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中基大綱

哲精氣血津液神,藏象五六奇恆伸。

經絡經奇別筋皮,因淫癘情食勞理。

發即徐伏繼合復,病機邪陰精五津。

防治則正反標本,陰陽調理制三因。


緒論

中醫理論體系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中醫理論初形成,內難神農傷寒經。

晉王叔和脈經許,甫謐針灸甲乙經。

諸病源候隋元方,千金百科思邈成。

南宋陳言三因極,金元劉張李朱聲。

完素寒涼六化火,從正三法攻邪正。

東垣脾胃來補土,震亨滋陰相火寧。

景嶽獻可重命門,溫病成熟於明清。

又可溫疫緣口鼻,天(士)溫熱衛氣營血。

薛雪溼熱因傳變,鞠通條辨三焦明。

醫學全書百家出,清任瘀血改錯靈。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中醫特點須記清,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

自然社會人一體,季節晝夜與地域。

辨證辨因位性勢,論治證法方藥出。

同病異治異病同,辨證辨病結合用。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中醫哲學三基礎,精氣陰陽與五行。

陰陽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陰陽對立與統一,屬性相對互轉化。

比較對象又不同,復有陰陽無限分。

基本內容六個記,對立制約互根用。

交感互藏與消長,轉化自和與平衡。

此處原文需分辨,治則更應合與前。


陰陽學說需要掌握的三個重點內容:

1.陰陽相對性

2.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懂得判別原文是屬於哪個內容)

3.陰陽學說的應用。如判別哪個屬陽,哪個屬陰。陰陽的病理(偏盛,偏衰具體表現),陰陽偏盛偏衰的治則


必考點: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的判別。即給出《內經》或其他古文的一段論述讓你判斷屬於陰陽的何種關係。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五行

五行木火土金水,曲直為木升發暢。

火曰炎上熱光明,土曰稼穡載化成。

金曰從革沉殺收,水曰潤下寒閉藏。

五行相生與相剋,相乘相侮母子病。

相生母子生我生,相剋所勝所不勝。

相乘又作倍相剋,相侮亦稱反克名。

母病及子子及母。實則瀉子虛補母,

克過抑強弱扶弱,各法細則亦要詳。

五行學說的重點內容

  1. 理解五行內涵跟五行的歸類演化
  2. 五行的基本內容:相生,相剋,相乘,相侮,母子相及
  3. 五行病變傳變與五行治則治法

五行指導的治則治法

虛補其母,實瀉其子。

滋水涵木,益火補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相剋之法,抑強扶弱,

抑木扶土,培土製水,佐金平木,瀉南補北。


治法詩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相生

水木緣養腎肝陰,火土腎脾陽得生。

土金實補脾肺氣,金水滋養肺腎陰。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相剋

木土疏肝理脾胃,土水健脾利水齊。

金木清肝滋肺陰,南北瀉心補腎為。


五行歸類詩

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腎。

膽小胃大膀,目舌口鼻耳。

筋脈肉皮骨,怒喜思悲恐。

呼笑歌哭呻,握憂噦咳慄。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藏象

藏象分為臟腑奇,髒實化生藏精氣。

腑滿受盛傳水谷,奇則異腑似髒歸。


五臟功能詩

五臟心肺脾肝腎,心主血脈神志跟。

肺氣宣降調治節,脾運統血升清能。

肝主疏洩與藏血,腎精主水納氣勻。


六腑功能詩

腑膽胃三小大膀,膽藏排汁決斷安。

胃主受納腐水谷,喜潤惡燥性下降。

小腸盛化泌主液,大腸主津傳糟粕。

膀胱聚水貯排尿,三焦諸氣津液行。


奇恆之腑詩

奇腦髓骨脈膽胞,腦命精神感運求。

髓則骨脊腦由腎,骨為腎主形體留。

脈為血府膽同上,子胞月經胎兒求。


髒髒關係詩

心肺氣血行呼吸,心脾生血與行血。

心肝血行精神志,心腎水火互君相。

肺脾生氣代津液,肺肝氣機來升降。

肺腎津代呼吸資,肝脾消食血運行。

肝腎精血藏陰陽,脾腎先後代津液。


藏象章節考察重點:

  1. 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
  2. 五臟在志、在液。在體、在竅
  3. 髒髒關係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氣源先元后天宗,腎根脾源肺主供。

推溫防固化作用,氣機升降出入從。

不暢滯逆陷脫閉,諸氣功用我來封。

元氣命原三焦通,生育生理來推動。

宗氣聚胸出喉嚨,貫心下走氣街中。

語言聲音與呼吸,氣血肢體心搏動。

營氣生血與養身,臟腑肢節循脈中。

衛氣溫養防腠理,悍氣肓膜胸腹同。


血主濡養與化神,血行氣脈血邪因。

病因學歌訣

病因七類六淫癘,七情飲食及勞逸。

病理外傷與諸蟲,藥邪醫過及先天。

六淫風寒暑溼燥,火熱外地季相兼。

癘氣急危傳流行,一氣一病症相似。

七情傷髒誘病多,喜怒憂思悲恐驚。

飲食不節及不潔,偏嗜寒熱五味類。

過勞力神及房勞,過逸體力腦力知。

病理痰飲瘀結石,外傷力燒凍蟲獸。

諸蟲蛔蟯絛鉤吸,藥邪量配炮用法。

醫過言方診諸失,先天胎毒與胎弱。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六淫

六淫風寒暑燥溼,火(熱)外地季相兼。

風輕開洩襲陽位,善行數變百病長。

寒陰傷陽凝收引,燥幹傷津與傷肺。

溼陰傷陽性重濁,黏滯阻氣趨下陰。

暑陽炎熱多挾溼,升散擾神傷津氣。

火陽性上擾心神,津氣風血陽性瘡。

癘氣

癘氣急危傳流行,一氣一病症相似。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七情

七情傷髒誘病多,喜怒憂思悲恐驚。

直傷內臟擾氣機,多發情志擾病情。

直傷內臟,四點總綱。

影響心神,易心脾肝。

多損潛病,相應之髒。

百病生氣,影響臟腑。

喜則氣緩,怒則氣上。

悲則氣消,恐則氣下。

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多鹹脈凝泣變色,多苦皮槁毛拔測。

多辛筋急而爪枯,多酸肉胝皺唇揭,

多甘骨病而發落。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病理產物

痰飲阻滯,氣血運行。

水液代謝,矇蔽心神。

致病廣泛,變幻多端。

瘀血形成,血出氣滯。

因虛因寒,血熱成塊。

阻滯氣機,影響血行。

新血難生,位固證多。

結石飲食,情志服藥。

體質差異,久病損傷。

多發肝腎,膽胃膀胱。

病情較長,輕重不一。

阻滯氣機,損傷脈絡。


發病

發病由邪正,正虛的內因。

邪氣為條件,邪正相較近。


發病類型須記清,即徐伏繼複合並。

感邪即發卒頓發,徐發感邪慢發病。

伏發潛伏或誘因,繼發原發加之病。

合併同時受邪呈。並病未了又一處。

復發再度來發作,重感食勞藥情志。

病機

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津液失常、內生五邪、經絡臟腑病機

邪盛則實精奪虛,虛實錯雜兩並存。

真虛假實本為需,真實假虛本為實。

實轉虛來虛轉實,虛虛實實邪正為。

正勝邪退病向愈,邪勝正衰病重哀。

邪去正虛須謹慎,正邪相持留慢性。

正虛邪戀或好痊,遷延慢性後遺症。

陰陽失調盛與衰,互損格拒轉亡失。

陽盛實熱陰實寒,陽虛虛寒陰虛熱。

陽盛熱燥動為先,陰盛寒靜溼或存。

陽衰虛寒潤特點,陰虛虛熱燥要知。

陰損及陽陽及陰

陰盛格陽四肢厥,利谷脈微不惡寒。

陽盛格陰熱口渴,肢厥脈伏沉有力。

亡陽面白(冷)汗淋漓,肢厥萎靡臥脈微。

亡陰熱汗煩口渴,大汗欲脫脈數疾。

氣的失常

氣虛靜虛見,氣滯悶脹痛。

氣逆肺胃肝,氣陷髒下垂。

氣閉阻倒昏,氣脫難守真。

血的失常

血虛不養見心肝,面唇舌爪淡面黃。

形體消瘦暈耳鳴,心悸肢麻目澀昏。

血瘀氣滯痰寒跌,痛定夜重黧黑斑。

血熱行速瘀出血,熱象動耗神傷陰。

血寒肢體手麻痛,心腹冷痛月失調。

出血火熱陰氣虛,瘀血外傷是其隨。

氣血失常

氣滯血瘀肝失疏,脹痛瘀斑癥瘕積。

氣不攝血脾失統,肌便尿血崩漏見。

氣隨血脫暈汗淋,肢冷抽搐來口乾。

氣血兩虛不榮用,肌肉感覺來異常。

津液失常

津液不足熱傷津,汗吐瀉尿病虛尋。

傷津多汗渴乾燥,目陷螺癟甚抽筋。

脫液舌紅唇乾燥,肉脫毛槁震顫蠕。

津液排洩肺腎用,輸布肺脾肝三焦。

異常溼濁痰水停,尿停少汗無汗排。

中醫考研中醫基礎理論背誦歌訣!

氣、血、津失常

水停氣阻肺與心,中焦四肢是其因。

氣隨津脫嘔吐洩,高熱大汗暴亡失。

津枯血燥煩乾瘦,肌膚甲錯癢皮屑。

津虧血瘀津不足,舌紫瘀點斑疹露。

血瘀水停心悸喘,唇紫舌瘀脅下痞。

內生五邪

內風陽氣之變動,肝陽熱陰血虛催。

肝陽化風瞤麻顫,暈喎不遂僕閉厥。

熱極生風熱不退,痙搐鼻煽目吊昏。

陰虛風動筋攣瞤,手足蠕動來低熱。

血虛生風肢體麻,筋肉跳動拘不伸。

內寒因脾腎陽虛,冷白稀潤靜來尋。

內溼脾虛又肺腎,水溼痰濁停諸身。

內燥肺胃及大腸,膚幹屑裂口咽乾。

內火陽盛及邪鬱,五志過極陰虛火。

經絡病機

經絡氣血盛與衰,逆亂不暢衰竭催。

臟腑病機(略)

說明:臟腑病機內容繁多,請看學霸筆記表格。

防治原則

預防與治則

預防

預防未病要先防,既病防變勿彷徨。

未病扶正防邪客,既病早診早治防傳變。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有兩端,培正防邪是為先。

自然順應性神養,腎精得保體鍛鍊。

飲食調養及其他,這是培正之表現。

有防病邪來侵害,避邪吃藥要得顯。

既病防變

既病防變早診治,治時勿忘其傳變。

阻截病傳之途徑,先安未受邪之地。

治則

治則正反標本醫,正邪陰陽皆為治。

臟腑氣血來調理,因時因地人制宜。

正治反治

正治: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反治: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治標治本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


扶正祛邪

單用同用,先後運用


調整陰陽

損其有餘,補其不足

調理臟腑

調理臟腑用三端,五行關係特性兼。

調理氣血

三因制宜

因時、因地、因人

因時季節月晝夜,因人年性別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