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解什麼情況下不宜多喝水?

  關於,喝水。是否越多越好?什麼情況下不適合多喝水?一起來看看。水,屬陰。熱水,也屬陰。有形的水進入人體後,需要人體自身的陽氣去蒸騰氣化,被人體吸收利用。如果陽虛、氣虛明顯,無力蒸騰氣化有形之水,反而使水停留在身體局部,造成局部水分過多,加重身體的負擔。夏季氣溫較高,一盆水灑地上,很快就幹。而冬天,一盆水,灑到地上,蒸發很慢,甚至結冰了。所以喝進去的水能否被人體吸收利用,需要看自身陽氣的狀態。如果陽氣實足,多喝一杯也無妨,如果陽氣不足,多喝一口也許就想小便。溼氣較重者,本身就是水液過多,排謝不掉,如果再多喝水,身體就如同自然界一樣處於陰雨連綿的狀態。以下情況不適合多喝水↓1. 溼氣重者,不宜。 2. 寒氣重,陽虛者不宜。 3. 氣虛重者,不宜。 具體情況有:(1) 舌苔白膩、白厚,舌頭兩邊有齒痕者。或舌淡嫩而苔水滑,甚者舌面津津然欲滴,謂之水舌。(2) 面色暗淡,無光澤發黑,面斑較多。(3) 飲水後小便次數多、量多,夜尿較多,怕冷腰痠者。(4) 眼胞容易浮腫,或眼袋較大,或眼圈黑暗者。(5) 吐痰較多,且多為清稀白痰者。(6) 平時容易犯困,乏力,下肢酸困者。(7) 咽喉時常有異物感,甚至像塞了一塊肉一團棉花,吐不出來,咽不下去。(8) 時常心慌、胸悶、頭暈,伴有下肢腫脹。(9) 體型偏胖,腹部脂肪堆積較多,經常吸菸飲酒。(10) 感冒發燒後,身體困重乏力,噁心,食慾差,精神不振,咽喉並不幹疼。(11) 風溼性疾病,關節痠痛或腫脹,陰雨天或遇寒溼加重者。(12) 平時不喜歡喝水,或者口不渴,說明體內並不缺水,不用強迫自己多喝水。所以,當你每天堅持大量喝水,而仍然便秘,仍然上火,仍然冒痘長斑黑眼圈。是否需要放下你手中的水杯?


中医讲解什么情况下不宜多喝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