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

深圳被稱為“中國民營經濟第一城”,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成為吸引民營經濟的重要元素。近年來,深圳司法機關和仲裁機構一直致力於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深圳法院56項舉措優化營商環境

去年底,深圳中院在開放日活動上公佈了2018年深圳法院十件大事。其中,深圳法院推出56項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成為頗受關注的大事之一。

2018年6月,深圳中院出臺《關於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從10個方面提出36項舉措,保障深圳進一步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涵蓋審判執行、司法改革、司法公開、隊伍建設等法院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尤其在完善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機制方面,提出完善破產案件立案審判機制、深入推進“執行轉破產”工作、積極拯救危困企業、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協調完善破產配套制度等5項措施,完善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機制,推動深圳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最前列。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緊接著,2018年7月,深圳中院又出臺《關於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實施意見》,堅持平等保護、依法保護、全面保護的原則,從7個方面提出20項舉措,不斷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水平,增強各類產權主體創業創新動力。

在這些舉措中,深圳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大膽探索和先行先試,為民營企業帶來了法治“紅利”: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設立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著力解決知識產權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實踐難題,2018年審結“科勒商標侵權案”“車來了不正當競爭案”等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2638件。2018年1月,華為訴三星侵犯知識產權案一審公開宣判華為勝訴,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和意義,入選2018年深圳法院十大案件。

深圳市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做民營企業“貼心人”

“我們民營企業感受到一種依靠、一種信心……”在不久前深圳市檢察院舉行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一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如是說。記者獲悉,2018年,全市檢察機關通過定期情況通報會、開展民營企業座談、選聘部分民營企業代表擔任監督員等方式,不斷提高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構建“親清”新型檢商關係。

為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全市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嚴厲打擊職務侵佔、盜竊、詐騙等損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犯罪,2018年1-11月共辦理涉非公經濟批捕案件95件,起訴案件151件;辦理涉非公經濟民事案件110件;嚴厲打擊涉非公經濟的詐騙罪、盜竊罪、合同詐騙罪等犯罪,批捕170人,起訴322人;持續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依法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批捕592人,起訴528人。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在強化產權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全市檢察機關搭建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涉產權刑事申訴和國家賠償案件檢察、刑事案件牽連產權保護問題監督等專項工作。2018年1-11月共辦理案件98件,在辦理一宗科技公司申訴案中,就涉案財物處理問題及時向偵查機關發出建議,督促向申訴人返還財物。

深圳市司法局推出“十大實事”護航民營企業發展

為了給民營企業提供更貼心的法律服務、更良好的產權保護、法治化國際化程度更高的營商環境,2018年,深圳市司法局推出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實事”,全力護航深圳民營經濟實現持續繁榮發展。

“十大實事”中,有的為民營企業帶來最直接的便利:實施“民營企業法務提升計劃”,在全國首發《民營企業法務指南》,推出公司法務微信公眾號;探索開展民營企業公司律師試點,搭建公司律師參與民營企業經營、決策、論證等工作機制和平臺;開闢民營企業優先受理綠色通道。有的為民營企業帶來法律保障:推出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公證服務,防範非法集資風險,開發新型民商事公證產品,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系統公證解決方案;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引導民營企業依法治企;設立藍海法律服務研究院,為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推動深圳各異地商會設立法律工作委員會,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有的為民營企業提供發展指引:發佈《反商業賄賂》《知識產權》和《企業技術秘密》合規指引,為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合規指引;推動深圳各行業協會成立法務部,指導、促進企業依法依規健康發展。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深圳仲裁機構助力中國企業在“走出去”中保護合法權益

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許多民營企業不但在本土大片“開花”,還將“種子”撒向海外。隨著中國企業邁向全球市場,境外商事糾紛發生數量同比增高。

為了解決中國企業無法有效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權利的現實問題,深圳積極建立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深圳國際仲裁院(深圳仲裁委員會)主動對接國際,率先推出可以受理“投資者—東道國”投資仲裁案件的仲裁規則,將新規則轉化成中國“走出去”企業保護合法權益的新手段,並助推深圳城市的國際化從“輸出產品”上升到“輸出規則”;制定《深圳國際仲裁院關於適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的程序指引》,努力建設國際爭議解決高地;逐步建立多個海外機構,其中在北美設立的中國第一個國際仲裁海外庭審中心,不僅有利於保護深圳本土跨國企業的海外權益,還有利於提升深圳營商環境的國際影響力。

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一企業涉不正當競爭被判賠10萬元

為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深圳法院加強民營企業產權保護,嚴厲打擊針對民營企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近日,記者從深圳中院獲悉一宗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微信支付公司”搭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公司”)“便車”,被裁定不正當競爭,法院判決其停止使用“微信”名稱,並賠償騰訊公司10萬元。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微信支付已成為企業、百姓普遍使用的電子支付方式,騰訊公司作為研發者、經營者,對“微信”支付所享有的公平競爭權益受法律保護。然而騰訊公司發現,一家名為“深圳微信支付公司”的官網上標有微信APP圖標及“微信支付│財付通”的標誌,網站中關於該公司的簡介有“深圳市微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騰訊財付通移動支付全國合作伙伴……”的描述,且該公司的電話彩鈴中也提及“致力於微信支付線上與線下條碼支付的開發和接入”。

2015年11月25日,騰訊公司通過公證取證事實:百度百科關於“深圳市微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詞條解釋第一句為“微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是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在微信支付行業的合作伙伴,是國內首批參與微信支付的運營公司。”騰訊公司將深圳微信支付公司告上法庭,以其享有“微信”支付知名服務的特有名稱(民事權益)作為請求權基礎,指控該公司構成不正當競爭侵權。

南山法院裁判認定,騰訊公司的“微信”支付服務已成為相關公眾普遍認知的知名服務,被告公司未經許可將“微信”作為企業字號,並宣稱與騰訊公司存在合作關係,此屬於利用“微信”支付知名服務特有名稱的商譽,從事搭便車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侵權。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公司立即停止在其公司名稱中使用“微信”字號,並賠償原告騰訊公司經濟損失及維權的合理支出人民幣10萬元。宣判後,深圳微信支付公司提出上訴。2017年1月23日,深圳中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深圳中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法院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經營不受干擾,嚴厲打擊針對民營企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侵犯民營企業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以及損害民營企業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違法行為,及時予以糾正。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除了在法治層面上為民營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深圳還大力推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

為特區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深圳吸引各類人才支持民企創新發展

人才隊伍總量達510萬

來自深圳市人才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深圳全市人才隊伍總量達510萬,全職院士41人,累計認定高層次人才12480人,2018年新增2547人;其中,國內高層次人才8171人,2018年新增認定1192人,“孔雀計劃”引進海外人才4309人,2018年新增認定1355人。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每年的外籍人才招聘會都吸引了眾多來自海外的高層次人才前來諮詢應聘。(資料照片)

隨著創新人才數量不斷增長,創新人才聚集於企業的特點也愈發鮮明。統計數據顯示,在深圳認定的高層次人才中自主創業以及在企業工作的佔比超過七成,科技研發人員在企業工作的佔比更是超過九成。

近年來,深圳始終大力推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不斷在人才政策、服務、環境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提升引才聚才質量,增強人才推動發展“源動力”,為特區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為人才喝彩、向人才致敬。每年的11月1日是《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法定的“人才日”,通過地方立法為人才設立專門的“節日”,是深圳著力在營造尊才愛才重才的人才環境上下苦功的折射和縮影。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環境佳者得人才,人才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環境的競爭。2016年以來,深圳陸續出臺實施“81條”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條例等,構成了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同時制定實施留學回國人員創業資助、博士後科研資助、“人才安居”、鵬城傑出人才獎、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獎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措施。這些政策與措施,與深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貫穿人才培養、引進、評價、使用、激勵、服務全過程。

深圳創新有一個現象常被津津樂道,即四個“90%”現象:90%以上研發機構在企業,90%以上研發人員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源於企業,90%以上專利發明出自企業。這得益於深圳多年來大力推動企業與人才融合,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強技術研發能力,持續培育國家高新技術和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強化人才在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用法治為民營企業發展撐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做了這些事

只需拿著一張“鵬城優才卡”,高層次人才就可以直接辦理23項便利服務。深圳近年來著力構建全方位人才服務生態體系: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制度,在人才聚集區創辦高質量的學校;市財政注資1000億元成立人才安居集團,專責籌建人才住房;突出人才的人文關懷,在全國率先成立市人才研修院,建成人才主題公園、人才星光大道等永久性人才激勵和人才陣地。


作者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若琳 上官文復 楊麗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