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信訪”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疫情發生後,青島平度鳳台街道啟動了最嚴格的聯防聯控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可能造成的感染風險。為確保群眾的訴求能夠及時有效解決,鳳台街道通過“互聯網+信訪”,架起了政府與群眾“零距離”溝通服務的橋樑。

“互联网+信访”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網上代辦,群眾“不跑腿”。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信訪工作不斷檔、不脫節。鳳台街道除張貼通告外,以微信為主陣地,通過微信公眾號、村(居)微信群廣泛轉發網上投訴地址、街道信訪舉報電話和代辦員信息,引導群眾通過網絡、來電等方式表達訴求。同時,在原有群工隊伍的基礎上,鳳台街道在返校大學生、返鄉青年、志願者、年青黨員等群體中,擇優選拔了58名網信代辦員,主要負責收集村莊村民的建議和訴求,並幫助通過網上平臺反映。考慮到群眾出入不方便後,網信、來電數量可能會較以往大幅增長,鳳台街道抽調2名工作人員對所有案件及時分發、跟進、督辦、回訪,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

即受即辦,處置“零延時”。新冠肺炎特殊時期,鳳台街道制定了臨時工作方案,對反映疫情類問題特事特辦,實行“1+1+1”工作模式,即“1名工作人員具體跟進、1個小時內聯繫反映人、1天內解決問題”。2月4日,鳳台街道接到一市民張女士投訴電話,反映“某小區因疫情只開啟北門,但是有居民從南牆柵欄處自行進入,存在安全隱患”,街道社區負責同志立即趕往反映地點。經查看,由於個別居民防控意識淡漠,圖一時方便,利用柵欄損壞處出入,給小區疫情防控帶來了隱患。為此,社區立即和物業人員將此處封堵,並安排了24小時的值守人員,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從接到投訴件到解決問題,總共花了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

“軟硬兼施”,“全壓實”。為確保各類投訴件接聽及時,回覆規範,鳳台街道在社區、站所新安裝了14部錄音電話,由專人負責接聽。每週信訪辦對社區、站所工作人員接聽、答覆的投訴電話統一審核、彙總、存檔。街道由紀委牽頭聯合信訪辦,成立了專門督察組,對涉及疫情類投訴件逐一回訪。同時,優化了獎勵機制,將群眾滿意度作為主要考核指標,確保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交上一份群眾滿意的答卷。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媛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