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到底有多聰明?張良的一個智慧讓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

夏目歷史君


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是中國古代鮮有的智者,或者說神人。他功勞卓著,皇帝對他言聽計從,但他功成名就之後,不留戀權力,急流勇退,得以保全。他更是痴迷黃老之道,他的一個智慧,讓自己的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甚至至今還是一個受人尊崇的千年家族。那麼,他到底是誰,他到底憑什麼讓自己的家族世代輝煌呢?



他就是張良,戰國晚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他是漢高祖劉邦的最重要的謀士,他幫助劉邦率軍一路兵不血刃,率先攻入秦朝都城咸陽。他出謀劃策,使劉邦在危險重重的鴻門宴得以脫身。 後來,他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此時,他是漢朝的王侯,功成名就,但張良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崇信黃老之學,專心修道,想要得道成仙。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雖然說張良病逝了,但他真正的傳奇,才剛剛開始。

據《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後便能應機權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於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裡季、東園公、夏黃公,為雲霞之交。後解形於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屍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這段記載很簡單就是說張良死後,羽化成仙了。



傳張良登仙后,成為了太玄童子,常跟著太上老君在太清之中修道,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七歲即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皆極其奧。據傳他跟太上老君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雖說張道陵跟太上老君學道的說法有點扯,但其先祖張良無疑是張道陵修道,甚至創立正一道的一個重要人物。張道陵為天師派第一代張天師,其子孫世代接任天師之位,被歷代帝王所尊崇。至民國初期,已傳至六十三代,也就意味著這個家族輝煌了2000多年,成了歷史上僅次於孔家的第二大家族。



總之,自從張家創立了正一道後,任憑這世間王朝更替,張天師的家族卻千年屹立不倒,世代輝煌,不得不佩服張良以及張道陵的智慧呀!張道陵與孔子一樣,創立了一服務於朝廷的社會組織,他們幫著朝廷愚民,維護其封建統治,藉此來換取自己家族世代的輝煌。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張良,字子房,潁川城父(今安徽亳縣)人。本姓姬,出身韓國貴胄,其祖五代相韓。秦掃滅六國後,張良輔佐劉邦滅秦、建漢、克楚,立下顯赫功勳,被封萬戶侯(留侯)。

張良雖是一介文弱書生,也從未曾獨自統軍征戰 ,但熟讀《太公兵法》的他卻擅長謀略,在劉邦陣營裡佔有重要地位,他和蕭何、韓信三位西漢開國功臣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加上陳平為“四傑”)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彼時的張良年紀尚小,國仇家恨使他發誓要刺殺秦始皇,滅掉秦國。博浪沙一擊未中,張良逃到下邳(今江蘇邳縣)藏匿起來。在此期間,他因緣際會得黃石公贈予謀略奇書《太公兵法》。張良得此書後悉心鑽研,為日後幹大事打下了紮實的知識基礎。

在中國歷史上,張良以足智多謀著稱。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兵反秦,張良亦聚集百餘年輕人投奔沛公劉邦,史載:“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在滅秦以及之後群雄爭霸的戰爭中 ,張良出謀劃策,屢建奇功。

張良自幼身體羸弱,他以多病之身竭力為劉邦效命,獻計獻策,為漢統一中國起到了巨大作用。劉邦建漢稱帝后,點贊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封其為留侯。

據說張良性格恬淡,不好名利,喜歡黃老之術,常從赤松子遊,因此得以善終。

劉邦掃平群雄、登上皇帝寶座後,為保劉漢江山千秋萬代,開始殺戮功臣,臧荼、韓信、陳豨、英布、彭越等先後被誅殺,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未遭屠戮,算是很幸運的了。

張良之所以功高而不遭漢高祖猜忌,居官善終,其原因據說與高祖劉邦廢立太子一事有關。《史記》記載,劉邦不喜歡性格仁弱的太子劉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要廢黜太子劉盈,最著急的當然是劉盈生母呂后。見劉邦態度堅決,呂后無計可施,只得找張良問計。深諳自保術的張良本欲推脫不管,但呂后再三強求,他才獻出一計:“這事不是光靠口舌就能改變陛下主意的,不過有四位老者很受陛下敬重,現在隱居深山拒絕出仕,如果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則會對鞏固太子之位大有幫助”。

呂后大喜,派弟弟呂澤奉太子親筆信,攜帶厚禮,恭請四老下山。這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就是“商山四皓”。呂澤用卑辭厚禮終於將四位老者請出了山。

此時,恰逢劉邦平定英布叛亂後班師回朝,在慶功宴上,四老隨太子劉盈親來朝賀。劉邦見這四位蒼髯皓首,仙風道骨的老人,十分驚訝。一詢問,才知道這四位相貌不凡的老人就是自己屢請而不出的“商山四皓”。劉邦說:“原來是你們,我曾屢次請求你們出山相助,你等卻避而不見,今天你們卻為何被我兒子請出來了呢”?四老答:“陛下輕慢別人,臣等害怕受辱,因而藏匿不出,太子仁孝,禮賢下士,天下人都願為太子效勞,即便獻出生命亦在所不辭,所以我們慕名下山而來”。

劉邦暗自思忖:“這‘商山四皓’名滿天下,牛逼哄哄,以前連自己的面子都不給,如今卻甘願和太子交往,看來太子羽翼已成啊”。劉邦見太子已經形成一股勢力,羽翼豐滿,背後又有精於權謀的呂后撐腰,恐怕難以廢黜他了,便放棄了廢嫡立庶的主張。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呂后見張良妙計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心存感激,還覺得自己欠了張一個大大的人情,日後眷顧、提攜、保護他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張良淡泊名利,經常閉門學道不出,亦或是雲遊名山大川,和世外高人交朋友。其實,聰慧過人的張良深諳功成身退的道理,他又何嘗不是在以此法逃離政治漩渦、韜晦自保?

劉邦死後,呂后為了報答張良,強勸張良結束學道,還勸他說:“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何自苦如此”。再三請他出山做官,此時的張良已是風燭殘年,身體又虛弱,已經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他再三婉拒呂后邀請,一心一意尋仙訪道,打坐煉丹。

漢惠帝六年,張良老病而死,諡號文成侯,意思是以文才治國安民,善始善終。

和功高震主、被誅三族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比,張良無疑是幸運的。他靠自己的智慧得以善終,而且福及子孫後代,據說張氏一脈綿延兩千餘年且人才輩出,張良若泉下有知,也應該倍感欣慰吧。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張良是西漢初年的功臣中獲得後世讚譽最多的人。由於他不居功自傲,又懂得進退,及時辭官歸隱。他這種做法,後世給予了極大的肯定。認為後世張家能成為中國2000年曆史上最顯赫的家族之一,都是因為張良留下了好的家風的緣故。

(張良劇照)

不過,今天我想說的是,張良當時的做法,真的是對的嗎?會不會反而是張良的做法,害了他的子孫呢?

我們來看兩條記載。一條是《史記》上的:“留侯不疑,坐與門大夫謀殺故楚內史,當死,贖為城旦,國除。”還有一條是《漢書》上的:“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國除。”

“留侯不疑”是誰?他是張良的兒子張不疑,承襲了張良的爵位,所以也是“留侯”。《史書》上的意思是說,張不疑參與謀殺了“故楚國”(也就是戰國時期的那個楚國)的內史(內史是一種官名,差不多也就是舊貴族吧),本來該死,最後花錢買了條命回來,不過“國除”,“留侯”因此不存在了,張不疑成為一個守城門的更夫。

《漢書》上的意思則是說他犯了“不敬”之罪,所以“留侯”給取消了。

這兩段記載,都有些語焉不詳,沒說一個明白。先說《史記》的記載。張不疑是堂堂的“漢初三傑”張良的兒子,他殺個原楚國的舊貴族,就算判死罪,為什麼就“國除”呢?漢文帝不可以把這個“留侯”轉讓給張不疑的弟弟張闢強嗎?為什麼要如此絕情,取消“留侯”這個爵位呢?

(劉邦劇照)

《漢書》上則根本就沒說張不疑殺人的事,而是說他“不敬”。我們知道,在古代,只有得罪皇帝才叫做“不敬”。這個解釋顯然更有說服力一點。既然是得罪了皇帝,“國除”,也是理所應當的。不過,《漢書》也像在和後人打啞謎,張不疑究竟犯了什麼“不敬”,並沒有說。

歷史上雖然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從張良的身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張良在劉邦建國以後,極力辭官歸隱。他雖然獲得了劉邦尊重,但是劉邦其實是並不高興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劉邦看來,張良這樣做,至少表達了三層意思:

一是劉邦認為張良對他有意見。這個意見主要是因為劉邦殺功臣,張良心裡表示不滿,所以退隱避禍。但是張良這種退隱避禍,卻已經把他的態度表現出來了。

二是劉邦認為張良不想歸附他。張良是原先韓國的舊貴族,一心想要依附的是韓王。後來因為韓王實在扶不起來,所以才歸順了劉邦。但是張良一直對韓王念念不忘,所以採用了不和劉邦合作的方式。

三是張良幫呂雉。劉邦在晚年的時候,是狠下一條心,要改換太子,把皇位傳給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的。張良卻在這時候幫呂后出主意,讓她請出“商山四皓”,為劉盈助威。這樣一來,劉邦才暫時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打算。但是,他並沒有就此完全放棄這個想法,從他死前試圖殺樊噲就可以看出,劉邦是正在一步步剪除呂后勢力的。

(呂后劇照)

我認為張良做得最差的一點,就是他出面幫呂后。張良幫完呂后,劉邦去世,劉盈繼位後,本來他應該繼續辭官歸隱的,但是呂后的風格和劉邦可不一樣,她堅決不允許張良歸隱,堅決不允許張良不合作。《史記》上記載:“呂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聽而食。後八年卒,諡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也就是說,由於呂后強迫他留下來,他也沒辦法,最後只得留下來,直到去世。

張良沒有接受劉邦的封賞,卻留在呂后身邊。恰恰是留在呂后身邊的這段歷史,為兒子們埋下禍根。當時張良的兩個兒子張不疑在封國,張闢強擔任侍中。而且張闢強還勸陳平別和呂后對抗。也就是說,張良讓他自己和兒子們與呂后靠得太近了。而恰恰是因為靠得這麼近,呂后去世,諸侯王和大臣們誅殺諸呂后,張良兩個兒子的處境非常尷尬。雖然最終我們也不知道張不疑犯了什麼罪,但肯定是這段歷史,為後來漢文帝毫不客氣地把張家的爵位給“國除”,留下禍根。

至於張家在後世兩千年中,能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姓,那也是因為漢初的時候,張家人就比較多,並非所有的張家人都是張良後代的緣故。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這是劉邦對漢初三傑的評價,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張良確實足智多謀,開國功臣裡張良也是功成身退,史書上說張良精通黃老之道,從不貪圖榮華富貴,劉邦平定天下,初建漢朝後,就跟隨赤松子雲遊天下。

試想,這也正是張良的聰明之處,他深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所以隱居深山,四處雲遊,當然這只是張良聰明的一點,他還有一個智慧,也就是黃老之道的研究,讓自己的家族輝煌了足足兩千多年,他創造了中國第二大世家,據說如今已經傳到第六十四代。

張良在急流勇退之後,為人非常低調,也正是如此,張良的家族存在過短時期的低谷,張良的長子張不疑,前往刺殺原來楚國的王公貴族,最後被判處死刑,剝奪留侯國爵,沒辦法,只能四處遊走,傾盡家財才將其救出,最後做了個守城的更夫。

史書記載:“留侯不疑,坐與門大夫謀殺故楚內史,當死,贖為城旦,國除。”

這怕是張良家族最低谷的時期,比起張良那時候,簡直天差地別,後來張良的孫子張典,做了清河太守,玄孫做了陽平公,也算是上升了一些,比起平民百姓自然是好了不少。

這一切到了張良的第八世孫張道陵時,張道陵才悟出了先祖的智慧,他認為為官始終會被打擊,就算權傾朝野,那也只是曇花一現,昔日的韓信、衛青等人就是如此,要想家族永世昌盛,那就必須與世無爭,跳出權力和財富的紛爭。

就這樣,張道陵開始發揚先祖張良的黃老之道,創立天師道,並形成了“天師世家”,也就是2000多年的道家歷史,從道家創立之後,似乎每一個朝代都想得到道家的幫助,尤其是安撫百姓,統治其思想,天師世家也成了僅次於孔子世家的第二大家族。

據調查,天師世家傳至現在已經是64代尤其是江西LHS張天師一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現如今也一直都有“南張被孔”的說法,天師世家的形成和發展與張良的黃老之道有一定的關係,更像是張良智慧的延伸。

黃老之道: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 "黃"是指黃帝,"老"是指老子,黃老學派就是以黃帝、老子為基礎不斷髮展的一個學派,現如今道家最初的概念就是指漢朝初期的黃老。


羽評郡主


張良是楚漢時期一位大才,兼修法家的帝王之術、兵家的太公兵法和道家的黃老之術。歷史總是用“運籌於帷幄之中,絕勝於千里之外”來形容他,在我看來未免太過片面。

張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人、一位高瞻遠矚的掌舵手、一位深諳人性的心理學家



一、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劉邦就是站在風口的豬)

張良與劉邦不僅是君臣關係,還是劉邦的戰略伙伴、啟蒙老師、救命恩人。為了劉邦,張良絕對夠意思,掏心掏肺的那種。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在劉邦還未發跡的時候,張良唯獨認為劉邦是將來統一天下的人。此時劉邦正在沛縣當沛公,張良就帶著他的隊伍投奔了劉邦,還為劉邦講習兵法,這對以前沒受過教育的劉邦產生了巨大的幫助。



劉邦攻秦兜兜轉轉,進展不順。張良立馬從韓國趕過來替劉邦決策,為劉邦滅秦做出了三大貢獻:取宛城、過武關、約法三章

。楚漢戰爭打響了,張良立馬逃出楚國陣營,回到劉邦身邊,為劉邦出謀劃策,獲得了劉邦的看重和好感。

劉邦先入關中,並關上函谷關大門,讓項羽怒髮衝冠,直接攻破函谷關,雙方已經要進入打仗模式,劉邦處於絕對的劣勢(1:4,而且還是群毆一個)。



張良一看這不行啊,連忙動用自己的社交關係,找來老友項伯在項羽面前求情。又組了一個冰釋前嫌的飯局-鴻門宴。在這宴無好宴,殺機四伏的情況下,處處幫劉邦維繫著,最後還留下來善後

。一場鴻門宴,雖然讓劉邦過得很驚險,但避免了雙方兵戎相見。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要把劉邦趕到了蜀地,其實相當於流放了。劉邦這無賴的暴脾氣快要爆發了,準備發兵攻打項羽。張良一看劉邦又是玩火自焚,連忙一邊勸劉邦冷靜,一邊向項羽求漢中給劉邦,讓劉邦有了回來的出路。



二、高瞻遠矚的掌舵手(數次決策天下的走勢)

等到劉邦出來了(還定三秦),項羽準備轉頭收拾劉邦,張良又勸項羽,劉邦只是想拿回自己本來應當封的關中,沒有東進爭奪天下的意思,讓項羽放鬆警惕,麻痺大意。劉邦才有時機在關中迅速經營,有了和項羽爭霸的資本。

彭城之戰後,劉邦喪失了對關東的進取之心。張良在楚漢戰爭發揮了決定天下命運的決策,因此他的地位與價值在此期間不斷放大。一面給了韓信兩三萬殘兵敗將北上去統一北方(心也真夠大),一面聯合梁地的彭越、項羽最倚重的淮南王英布反楚。



同時,又與項羽打持久戰,項羽軍人困馬乏,要求和談,鴻溝為界。張良又趁著楚軍撤退時,彙集各路大軍對項羽進行圍殲(雖然中間有點挫折)。垓下之戰,是韓信的軍事傑作,也是張良審時度勢的戰略眼光。

天下初定,張良又做了五件大事:第一、廢除六國後代分封制,推崇秦朝的郡縣制,挽救戰爭末期的人心。第二、暫時封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為王,共同圍殺天下最可怕的項羽,日後慢慢剪除(七大異姓王在張良的眼裡不足為懼)。



第三、定都關中,鞏固國本。劉邦想賴在洛陽,群臣勸不動,也只有張良能鞭辟入裡地勸劉邦改主意。第四、論功行賞,安定功臣之心。劉邦取得天下後久久不封侯,讓底下的開國功臣們蠢蠢欲動。雖然沛縣老兄弟沒明面向劉邦說,私下抱怨已經數不勝數。張良勸劉邦立馬給他最討厭的雍齒封侯,穩定了朝堂。

第五、劉邦想要改立太子,一場奪嫡之爭即將開啟。張良堅定不移地站太子黨,還請來了商山四皓給太子站臺,讓劉邦改變了初衷。張良這一做法,讓呂后十分感激,在呂后執政的八年,張良過得極好。



三、深諳人性的心理學家-深藏功與名

張良本身就是貴族出身,見證了韓國內部的爾虞我詐,也在一個較高的視野見證了六國的滅亡。韓國滅亡後,張良遊歷天下,見識和閱歷不斷拔高,在個人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

他處於高位時,可以看朝堂、君臣、天下的走勢。他處於市井時,也能看到真正的人性、人心。這段遊歷,讓張良獲得了人間智慧,從而能在以後的道路上游刃有餘,功成身退。



劉邦初定天下後,張良便有了功成身退的想法。劉邦要把齊地的3萬戶封給他,張良不敢居功自傲,也不敢全盤接受。銳減至1萬戶,再求封於與劉邦相識的留地,主動把自己的名次往後壓。

這是一個一石三鳥的計策。第一、顯示自己淡泊名利,無慾無求。第二、向劉邦表達忠心,追懷一下相識的點點滴滴。第三、不引起他人的嫉恨,不給自己樹敵。張良果然完美地脫身了。



漢初三傑,七大名王,沛縣功臣,被劉邦整死收拾的不在少數,而張良作為第一集團的領軍人物安然無恙,不得不稱讚他的智慧。

四、開創了一個流芳百世的家族

張良本來準備不識人間煙火,一心向道,可以說道家的種子從張良開始,就已經種下了。在呂后的勸說下,享受人間富貴,在不經意間開創可一個流芳百世的家族。

張良家族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在政治上,一部分是在宗教上。張良後代有很多能在史書上留名的政治人物,但總體上看政治地位並不顯赫。張良兒子張不疑襲爵後犯法,留侯之爵被廢。



但他的八世孫張道陵在東漢時開創了道教,張家從此成為了道教的掌門人,歷朝歷代都不變,天師只能是張天師。尤其在中國古代信道皇帝的統治時代,張家更是顯赫一時。從張道陵開創道教至今已有2000年,可以說,張良家族與孔老夫子的孔氏家族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大的贏家。


慵懶國王


張良最大的聰明是有知事之明,知人之明,知己知明,洞察事物之睿,運籌帷幄之能,決勝千里之才。所以漢初三傑韓信、蕭和都受到劉邦和呂后的打擊和迫害唯有張良獨善其身。韓信亡於只知兵不知其君,只明於兵不明於事,只知戰不知人,只知軍個知己加上驕傲勢才以狂的性格最終命喪長樂宮鍾室。蕭和聰明的裝瘋賣傻自汙其名才躲過殺身一劫。


無畏偉強


歷史上凡是能奪天子的君子,也就是開國皇帝,從秦始皇開始,任何一位開國皇帝,沒有一位是以儒臣輔助而奪了天下的。皇帝背後基本上都有道學家的影子。儒學是分的,只有道學才講如何合,合起來的國家,沒有道學的指導,可能找不到實事虛做的合攏之法,這叫真作假時假亦真。劉邦是怎麼說的:對,就是這樣的。其實他只會喝口老酒,但他會說:對,就是這樣的。人聽了就真幹了,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萬事全怕有心人啊。什麼事不是人做的呢?並不是真戲假做,那樣假作真時真亦假了。而是應該假對真做,那樣假作真時真亦假了。這是辯證法,中國誰更精通辯證法?是中國老子,中國道家。張良作為輔助劉邦的頭號角色,不是在與劉邦這個這個酒鬼打交道,而是與劉邦屋子裡的呂姑娘打交道,劉邦聽呂姑娘的,呂姑娘聽張良的。劉邦建國,張良懂功成身退的道理。中國歷史上的呂不韋,張良,諸葛亮,唐玄奘,劉伯溫,包括北方政權的軍師,基本都是道家學術在輔助政權的建立。功成身退是明哲保身的唯一法寶,沒有他法。越國的陶朱翁還得了個天下大美女西施呢。


李198588733


張良,帝王之師,一代謀聖。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祖上五代相韓哪裡。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阻擊秦始皇失敗,逃亡期間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此後他深入學習此書,研習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為日後輔佐劉邦打下知識基礎。

焦聚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

九江王 英布,梁王彭越,齊王韓信。他告訴劉邦用此三人方可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在劉邦身邊,張良看似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但很多戰略部署和用人都是張良給的建議。

籍貫爭議大

《史記》和《漢書》都沒有明確記載他的家鄉故里。只是提及“張良者,其先韓人也”, 目前,河南新鄭,郟縣,安徽毫安縣等都認為張良是當地人,照成很大混亂。

偶遇劉邦

秦末,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勢力。兩人一見傾心,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生為謀士,文韜武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采納建議的明君。

門面當擔

張良加入劉邦集團後,劉邦集團就由小混混轉為正規軍了。張良為什麼能作為劉邦集團的門面擔當呢?

第一 出身;當時的反秦勢力主要是六國貴族,張良本身是韓國貴族,“官三代”(張良家在韓國五世為相指的並不是張家的五代人都做宰相,而是張良的祖父和父親兩人先後為宰相經歷了五代韓國君主)的身份,秦末義軍將領中無人比肩。

第二 刺殺秦始皇,一舉成名。

此後劉邦理由張良,廣結大士,也就是和陳勝吳廣之輩辨別開了。告訴天下人,我不是一個小混混,我是一個賢主,你們可以來歸順我。

帝師

此後,張良總是說自己學習了一本沒有人能懂絕世兵書,吹噓自己的奇遇,說自己受到仙人指點。很多觀點一般人無法理解,自己劉邦能明白,說到底就是吹自己和劉邦,當然自身的知識儲備還是夠的。

張良在很多場合大說特說過至關重要的一句話:“沛公殆天授也。”翻譯成過來就是:“沛公劉邦大概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吧!”雖然是虛擬語氣,但意思十分肯定——沛公劉邦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吹捧劉邦時,張良沒有忘記提供論據。他聲稱自己深諳一部兵書的精髓,但沒人能聽懂,劉邦就不一樣了,他悟性良好、智商超群,能在瞬間領會兵法的妙處,並能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就這樣,劉邦就喜歡上了這個既能誇自己,又能出主意的謀士了。

貢獻

張良:

賄賂項伯使為漢王劉邦加封漢中地區,成為劉邦進軍漢中的基礎;

獻著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劉邦的鞏固發展和日後東進,取得了重要的保證;

矇蔽項羽,將其目標轉移向齊地,為剛剛平定三秦的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的時間;

獻著名的“下邑之謀”,使在彭城全軍覆沒的劉邦扭轉敗局,更因此扭轉了楚漢戰爭的局勢;

借箸諫阻分封,是避免一次重大戰略錯誤,為今後的統一王朝做出明見;

虛撫韓彭,兵圍垓下,決定了劉邦的最後勝利;

勸都關中,以漢中之固,保漢室日後安寧,否則在七國之亂時恐怕就能被攻破都城;

諫封雍齒,殺一儆百,使漢朝確立了郡縣為主,封國並行的制度,在那個時代,保證了國家的一統和安寧;

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評價

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領。劉邦遂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劉邦第一個說的人是張良,可以說是把他排在第一了,當然其中不乏劉邦的種種私心,很多人對排名有不同的見解,但是第一,張良確實是一個非常的戰略家,其次,張良於劉邦,更早,更懂,更信,更好控制。把他排第一,也可能有強制群臣之意。

正所謂好兵者崇韓信,管理者愛蕭何,投資人者喜歡張良的審時度勢。排名沒什麼重要的。

功成身退

劉邦建立漢朝,張良被封為留侯。

張良肯定不是用兵如神的軍事人才,因為無論是他單獨帶兵還是參化,都沒打過什麼出色的勝仗。 張良肯定也不是治府之才,因為他也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政績。 但是張良絕對是任何帝王夢寐以求的頂尖人才——那種對人心時局極有洞察力的智謀之士。

此後,王朝建立,張良無兵權,無實權,追求黃老學說,劉邦對他也算是放心。

結束一生

怎樣來結束這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想了一下,就用《留侯世家》裡面看到差點落淚的一句來結束吧。故事從劉邦晚年開始,晚年劉邦寵愛戚夫人,欲用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取代呂后的兒子為太子,劉邦心意很堅決,呂后等日夜憂懼但是毫無辦法。後來呂后向張良求計,張良一開始是拒絕的。那時的張良已經是大漢朝神一般的人物,而且歸隱不問朝事已久,唯一值得自己出馬的事大概只有皇帝召見,去和老皇帝劉邦吹吹牛,回憶那些崢嶸而光輝的歲月,或者侃侃某個大臣表現如何。晚年的劉邦是孤獨的,皇帝后期再也不是隨便和大臣在大殿之上喝酒,酒醉之後任由臣子拔劍擊柱、放口高歌的隨性皇帝了,伴君如伴虎是劉邦後期的真實寫照。曾經韓信在的時候,老皇帝還可以和韓信一起論論兵道,聽韓信一臉坦誠的說“大王不過十萬而,信多多益善”。未央宮後,整個朝廷,夠資格和皇帝談笑風生的就只有留候了。這裡說的資格倒不是說功勞的問題,而是一種隱秘的心境,我始終覺得劉邦、張良、韓信三個人是一類人,他們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理解和欣賞,他們的性格像雲,漂浮不定氣概非凡,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在心境上達不到那種境界。


後來,劉邦想換太子,呂后等苦苦哀求,後來張良獻計,保住了太子之位。所以呂后儘管殘暴非常,但是對張良很是感激。劉邦死後,張良晚年辟穀修仙,這時發生了整個史記裡面呂后身上最溫情的一幕,也是讓我最感動的少數幾幕之一。史記記載“(張良)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強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這段話大意是說,呂后強制張良要吃飯,說人生苦短,何乃自苦至此。看到“自苦”這兩個字,竟覺眼角一酸,也許本質上這才是張良真實的一生吧——自苦。

無論是早年散盡家財刺殺始皇帝,中間下邳得授天書,成就不世之業,晚年道引輕身,辟穀修真,中間卻不知多少苦楚。默默地忍下,不改少年之心,銀鞍白馬,談笑傾危天下,背後更多的是“自苦”吧。和劉邦這種雄主共事,一輩子君臣之間雲淡風輕,背後也許是這個人各種處驚不變和刻意為之。“自苦”和“魁梧奇偉”一樣是對他最好的描述,

嘆哉!大英雄豪傑當如此!

爭議

餘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這是太公對張良的描述,其實他對張良還是有一定偏見的,由於張良沒有管過具體的事,也沒有帶兵打仗,總是在幕後出謀劃策。說如果以貌取人,坑定不會知道他的才華,說的就是留侯,這是不是對張良羨慕的一種嘲諷嗎?

對張良後期追求修仙之道,可能不太符合大眾的口味,大家都喜歡古人以轟轟烈烈的結局收場,假如他幹了一件大事而死去,那麼他或許就會少一些爭議。但其實這也是張良的一種智慧,站在帝國的頂端,有很多人都被權利衝昏了頭腦,有幾個可以善終?可以舉例子的,都不是太多。

追求復國,確實有一段時間他追求恢復韓國。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吧,祖上兩代為相,到自己就沒有了,先不說要繼承先輩之志,單從忠誠來說也是可以理解,跟何況古人如此重視忠誠。

總之,對於張良,確實不適合帶兵打仗,但確實是一位於帝王而言的頂尖人才,他總是能清晰的告訴劉邦當前的天下局勢,當劉邦犯錯時,總是給他體現,幫他解圍。他不擁兵自重,不爭名逐利。當需要的時候,我就來,不需要就追求自己的黃老之學。

於一個帝王而言,難道不是最好的人才嗎?

有人要拿韓信和蕭何比,這有什麼好比的,術業有專攻,他們三人,對於劉邦,都是必不可少的。他們在各種的領域都可以說非常成功,那些說張良沒什麼功績的人,可能只是自己的層次沒有達到吧,一個白手起家的帝王對其評價如此之高,難道就因為張良總在身邊打擦邊球嗎?我想不見得吧。或許說,他的很多思想見解,一般人也不能理解吧。

以上。


每天學知識


張良的軍事智慧比不上陳平,後勤保障比不上蕭何。但相比較另外兩個,張良最大的智慧是退隱江湖,這不是另外非劉姓王或者侯可比擬的。


義門陳孤舟蓑笠翁


你強任你強,張良加東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