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熱度的新零售究竟能為傳統零售帶來什麼?

1月11日,阿里集團CEO逍遙子在“ONE商業大會”上表示,新零售不能只停留在零售層面看問題,而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數字化商業能力,阿里將成為一個全新的、滲透到企業各個經營環節的商業操作系統。

1月9日,微信公開課在廣州舉辦,釋放出的信號是,騰訊將此前力推的智慧零售歸納到了更大的產業互聯網架構之下。

公開課現場發佈的《2018微信數據報告》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數超過10億人;日發送消息次數450億,較去年增長18%;音視頻通話次數達4.1億次,較去年增長100%。微信已經構築起了在軟件和硬件層面的生態圈。

持續熱度的新零售究竟能為傳統零售帶來什麼?


沒有模式,只有工具


新零售誕生之初是希望建立一套新的商業模式來取代傳統零售模式,用互聯網界流行的話,就是重構“人、貨、場”。因此,無論盒馬鮮生、還是無人零售業態、還是後來流行的前置倉、社區團購等諸多新零售背景下的創新模式,都是希望跑通一個獨立業態,從而在傳統零售企業的蛋糕中分一杯羹。

但從這三年的實踐來看,新零售提出的各種方法論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更多扮演著數字化工具的角色。也就是說,新零售只有局部變量,而無全局變量。因此,阿里希望從更高的層面推動新零售,要做商業操作系統;而騰訊宣稱要佈局產業互聯網,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二者殊途同歸。

為了更好闡述本文觀點,我們以新零售樣板工程盒馬鮮生為例。盒馬的創立讓業界耳目一新,最初人們以為它是一家融合了線上線下實體店,對標的企業是永輝旗下超級物種。但伴隨著與三江購物、新華都合作開店,業界才發現盒馬其實是想做一套系統,用於輸出到零售同行。

去年9月19日,阿里根據盒馬的運營經驗發佈了一個叫做ReX的零售業操作系統,該系統可視為盒馬模式的集大成者,是由門店運營系統、會員系統、物流系統、供應鏈資源等組合在一起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

持續熱度的新零售究竟能為傳統零售帶來什麼?


分析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業務變遷,為什麼從設計之初的商業模式最後演變為落地時的數字化工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實體店經營的複雜程度超過了互聯網手段所能觸碰到的深度,與其改造實體店的商業模式,不如退而求其次,變成零售商的數字化供應商。也就是這兩年大家頻繁提及的“賦能”。

持續熱度的新零售究竟能為傳統零售帶來什麼?


其二:新零售技術對顧客體驗和企業運行效率的提升。比較容易被大家感知到的是自助收銀的普及。無論是通過APP+ 設備輔助,還是利用自助收銀硬件來實現,消費者自助結賬基本上在業界普及,此舉大大降低了結賬排隊的壓力,進一步提升購物體驗。

另外,新零售推動了傳統零售業ERP服務商的升級。未來的產品供應鏈將會越來越多被關注和設計,生產線必將大大縮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