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head>/<head><body>

公元429年,蛮族汪达尔人在蛮族入侵罗马帝国的浪潮之中,趁机占领了西罗马帝国的经济重镇迦太基。之后汪达尔人一直在北非迦太基积蓄实力,公元455年,汪达尔人又从迦太基出发,攻克并且洗劫了罗马帝国的象征,永恒之城罗马,被汪达尔人摧残的罗马城几乎化为废墟,后世只要是还有一点爱国之心的罗马人,无不以此事为奇耻大辱。

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汪达尔人劫掠罗马城

公元533年,在历经百余年的磨难后,励精图治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积累了足够的国力后,决定展开远征,收复已经灭亡的西罗马帝国的全部领土,光复统一的罗马帝国。他派出自己手下最强大的大将贝利萨留,率领着15000人的部队出发前往北非,大远征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给罗马帝国带来奇耻大辱的汪达尔王国。

为了避免与汪达尔王国重点培养的海军交战,罗马军队趁着汪达尔海军在撒丁岛平叛的机会,偷偷地在汪达尔王国首都迦太基城附近的海岸登陆,贝利萨留命令军队水路并进,陆军与护卫的海军沿着海岸配合前进,一路朝迦太基城进军,他又安排600名蛮族雇佣骑兵在附近巡逻警戒,让麾下战将约翰领着300名罗马铁甲重骑兵作为前锋侦查。

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贝利萨留率领远征军出发

而汪达尔王国方面,国王盖里摩尔一开始听到罗马军队登陆,不由大吃一惊,但是当知道罗马人仅仅只有15000人的时候,盖里摩尔简直是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了,对他而言这就是歼灭罗马军队,树立自己威望的良机,因为此时汪达尔王国足足可以调配40000人的部队,并且这些部队大多数都是骑兵。不过,盖里摩尔紧接着发挥汪达尔人善于阴谋的传统,在拥有绝对兵力优势和主场作战优势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伏击罗马军队的作战策略。

盖里摩尔亲自率领3万多人的主力军队埋伏在迦太基城以北不远处,又安排兄弟阿曼塔斯带着2000骑兵从首都迦太基进攻罗马人,而他的侄子吉巴穆德则同样率领2000骑兵同时从迦太基西面出击。在盖里摩尔看来,他的三面伏击策略简直天衣无缝,剩下就是等待罗马人进入迦太基附近的阿德戴西姆了。

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汪达尔骑兵的传统进攻方式

不过盖里摩尔的计策有一个天大的漏洞,那就是过于相信自己的行军能力和汪达尔人的时间概念了,当罗马军队的前锋抵达了阿德戴西姆时,阿曼塔斯率领2000骑兵果断出击,但是问题在于他比预计的时间更早发动了进攻,而这个时候本来应该配合他的吉巴穆德,还在悠闲地算着出击的时间。当看到汪达尔骑兵朝自己出击时,亚美尼亚人约翰领着300重骑兵发动反冲击,东罗马的重骑兵无论是铠甲还是马甲都是精心打造的,士兵更是百里挑一的精锐,手持近三米的长矛,汪达尔人虽然善于骑兵作战,但是重骑兵却很少,大多数骑兵都是身披轻甲的轻骑兵,而且大多拿剑和盾牌,结果2000骑兵在与300重骑兵的第一波冲锋中就损失惨重,阿曼塔斯当场阵亡。约翰十分兴奋,命令骑兵以轻装姿态足足追击了汪达尔人13公里。

而西边的吉巴穆德到了预定出击的时间后按时出发,却刚好碰上了罗马人安排巡逻警戒的蛮族骑兵,他的部队更加倒霉,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600人的蛮族雇佣骑兵消灭了。而这个时候,本来应该作为战斗主角的盖里摩尔,居然在路途中迷路了,这可是他自己的国家呀,等他火急火燎地赶到迦太基城外时,才知道其它两路军队已经全军覆没了。

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占据北非的汪达尔王国

这个时候,贝利萨留也刚好带着主力赶到,但是罗马人的步兵们由于急着前进,都十分疲劳,于是贝利萨留只能先率领所有骑兵先行支援前锋约翰,并且让辅助轻骑兵抢先进攻汪达尔骑兵,结果被汪达尔轻而易举地击退了。这个时候,汪达尔人和罗马人的战场兵力极为悬殊,汪达尔人超过30000,而罗马人则不过5000左右,并且其中有1000名雇佣骑兵,这些骑兵一旦发现罗马人不利,就可能随时背叛。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将领,那么这个时候一定会果断追击,但盖里摩尔应该算是精于计策的汪达尔人中的奇葩,他选择先为死去的弟弟举行葬礼,放任贝利萨留重组败退的骑兵队。

如果不是罗马人的进攻,说不定盖里摩尔还会为侄子也举行一个葬礼。但贝利萨留是一名卓越的战将,当罗马骑兵刚刚完成重组,他就马上命令重骑兵发动进攻,先锋军以及主力军总计达到2500名重骑兵一马当先冲入汪达尔军队当中,汪达尔军队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战斗准备,就遭遇了罗马重骑兵雷霆般的打击,立刻溃散了,这些汪达尔骑兵随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性,在被消灭前溜得无影无踪。贝利萨留的罗马军队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顺势打进了迦太基城。

不过之前的遭遇战并没有真正消灭汪达尔人的主力,盖里摩尔很快得到了一只5000人的援军,他另一个弟弟查宗已经完成平叛作战,回到了北非,现在,汪达尔人又拥有40000人左右的军队了。盖里摩尔再重整军队后,立刻又朝迦太基城出发,想趁着贝利萨留立足未稳的时候重新夺回迦太基城,并且他派出使者凭借重金和罗马军队中的蛮族骑兵达成协议,1000名蛮族骑兵将会在胜负未分的情况保持中立,而就在同一时间,贝利萨留也率领着骑兵从迦太基城出发,前去追击盖里摩尔。结果当两支军队在特里卡梅伦这个地方碰到的时候,一个十分尴尬的情况出现了,汪达尔人正好在罗马军队做饭的时候出现在了一条河的对岸。

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全副武装状态下的罗马重骑兵

在这个时候,盖里摩尔又一次犯下了大错,他没有立刻出击歼灭这只还在做饭的罗马骑兵,因为之前失败得过于迅速,他变得十分谨慎,选择先整理阵型,再出击作战,在这一期间,贝利萨留很快领着后备骑兵500人增援,而主力步兵则由于距离太远,根本无法支援贝利萨留和约翰,现在,罗马人只能依靠自己不足4000人的骑兵了,而他们的敌人,除了眼前近40000的汪达尔军队,还有一旁随时可能叛变,虎视眈眈的1000名蛮族雇用骑兵。

在盖里摩尔布置阵型的时候,贝利萨留也迅速地完成了罗马骑兵的阵型布置,双方都选择了在中央布置主力,两翼安排少量军队的传统阵型,盖里摩尔的弟弟查宗在中央作为主将,而盖里摩尔本人则在军队中四处巡视,用国王的身份来鼓舞战士。贝利萨留同样没有自己坐镇中央,在他的安排下,亚美尼亚人约翰带着主帅的旗帜指挥精锐重骑兵。

处于谨慎考虑,汪达尔人没有选择主动发起决定性的进攻,罗马人则与他们相反,勇将约翰先是率领一部分挑选出来的重骑兵发动突击,结果被查宗的骑兵击退,约翰随即撤回了军阵中,但他马上又带着更多地重骑兵发动突击,又一次被汪达尔击退了,约翰又一次撤回了阵中,他马上又集结重骑兵,这回,他高举主帅的大旗,高声大喊,把所有的2500名重骑兵都集结起来,发动了总攻击,汪达尔完全没有想到罗马人居然会在突击失败的情况下还连续进行两次突击,而且一次比一次猛烈,这一回,汪达尔人终于是没能击退罗马重骑兵,中央的将领查宗当场战死,大量将领也死在罗马骑兵的长矛之下。

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罗马重骑兵发动总攻

看到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罗马人倾斜,蛮族雇用骑兵随即选择进攻汪达尔人,汪达尔人的两翼也陷入了混乱,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汪达尔人陷入罗马骑兵的打击之中一片混乱之时,罗马军队的步兵大队终于姗姗来迟,贝利萨留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机会,马上命令所有步兵投入战斗,因为当贝利萨留的军队打进汪达尔人的营地时,他们发现汪达尔王国的财物都整整齐齐地被放在这里,如今的罗马军队不像几百年前的先辈们,他们立刻为了这些财物哄抢了起来,看到这个景象,贝利萨留心里一沉,要是盖里摩尔这个时候反击,那罗马军队就功亏一篑了。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盖里摩尔早就逃之夭夭了!原来他看到又一个兄弟战死,想起了之前接连的战败,于是认定这次也是惨败,于是马上就逃走了。可伶末代汪达尔国国王盖里摩尔就这样丢失了最后翻盘的机会。公元534年3月,走投无路的盖里摩尔在病痛缠身的情况下向包围他的罗马军队投降。对抗罗马帝国长达百余年的汪达尔人,就此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罗马主帅贝利萨留也就此完成了空前的功业,在押着盖里摩尔回到首都君士坦丁堡时得到了全城市民的夹道欢迎。

罗马帝国有仇必报,2500骑兵灭亡一个国家,洗刷罗马城被毁的耻辱

步兵和骑兵汇合,共同进攻汪达尔人

汪达尔人夺取迦太基,劫掠罗马帝国的象征和前首都罗马城,多次打败罗马军队,一度横扫西罗马全境,称得上是强悍一时,结果却在百余年后惨败给数量远不如自己的东罗马远征军,整个国家都被罗马军队诛灭,这又一次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无论是高卢人还是汉尼拔,帕提亚还是帕尔米拉,只要不能彻底消灭罗马帝国,那么罗马帝国一定会在失败后报仇雪耻,加倍奉还。

这一战同样表现出了东罗马帝国军队的发展变化,步兵不再是战争的绝对主力了,整个战役中,罗马步兵几乎只在最后关头进攻过汪达尔军营,而大多数时候,战斗都发生在罗马骑兵和汪达尔骑兵之间,而注重重骑兵的罗马帝国在战斗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为胜利奠定了基础。不过,盖里摩尔本人的多次失误,确实也为罗马军队的胜利创造了不少的条件,那罗马人的胜利,应该更多地归功于罗马军队本身的素质,还是汪达尔人自己的失误呢?

罗马人的胜利应该主要归功于哪个因素 (单选)
0人
0%
罗马军队自身的战斗素质
0人
0%
汪达尔国王盖里摩尔的多次失误
<button>投票/<button>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