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老闆,張良、諸葛亮和劉伯溫3人,你更願意請誰當總經理?為什麼?

職場新說

中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三大謀臣,分別形容是:貴族遺孤張良,鞠躬盡瘁孔明,清高孤傲劉基。


留侯張良:貴族遺孤

北宋王安石說:

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當此每從容。人言高祖用張良,非也,張良用高祖耳。秦滅韓,張良為韓報仇,故送高祖入關;既滅秦矣,故辭去。

8年秦漢風雲,實際上不過是張良與項羽這兩個貴族遺孤的復仇,劉邦有投機取巧之嫌。為什麼說張良是貴族遺孤呢?

中國貴族精神的正午,在周王朝800年間發展到極盛,出身貴族,學在官府。歷來大貴族如伊尹、鬻熊、周公、管仲等,都有王官之學,易為後世學派託名依附;小貴族如萇弘、師曠、老聃等人,能講天文、音律等學問與政治貫通,論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也是東周百家之學的津樑。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在於其具有一種貴族精神,外在表現形式有三:誠信、道義以及使命感。

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了封建專制,所有的貴族都成為了帝國臣民,人不問出身,只要你地種得好,殺敵殺得多,就可以一級一級往上爬。該殺的殺,該罰的罰,從此高官厚祿地位再高,那隻能叫高官而不能叫貴族。

對一個這樣的貴族,如果你做為老闆,你該怎麼用?且看劉邦是如何做的。

對於其他人,劉邦非打即罵,唯獨對張良言必稱“子房”。“子房”是張良的字,喚人稱字,是尊敬的意思,尤其是對於口中從來不斷汙言穢語的劉邦,相當不易——他還往儒士的帽子裡撒過尿。

在創業階段,老闆請來一個貴族,天天捧著、噓寒問暖、千金買骨,還要禮賢下士等等,如果是這樣,資本還有什麼價值?董事會就先要造反了。

所以,當劉邦做了皇帝后,張良就立刻意識到,貴族的文人可為“王者師”的時代已經沒有,至少出身及為人決定了劉邦不可能成為周武王齊桓公之類的人物,於是他就淡然隱退——那個周尊姜尚,湯尊伊尹,齊奉管仲的“帝王尊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究其本意,張良只不過是躲在幕後,利用劉邦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推翻暴秦,為韓報仇。從這個意義上講,劉邦和那個擲錐的大力士一樣,都是張良的傀儡,是他棋盤上的棋子。

當老闆的,你想做棋手還是棋子?

清高孤傲:伯爵劉基

劉基字伯溫,是現在的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

朱元璋造反有天分,有運氣,當上了大領導,開府建衙,開始高築牆、廣徵糧、緩稱王,勢力朝上走,越來越大。這邊廂劉伯溫活不下去了,隱居鄉野。

劉伯溫很會讀書,是文學家,在元朝還中過進士,是後來朱元璋團隊裡文憑最高的人,在當時就已經很有名氣了。

朱元璋的團隊裡猛將多,文化人不多,李善長還是個落地秀才——文人相輕,所以劉伯溫和李善長這兩個人一輩子都沒好過。

朱元璋想給自己的政權貼金,大肆搜尋四方人才。當他聽說劉伯溫有能耐,就打算拉他入夥。頭一回派人去請,劉伯溫不從。劉伯溫還做了一回秀,給了使者一把劍,表明自己不從的決心。朱元璋派的使者急了,道“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者。”劉伯溫從了。

(學渣對學霸的嫉妒的眼神)

可見,劉伯溫作為讀書人,沒有那個魄力去拒絕草莽出身的朱元璋的威脅。後來,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朱元璋的團隊裡,劉基是後來加入的,面臨著“空降兵”的尷尬,劉伯溫一直沒有很好的處理與這些人的關係,被這些人所嫉恨,非要置之死地才要痛快。遇到這種情況,劉基不是想辦法去改善和解決,而是清高孤傲,不屑與之為伍。因為劉基做的合情合理,沒有讓人指摘的地方,就更讓這些人氣惱。

朱元璋不得不親自協調劉基與這些人的關係,到後來兩派文人勢同水火,朱元璋還不得不讓一個武將(徐達)給當了丞相,最終劉基也沒有逃過這些淮西勳貴的毒手。可見,其處理關係及事務的手段,並不是特別高明。

或者,劉基為聲名所累,讀書人骨子裡的清高,讓他始終難以合群。

你願意用這樣一個在團隊裡需要你整日為他協調處理關係的總經理嗎?

鞠躬盡瘁:諸葛孔明

諸葛亮說他讀書“但求大義,不求甚解”,但是諸葛亮的文學功底很好,有很多名文傳世,而且很多還都是教人為人處事的,比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

諸葛亮那會,人才都需要有經學家品評,才能身價百倍。曹操就得了一個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諸葛亮也被時人評為“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平天下”。靠著這樣逆天的廣告,招徠了劉皇叔。

諸葛亮也是一個“空降兵”,關羽、張飛都不服他,可是諸葛亮有自知之明,人前人後對關羽和張飛很是尊敬。具體的後勤政務,諸葛亮是行家裡手。諸葛亮本人就是一個有名的外交家,各種公關接待,外交辭令運用嫻熟。所以,劉備可以做一個甩手掌櫃,將朝中政事,悉數委之。諸葛亮也不辱使命,在關羽、劉備紛紛敗光了蜀漢的家底後,諸葛亮力挽狂瀾,最終坐穩了蜀漢一哥的位置。

雖說諸葛亮是權臣,但是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蜀漢的忠誠延續到了他的兒子和孫子身上,都為蜀漢犧牲了性命。

尤其關鍵的事,作為蜀漢的丞相,諸葛亮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他把蜀錦的生意做到了魏國和吳國,換回了大量的軍需物資。諸葛亮在經營方面,有獨特的理財特長,比起張良和劉基,多了一個加分項。

此外,諸葛亮在用人方面,喜歡用志慮忠純者,即有君子之德的人,這也與現在企業用人唯求德才兼備異曲同工。

《三國志》陳壽蓋棺定論: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 而愛之,刑政雖峻 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你當老闆,願意做一個輕鬆的老闆嗎?

所以,諸葛亮是一個會做廣告營銷、懂得處理團隊關係、忠誠、外交家氣質、行政幹才、理財特長、老成持重,目標感特別強(不斷北伐,即使主家都不想北伐了還不行,非要伐)。實際上,諸葛亮也是三人中爵位最高的、掌握實權最多的。


而知而行

首先必須說,這三個人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智者,很少再有人能和這三個人相提並論了。借用水鏡先生的話,那就是三人得一,可安天下。張良和劉伯溫都幫助自己的主子平定了天下,諸葛亮雖然沒有做到,但是他的智慧和能力有目共睹,並不亞於這兩個人,諸葛亮沒有幫助劉備成就平定天下的志向,是有其客觀原因的。

如果讓我選的話,我一定選諸葛亮,因為這個人各個方面幾乎都沒有問題,在戰略的規劃上眼光長遠,比如隆中對的提出就十分的合理和科學,後來他還幫助蜀漢開發四川南部和西部地區,擴張了蜀國的實力,又與江東孫權恢復結盟關係,可見在國家戰略和外交策略上都很有一套。



但是領導者更喜歡的是什麼呢?相對於能力而言,實際上更喜歡忠誠。沒有一個老闆會喜歡不忠誠的人,看一看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劉備很尊敬和愛戴諸葛亮,諸葛亮投桃報李,對劉備一直很忠誠,並且幫助劉備得荊州取西川,後來劉備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雖然軍政大權一手在握,但一心一意的輔佐劉備的兒子劉禪,以至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忠心耿耿又全力以赴的人才上哪找去?


諸葛亮是個文武全才,文能興國,武能安邦,公司裡如果有這樣的人才,那麼在公司發展戰略和同行業競爭上面都會立於不敗之地。更何況諸葛亮還是個發明家,這樣在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方面,也能走在別人前面,所以如果有個這樣的人輔佐,公司想發展不好都不行啊。

當然,張良和劉伯溫也非常優秀,很多方面他們都能與諸葛亮並駕齊驅,但是看張良與劉邦的關係更像是朋友,張良在劉邦面前選擇的是明哲保身的處世態度,他雖然幫助劉邦做了很多事情,卻沒有對劉邦平定天下之後的事情做出更好的安排和建議,以至於劉邦死後呂后專政,國家遭受重大挫折,如果不是陳平和周勃力挽狂瀾,漢朝很可能就在呂后之後結束了。


在看劉伯溫與朱元璋,雖然兩個人關係也不錯,但是很明顯,在朱元璋看來所有的人都是可利用的對象,所以劉伯溫走的幾乎是和張良一樣的路子,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後,選擇了隱居鄉間明哲保身,不過最終好像仍然沒有逃過暗算,具體是胡惟庸還是朱元璋下的手無法查證。不過相對張良而言,劉伯溫更剛直一些,對朱元璋實際上是相當盡心的,也是個極其難得的人才。


科普大世界

這三人可謂中國歷史上的智囊人物的代表,不論那個能攬到你的身邊,都能讓你成就一番事業。

一,我認為張良斷不可用。張良無疑是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傑出人物,但此人心機太重,太愛惜自己的名聲。在你創業之初,可以盡全力幫你,為你打下一片天地。當你事業有成功成名就時,他會自斂光芒,或者是銷聲匿跡。保護自己是此人的第一目標,絕不會再越雷池一步,不會讓你抓住如何辮子,小心翼翼唯命是從,再難有建樹。



二,如果你是個雄心勃勃,且有自己主張的老闆,那建議你用諸葛亮。首先,諸葛亮忠心耿耿,一定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你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成就你的事業會傾盡所有全力以赴。其次,諸葛亮有超常的執行能力,對你的一切謀劃,都會想盡一切辦法付諸實施,並在執行中拾遺補缺,做到萬無一失,完美的實現。第三,諸葛亮還有無人可比的人格魅力,為你凝聚人心,使公司上下團結一致,拼命為你效力。公司的效率一定會成倍的提高。


第三,如果你是個有信心,想幹一番大事業,但自己在某些方面又缺乏一定的決斷能力。那你就一定要用劉伯溫做你的CEO。劉伯溫多謀善斷,且奇計百出。更想通過你的優勢實現他的理想,你們一定會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成就了你事業,也實現了他的願望抱負,也不至於懷揣經天緯地之才,而抱憾終身。

一家之言,個人愚見,望網友討論。


無奈且向上

如果是個小企業,一般都是老闆親力親為,自己是老扳兼總經理。

如果老扳要聘用或任命總經理,那這個企業肯定是股份制有限公司,老扳一般是佔公司股份較多,老闆一般是董事長。

企業老扳就是股份制企業的董事長,主要職責是負責企業發展方向,發展戰略規劃。任命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就是管企業大事情。

總經理由董事長任命,其主要作用有三點。

一.全面負責企業經營事物。

二,建立具作公司經營規章。

三對公司高管以下企業幹部進行任免。

一句話,總經理是管具體事情的。知道了老扳與總經理關係後。我們來談一下漢朝張良,三國諸葛亮,明朝劉伯溫三個人誰當總經理合適。

先認不漢朝張良這個人。

張良,和蕭何,韓信三個人稱為初漢三傑,漢高祖劉邦打下漢朝江山,這三個人功不可沒。張良這個人主要作用是個軍師或謀士,給劉邦出出點子,用用計謀還可以。他這個人不適合做具體事情,只能做顧問工作,韓信是個將軍,只會管理軍隊,蕭何在劉邦在江山過程中,負責軍隊後勤保障,打仗耍要糧食,武器,衣服,資金,還有地方官員管理。一個國家好比一個企業,皇帝是老扳,董事長,哪麼丞相就是總經理,劉邦是最會識人用人的,後劉邦當皇帝,丞相是蕭何,而不是張良。這說明蕭何可當總經理,張良只能當一個企業顧問,提供點子,智謀,不適合做具體事情。

二,三國時候蜀國諸葛亮。

諸葛亮這個人是個全才,又智謀,但也能做具體事情,做事事必躬親,大事小事總是親自處理,為什麼他給劉備當軍事,又劉備當上蜀國皇帝.,是老,讓諸葛亮當丞相,管理政府具體事情,諸葛亮是個總經理材料,如果我是老扳,一定會選象諸葛亮這樣人才為總經理。

再說劉伯溫。

劉伯溫這個人是明朝朱元璋起義反元朝的軍事,他常常自詡為諸葛亮在世。有些謀略,管理具體事情能力差些。同漢朝張良一樣只能充當企業顧問,不適和做企業總經理,為什麼朱元璋當上皇帝,做了老闆後,先後用李善長,胡惟庸做丞相,而不用劉伯溫為丞相,原因就在此。


蔡哥談

肯定諸葛亮了!這幾個裡除了諸葛亮是政治家,其他兩人都是軍事家,當軍師可以,理政則不行。張良跟劉伯溫這種的適合去當業務經理或者區域經理。只有諸葛亮適合當總經理。

我們得結合這三者的實際經歷。張良是運籌帷幄,掌控千里之外。可是在大漢打下江山後,張良也沒啥用處了。或者說,張良是給項羽準備的,去了項羽張良也沒其他特長了。劉伯溫也是如此,劉伯溫在出謀劃策上面有一套,相當於企劃總監的職位。在理政方面還不如胡惟庸厲害。

諸葛亮就不同了。我們借司馬微之口來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注意,是安天下不是佔天下。這兩人其實打仗不算厲害,比如,鳳雛龐統還被射死在落鳳坡。但是理政才能是一流的。比如,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庫耗盡,民生經濟崩潰,整個國家兵力不足五萬,還同時與吳魏兩國為敵,國內起義叛亂四起。諸葛亮上任後,先用外交手段與吳國講和,讓吳國釋放俘虜,再重組軍隊,恢復生產,恢復經濟,平定叛亂,用四年時間穩定劉備留下的一褲襠屎。絕對是總經理之才。


優己

那麼假設在工作中真的遇到了三位類似人才,選誰做總經理呢?答案是看老闆的性格秉性。這三位不世出的人才各有各的優勢,所以不同性格的老闆必會有不同的選擇。如果是強勢的老闆,有自己的主見,下屬主要是參謀作用,那麼最好選擇張良和劉基。如果是注重發揮下屬作用,需要經理直接決策,領導打天下,那麼就選擇孔明,自己樂得清閒。

就名人自己而言,我會選擇張良。原因如下:

一是確實有才能(當然三人都有),無論是在宏觀大局上,還是在具體工作上,張良都有著卓識的遠見和準確的判斷。他在劉邦進攻戰略、約法三章、鴻門宴、燒棧道已安項羽、絕殺項羽、阻止復還六國、分封功臣等諸多大事件上起到了決定性的參謀作用。

二是識大體,不居功、知進退。面對豐厚的封賞不受,自降標準甘居留侯。功成身退,主客相安,獨善其身。

三是有勇有謀,文武雙全。身為韓國貴族,散盡家資,僱傭大力士造巨錘意圖擊殺秦始皇於博浪沙,事後全身而退,其智大勇,這是孔明和劉基誰都沒有做到的。

四是和老闆志同道合,毫無猜忌。起初張良自己拉起了一百多人的隊伍,但深感勢單力薄,本想投靠另一支義軍,在半路上遇到了劉邦,二人相談甚歡,一拍即合,從此走上了共同道路。而孔明和劉備呢?先是孔明讓劉備三顧茅廬以試探其心,後有劉備白帝託孤已探其志。二者實際上都有防備之心,只不過二人都是高人,可相安無事。劉基後雖名義上隱退,但他實際上是浙東派領袖,雖不在前臺,但與淮西派仍不對眼,依然捲入了派別鬥爭,因此遭李善長、胡惟庸的打擊報復,最終也不得善終。如遇我等俗人整天搞些相互防備之心,黨派之爭,豈不累死人。從最後的結局上也可看出三者區別,孔明累死,其死後蜀國最終結局是滅亡。劉基被毒死,只有張良善終。

從老闆的角度出發,如果遇到三人,最好的辦法是開三家公司,每人各領導一個公司,那麼老闆財源廣進,樂得逍遙,豈不美哉。當然名人沒有當過老闆,不知老闆的確切想法。不過名人認為作為個人而言,當學張良。


古今名人匯


古風93814281

要是我是老闆,我願意自己做總經理,也不要歷人物在我手下打工。


為什麼?一是用不起。你看看哥兒仨的主子都是赫赫有名的帝王。二是屈才,他們肯定不會盡力,鬧得君臣離心,大事不濟。三是,對歷史人物不恭敬,他們的業績後人高山仰止。區區總經理之位,他們不屑為幾鬥米折腰。四是,他們會眼下的人情世故嗎?會電腦嗎?會不講誠信地為了老闆的利益而使用他們用於軍事上的謀略來攫取最大利益麼?他們不會。既然如此,就用不著麻煩他們了。



張良先生有戰略眼光,謀大局在行。但公司小,大才小用,有屈才的困惑。諸葛亮先生,逄事親為,好是好,恐怕會越權過位,與同事關係緊張。劉先生麼,會算,讓老闆決策時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而且這老頭年紀大了,不宜拋頭露面,幹一年半載就退休,於老闆公司來說,有點……


凡此種種,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自己兼任總經理,幹壞了自己頂,犯不著玷了賢士良才的好名聲。而說實在的,我連衣食尚且不濟,奈何拖上三大賢能喝西北風。


劉一千五

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都是天下奇才,得一而得天下。如果我能請他們中的一位當總經理的話,我肯定還是選諸葛亮。



先看品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先主劉備託孤時曾留下先生可自取,諸葛亮沒半點不恭後主,竭心竭力輔佐劉禪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看能力:末出茅廬便有傳世之《隆中對》,赤璧大戰初試牛刀,川西之戰確定三分天下,七擒孟獲,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看全能:軍事上:發明連,創建八陣圖。後勒生產:木流牛馬,興修都江堰。硬是為一個身無立足之地的級團,打下了三分鼎立之局勢。



所以諸葛亮是全面複合性人才,且人品俱佳。有諸葛在,吾無憂矣!可放心旅遊交友即行!


白天提燈

當然是選擇諸葛亮較為妥當,張良雖然屢出奇謀,十里埋伏,四面楚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韓信的配合下一舉攻擊西楚霸王項羽,開創大漢400年基本攻不可沒!

但象張良這樣足智多謀的人物卻無法平估劉邦人品,什麼“狡兔死,走狗烹,飛禽盡,良了藏”之類的後果,而且張良熱衷於名利,也很不仗義,呂后要殺韓信他也不敢洩露一言半字。

而劉伯溫本來是預測方面更厲害,竟犯與張良同一個毛病,朱元璋秋後算帳斬攻臣更倍勝了劉邦,與這樣的皇帝謀事無異於與虎謀皮,創造更多的不幸,歸根結局還是逃不了毒灑的“恩賜”。

而諸葛亮卻選擇仁慈有德的劉備輔助謀事,因為幫仁義有德的皇帝便是造福人民百姓,而且諸葛亮忠心不二,劉備死後他仍然沒有變心挾幼主,反而更努力六出祁山,雖無功而返,但其心可表。

若用這樣的人代老闆辦事,便可高枕無憂,坐享其成等著拿錢,不也樂乎,而且象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做生意也很小心謹慎,從不冒險,更不去做違背良心的坑人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