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信訪廣角】多措並舉破解農村信訪難題 ——對泗陽縣來安街道的調研報告

徵地拆遷、土地糾紛、集資融資、勞動社保、特殊群體待遇等問題是當前農村信訪主要原因。江蘇省泗陽縣來安街道從細微處入手,精準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大走訪大排查為基礎,堅持源頭預防與排查化解並重、專業調解與綜合調處並用、化解矛盾與便民服務並舉的原則,確保了社會大局持續和諧穩定。2017年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6%,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良好社會局面。主要做法:

一、織密一張網,服務全覆蓋

一是實行網格化管理制度。全街道共設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18個,三級網格144個。以村為基礎網格,充分利用基層組織和公益性崗位服務人員資源優勢,在每個單元網格區域內配置1名網格員,每名網格員聯繫網格內10戶農戶,實時採集農戶家庭情況,實時對網格內居民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動態管理和服務,直接面對面服務群眾,實現社會服務管理網格化、常態化、精細化。

二是開展走訪大排查。開展“串百家門、記百家事、熟百家情、辦百家事”、“三進三幫”和“萬名幹部走基層、結隊包扶暖民心”等活動,駐村幹部、村幹部、網格管理員等,將群眾反映的思想上傳到街道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分級進行受理和督辦,變各級幹部蹲在機關被動等事為下基層駐村主動服務、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變上級壓下級解決問題為上下聯動解民憂、化民難,改進了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方式。

三是強化情報信息分析。暢通信息渠道,積極對接縣級信訪部門,上報本單位信訪情況,同時瞭解全縣面上總體形勢。根據縣“一四五”聯勤聯動機制,每天對各類信訪信息進行研判分析,並實行周通報、旬分析、月總結,確保重要敏感信息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二、一村一律師,遇事找法律

一是律師進村居,法律送上門。2015年開始,推行“一村一律師”工作機制,探索出一條化解矛盾糾紛、深化平安建設的新路子。將派駐或聯繫社區(村)的律師姓名、單位、職務、照片和電話等信息進行公開公示,律師以入戶走訪或電話溝通等形式向村民提供法律服務,告知辦事流程,代理群眾急辦事項。

二是部門聯動,多元化解。街道信訪辦、司法所、派出所與律師事務所組成群眾信訪矛盾集中調解小組,對徵地拆遷、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採取登門入戶調解法,到田間地頭、到家庭進行現場調解,當面勸導,拉近與信訪人之間距離。對因雙方不肯退讓、易激化的矛盾,則採取“背靠背”和“面對面”調解法,由調解員分頭做好調解工作,平息衝突,化解心結。

三、鄉賢議事庭,民主來說話

將街道59名鄉賢分到19個村(居),充分依託“鄉賢評議庭”平臺,藉助鄉賢對農村各種矛盾掐得準脈、找得到根、摸得到門的優勢,憑藉鄉賢的公道、威望和豐富的社會閱歷,調解鄉村信訪問題、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用百姓的土法子,解平百姓的鬧心事。“金牌調解室”、“群眾專項議事庭”等一批民間調解機構成了群眾的主心骨,許多久拖不決的信訪難題得以化解。村委會將群眾一時解決不了的矛盾,拿到“鄉賢評議庭”上協調化解,架起了連心橋,促進了村民團結、社會和諧,群眾親切地稱“鄉賢評議庭”為“孃家”。

四、專業調解員,調解效率高

針對社會熱點、難點矛盾糾紛,大力推進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聘用專職人民調解員,有效化解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熱點、難點矛盾糾紛。專職人民調解員由縣司法局統一業務培訓並測試合格,經核准登記造冊後,由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發給聘任證書,一年一聘。

目前該街道在18個村(居)都建有專門調解工作室,每村聘用1名專職調解員。每個月由街道對村級專職調解員集中開展一次業務培訓。

五、加強問責制,層層傳壓力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強化領導幹部“一崗雙責”和信訪部門首接首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履職盡責抓好落實。街道黨工委書記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從問題的處置督辦,到重點人員的教育疏導,都做到直接過問、直接協調、直接推動,確保責任上肩、問題解決。制定《來安街道信訪工作考核辦法》,按照“誰製造問題、誰承擔責任、誰受到追究”的要求嚴肅工作紀律,對凡因工作方法簡單、工作作風粗暴等導致群眾利益受損、引起重大信訪問題的,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追責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