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head>/<head><body>

公元429年,蠻族汪達爾人在蠻族入侵羅馬帝國的浪潮之中,趁機佔領了西羅馬帝國的經濟重鎮迦太基。之後汪達爾人一直在北非迦太基積蓄實力,公元455年,汪達爾人又從迦太基出發,攻克並且洗劫了羅馬帝國的象徵,永恆之城羅馬,被汪達爾人摧殘的羅馬城幾乎化為廢墟,後世只要是還有一點愛國之心的羅馬人,無不以此事為奇恥大辱。

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汪達爾人劫掠羅馬城

公元533年,在歷經百餘年的磨難後,勵精圖治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積累了足夠的國力後,決定展開遠征,收復已經滅亡的西羅馬帝國的全部領土,光復統一的羅馬帝國。他派出自己手下最強大的大將貝利薩留,率領著15000人的部隊出發前往北非,大遠征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給羅馬帝國帶來奇恥大辱的汪達爾王國。

為了避免與汪達爾王國重點培養的海軍交戰,羅馬軍隊趁著汪達爾海軍在撒丁島平叛的機會,偷偷地在汪達爾王國首都迦太基城附近的海岸登陸,貝利薩留命令軍隊水路並進,陸軍與護衛的海軍沿著海岸配合前進,一路朝迦太基城進軍,他又安排600名蠻族僱傭騎兵在附近巡邏警戒,讓麾下戰將約翰領著300名羅馬鐵甲重騎兵作為前鋒偵查。

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貝利薩留率領遠征軍出發

而汪達爾王國方面,國王蓋裡摩爾一開始聽到羅馬軍隊登陸,不由大吃一驚,但是當知道羅馬人僅僅只有15000人的時候,蓋裡摩爾簡直是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悅了,對他而言這就是殲滅羅馬軍隊,樹立自己威望的良機,因為此時汪達爾王國足足可以調配40000人的部隊,並且這些部隊大多數都是騎兵。不過,蓋裡摩爾緊接著發揮汪達爾人善於陰謀的傳統,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和主場作戰優勢的情況下,他選擇了伏擊羅馬軍隊的作戰策略。

蓋裡摩爾親自率領3萬多人的主力軍隊埋伏在迦太基城以北不遠處,又安排兄弟阿曼塔斯帶著2000騎兵從首都迦太基進攻羅馬人,而他的侄子吉巴穆德則同樣率領2000騎兵同時從迦太基西面出擊。在蓋裡摩爾看來,他的三面伏擊策略簡直天衣無縫,剩下就是等待羅馬人進入迦太基附近的阿德戴西姆了。

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汪達爾騎兵的傳統進攻方式

不過蓋裡摩爾的計策有一個天大的漏洞,那就是過於相信自己的行軍能力和汪達爾人的時間概念了,當羅馬軍隊的前鋒抵達了阿德戴西姆時,阿曼塔斯率領2000騎兵果斷出擊,但是問題在於他比預計的時間更早發動了進攻,而這個時候本來應該配合他的吉巴穆德,還在悠閒地算著出擊的時間。當看到汪達爾騎兵朝自己出擊時,亞美尼亞人約翰領著300重騎兵發動反衝擊,東羅馬的重騎兵無論是鎧甲還是馬甲都是精心打造的,士兵更是百裡挑一的精銳,手持近三米的長矛,汪達爾人雖然善於騎兵作戰,但是重騎兵卻很少,大多數騎兵都是身披輕甲的輕騎兵,而且大多拿劍和盾牌,結果2000騎兵在與300重騎兵的第一波衝鋒中就損失慘重,阿曼塔斯當場陣亡。約翰十分興奮,命令騎兵以輕裝姿態足足追擊了汪達爾人13公里。

而西邊的吉巴穆德到了預定出擊的時間後按時出發,卻剛好碰上了羅馬人安排巡邏警戒的蠻族騎兵,他的部隊更加倒黴,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600人的蠻族僱傭騎兵消滅了。而這個時候,本來應該作為戰鬥主角的蓋裡摩爾,居然在路途中迷路了,這可是他自己的國家呀,等他火急火燎地趕到迦太基城外時,才知道其它兩路軍隊已經全軍覆沒了。

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佔據北非的汪達爾王國

這個時候,貝利薩留也剛好帶著主力趕到,但是羅馬人的步兵們由於急著前進,都十分疲勞,於是貝利薩留只能先率領所有騎兵先行支援前鋒約翰,並且讓輔助輕騎兵搶先進攻汪達爾騎兵,結果被汪達爾輕而易舉地擊退了。這個時候,汪達爾人和羅馬人的戰場兵力極為懸殊,汪達爾人超過30000,而羅馬人則不過5000左右,並且其中有1000名僱傭騎兵,這些騎兵一旦發現羅馬人不利,就可能隨時背叛。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將領,那麼這個時候一定會果斷追擊,但蓋裡摩爾應該算是精於計策的汪達爾人中的奇葩,他選擇先為死去的弟弟舉行葬禮,放任貝利薩留重組敗退的騎兵隊。

如果不是羅馬人的進攻,說不定蓋裡摩爾還會為侄子也舉行一個葬禮。但貝利薩留是一名卓越的戰將,當羅馬騎兵剛剛完成重組,他就馬上命令重騎兵發動進攻,先鋒軍以及主力軍總計達到2500名重騎兵一馬當先衝入汪達爾軍隊當中,汪達爾軍隊還沒有來得及完成戰鬥準備,就遭遇了羅馬重騎兵雷霆般的打擊,立刻潰散了,這些汪達爾騎兵隨即充分發揮自己的機動性,在被消滅前溜得無影無蹤。貝利薩留的羅馬軍隊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順勢打進了迦太基城。

不過之前的遭遇戰並沒有真正消滅汪達爾人的主力,蓋裡摩爾很快得到了一隻5000人的援軍,他另一個弟弟查宗已經完成平叛作戰,回到了北非,現在,汪達爾人又擁有40000人左右的軍隊了。蓋裡摩爾再重整軍隊後,立刻又朝迦太基城出發,想趁著貝利薩留立足未穩的時候重新奪回迦太基城,並且他派出使者憑藉重金和羅馬軍隊中的蠻族騎兵達成協議,1000名蠻族騎兵將會在勝負未分的情況保持中立,而就在同一時間,貝利薩留也率領著騎兵從迦太基城出發,前去追擊蓋裡摩爾。結果當兩支軍隊在特里卡梅倫這個地方碰到的時候,一個十分尷尬的情況出現了,汪達爾人正好在羅馬軍隊做飯的時候出現在了一條河的對岸。

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全副武裝狀態下的羅馬重騎兵

在這個時候,蓋裡摩爾又一次犯下了大錯,他沒有立刻出擊殲滅這隻還在做飯的羅馬騎兵,因為之前失敗得過於迅速,他變得十分謹慎,選擇先整理陣型,再出擊作戰,在這一期間,貝利薩留很快領著後備騎兵500人增援,而主力步兵則由於距離太遠,根本無法支援貝利薩留和約翰,現在,羅馬人只能依靠自己不足4000人的騎兵了,而他們的敵人,除了眼前近40000的汪達爾軍隊,還有一旁隨時可能叛變,虎視眈眈的1000名蠻族僱用騎兵。

在蓋裡摩爾佈置陣型的時候,貝利薩留也迅速地完成了羅馬騎兵的陣型佈置,雙方都選擇了在中央佈置主力,兩翼安排少量軍隊的傳統陣型,蓋裡摩爾的弟弟查宗在中央作為主將,而蓋裡摩爾本人則在軍隊中四處巡視,用國王的身份來鼓舞戰士。貝利薩留同樣沒有自己坐鎮中央,在他的安排下,亞美尼亞人約翰帶著主帥的旗幟指揮精銳重騎兵。

處於謹慎考慮,汪達爾人沒有選擇主動發起決定性的進攻,羅馬人則與他們相反,勇將約翰先是率領一部分挑選出來的重騎兵發動突擊,結果被查宗的騎兵擊退,約翰隨即撤回了軍陣中,但他馬上又帶著更多地重騎兵發動突擊,又一次被汪達爾擊退了,約翰又一次撤回了陣中,他馬上又集結重騎兵,這回,他高舉主帥的大旗,高聲大喊,把所有的2500名重騎兵都集結起來,發動了總攻擊,汪達爾完全沒有想到羅馬人居然會在突擊失敗的情況下還連續進行兩次突擊,而且一次比一次猛烈,這一回,汪達爾人終於是沒能擊退羅馬重騎兵,中央的將領查宗當場戰死,大量將領也死在羅馬騎兵的長矛之下。

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羅馬重騎兵發動總攻

看到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向羅馬人傾斜,蠻族僱用騎兵隨即選擇進攻汪達爾人,汪達爾人的兩翼也陷入了混亂,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汪達爾人陷入羅馬騎兵的打擊之中一片混亂之時,羅馬軍隊的步兵大隊終於姍姍來遲,貝利薩留沒有放過這個大好機會,馬上命令所有步兵投入戰鬥,因為當貝利薩留的軍隊打進汪達爾人的營地時,他們發現汪達爾王國的財物都整整齊齊地被放在這裡,如今的羅馬軍隊不像幾百年前的先輩們,他們立刻為了這些財物哄搶了起來,看到這個景象,貝利薩留心裡一沉,要是蓋裡摩爾這個時候反擊,那羅馬軍隊就功虧一簣了。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蓋裡摩爾早就逃之夭夭了!原來他看到又一個兄弟戰死,想起了之前接連的戰敗,於是認定這次也是慘敗,於是馬上就逃走了。可伶末代汪達爾國國王蓋裡摩爾就這樣丟失了最後翻盤的機會。公元534年3月,走投無路的蓋裡摩爾在病痛纏身的情況下向包圍他的羅馬軍隊投降。對抗羅馬帝國長達百餘年的汪達爾人,就此在歷史舞臺上消失了,羅馬主帥貝利薩留也就此完成了空前的功業,在押著蓋裡摩爾回到首都君士坦丁堡時得到了全城市民的夾道歡迎。

羅馬帝國有仇必報,2500騎兵滅亡一個國家,洗刷羅馬城被毀的恥辱

步兵和騎兵匯合,共同進攻汪達爾人

汪達爾人奪取迦太基,劫掠羅馬帝國的象徵和前首都羅馬城,多次打敗羅馬軍隊,一度橫掃西羅馬全境,稱得上是強悍一時,結果卻在百餘年後慘敗給數量遠不如自己的東羅馬遠征軍,整個國家都被羅馬軍隊誅滅,這又一次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是高盧人還是漢尼拔,帕提亞還是帕爾米拉,只要不能徹底消滅羅馬帝國,那麼羅馬帝國一定會在失敗後報仇雪恥,加倍奉還。

這一戰同樣表現出了東羅馬帝國軍隊的發展變化,步兵不再是戰爭的絕對主力了,整個戰役中,羅馬步兵幾乎只在最後關頭進攻過汪達爾軍營,而大多數時候,戰鬥都發生在羅馬騎兵和汪達爾騎兵之間,而注重重騎兵的羅馬帝國在戰鬥中佔據了極大的優勢,為勝利奠定了基礎。不過,蓋裡摩爾本人的多次失誤,確實也為羅馬軍隊的勝利創造了不少的條件,那羅馬人的勝利,應該更多地歸功於羅馬軍隊本身的素質,還是汪達爾人自己的失誤呢?

羅馬人的勝利應該主要歸功於哪個因素 (單選)
0人
0%
羅馬軍隊自身的戰鬥素質
0人
0%
汪達爾國王蓋裡摩爾的多次失誤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