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在我國,對墳墓歷來都很看重,人還在,就會先選好墳墓位置。在一些大一點的家族,對墳墓更是看重到極點,不管死在哪裡,死後都得葬入祖墳。甚至,有的家族還會專門供養守墓人,打掃墓園,清理雜草,防止野獸和盜墓賊打擾先靈。

民間如此,皇室更甚。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在皇家,有專門的守陵人,他們的一生和子孫,都為皇室而服務,一直負責看守皇陵。

清朝雖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也有他們的皇陵,有他們的守陵人。

清朝296年的歷史之中,一共建立了三個皇陵,分別是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梁各莊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是清朝入關之後修建的第二座陵墓,也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保存最好的帝王陵。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雖在河北,但清西陵離北京卻不算遠,僅為90多公里。

清西陵與別的皇陵一樣,曾經也有守陵人。

河北這個村子,就是清西陵守陵人的後裔,他們的祖先曾經都是守陵人。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這個村子名為忠義村,百年以來,村民們一直負責看守皇陵,從未離開過,忠義二字,可謂是名副其實。


忠義村位於河北省易縣縣城西15公里外的西陵鎮,地處清西陵的腹地。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從第一批守陵人入駐忠義村守皇陵,到如今,時間已經快有300多年了。

在這300年裡,他們從清西陵的守陵人隨著清朝滅亡,慢慢成了如今的普通農民。

但,或許是職責,或許是使命,即使如今的他們已經不用在看守皇陵,但也從未離開,而是選擇默默守護。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值得一提的是,忠義村90%都是滿族人,至今村裡還保持著非常濃厚的滿族氣息。

當年,在清皇室建造了清西陵之後,為了守陵,他們不斷從北京、東北和清東陵派八旗子弟來守陵。他們在此定居,在此生活,在此守護先人。

就這樣,他們成了專業的守陵人,而這也成了守陵人的村落。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如今的他們,可能年輕一代的村民都不知道自己的先祖是清西陵的守陵人,他們的存在是為了看守皇陵。

但不管怎樣,如今的他們過得很幸福,更是根據自己村落的特點開展了旅遊,讓自己的村落過得更好。

百年前,大清亡了,但他們不曾離去,繼續信守承諾,履行著先人的責任。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百年後,他們是新時代最普通的村民,不用再看守清西陵,不用再履行百年以來的責任,但也未曾離去,而是選擇繼續留下,建設美麗而美好的家園。

其實,在我國各地,都有守陵人的後裔,而他們,又有著不同的故事。

最後的最後,你知道河北這個忠義村嗎?

河北有個農村,村民都是滿族,他們可能不知道祖先是清皇陵守墓人

你的身邊還有守陵人的後裔嗎?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和承諾呢?

我是野史君,我期待你的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