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也能上名校?那我們還要買房嗎?

租房也能上名校?那我們還要買房嗎?

<strong>01

“如果你租房也能享受到和買房一樣的公共權利,比如孩子受教育的權利,那你還會買房嗎?”

這是自去年以來老馬經常聽到的一個問題?

有人說:“這是大好事,以後不一定要買房,孩子也能上學”、有人說:“這是對購房者的不公平,憑什麼自己花了那麼多錢買的房子,最後享受的權利租房者也是一樣的”、還有人說:“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遠景而已,永遠不會有實現的一天。”等等。

把這個問題丟給你,你會怎麼回答?

這幾天這個話題重新被大家討論得很熱鬧,原因是傳出廣州正在制訂相關方案,或將在全國率先推出學位到房。

劃重點:“學位到房”是什麼東西?和之前被大家同樣炒的很熱的租購同權又是什麼關係?

租房也能上名校?那我們還要買房嗎?

<strong>02

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兩個概念。

<strong>1、什麼是學位到房

這個概念來自於廣州市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發言表示:“義務教育階段,每個區有多少學位是有剛性配比的。租的房子如果有學位,只要租賃手續完備,租住之後享有與業主同等的入學權利。但是有條件:在入學前期會由相關部門對租賃合同進行前置審查。”

簡單地講“學位到房”指的就是租的房子如果有學位,只要租賃手續完備,租住之後享有與業主同等的入學權利。

這就意味著擁有多套住房的業主應該人戶一致,學位到房不到人,房子學位必須要在該房子居住。

<strong>2、什麼是租購同權

所謂“租購同權”,就是不能讓人們因為住房方式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務。這個概念同樣從廣州被炒熱。去年7月17日,廣州公佈《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出臺了16條措施全力推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其中最受關注的子女教育權也在文件中提及,明確提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

在之後的7月18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等9部委發佈了《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重要文件,其中指出:“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承租人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憑登記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等有關證明材料申領居住證,享受相關公共服務。”

大家之所以對這兩個概念如此關注,更深層次的關注點是可能享受到的某些權利,比如說“公共教育”。

在國務院發佈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中,我國城鎮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八個領域的81個項目”。

其中,“公共教育”位列首位。在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大環境下,公共教育也成為附加在產權房上最關鍵的公共服務。

租房也能上名校?那我們還要買房嗎?

<strong>03

在這種模糊不清的概念後面,很多人其實是很熱衷於製造樓市熱點的。比如一些中介或者房產自媒體人就會大書特書,說什麼“租房也能上名校”、“房價要跌了”等等,造成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信以為真。但我們想想都知道,有些吹太過了,可能只會是笑話而已。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教育資源不均衡,由此產生了“學區房”、“學位房”等社會現象,而租購同權或者學位到房目前都是不可能解決這種問題的。

租購同權這個概念其實並不新鮮,有些城市早就有相似的制度,規定租賃合同經審查備案後,承租人子女原則上可以就近入學,不過租賃而獲得的入學資格,在排序上落後於產權所有人子女。再比如“學位到房”制度,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按先後順序錄取。肯定還是房屋產權人優先,租房者往後排。

所以,在優質學區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僧多粥少,租房者看似也享有就近入學的權利,但實際上已經排在很多檔位之後了。

租房也能上名校?那我們還要買房嗎?

消息一出很多購房者就不幹了,有人就表示,這樣對一些租房者是比較有利,但對購房者來說其實是很不公平的。很多人為了一個學位可能傾其所有,可能花了比周邊其他的多很多的錢。然後現在別人一個月就花那麼點租金就可以享受到學區房,這事可不幹。

這裡舉個例子,比如去年被炒得很火的北京西城的學區房,最高炒到46萬/平米,真的可以用天價來形容。然而,這還是有人買啊。買什麼,買的不是房子,是房子附帶的優質學位資源。

再比如,最近老馬看到一條新聞,說的是深圳各區學位緊張的問題,每個區都有幾千的學位缺口。別說租房的人,本地戶口具有學位的人想要有一個入學學位都難得。在這種教育資源稀缺緊張的情況下,購房者和租房者能享有一樣的權利嗎?

04

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那麼“學區房”、“學位房”肯定也不會消失,想通過租賃提權等手段分配已有稀缺資源,只會導致供需更緊張。

這是問題,不是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國家也在重視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正視政府對租賃市場的重視。

從去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九部委下發了《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選取了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瀋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12個城市,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以來,一些城市已經在行動,國家一些會議上,也在為租賃發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認為,租購同權、學位到房的改革方向,配合正在大力發展的長租房趨勢,則有著更加積極的意義。

“租售同權”、“學位到房”真正落實看似美好前景,實現不易,不如先解決房價,讓普通人買得起房這個問題,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