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電商平臺競爭格局分析

2019年電商平臺競爭格局分析

中國的電商走過了將近二十年的歷程,本來形成了淘寶、京東的兩大平臺格局,我以為這大概是中國電商今後相當長時間裡的相對穩定的電商格局。不曾想阿里又推出了大天貓計劃,斜角里又殺出個拼多多,並且三年裡搶得5%的市場份額,局勢就有點亂了。2018年阿里份額增長了5%取得了55%市場份額佔絕對優勢,京東從30%退守到了25%,這三家就佔去中國電商的85%份額,是中國電商平臺的基本格局。剩下的15%,蘇寧、噹噹、聚美、網易嚴選、順豐優選等等,儘管每一家都有一個宏大的電商夢想,但我估計2019年是翻不起什麼大浪。

2019年電商平臺競爭格局分析

那麼2019年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為了保住或者提升自己的份額,各自會在哪個層面上發力,他們的差異和交集會在哪裡?對我們普通電商參與者會產生哪些影響呢,我發表一些簡單看法:

首先我們從消費市場或者說流量上看,搶地盤搶流量入口的階段基本告一段落,增量流量已經非常小。三個平臺主要還是對存量流量進行深耕,2019年三個平臺不會在流量層面全面開戰。阿里做為傳統老大積累沉澱了豐厚的流量資源,操弄和變現流量是阿里的強項。京東和拼多多比較倚重背後騰訊的社交流量,不敢太覬覦阿里的傳統人群,阿里倒是對騰訊的社交流量垂涎已久,不過就現在阿里騰訊的競爭格局,阿里不會有什麼奢望。

2019年電商平臺競爭格局分析

阿里將會全力在平臺內部,深耕內容、社交、視頻等,擴大流量的停留時間和重複利用空間。2018年京東在社交流量的利用率上意外輸給了拼多多,2019年京東一定會加強京騰合作的力度和深度,提高從騰訊引流的能力。拼多多的社交拼團裂變式引流,2019仍會發揮巨大威力,它比較高效的流量使用能力,仍會受到騰訊大力度的支持和鼓勵。另外,拼多多對四五線以及城鎮化新市民等非傳統網購人群,有一定的開拓能力,是唯一有家有拉新潛力的平臺,但基數不會太大。

2019年電商平臺競爭格局分析

再從市場空間上看,電商老大阿里,取代馬雲掌管阿里的張勇,是個實利派類型的管理者,他精於算計擅長捕捉最肥厚的市場空間。2018年架構調整他推出了大天貓計劃,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大企業、大品牌、大商家。2019年張勇的大天貓會全力搶佔國內零售的頭部資源,利用佔領的流量高地擴大領地,不得已的時候也可能使出二選一三選一的低劣戰術。京東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基礎設施,2018的劉強東憋了一肚子氣,他一定會繼續在倉儲、物流、服務、售後、體驗上發力,守住基傳統3C優勢的同時,擴大品類和服務深度。本質上說,體驗和效率是永遠有生命力的,尤其在服務存量市場階段,京東後勁足。拼多多仍然會盯住市場縫隙,背靠騰訊的社交人群和幾億城鎮化新市民小鎮青年等,利用國內海量過剩產能缺乏品牌和渠道的痛點,進行人和貨的有效對接。這表面看是市場縫隙,其背後存在廣大的市場空間。

2019年電商平臺競爭格局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2019年三個平臺都有自己的發力層面,從企業生產端和消費流量端上說,消費端的戰火已經靠告一段落,要想在2019年取得更大成績,企業生產端將會是三個平臺發力比較交集的地方。優質的生產商、品牌商、供應鏈將會是三個平臺的稀罕物,主動權會在企業生產端,哪個平臺給供應鏈的幫助扶持大分的蛋糕多會偏向哪個平臺。所以三個平臺的重心都將會放在“賦能‘供應鏈的比拼上。

2019年電商平臺競爭格局分析

對於廣大普通的網店經營者,要認清這個格局。阿里是流量大戶,擅長操控流量,利用流量高地搶佔品牌客戶。京東擁有體驗、物流、倉儲、售後優勢,會搶佔專業客戶。拼多多擅長人貨對接,目光較多地放在缺少品牌和渠道的優質供應商上。2019年他們的主要精力會放在追求和服務優質供應鏈上,你們選擇的最主要依據,是適合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