,但他希望自己滿腹經綸能用在造福百姓之上,而並非讓秦始皇利用來壓榨百姓。於是駕車離去,永久歸隱。


在秦朝統治時期,民間再無此人,清心寡慾,隱沒江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黃石公亦如此。

學富五車卻苦於無明君,空有才華而無施展之地。於是將自己所有的見識全部注於書中,尋覓有才之人傳授自己一生的智慧。

到了陳勝吳廣起義,眾人士崛起討伐秦時,黃石公已經非常老了,耄耋之年時才見後輩雄起,自己已經無力再陪這些年輕的後輩南征北戰。

滅秦救天下,只能將書傳授後人,所以在秦末群雄割據之時並未重出江湖,而是依舊一直隱居東海下邳,尋覓奇才之人,將“天書”傳授。

黃石公尋覓奇才是必然,但張良遇石黃公卻是偶然。張良刺殺秦始皇不果路逃亡到下邳,過著躲藏的生活。大仇未報,張良每日寢食難安,日夜嘆息。

一日,於下邳橋上偶遇黃石公,為其拾履,後通過考驗而被黃石公傳授《素書》。

此書集儒學,法學,用兵,與人交往等眾多思想集於一體,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貫穿全書。

治國安邦,為人處事,借事物之力輔助自己的各種智慧都在此書有所體現,民間素有天書之說。

張良受教,苦研此書,終得其法,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 知己知彼,有洞隱燭微之能,得此書之精髓而輔佐高祖一統天下。

但每一位帝王的通病就是疑心過重,劉邦自然也逃脫不過此性格的束縛。

漢朝建立後,功臣陸陸續續被殺掉,燕王臧荼、盧綰、趙王張耳、彭越、韓信等人無一倖免。

劉邦戰時委予他們重任,安時則封殺,這就是所謂的可患難,卻不可共福,張良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明哲保身,便退隱江湖。

那麼退出了政治舞臺的張良無權無勢,是如何使其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的呢?

張良並非有帶兵打仗之軍事才能,但知人善用,這是他的強項。離開了朝廷,張良不從事農桑,不從商卻從道。

張良深受他的老師黃石公的影響,清心寡慾,退隱江湖,一心追求黃老之術,欲求得正果,得道成仙。

張良前半生在政治上風生雲起,因為劉邦出謀劃策而名揚天下,更得“天書”精髓,在政治上有深遠影響。

劉邦評價張良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說明此人足智多謀,必定有遠見。

張良在政治上也曾赫赫有名,其家族必定有許多成員參政。但因高祖有疑心,必定打壓。

那麼自己的家族必定不能在政治上再次名聲赫赫,就必須另尋謀路。但張良並非適合經商之人,卻得黃石公書精髓,受道家思想影響,便走了這條路。

張良在世之時,其家族堅持研究道家思想的人雖少,但到了其後人張道陵之時,悟出張良的用心良苦,開始著手創立規範的道教。

雖說老子是道家始祖,但只是主張並未真正創建道教。

道教的正式創建於漢末,而張道陵就是道教創始人之一。與葛玄、薩守堅、許旌陽並稱為“四大天師”。

道家思想在漢時就有所發展,漢高祖實行無為而治,而得以在政治上有所應用。


漢之後,道家思想也有陸陸續續發展,我國雖一直以儒家思想為主流,但道家思想對我國思想界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張道陵創建的道教一直延續發展,張道陵本人名聲在外,究其根源就到了張良身上。

道教發展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道教創始人也一直名揚。張家也就一直沾光,世世代代相傳,張家名聲將會一直流傳。

歷史上使自己名留史冊的人並不少,但要使自己家族發揚光大的人卻寥寥無幾,史上有張良如此遠見的人更是不多。

人最大的智慧在於有遠見,可見張良乃大智大謀之人也。


史之策


說起張良的聰明,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應該就是他的這兩件事情:一是在鴻門宴上與范增的明爭暗鬥,用計讓劉邦順利逃脫;二是當韓信派人找劉邦索要假齊王時,阻止了劉邦的怒火。

從這兩點來看,張良確實聰明,但也僅僅只是小聰明,張良真正的智慧,或者說他對劉邦帶來的真正價值,顯然不僅於此。

事實上,張良之所以能夠在劉邦集團中獲得當之無愧的第一謀士地位,是因為他給劉邦規劃了這樣一件事情,而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劉邦才得以能夠快速獲取最後的勝利,這也才有了後來大漢四百年的天下。

張良所做的這件事情,就是幫助劉邦擬定出打敗項羽的戰略規劃。當時,在彭城之戰後,劉邦被項羽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以至於各路諸侯王又望風轉舵,紛紛背漢向楚,劉邦為了能夠逃命,直接丟下老父親、妻子、兒女,只帶張良籌數十騎狼狽出逃,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幾乎是萬念俱灰,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此時的劉邦,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打敗項羽這樣的神級對手。這時候,張良果斷給劉邦做出新的戰略規劃,總而言之,既然現在咱們根本無力和項羽爭奪六國之地,那還不如讓其他的人來和項羽爭奪,如果他們能夠崛起於六國故地,項羽的地盤,自然會被壓縮,到時候大家再一起群毆項羽,他自然是必敗無疑。

於是,張良便向劉邦舉薦了韓信、彭越和英布三人,讓劉邦全力支持他們三人去開闢第二戰場。而事實也證明,張良的的這條戰略規劃非常正確。

因為,很快韓信就在第二戰場上勢如破竹,先後平定魏、代、趙、燕等地;而英布也在劉邦的支持下,迅速發展壯大,並在淮南攪得天翻地覆;彭越則在項羽的後方奪得二十多個城邑,並繳獲穀物十多萬斛,讓項羽的後勤頻繁出現狀況。

當然,也正因為韓信、彭越、英布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尤其是韓信崛起的速度,實在快到驚人,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幾乎就成為僅次於項羽和劉邦的軍事集團。如果再這樣下去,韓信隨時可能失控。而彭越、英布本就是自己拉起的隊伍,一旦有機會,他們也可能失控。



在這種背景下,劉邦對張良的戰略規劃,開始產生懷疑。因為按照這種狀況發展下去,雖然最後能夠把項羽這隻猛虎打敗,但帶來的結果卻是,韓信、彭越、英布這群豺狼崛起,最後他們搞不好會成為第二個項羽,甚至是比項羽更可怕的對手。

這時候,酈食其就建議劉邦改變戰略。總而言之,與其培養英布、彭越、韓信這種如狼似虎、野心勃勃的人物,那還不如把六國故地分封給六國的後人,讓他們佔據六國故地,這樣他們崛起後,同樣可以壓縮項羽的地盤,最後大家也可以一起群毆項羽。

並且,因為六國後人,大都是一些平庸無能之輩,沒有過硬的本事和足夠的威望,他們想發展起來,只能完全依靠劉邦的扶持,所以他們自然缺乏與劉邦相抗衡的資本。這樣等到擊敗項羽後,劉邦再來收拾他們,顯然要容易太多。

酈食其的這條建議,正好解決了劉邦心中一直以來的擔憂,所以他自然覺得酈食其的戰略規劃要更勝張良一籌,所以劉邦決定採納酈食其的建議。而當這個消息傳到張良耳朵裡後,張良馬上就飛奔過來面見劉邦,要求劉邦馬上中止實施酈食其的計策,因為這就是傳說中的亡國之計。



張良當時向劉邦陳述了七條理由,而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雖然說,如果扶持韓信、彭越、英布發展壯大,等他們崛起後,必然會對劉邦造成很大的威脅。但問題是,如果不是韓信、彭越、英布這種如狼似虎,有能力有野心的人物,又有誰敢和項羽這種大佬正面對抗呢?

當時的天下,並不是誰都有膽子敢去和項羽爭奪地盤,如果隨便拉出個六國後人,就敢和項羽叫囂,敢去搶奪項羽的地盤,那趙王歇、陳餘、魏王豹等人,好歹也算是一時豪傑,他們完全可以把項羽打得在關東無立足之地,又何必勞煩彭越、韓信和英布呢?

事實上,如果劉邦真把六國故地分封給那些能力資質平庸的六國後人,他們中真有人敢去和項羽口中虎口奪食嗎?恐怕最後的結果是,面對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他們轉頭就集體投靠項羽,到時劉邦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要命的是,如果說憑韓信為劉邦所立下的這份天大功勞,最後所獲得的權力和地位,還不如那些什麼事也沒幹的六國後人,那以後誰還敢替劉邦賣命。

因為,韓信這麼大功勞,彭越、英布也都是戰功赫赫,最後卻什麼都沒撈到,那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人,豈不是連湯都沒得喝?在這種背景下,大家會怎麼想、會怎麼做?還會有積極性嗎?

劉邦聽完張良的分析後,立馬明白這其中的核心關鍵。雖然說,張良所擬定的戰略規裡劃存在很大的缺陷,但至少可以補救。但酈食基的戰略規劃,會直接將劉邦帶向滅亡的境地。在這種背景下,劉邦果斷再次選擇按照張良的戰略規劃來執行,而一年後,劉邦帶著韓信、彭越和英布,以十面埋伏包圍項羽,最終逼得項羽自刎烏江。

劉邦在登基後,評價張良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確實乃發自肺腑的佩服之言!


我是趙帥鍋


劉邦從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能夠做到開國君王,是離不開三個人的,這三個人就是張良、韓信、蕭何。張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韓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蕭何治理國家,後勤保障。而這三人中,只有張良做到了功成名就,急流勇退。

張良本是韓國貴族,因國家被秦國所滅,所以一直想要報國恨家滅之仇,於是找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東巡的路上,但因秦始皇提前預備,未能殺死,張良也在混亂中逃走了,後秦始皇追查兇手,也是了無行蹤。從這裡也可看出張良的冷靜睿智。



之後張良“圯上敬履”,得黃石公贈送《太公兵法》,成為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後跟隨劉邦為其出謀劃策。而張良一生為劉邦成就帝業,主要有十大貢獻,因已有人總結,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張良深知這個道理,在幫助劉邦成就帝業後選擇急流勇退,從此稱病不上朝,得已保全自身,從這裡也可看出張良的聰明之處,是一個真正的智者。後人也尊稱其為“謀聖”。之後據說跟隨赤松子閒雲野鶴,周遊世間,從此神龍見首不見尾。

而據《漢天師世家》記載,良生不疑,不疑生高,高生通,通生無妄,無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綱,綱生大順,大順生道陵。天師道的創始人張道陵便是張良的八世孫。

而張天師家族是僅次於孔子家族的第二大家族,至今已傳承2000多年,現已傳至第65代。和孔子世家有“南張北孔”之說。


一傾風月半盞流年


中國現在能公開查到的記載最長久的家族是孔家,雖然後世都只是在替人家打工。姓張的家族,張道陵的天師道也是傳承到了如今。張良的家族也是鐵定傳到了如今,但是也沒有這個問題說的輝煌2000多載。自秦始皇結束貴族之後,到後來魏晉門閥也被打破,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中國還真的沒有哪個家族可以經久不衰。

聰明≠智慧

這裡不說聰明,而說智慧,是因為智慧是可以傳習的,聰明與否不能廣泛傳習,因為聰明是有個人差異的。聰明不一定就代表有智慧,相反那些看著很愚蠢的,說不定更有智慧,所以有“大智若愚”的誕生。而我們要談的是張良的智慧,不是他的聰明與否。


先人一步的智慧

張良的智慧學關鍵之一就是先人一步,那麼該如何做到先人一步呢?那麼就得眼觀全局,不觀全局,怎麼能夠把對手的可能發展的情況都計算完畢,做到人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些說起來容易,像劉邦說的那樣,決勝千里之外。但是真正去做決勝千里之外的過程,把所有情況都考慮全面,就不是簡簡單單的聰明能做的了,這就是智慧。

收發自如的智慧

劉邦為什麼能夠經歷這麼多次失敗也沒有事,就是因為該收的時候就收,該發的時候就發。劉邦和張良都有這個心,實力不強大的時候該忍就忍,實力夠了該揚就揚。這個則是劉邦和張良協商的結果,是兩人的智慧的綜合。



張良本著道家為人處世的原則,是可以讓其一生無咎的。但是其後人是非會遵循其祖訓否,就不一定了,正因為這樣才會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不然古代的牛X人物隨便一個決定就能讓後世輝煌不衰,那麼這個社會還有啥前進可言?還有這麼多風流人物嗎?所以沒有誰的家族可以經久不衰,都只是美好的願景罷了。


淡看天上月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今安徽亳縣)人。本姓姬,出身韓國貴胄,其祖五代相韓。秦掃滅六國後,張良輔佐劉邦滅秦、建漢、克楚,立下顯赫功勳,被封萬戶侯(留侯)。

張良雖是一介文弱書生,也從未曾獨自統軍征戰 ,但熟讀《太公兵法》的他卻擅長謀略,在劉邦陣營裡佔有重要地位,他和蕭何、韓信三位西漢開國功臣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加上陳平為“四傑”)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彼時的張良年紀尚小,國仇家恨使他發誓要刺殺秦始皇,滅掉秦國。博浪沙一擊未中,張良逃到下邳(今江蘇邳縣)藏匿起來。在此期間,他因緣際會得黃石公贈予謀略奇書《太公兵法》。張良得此書後悉心鑽研,為日後幹大事打下了紮實的知識基礎。

在中國歷史上,張良以足智多謀著稱。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兵反秦,張良亦聚集百餘年輕人投奔沛公劉邦,史載:“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在滅秦以及之後群雄爭霸的戰爭中 ,張良出謀劃策,屢建奇功。

張良自幼身體羸弱,他以多病之身竭力為劉邦效命,獻計獻策,為漢統一中國起到了巨大作用。劉邦建漢稱帝后,點贊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封其為留侯。

據說張良性格恬淡,不好名利,喜歡黃老之術,常從赤松子遊,因此得以善終。

劉邦掃平群雄、登上皇帝寶座後,為保劉漢江山千秋萬代,開始殺戮功臣,臧荼、韓信、陳豨、英布、彭越等先後被誅殺,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未遭屠戮,算是很幸運的了。

張良之所以功高而不遭漢高祖猜忌,居官善終,其原因據說與高祖劉邦廢立太子一事有關。《史記》記載,劉邦不喜歡性格仁弱的太子劉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要廢黜太子劉盈,最著急的當然是劉盈生母呂后。見劉邦態度堅決,呂后無計可施,只得找張良問計。深諳自保術的張良本欲推脫不管,但呂后再三強求,他才獻出一計:“這事不是光靠口舌就能改變陛下主意的,不過有四位老者很受陛下敬重,現在隱居深山拒絕出仕,如果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則會對鞏固太子之位大有幫助”。

呂后大喜,派弟弟呂澤奉太子親筆信,攜帶厚禮,恭請四老下山。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就是“商山四皓”。呂澤用卑辭厚禮終於將四位老者請出了山。

此時,恰逢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後班師回朝,在慶功宴上,四老隨太子劉盈親來朝賀。劉邦見這四位蒼髯皓首,仙風道骨的老人,十分驚訝。一詢問,才知道這四位相貌不凡的老人就是自己屢請而不出的“商山四皓”。劉邦說:“原來是你們,我曾屢次請求你們出山相助,你等卻避而不見,今天你們卻為何被我兒子請出來了呢”?四老答:“陛下輕慢別人,臣等害怕受辱,因而藏匿不出,太子仁孝,禮賢下士,天下人都願為太子效勞,即便獻出生命亦在所不辭,所以我們慕名下山而來”。

劉邦暗自思忖:“這‘商山四皓’名滿天下,牛逼哄哄,以前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如今卻甘願和太子交往,看來太子羽翼已成啊”。劉邦見太子已經形成一股勢力,羽翼豐滿,背後又有精於權謀的呂后撐腰,恐怕難以廢黜他了,便放棄了廢嫡立庶的主張。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呂后見張良妙計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心存感激,還覺得自己欠了張一個大大的人情,日後眷顧、提攜、保護他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張良淡泊名利,經常閉門學道不出,亦或是雲遊名山大川,和世外高人交朋友。其實,聰慧過人的張良深諳功成身退的道理,他又何嘗不是在以此法逃離政治漩渦、韜晦自保?

劉邦死後,呂后為了報答張良,強勸張良結束學道,還勸他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何自苦如此”。再三請他出山做官,此時的張良已是風燭殘年,身體又虛弱,已經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他再三婉拒呂后邀請,一心一意尋仙訪道,打坐煉丹。

漢惠帝六年,張良老病而死,諡號文成侯,意思是以文才治國安民,善始善終。

和功高震主、被誅三族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比,張良無疑是幸運的。他靠自己的智慧得以善終,而且福及子孫後代,據說張氏一脈綿延兩千餘年且人才輩出,張良若泉下有知,也應該倍感欣慰吧。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說張良是中國明哲保身第一人,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關於他的故事,大家多多少少肯定都聽說過一些。當然關於他的事情,大家最熟知的是,他幫助劉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河山。到了劉邦稱帝后,輪到他們這一幫功臣,坐享其成,封官加爵的時候,張良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正是因為張良在人生的最頂峰的時期,他宣佈退隱朝野,獨善其身,不問世事。所以他才沒有遭到劉邦的報復。

張良為何在功成名就的時候退隱山林呢?難道他真的不想當官嗎?

事實上肯定不是這樣的,張良跟著劉邦出生入死,不就是想封侯拜相,指點江山嘛。

最後他之所以選擇不問政事,是因為他在跟隨劉邦打江山的時候,已經把劉邦這個人給看透了,劉邦絕對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那麼張良是通過劉邦做得哪些事情,來看透劉邦發呢?

我們說幾個人,大家應該就知道了。

蕭何和張良一樣,都是劉邦最為倚重的人。劉邦和項羽在爭天下的時候,讓蕭何給他管理大後方,雖然蕭何做的很好,劉邦缺人,他就給劉邦補充人員,劉邦缺糧,他就給劉邦籌集糧餉,可以說蕭何兢兢業業,從來沒有耽誤過劉邦的事,還把劉邦的大後方給治理的有井有條,要說這樣的蕭何,劉邦應該獎賞人家才對,畢竟人家是有功之臣。

可是,劉邦不這樣想,他猜疑蕭何,覺得蕭何這個人有異心,對他不忠。

因為蕭何在關中的名聲太好了,關中的人對他很尊重。劉邦擔心蕭何在背後擺自己一刀,然後自己稱王稱霸了。那他劉邦豈不是成了冤大頭。

想到這裡,劉邦就隔三差五地派人去問蕭何最近怎麼樣了?

蕭何剛開始以為劉邦關係自己很高興,可是,時日已久,他覺得不對了。

蕭何在想若是問候的話,也該是蕭何問候劉邦呀,畢竟劉邦在前線打仗,那裡才是最為危險的地方。

也就是在這時候,蕭何的門客告訴他,你就要大難臨頭了。

蕭何知道劉邦這麼頻繁地問自己沒有按好心,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做?

這個門客就告訴蕭何,劉邦在前線打仗,是怕你在後院發展自己的勢力,畢竟你這麼多年,治理的關中非常的富庶,百姓對你都是讚賞有嘉。劉邦是怕你撇開他自立門戶。所以,他對你不放心。

蕭何問這個門客,那我該怎麼辦呢?

門客告訴他,只要你把你的後代,兒子,侄子全部都給送到前線,幫助劉邦打仗。他就不會懷疑你了。

蕭何依計行事,劉邦見了蕭何的親人來戰場。他很高興,從此,再也不問蕭何怎麼樣了。畢竟蕭何把最親近的人,都送來當人質了,他劉邦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要知道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張良眼皮底下的事情,劉邦連蕭何這個老鄉都不相信,他會完全相信張良嗎?

所以說劉邦這個人,多少有點不地道。當你對他有用的時候,他都敢懷疑你。若是他真的當了皇帝,對你豈不是想殺就殺了。

所以,單從這件事上來看,就可以看出,劉邦是個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的人。

我們在看張良做的另一件事,劉邦稱帝之後,要分張良食邑三萬戶,而且這三萬戶,可以讓張良自己選,還是讓他選當時最為富庶的齊國的土地。

張良拒絕了劉邦,他覺得要這麼大塊地方,劉邦怎麼可能對他放心。若是他真的選三萬戶齊地的食邑,劉邦肯定會找他麻煩的。在張良看來,這麼多食邑只能給他帶來禍害,所以,他拒絕了劉邦。

最後張良在貧窮的留縣,選了一萬戶做自己的食邑,劉邦對張良的做法感到很滿意。

張良在被封為留侯之後,就退隱山林不問政事了。所以,漢初三傑中,只他一人度過了一個安詳幸福的晚年。

被劉邦視為漢初三傑的蕭何和韓信就沒有這麼幸運,韓信最後被殺呂后了,死的時候只有三十歲,這個大家都清楚。

蕭何雖然最後也善終了,但是,他的命運也很坎坷。

劉邦臨死前把他給抓進了監獄,想要處死他。最後要不是蕭何自毀名節,又有高人來為他說情,說不定他真的就死在了劉邦的前面。

所以,相對比來說,還是張良的做法最聰明。

張良退隱山林之後,專心修道,死後還羽化成仙,到了太上老君的身邊。當然這是傳說了。但是,張良的後代都開始修道,這是真實的。

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學道有方,成了開宗立派之人,中國大名鼎鼎的正一道就是他開創的。張良的後代,之所以有作為,經久不衰。就是遵循了他的教導,一代又一代的把道給傳承了下來。張家的道和孔子的儒家學說一樣,對中國的影響都是十分深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