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strong>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腦血管及顱腦損傷(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與關節(週五)、腦性癱瘓(週六)、頸肩腰腿痛、運動與軟組織損傷(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strong>【居家康復第110講】目前,我國糖尿病人的數量急劇增多,在中國約有近億名糖尿病患者,但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因為一旦發生併發症,尤其是各種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將會大大下降,嚴重的還可以威脅生命。有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有20%~40%發生糖尿病腎病,多數糖尿病病人5年後出現運動後微量白蛋白尿,10~15年後出現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15年~25年後出現大量白蛋白尿。25年後進入腎功能衰竭期。可以說,<strong>糖尿病腎病是造成慢性腎衰竭的常見原因,可導致尿毒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而糖尿病腎病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一旦臨床表現比較明確,糖尿病腎病就已經難以根治了,我們只能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而無法阻止糖尿病腎病的發生,但積極適當的干預措施能明顯減少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特別是病程早期干預治療效果更佳。可以說糖尿病腎病一旦形成,治療是困難的,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治療原則應該是重在預防,但遺憾的是很多糖友對其並不是很瞭解。因此,為了讓大家對糖尿病腎病有所瞭解,下面筆者就來說說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一、糖尿病腎病是怎麼一回事?

腎臟是體內糖類及胰島素代謝的重要場所,在糖及胰島素代謝的地位僅次於肝臟,與肝臟一樣,糖尿病對腎臟的影響十分明顯。腎小球濾過率 (GFR) 是衡量腎功能的指標,它是指單位時間(通常為 1 min) 內兩腎生成濾液的量,正常成人為 80 ~ 120 mL/min 左右。因此,糖尿病腎病是指有糖尿病引起的腎臟損傷,主要包括腎小球濾過率(GFR)低於60ml•min﹣¹•1.73 m﹣² 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於 30 mg/g 持續超過 3 個月。<strong>總之,糖尿病腎病就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二、糖尿病腎病有什麼危害?

糖尿病影響腎臟,一般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病程往往可達一二十年,才造成腎傷害。在早期症狀不明顯,腎小球濾過功能亢進和尿中白蛋白排洩率輕度增加(微量蛋白尿)可持續多年,<strong>此階段關鍵性的化驗結果是尿中微量白蛋白分泌率(UAE)已高於20微克/分鐘(ug/min),臨床上通常把這一期腎病稱為早期糖尿病腎病(UAE:20~200ug/min或30~300mg/24h)。早期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腎病完全治癒的最後機會,若病情再進一步發展,糖尿病腎病就無法完全治癒了,待出現明顯蛋白尿或水腫時方被覺察,但此時已進展至大量蛋白尿和血清肌酐上升,最終發生腎功能衰竭(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腎移植,在所有進行透析的患者中約有50%是糖尿病腎病患者。<strong>據有關資料顯示,糖尿病是僅次與心血管疾病、腫瘤而位居第三位致死性疾病,而糖尿病腎病所致的尿毒症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此外,腎功能的逐漸減退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高。總之,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的一種慢性併發症,起病隱匿,當診斷確立時,腎病已然形成,其危害性不容小覷。

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三、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有糖尿病腎病?需要做哪些檢查?

目前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診斷依據有<strong>尿白蛋白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檢查)。糖尿病腎病早期可表現為尿白蛋白陰性,症狀不明顯,易被忽視,隨著病程延長,可以出現持續性的微量白蛋白尿,直至大量蛋白尿,並出現浮腫、高血壓、腎功能下降,最終出現尿毒症。值得說明的是,微量蛋白尿不僅與糖尿病腎病相關,還與糖尿病的其他多種併發症有關,也就是說出現微量蛋白尿不一定代表發生了糖尿病腎病,但目前仍缺乏比尿微量白蛋白更可靠敏感的糖尿病腎病早期檢測指標。可通過多次檢查、連續隨訪來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腎病。符合以下任何一項可考慮為糖尿病腎病:①大量蛋白尿;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伴微量蛋白尿;③在10年以上糖尿病病程的1型糖尿病中出現微量蛋白尿。

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strong>建議:1、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診斷糖尿病時就應該進行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洩率)的檢測,以後每年均應進行復查,病程超過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開始檢測。糖尿病病人若半年內3次有2次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大於30mg/24h或更高,應進一步明確微量白蛋白升高的原因,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時,則能確診糖尿病腎病,鑑別困難時可通過腎穿刺病理檢查進行鑑別;2、由於尿常規會遺漏微量白蛋白尿,因此所有成人糖尿病患者,不管尿白蛋白排洩程度如何,至少每年應檢查血肌酐,血肌酐用來計算腎小球濾過率,以評價慢性腎病的分期情況。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常早於糖尿病腎病,因此懷疑有糖尿病腎病需要同時進行眼底檢查。

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合理控制體重、糖尿病飲食、戒菸及適當運動等)、控制血糖、控制血壓、糾正血脂紊亂、控制蛋白尿、改善微循環,當進入尿毒症階段需要進行透析治療或腎移植。

糖尿病腎病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一旦臨床表現比較明確,糖尿病腎病就已經難以根治了,我們只能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而無法阻止糖尿病腎病的發生,但積極適當的干預措施能明顯減少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特別是病程早期干預治療效果更佳。一般來說,糖尿病腎病的預防可分為三級,一級預防是阻止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發生;二級預防是阻止早期糖尿病腎病向臨床糖尿病腎病發展;三級預防是阻止已確定為臨床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向終末期腎衰發展。具體措施如下:①長期控制血糖在理想範圍內,防止和延緩發生糖尿病腎病;②定期監測、及時發現微量白蛋白尿;③嚴格控制高血壓、調節脂代謝紊亂、戒菸、低蛋白飲食、減輕體重等;④適時透析及腎或胰腎聯合移植可延長患者壽命,降低其死亡風險。

糖尿病腎病是怎麼回事?有什麼危害?該怎麼預防?今天總算知道了

最後,值得說明的是,目前對中、晚期糖尿病腎病的病因治療手段並不多,主要目的是防止糖尿病腎病的進一步發展,避免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發生,而不是使其逆轉。當腎臟病變已發展到尿毒症階段,除了上述所說的以外,還需通過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把血液中的廢物排除體外,若病人條件允許,進行腎臟移植是使病人腎功能得以恢復的唯一出路。

<strong>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或私信,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需要說明的是:

1、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診斷及醫療依據,不可替代專業醫師診斷。具體病情不同,康復實施方案必須依據臨床具體情況制定,請至醫院就診後遵醫囑或者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本文作者不對患者因閱讀本文所產生的不當醫療結果承擔責任。

2、參考文獻:《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年版》

3、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