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國佔大頭,下一步發展還要靠社交?

近日,PayPal首席執行官Dan Schulm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金融技術行業的持續迅速增長,數字支付行業將會成為一個價值100萬億美元的市場。

這個數額無疑是讓人極為心動的,而說起移動支付,中國應當是最有話語權的。根據中國移動支付近兩年發展的狀況來看,在Dan Schulman預測的100萬億美元的市場中,中國應該能夠佔據不少份額。

不過若是要追根溯源,中國並不是移動支付的發源地。甚至縱觀全球移動支付的發展歷程,中國的起步時間都不算早,但是發展的速度和狀況卻頗為出人意料。俗語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不過“外來”的移動支付並沒遵循這一“規律”,到了中國反而風生水起。

那麼中國市場的哪些條件與特質讓移動支付能夠蓬勃發展呢?在移動支付日益普及,商家競爭形勢接近白熱化的當下,移動支付又該如何在下一階段尋找新的增長點?探討這些問題,對於已經離不開移動支付的中國市場和消費者而言,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一、“外來”的移動支付何以能在中國“風生水起”?

對於移動支付的前景,Schulman是非常看好的,他表示“我們生活在數字商業之中,世界各地的數字商業仍在蓬勃發展”。如今數字商業正處於爆發式增長階段,所以前景是十分積極的。

百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國佔大頭,下一步發展還要靠社交?

對於如何支持這種增長,Schulman表示旗下的Venmo一直努力與多個國家和行業的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如谷歌、微軟、Facebook、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其中亞馬遜和阿里巴巴業務的年增長率為40%。這是Venmo抵消增長放緩的關鍵戰略之一,也能說明阿里巴巴在全球移動支付領域已經佔據了較為重要的位置,而這種狀況也能反映出中國移動支付發展的一種趨勢。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移動支付也在中國大規模普及開來。從2013年開始規模迅速增長,於2015年超越PC支付,成為第三方支付隊伍的中堅力量。到2018年,移動支付基本在中國10億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中達到了90%以上的滲透率,這也使得移動支付被視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在Schulman提到的未來移動支付這100萬億的市場規模中,中國究竟能佔多少?其實在2017年,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就已達到117萬億元,是當時29萬億的PC支付市場規模的4倍多,成為絕對的全球第一大移動支付市場。而從格局來看,基本是“兩強定天下”,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市場份額逐年攀升,幾乎瓜分了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基本沒給其他玩家留出空間。

百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國佔大頭,下一步發展還要靠社交?

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就沒有其他玩家,但是在94%的市場份額被兩強瓜分殆盡之後,像天翼支付、京東金融這樣的平臺只能在自家體系極其有限的空間中起到一些作用。而Apple Pay、PayPal這類在國外頗具優勢的移動支付服務,到了中國也同樣無法撼動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地位。

中國能在移動支付方面取得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非常令人驚訝的。而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之所以能蓬勃發展,主要取決於中國獨特的市場環境。

第一,中國沒有金融巨頭建立的堅固壁壘。

要說中國的金融巨頭,也就是五大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了。五大行都屬於國企,側重穩定安全的運行與監管。至於業務方面,除了常規運營之外,對利潤的渴求程度並不算高。

這就給了移動支付發展的機會。在移動支付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巨頭們不僅沒有阻止其發展,反而為其提供了金融體系的保障和信用方面的擔保。這種狀況在那些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基本是不可能出現的,但在中國就成為了現實。

第二,用戶此前沒有形成固定的支付習慣。

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信用卡體系已相當成熟,支票支付也較為常見。而這兩種支付習慣一旦形成,非常難以轉變。所以國外即使有第三方移動支付,面對勢力龐大的銀行金融巨頭和信用卡組織,再加上嚴苛的監管,基本上是無“出頭之日”了。

百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國佔大頭,下一步發展還要靠社交?

然而在中國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中國市場中沒有健全的信用卡機制,也沒有已經成熟的支票支付習慣。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讓第三方移動支付應用能夠以龐大的用戶基礎為依託,再利用技術優勢為移動支付創造更多機會。

實際上,中國市場信用卡體系的不成熟還源於國人的消費習慣。在中國,人們習慣於存款支付,而在國外,人們習慣於信貸支付,後者會直接導致使用移動支付時風險上升,這也是移動支付在國外普及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如今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平臺中也提供信貸支付服務,但與存量支付相比所佔比率相當低,所以移動支付平臺也無需承擔高額的信用成本,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額外成本亦被將至最低。

第三,零售商戶的發展需求使得移動支付興起。

在國外,主流商戶缺乏足夠的向移動支付靠攏的動力。而中國則有大量的個體商戶缺乏與銀行直接合作的能力,移動支付的出現無疑滿足了它們最為實際的關於支付的需求。這些在中國無處不在的零售商戶成為了推動移動支付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今我們隨處可見各種小商店、攤位上都貼著二維碼,就是這種需求被充分滿足的結果與移動支付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最有利證明。

最後,移動支付在中國得以迅速發展與中國的社會形態也緊密相關。

歐美、日本雖然被稱作是發達國家,但骨子裡有種典型的“懷舊情節”。沉浸於以往的許多習慣,對“改變”頗為排斥。而中國則不同,儘管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中國人對於改變的態度是包容與接納,再加上經歷過下崗大潮,所以中國對於舊產業的淘汰和更新持積極態度,對創意和新產品的包容度極高,這就讓移動支付擁有了更大的機會,優勢也得以充分發揮。

上述因素使得移動支付在中國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張,與此同時監管也日益完善。所以中國的移動支付基本沒有經歷太過“野蠻”的增長階段,而是在短短几年之內市場格局就逐漸成熟。今天中國的移動支付,無論是交易規模、用戶規模,還是交易場景的豐富程度和滲透率,都遠勝於發達國家。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可以就此“高枕無憂”了。事實是,中國的移動支付平臺之間的競爭趨向“白熱化”階段,移動支付市場有變為“紅海”的趨勢。所以想要繼續在這一市場中得以發展,恐怕需要尋求新的道路。

二、市場繁榮競爭趨近“白熱化”,移動支付未來或將注重社交

那麼這種新的道路要如何才能切入?其實國內外的移動支付平臺在這方面已經在逐步進行一些探索和嘗試。Schulman在採訪中表示:“Venmo真正的秘密在於,它不僅僅是一項支付交易”。除了提供支付服務之外,Venmo還“與千禧一代的願望聯繫在一起,與社交網絡聯繫在一起”、“未來可以用Facebook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從這些言論中可以感受到作為移動支付巨頭PayPal創始人的Schulman對社交領域的興趣,而這種“興趣”在國內外的移動支付巨頭中似乎是“不約而同”的。實際上,移動支付能夠在中國迅速滲透的原因之一就是依託社交。

例如微信支付背後有騰訊龐大的社交體系在支撐,微信支付、QQ的財付通皆是如此。僅僅是紅包和轉賬兩個應用場景,就會大大增加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動力,這種動力最終會轉化到線下,增加用戶對微信支付的使用頻率。

百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國佔大頭,下一步發展還要靠社交?

從以往的事例來看,社交對移動支付產生的能量不可小覷,除了能夠推動自家的移動支付平臺的發展,還可能會帶來一些“意外的驚喜”。

例如在社交場景中,年輕群體和中老年群體之間很容易以親情為基礎、以家庭為單位產生互動,這種互動在中國是除了在移動支付的場景之下很少能產生的。在年輕人給長輩發紅包,或者長輩之間互發紅包之後,長輩就非常容易在社交軟件中積累餘額。

儘管這些紅包在積累過後,多數只有幾元或十幾元。但當長輩們看到社交軟件上出現的商品團購信息,深藏在骨子裡的“節儉品質”就會發揮作用,帶動中老年群體網購行為的增加,這也就是拼多多為何能夠藉助微信的社交體系成長為電商第三極力量的重要原因。

當然,電商得以成長的原因並不單純,但移動支付是不可或缺的,而社交給移動支付的動力有時會超乎想象。相關數據顯示,包括微信在內的騰訊系社交軟件的人均打開時常每天都在半小時以上。看上去時間並不長,但騰訊社交體系本身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每個人半小時,彙集起來足以讓移動支付藉助社交進一步蔓延開來。

微信這樣龐大的社交體系,恰是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中的另一位巨頭支付寶所缺乏的。其實支付寶固有的強項是電商,畢竟阿里巴巴就是靠電商起家的。但是支付寶的“社交之心”並未熄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支付寶中的好友功能以及每年春節火爆一次的“集五福”。不得不說,集五福已經成為支付寶做社交的一個重要切入點。但是在日常的線上對話中,人們還是更習慣於微信等聊天軟件,畢竟除了轉賬和集福之外,沒人會去專門點開支付寶的好友界面進行交流。

百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國佔大頭,下一步發展還要靠社交?

儘管在“傳統”的線上社交方面支付寶比不過微信,但支付寶也有自己的方法。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社交”的定義早已不僅限於聊天。只要有心,視頻、直播以及更多的場景都可以成為社交的入口。在支付寶的頁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功能在增加,支付寶或許是希望藉助更多的場景推動社交的發展,進而為移動支付的增長找到新的道路。

可以看到,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之後,已然成為全球移動支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計在未來的100萬億的市場中,中國會佔大頭。然而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在漸趨成熟的同時也日趨飽和,因而尋找新出路是必然選擇。而社交大概率會為移動支付巨頭們所青睞,成為拉動漸趨飽和的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新的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