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時接受5場手術 復發腫瘤被清除

一位接受過兩次甲狀腺癌切除手術、第二次險些丟了性命的大媽,再次復發時因懼怕手術不敢上醫院,直到脖子上兩個巨大的瘤子出血不止,才到醫院就診。但此時,很多醫生已無能為力了。不過江蘇省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張園帶領的團隊,花了10個小時,一次同時完成5個手術,讓她切除腫瘤的同時恢復了正常的模樣。

66歲的李大媽2002年因甲狀腺癌在當地醫院接受第一次手術,2008年腫瘤復發再次在該院接受手術,當時術後出現併發症,在重症監護室急救多天才挽回性命,自覺“從鬼門關走了一回”,從此對手術心生恐懼。術後第三年,她頸部右側和左下側相繼各長出了一個瘤子,明知腫瘤又復發了,卻不敢去醫院就醫,怕“上了手術檯就下不來了”。

隨著腫瘤越來越大,她生活上出現了一些不便,轉頭不再自如,腫瘤表面輕輕一碰就會出血。李女士輾轉求醫過幾次,都因為腫瘤太大,根部又緊貼大血管,被告知無法醫治。後來有多位醫生建議她到江蘇省腫瘤醫院找張園主任,看看是否有手術的希望。

今年初,從醫30多年的張園接診李大媽時也被嚇了一跳。“腫瘤長得太大了,右側的有12cm×9cm,左側的8cm×6cm。腫瘤下面就是頸內靜脈、頸總動脈和無名動脈等,再發展下去,隨時導致大動脈出血危及生命。”張園說。由於直接手術不僅體表腫瘤無法切除乾淨,也無法修復缺損創面;而李大媽胸前部的轉移病灶在上縱隔,內有眾多的重要器官,要一次性徹底切除非常困難,張園果斷地為李大媽選擇了內分泌治療(服用優甲樂)基礎上加靶向治療:希望通過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療縮小腫瘤,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切除腫瘤。

李大媽服用優甲樂和靶向治療藥兩週複診時,腫瘤縮小十分明顯,表面出血停止。張園指導她繼續服藥,定期隨診。10個月後,出血的部位完全結痂,腫瘤縮小明顯,尤其左下頸的腫瘤縮小了2/3以上,已經沒有再縮小的傾向了。經過反覆的評估,張園制定了嚴密的手術方案,決定一次為她實施“右甲狀腺全切+左甲狀腺殘葉切除+雙頸雙中心區上縱隔淋巴清掃+右頸前胸壁腫瘤擴大切除+左股前外側遊離皮瓣移植修復術”五個手術,在切除多處腫瘤的同時完成缺損修復手術。

手術的難度超出了預期,醫生的每個動作都要又精又準,整個腫瘤的切除和分離過程就如在刀尖上行走,手術淺了腫瘤無法完整切除,會帶來再次復發的風險;手術深了,大出血隨時可能發生。在麻醉師及護士的通力配合下,10個小時,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術後第二天,李女士頸部已經能自由轉動;兩天後下床,照著鏡子發現又回到了正常的模樣,淳樸的李女士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張園表示,甲狀腺乳頭狀癌雖然高發但並不可怕,規範診療後大多數人術後和正常人一樣長期生存。術後患者要終身內分泌治療,服用優甲樂,並隨時根據病情進行隨訪和科學調藥。但李大媽初次手術後至今16年,卻從沒有吃過一粒可以有效抑制分化型甲狀腺癌復發和轉移的優甲樂。通訊員 錢亦淳 胥林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