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致意大利青年》

(朱塞佩·馬志尼 公元1848年)

年輕人,你們要我在這聖殿裡講幾句話,紀念班迪耶拉弟兄及其在科森扎一起蒙難的戰友。我想聽眾當中可能會有人激於義憤,拍案而起:“哀傷逝者有什麼用?對於為自由而獻身的烈士,最好的悼念莫過於為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繼續戰鬥,直到勝利!現在,烈士們殉難的地方科森扎還在遭受奴役,烈士們出生的城市威尼斯尚在外敵包圍之中。讓我們去解放這些地方吧!在此之前。除了戰爭動員,什麼也不要說!

但是,有人提出了另外的想法:“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戰勝敵人?為什麼我們在意大利北方為獨立而戰的時候,南方的自由卻在喪失?為什麼一場本該雄獅般一舉迅猛推進到阿爾卑斯山麓的戰爭,卻拖延了四個月之久宛若一隻被火圍圍困的蠍子蹣跚而行?一個剛剛走向新生的民族,為什麼她那敏銳有力的洞察力消失殆盡,卻像一個輾轉反側的病人,在作孤苦無助的掙扎?啊!假如我們所有人都已在烈士們為之獻身的聖潔信念中奮起;假如烈士信仰的神聖旗幟已指引我們的青年奔赴疆場;假如我們已像烈士們那樣精誠團結,同心同德,使每一個行動都化作思想,每一個思想都化為行動;假如我們虔誠地將他們的遺言銘記在心,並向他們學習,認識到自由與獨立本是一回事,認識到對於任何一個為立國而奮鬥的民族來說,祖國和人民兩者是不可分的,認識到意大利若不統一,若不崇尚平等、愛護人民、信奉永恆真理、獻身於崇高使命、成為歐洲各民族的道德表率,意大利就不可能獲得真正的生命!假如我們認識到這一切,戰爭早已結束,我們早就勝利了。科森扎用不著秘密地悼念自己的烈士,威尼斯也可以公開為他們立碑了。我們聚集在這裡,可以歡欣鼓舞地呼喚他們的英名,而不用為我們未來的命運憂心忡仲、愁眉不展了。我們會告慰先驅者的英靈:“在九泉之下歡笑吧!因為你們的精神已經融人弟兄們的血液、他們無愧於你們。”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然而,我們為最初幾次勝利所陶醉,目光短淺,不考慮未來,忘記了對受苦受難者的啟示,因此上帝延緩我們的勝利,以懲戒我們的健忘。根據上天的意旨,我的同胞們,意大利的運動就是歐洲的運動。人類通過信仰而生,通過信仰而行動;偉大的原則是歐洲走向未來的指路明燈。讓我們面對烈士的墳墓,尋求為我們大家獻身的志士對我們的啟示吧、我們將會發現,勝利的奧秘在於熱愛信仰。

班迪耶拉弟兄的信仰過去是,現在還是我們的信仰,這一信仰建立在幾個簡單而又無可置疑的真理的基礎上。誠然,這些真理很少有人敢宣佈為謬誤,但大多數人卻忘記或背叛了它的上帝和人民。

上帝居於社會大廈的頂端,人民、全體弟兄位於底層。上帝是聖父和育人者,而人民是上帝戒律的不斷進步的解釋者。

沒有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目標,任何一個真正的社會都不可能生存。宗教宣佈信仰和目標,政治通過實現那一信仰而治理社會,併為達到那一目標而準備手段。宗教代表原則,而政治意在應用。天下只有一個太陽照耀著這個人間。人間的全體居民只有一個戒律。人類的法律就是全體居民的法律。我們被安置在這塵世上,不是為了任性地運用我們自己的個人才能——我們的才能和自由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是為了在人世間鍛造我們白己的幸福,因為幸福只可能在上帝為我們操勞的地方得到,而是為了奉獻我們的一生去發現上帝的戒律,竭盡全力去實施它,並將它的知識和慈愛傳播到弟兄們中間。

為了幫助我們追求真理,上帝賜於我們傳統和我們自己良心的聲音在任何情況下,一旦違背傳統和自己的良心,我們就會犯錯誤。為了達到個人良心與人類良心的協調一致,任何犧牲都微不足道。家庭、城市、祖國和人類,只不過是為達到這一偉大目的而發揮我們的主動性和運用我們的本能力的不同場所。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班迪耶拉弟兄及其蒙難戰友無窮的精神力量來自熾熱的愛,這熾熱的愛增強了他們的信仰。假如現在他們能夠從墳墓裡站起來對你們講話,相信我,他們會對你們提出同樣的忠告,與我的忠告沒有什麼兩樣,雖然其效果要比我的大得多。

愛吧!愛是心靈飛向上帝的翅膀,遙向偉大、崇高和完美的雙翼,這偉大‘崇高和完美乃是上帝垂顧人世的身影,愛你們的家庭、伴侶和你們周圍甘願與你們同甘共苦的人吧;愛你們故去的至愛親朋吧。但要像但丁所教導的那樣去愛,用共同追求的精神去愛;不要卑躬屈膝地去追求塵世間凡夫俗子不可企及的那種幸福;不要被謬見矇住你們的雙眼,那必然會使你們墮人自私自利的泥坑。愛就是奉獻和對未來作出承諾上帝賜予我們愛,使困頓的心靈在人生旅途中能夠做出奉獻和得到支持。用愛來淨化你們的靈魂,堅定你們的信仰,完善你們的品格吧。要永遠正直地做人,即使以增加愛侶的塵世磨難為代價。這樣,與你心心相印的她無淪何時何地都用不著由於你或者為了你而臉紅,總有一天,你們將歡聚一堂,從新生活的頂端俯視整個過去、領會其中的奧秘,笑談你們遭受的悲傷痛苦和你們克服的艱難險阻。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熱愛你們的祖國吧。祖國是你們的先輩長眠的地方,是說那種語言——你們的心上人害羞地、悄悄地第一次對你們傾訴愛情所使用的那種語言—的地方,是上帝賜給你們的故鄉。將你們的才思、你們的智慧、你們的熱血奉獻給她吧。她偉大富強、繁榮昌盛,像我們的偉人所預言的那樣。要努力做到:當你們離開祖國的時候.不讓她受到謊言或奴役的絲毫玷汙,不讓她遭受被肢解的褻瀆。你們有2500萬人,有充沛傑出的才能,有歐洲各族人民羨慕的光榮傳統,無限光明的前途展現在你們面前;展望一下最美麗的天空吧,歐洲最美麗的土地在你們周圍微笑;阿爾卑斯山和大海環抱著你們,是上帝親手為這巨人的民族劃定了四周的疆界-----你們必須是巨人.否則便是廢物。我們有2500萬人!不要讓任何一個人留在註定將你們聯結在一起的友愛紐帶之外;不要讓任何投向上蒼的目光不是自由人的目光。在那之前,你們要麼沒有祖國,要麼你們的祖國受到了玷汙或褻瀆。

熱愛人類吧。你們只有從上帝給全人類規定的目標出發,才能認清自己的使命。上帝賜給你們祖國作為搖籃,賜給你們人類作為母親。如果不愛共同的母親,你們就不能公正地愛你們搖籃的兄弟。在阿爾卑斯山那邊和大海彼岸,生活著其他民族,他們正在或者準備為民族獨立和自由進行神聖的戰鬥。他們正在沿著不同的途徑來努力達到相同的目的,這就是進步、聯合,併為建立起一種權威而奠定基礎。這種權威將結束道德棍亂狀態,使塵世與天國重新連接起來,人類將毫不後悔和毫無愧色地尊崇和服從這種權威。同他們聯合起來吧,他們也將同你們聯合起來。在你們能夠獨自戰勝敵人時,不要求助於他們。但是要告訴你們:正義力量與愚昧力量不久將展開殊死的搏鬥,那時你們永遠會發現,與你們高舉同一旗幟的人將與你們並肩戰鬥在一起。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年輕人啊,熱愛理想、崇敬理想吧。理想是上帝的語言。高居於一切國家之上,高居於人類之上的,是精神的王國,是靈魂的故鄉。在那裡人人皆兄弟,他們相信思想不容侵犯,相信我們不朽的靈魂無比尊嚴,而獲得這種兄弟關係的洗禮是為國捐軀。惟有出自那種崇高境界的原則能夠拯救各民族。奮起吧,奮起是為了實現這些原則,而不是因為無法忍受痛苦或是害怕邪惡。憤怒、自尊、志向和物質慾望是人民與壓迫者都可以使用的手段。即使你們今天用這些手段獲得了勝利,明天你們還是會失敗。惟有原則僅僅屬於人民,壓迫者找不到戰勝原則的手段。崇尚胸中的熱情吧,珍愛貞潔靈魂的理想和青春的憧憬吧,因為這是靈魂所保存的、造物主親手散發的天國芳香。你們要尊重良心勝於一切事物;要宣傳上帝種在你們心田中的真理。在解放我們土地的一切努力中,要精誠團結,甚至要團結和你們意見分歧的人,同時要永遠高舉你們自己的旗幟,大膽地傳播你們的信仰。

年輕人啊,假如科森扎的烈士們還活在你們中間,他們也會對你們說這番話。現在,烈士們聖潔的靈魂被我們的愛所感召,可能正在附近翱翔。我號召你們銘記這番話並牢牢珍藏於心中。我們呼喚烈士的英名心懷烈士的信仰,就一定能戰勝即將來臨的暴風驟雨。(1848年)

願上帝與你們同在,上帝保佑意大利。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致意大利青年》發佈人介紹

朱塞佩·馬志尼,生於公元1805年(清嘉慶十年),卒於公元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十九世紀意大利傑出的革命家,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是意大利建國三傑之一(另兩位是撒丁王國的首相加富爾和號稱“兩個世界的英雄”加里波第)。列寧把馬志尼歸為馬克思主義以前的非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馬志尼生於熱那亞,當時拿破崙帝國統治著意大利,破壞了封建制度,喚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識和民主願望,但同時對意大利實行貪婪的掠奪和剝削政策。拿破崙帝國覆亡以後,意大利處於奧地利的統治之下,封建專制制度全面復辟,全境分裂成8個國家、奧地利帝國直轄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受奧地利帝國間接控制的托斯卡納大公國、帕爾馬、莫德納和盧加三公國,在法國波旁王朝的西班牙旁系統治下的兩西西里王國,以及撒丁王國和教皇國。這種情況嚴重阻礙著意大利的經濟發展,使人民遭受著殘酷的民族壓迫和社會壓迫。

馬志尼立志為祖國的獨立、統一、自由而奮鬥終生。他從小受到愛國、民主思想的薰陶。馬志尼接受了維科的觀點,讀到了蓋爾得爾的著作,這兩位法國思想家和民主主義作家關於“進步”的思想,關於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的歷史觀,以及法國史學家基佐關於意大利歷代思想家沒有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的見解,對形成馬志尼的政治觀點也具有重大的意義。正是在他們的影響下,他才提出了“思想和行動”的口號,同時參加了秘密革命組織“燒炭黨”。

燒炭黨沒有自己的明確綱領,脫離人民,脫離意大利現實的做法使燒炭黨陷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馬志尼決心改造燒炭黨。因叛徒告密,公元1830年11月他被捕了。3個月後雖因缺乏證據而獲釋,但當局規定:他要麼流亡國外,要麼隱居在撒丁王國的一個偏僻地方不得離開。馬志尼選擇了第一條出路。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公元1831年4月,他到達法國馬賽,這裡有大量的意大利流亡者。在他們的支持下,他致力於建立秘密的革命組織“青年意大利”及其在各地的組織網,並創辦了同名機關刊物。

馬志尼的宣傳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兩三年後他的上述綱領已為全意大利所熟知。他把統一和獨立的思想灌輸到每個意大利人的意識之中,對意大利的民族解放運動具有深遠的影響,但是隻有一小批愛國青年接受這個綱領,大多數人則認為它是空想和危險的。他的綱領及其指導下的行動脫離了廣大人民,也脫離了意大利的實際形勢,所以,他發動的歷次起義實際上仍然是少數人的密謀行動。

就在條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馬志尼決定在撒丁王國的熱那亞發動起義,派人深入到軍隊的官兵中間去組織密謀。因一名軍士告發,許多人被捕殉難,大量愛國者逃往國外。在事態發展的整個過程中,人民群眾和資產階級都沒有行動起來。

遭到失敗的“青年意大利”瓦解了。作為一種獨立的政治力量它已不再存在。許多人離開了馬志尼。

公元1837年初,馬志尼被迫移居倫敦,過著非常貧窮的生活。

公元1839年夏,馬志尼在少數朋友的支持下,恢復了組織工作和宣傳工作。

公元1840年4月30日,馬志尼宣佈重建“青年意大利”。

為了擴大愛國運動的群眾基礎,馬志尼在倫敦建立了“意大利工人同盟”,創辦了工人報紙,並在意僑中從事教育和慈善活動。馬志尼反對在意大利傳播社會主義學說;主張階級合作,反對階級鬥爭,他認為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不是互相對抗的力量,他本人的使命就是使它們團結起來追求共同的目標,他也不懂得解決土地問題和農民參加革命的重要性,在勞動者中間的活動收效甚微。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19世紀四十年代中期,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出現新的高潮,爭取獨立和憎恨奧地利的情緒在各社會階層中大大加強了。這時,馬志尼把爭取意大利的統一、獨立提到首位,而把建立共和國看作是統一以後的歷史任務。為了加強統一、獨立運動,他準備與教皇庇護九世和撒丁國王卡洛·阿爾貝托實行妥協。

羅馬共和國是在歐洲革命已經衰落,反動勢力已在許多國家抬頭的時候宣佈成立的。由於害怕革命會從羅馬擴散到該國去,法國、西班牙、兩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決定進行武裝干涉。雖然共和國的保衛戰是十分英勇的,但它始終沒有贏得廣大農民的支持,結果還是失敗了。

公元1848年—公元1849年革命失敗後,馬志尼估計歐洲革命的新高潮很快就會到來。為了取得勝利,他建議全歐的民主派聯合成一個戰鬥組織。

公元1850年,馬志尼在倫敦建立了“歐洲民主派中央委員會”,發表宣言,提出以進步、聯合、道德規律;自由、平等、友愛;私有財產的神聖性;向人民提供貸款和教育等原則,作為全歐民主派聯合的基礎。

馬志尼的幻想很快就破滅了。各國民主派在宣言的原則和委員會的人選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公元1851年12月後,這個委員會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與建立歐洲中央委員會同時,馬志尼還建立了“意大利民族委員會”,宣佈該委員會以實現獨立、自由、統一為目標,以反奧戰爭和召開意大利制憲會議為手段。但是馬志尼沒有把民族解放運動與爭取社會解放的鬥爭結合起來,把實現社會革新的普遍要求擱置一旁。因此,這些主張在意大利民主派中間也受到了尖銳的批評。

公元1852年馬志尼決定在倫巴底發動反奧起義。奧地利警察當局發覺了密謀活動,許多愛國者被捕或遭槍殺。就在這種非常不利的情況下,馬志尼支持米蘭平民舉行起義,並派人前去領導。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公元1853年1月,馬志尼到了靠近倫巴底的瑞士邊界,準備一旦起義成功,立即進入倫巴底。2月6日(星期天)米蘭起義開始了。但是小小的起義隊伍遠不能完成偌大的戰略計劃,進攻完全失敗,二、三百名起義者被捕,不少人被判處死刑。

米蘭起義失敗後,馬志尼還指示追隨者在倫巴底-威尼斯王國境內先後發動過5—6次規模很小的起義。起義隊伍少則30人,多則40人,最多的一次也不超過100人。每次都以慘敗而告終。

公元1857年馬志尼籌集經費,決定遠征南部的薩普利,把攻擊的矛頭指向兩西西里王國的波旁王朝。第一次因中途遇到風暴,遠征沒有成行。第二次,一支300多人的遠征軍到達了薩普利,但當地秘密組織沒有響應,人民對他們很冷淡。那不勒斯當局及時採取了鎮壓措施,遠征又告失敗。

從此馬志尼運動分裂了。在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中,馬志尼喪失了領導地位。

馬志尼對公元1859年收復倫巴底的第二次反奧戰爭,公元1860年推翻波旁王朝的西西里遠征和公元1866年收復威尼斯的第三次反奧戰爭都沒有產生直接的政治影響。

馬志尼雖然在意大利的民族解放運動中起了重大作用,但他對國際工人革命運動帶來很大的危害。為了抵制第一國際對意大利工人運動的影響,他對國際和巴黎公社進行誹謗,反對馬克思主義在意大利的傳播。所以恩格斯對馬志尼的反動言論進行了批判,指出他反對無產階級革命的一貫立場。

公元1872年3月10日,馬志尼在比薩逝世,終年67歲。

《致意大利青年》是公元1848年馬志尼在米蘭為紀念反抗奧地利入侵而犧牲的愛國志士的講話。

革命領導者的豪情之世界經典演講《致意大利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