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壯族的敬老文化!

你應該知道的壯族的敬老文化!

壯族有敬老的傳統,老人是全家的核心、凡間的菩薩,有齟齬請他們調解,有宴會請他們入席,殺雞讓老人吃胸脯肉,路遇挑擔年輕人要接過來,這已經形成了一種民風。對老人的贍養主要有輪流贍養、倆老獨居兒女分擔和老人與一子女共居眾兒女分擔三種形式。孤寡老人則全村寨分擔,與叔伯、侄子共居是常事。壯族老人決不到已出嫁的女兒家度晚年,寧與侄子共居,表現了較強的男子中心意識。

年過半百的老人,子女每年要給他們做壽,叫“補糧”。每個老人有一個80釐米左右高的陶缸,稱“壽米缸”,放在床腿邊。裡面的米象徵生命,不能斷。每年壽誕請師公誦經祝禱壽比南山。兒孫致禮後,往缸中添新米。有的地方添米有講究,親朋及兒女排成兩行,壽米缸放在一端,另一端是新米。舀一小碗新米,對面相遞傳到另一端,倒入缸中,多少歲傳多少次。傳畢,以紅布將缸口蓋好,壓上蓋。時不時舀一些給老人熬藥粥補身,但絕對不得舀淨,否則象徵生命終結,不吉利。稻作民族對稻米的情結達到極致。因壽禮核心是加新米,因此做壽便叫“補糧”。不少地方在做壽時,親朋都要唱《壽禮歌》《百歲歌》祝壽。

你應該知道的壯族的敬老文化!

老人逝世,孝男孝女立即披麻戴孝,痛哭訣別,並親往舅家報喪。師公或道公帶孝男去河邊取水,以之煮柚葉浴屍,而後待兒女及至親到齊入殮。此時廳堂後板壁拆去,棺材頭朝裡足朝外放好。廳堂一頭安放靈桌,上面立一個用竹子篾為骨,糊以彩紙,高約150釐米,寬70釐米的宮殿形靈牌。棺後放一矮桌,上面自始至終供一碗大米飯,足見稻米是人生死之根。孝男孝女分男左女右席地於棺側守靈。

喪事道場是由師公、道公共同做法事的,貧寒之家也可以只請師公或道公。時間由一晝夜到七晝夜不等,根據財力而定。開場時,師公、道公各在廳堂一側設壇,懸掛神像。師公依次唱《布洛陀》《布伯》《三元》等經詩,並做上幡、演武、破獄等法事,引導亡靈平安昇天,不再後顧作祟,家人平安。道公則做開齋科、末夜科等法事,超度亡靈。其間賓客絡繹不絕地來到靈前鞠躬致哀,孝男孝女於棺側雙膝跪地叩頭還禮。出殯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由法師前導,孝男孝女及親朋哭送於靈樞之後。土穴一般選在稍高的地方,棺木入穴,孝男孝女跪於坑前,法師誦經後,方能掩埋。

你應該知道的壯族的敬老文化!

出殯只是臨時安葬,靈牌仍供於廳堂之側,待守孝期(幾個月到一年不等)滿才能焚化。3年後,請法師來誦經,子女開墳將親人遺骨洗淨揩乾,裝入一個高70多釐米、腹徑50釐米左右的陶壇中,埋入寶地,圈墳立碑,每年清明祭掃,叫做“二次葬”,是壯族特有的葬俗。遺骨裝入陶壇(俗稱“金壇”)也有講究,必須按人體骨骼部位依次安放,頭骨在最上面。圈墳是受漢文化影響而形成,古代曾將棺木或金壇擺放在乾燥的山洞中;也有的在懸崖上鑿洞,插上橫木,將棺木吊上去擺在上面,這就是有名的懸棺葬。此外,壯族還先後有過牛骨稻穀墊屍葬、頭骨圍圈葬、屈肢葬、屈肢蹲葬、水葬、合骨葬等葬俗。這些葬俗現在已不存在,只有歷經千年的二次葬普遍存在。

壯族葬俗深受孝悌意識導向的同時,也深受靈魂意識的左右,但它蘊涵著一種苦心,即通過內心企求的外部形態,表達生命的慾望與激情,達到兩搭橋種生產的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