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濟川煎

中醫方劑——濟川煎

腎虛便秘證(常見於老年人)

腎陽不足,氣化無力,津液不布,開合失司。小便清長,大便秘結,舌淡苔白,脈沉遲。

腎精不足 ,腰膝痠軟,頭暈目眩。

本質是腎陽腎精雙虧。

精不足側重是在陽的不足,反應了陽的不足,陽不足不能蒸騰氣化,氣化無力,水氣不布,開合失利。腎司二便,開合失司就造成小便清(冫青)長而滲,就是冷而頻數,大便密結。

體質虛弱的,或者老人這一類,便秘這種情況居多。所以在濟川煎的主治證候當中,會有共同的一組腎精不足的表現,同時偏於有腎陽不足,氣化不利,津液不布的特點。大便困難,小便清長,甚至於頻數,遺尿,這些都可能產生。腎虛,腎司二便,開合失調。

治療時,溫腎益精,一定程度的補腎精,溫腎陽,結合潤腸通便。

功用: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濟川煎的主治證候屬於一種腎虛便秘,腎虛包括腎精不足,腎陽不足,所以要溫腎益精,潤腸通便,還是以潤為主的,但不同者,它要結合補腎,補腎一定溫腎陽補腎精的作用,這個方配伍也體現了升降相宜的法度,許多方子都有借鑑。

方中肉蓯蓉味甘鹹性溫,功能溫腎益精,暖腰潤腸,為君藥。當歸補血潤燥,潤腸通便;牛膝補益肝腎,壯腰膝,性善下行,共為臣藥。枳殼下氣寬腸而助通便;澤瀉滲利小便而洩腎濁;妙用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相反相成,一升一降,以助氣機升降,氣機通暢,則可協助潤腸,達通便之效,以上共為佐藥。諸藥合用,既可溫腎益精治其本,又能潤腸通便以治標。

從濟川煎裡,反應出補腎益精潤腸,和升降氣機相結合。

配伍特點

標本兼顧─補腎益精治其本,潤腸通便治其標。

補中有瀉,降中有升─寓通於補之中,寄降於升之內。

強調補瀉結合,升降結合。升降補瀉的一個關係。濟川煎就成為了治療腎虛便秘的一個常用方。

辨證要點: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遲。

使用注意

邪熱傷津及陰虛者忌用。

便秘如果由邪熱引起,陰虛有內熱,當然是不適宜的。因為它是偏於陽虛,全方還是偏溫的。

加減化裁:

氣虛加人參。

有火加黃芩。

腎虛加熟地,虛甚去枳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