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故事:五塔的由來

在易縣縣城南部,自東南而西南,依次呈弧形排列著五座塔,這就是:燕子塔、鎮靈塔、黑塔、白塔和荊軻塔。這五座塔的修建,都和紀念戰國時期燕國的歷史人物有關。

易縣故事:五塔的由來

燕子塔,又稱觀音禪寺塔,位於易縣高陌鄉燕子村西。

相傳該塔是為紀念燕太子丹而建。燕子村為燕子塔而得名。燕太子丹姬姓,名丹,又稱燕丹,戰國末年燕國最後一位君王,燕王喜的太子,幼年的時候,燕王喜為修好於,將燕太子丹作為人質留在咸陽,期間受盡了秦王政的冷落虐待,秦王政見燕太子丹長相不凡,進而並沒有加害於他,後來燕太子丹成功逃脫回到燕國。

古塔為八角十三層密簷式,通高16.5米,八稜13層,塔座為束腰形,第一層有塔心室,始建於遼代,明正德五年(1510年)理修,因而從塔的造型及斗拱的樣式斷定,塔的建築年代應為明代。塔址處原建有觀音禪寺,古塔為該寺的附屬建築,但寺已毀。1985年,河北省文物局撥出專款,對塔基進行了維修,此塔屬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2009年5月8日起由私人集資重新修建觀音禪寺。

易縣故事:五塔的由來

易縣鎮靈塔,也稱血山鎮靈塔、血山塔,或血山村塔,位於保定市易縣血山村,距荊軻塔往南不遠。塔座落於血山村村北小山坡之上,是易縣文物保護單位。

塔建於元代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塔基殘破處發現遼金時期的溝紋磚,對該塔的建造年代提供了參考依據。塔傳為紀念樊於期而建。樊於期為助荊軻刺殺秦王,自殺獻頭,後人為紀念他,在他曾經居住的血山上建塔,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其實這座塔是一座高僧墓塔,在古塔的第二層,嵌有一塊石刻,上書“大朝易州開元寺尊宿敖公尚座靈塔”,銘文中的“大朝”應該是指元朝建立前成吉思汗創立的“蒙古汗國”的國號,時間大約在1206年至1271 年,現在古開元寺已無存,獨存此塔。

鎮靈塔,通高約7米,為磚石結構的三層方形塔,塔的三層出簷均為下疊澀5—6層砌壘。古塔為四方形密簷式塔,現存三層,從建築形式上看,原塔應該更高, 可能是上面幾層倒塌了。古塔南面開門,其餘三面開窗,首層有塔心室,各層疊澀出簷。古塔的基礎部分磚塊已鬆散,看上去已經很危險。

1983年4月,該塔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易縣故事:五塔的由來

荊軻塔為八角十三層實心磚塔,通高26米,磚石結構,造型典雅。塔身下面是一個八角形磚砌臺座,臺上建須彌座,須彌座上以磚雕製出平座欄杆,整個須彌座雕飾極為富麗。塔身往上每層高度遞減,使塔身輕盈挺秀。此塔深受歷代名人關注,現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荊軻作為一名刺客而能名垂千古,是與樊於期的死義分不開的。樊於期死後, 在樊館附近,鄉民逐漸聚居成村,因山上有紅土,傳說那是樊於期的鮮血所染,遂取名“血山”。元代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當地紳民在這裡修建了一座鎮 靈塔,來紀念樊於期。塔現殘高7米,三層方形,磚石結構,造型奇特。三層代表“天、地、人”三才,四方無頂,象徵樊於期遺體有四肢而無頭顱。對於樊於期的 死,後人多有不同看法,但多數人以“輕生重義”而予以同情和讚頌。

後人還在燕子城(今燕子村)觀音禪寺內建塔一座,相傳是為紀念燕太子丹而造。此塔為八角十三層,密簷式磚結構,通高16.5米,現存塔為明代建築風格,省文物保護單位。

易縣故事:五塔的由來

至於黑塔和白塔,相傳是為紀念左伯桃和羊角哀而建。據傳,燕國名士羊角哀 與左伯桃為友,聞楚王賢,共往投奔。路遇風雪,衣薄糧少,左伯桃並衣糧於羊角哀,自入空樹死。羊角哀入楚為上卿,備厚禮葬左伯桃。羊角哀夢見左伯桃訴說被 墓鄰滋擾,不得安息,醒後即拔劍自刎,急赴九泉去護故人。後世遂稱友誼深厚者為“羊左”、“羊左之交”。黑塔是為紀念羊角哀而建,高約13米,白塔是為紀 念左伯桃而建,高約15米,均為磚結構六角三層。兩塔始建於元代,明代重修。可惜黑塔於1996年因大雨倒塌,現尚未修復。但羊左友誼,千古傳頌。

易縣故事:五塔的由來

這五座塔,建築風格各異,巍然挺立於易水河畔,被稱為“五塔鎮燕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