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是怎麼樣發展成六大板式的?

萌萌小笑笑


一個劇種,總有它藉以發展的基本曲調(基調),秦腔開初的基調是怎樣的呢……我以為可能是唐宋時期的變文吸收了唐宋大麴音樂藝術的技巧,逐漸發展而成。

  • 秦腔聲腔淵源、承襲與發展關係很可能是:變文→勸善調→(秦腔的基調)二六板。

  • 循此途徑,秦腔六大板式的發展的順序和藝術方法,大致是:

(1)核心唱調(基調)是二六板,為一眼一板。現代記為2/4拍。

(2)將二六板放慢(拉長)一倍,就成為慢板,為三眼一板。現代記為4/4拍。

(3)將二六板加快(緊縮)一倍,就成為帶板,為板。現代記為1/4拍。

(4)將二六板正規節奏取掉,節奏自由,就成為墊板,無板無眼。現代稱為散節奏。

(5)節奏正常,唱腔自由,成為“緊打慢唱”。為有節奏而不遵守節奏。


  • 這樣,一個基調,就逐漸發展為五種節奏形式的唱調。另外,對基調二六板在節奏上再加以變通……就成為我們通常稱謂的:二六板、慢板、帶板(包括緊打慢唱的帶板)、二倒板、墊板、滾板(包括滾白)六大板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