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立冬後,你是否會感覺到口乾舌燥,睏乏無力,頭暈腦脹,怎麼睡都睡不醒,頭臉油膩,毛孔粗大,上廁所的時候,大便溏稀不成形,舌苔厚膩,消化不良,渾身痠痛,不清爽,就好像身上穿了件溼衣服......

其實,這是你被溼氣纏身的信號,尤其是氣候變得潮溼多雨之後,人最容易被溼邪擊中,加上潮氣越來越大,對人造成的傷害就更嚴重了。下面讓我們來跟溼氣來個了斷吧!

3個溼氣重的誤區!

誤區一:“溼氣重”者少運動

有些患者認為,“溼氣重”說明身體比較虛弱,應該注意休息,少運動。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為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感四肢無力,但又不想運動。其實,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加速溼氣排出體外,比如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都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誤區二:吃辣發汗可祛溼

通過吃辣發汗祛溼的說法流傳甚廣,不少人認為,四川、湖南、重慶等地的人愛吃辣,是因為其能發汗祛溼。對此,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金陵名醫館教授張鍾愛在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指出,四川、湖南、重慶等地氣候潮溼,吃辛辣食物可以發汗,但中醫認為,溼氣大多與脾的運化有關,和出汗關係不大,所以中醫在提到祛溼的時候,更多的是強調健脾利溼,而非發汗。

誤區三:只顧“祛溼”不“健脾”

很多人在“溼氣重”時只顧著祛溼,卻忽略了健脾,這樣的結果往往是“舊溼氣剛走,新溼氣又來”。對此,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主任田耀洲在接受《新華日報》採訪時指出,祛溼時最好兼顧祛溼和健脾。祛溼可增強脾的運化功能,健脾則能使祛溼更容易,進而產生良性循環效果。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4款祛溼茶飲方,讓溼氣無路可逃!

1、茵陳荷葉大棗飲

材料:茵陳20克、荷葉10克、大棗10枚、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

製法:將洗淨的茵陳、荷葉、大棗、炙甘草、生薑放入湯鍋裡,加水2升,先大火煮開後,轉入小火共煮30分鐘後即成,當茶飲用。清熱化溼、疏利肝膽。

2、木棉花茯苓茶

材料:赤小豆30克,赤茯苓、木棉花、川萆薢10克,燈芯花10克。

製法:將赤小豆打製成粉,川革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沖泡赤小豆粉代茶飲,也可做早餐食用。

功效:赤茯苓能滲利溼熱;燈芯花能清熱利尿、清心除煩;木棉花能清熱祛溼;赤小豆能清熱解毒。

長飲具有清熱祛溼、利水固澀之功。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3、薺菜車前子飲

材料:薺菜30克(鮮品50克),車前子15克(紗布包)。

製法:薺菜洗淨,與車前子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煎20分鐘即成。清熱、利水、消腫,尤其適合水腫,伴有小便黃赤短、口乾口渴的人群飲用。

4、太子參大棗陳皮茶

材料:太子參15克,大棗5枚,陳皮3克。

製法:將太子參、大棗洗淨,連同陳皮共同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頻頻飲用,可連續沖泡3~5次。有理氣和胃,健脾祛溼的功效。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中藥膏滋,從“根”調理,全面祛溼!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祛溼方法,可以輔助祛溼,但是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並且需要堅持很長時間。溼氣重的人可以選擇更為簡單有效的方法,最近幾年中醫祛溼造詣很高,中醫歷史悠久、標本兼施、安全無害。祛溼健脾中藥效果最佳!

祛溼臨床常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知坤清食飲》,來源於中原地區,距今有200餘年的歷史,在沿用古方的基礎上,又精心選用了24味中草藥經過三煎三榨的獨特工藝慢火熬製,形成藥之精華,能夠起到健脾利溼,消腫解毒,祛除體內溼氣的作用,百餘年來收效良好,此方相比中醫湯藥或者西藥,更有優勢,高效、中和了藥物偏性,可以放心的服用,效果穩定持久,口感也好。

此方可以有效的健脾祛溼、消腫解毒,在治療口臭、痘痘、便秘、失眠、面色差等方面,96%的人都可以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作為被重點扶持的傳統老字號,此方足不出戶就可以購到。但是對於國外的一些患者,比較難以郵寄。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祛溼的穴位

1、豐隆穴

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拇指)。作用:中醫認為溼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溼、清神志,尤其適合初冬裡溼邪較盛的人群。

2、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後,會在膝蓋內側看到一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

天然的溼氣“環衛工”被找到,睡前來幾口,趕走毒素垃圾,去溼氣

3、中脘穴

位於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可仰臥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4、陰陵泉穴

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處於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5、地機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在陰陵泉穴直下3寸,即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脛骨內側面後緣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