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職稱工資制度,已經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嗎?你怎麼看?

熊忠萬冷眼看世界


首先,同樣的學歷,同樣的能力,同樣的工作量,同樣的成績,因為職稱不同而收入不同,而且工資差距非常大,這樣就給高職稱者得到莫須有的榮耀和豐厚的經濟收入,打擊了大多數教師工作積極性,挫傷許多正直人的人格與自尊。不利於工作,不利於團結,不利於社會的和諧……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工資多少是一個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工資的不公,而讓老師寒心!公務員獎金多,補貼多,可以自然晉級,沒有名額限制。老師一天十幾個小時上班,沒有獎金和補貼,憑職稱受到各種條件限制和打壓,讓老師們看不到希望!

2 心胸坦蕩、良知高尚的老師往往埋頭奉獻,不太在乎其他。這類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和貢獻也是最大的,可他們鮮有高級職稱,他們只想活得坦然一些,高興一些,長壽一些,凡事不必斤斤計較。不能說明他們不在乎職稱。

3 關鍵評上職稱的人,坐享其一成,在工作中就可以推託,少幹活,多拿錢。而未評上的,因為晉升不僅硬件符合,還要走後門,找關係。許多人還因為花了精力,花了錢,還雞飛蛋打。所以勞心勞力,雖表面上去做,但也是怨聲載道,難以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中。

4 按學歷晉升職稱最合理 ,增加教齡補貼,這樣年輕人高學歷,職稱定高級,工資也高 。老教師教齡長,工資也高。

5 還有些磚家,硬說那些沒評上職稱的老師要麼資歷不夠,要麼沒有評優課等。說穿了是掩耳盜鈴的說法。實際情況遠不止這些!尤其是腐敗問題在中小學職評中最嚴重了,這不但影響了同行之間的團結,而且還給下一代留下了禍害!你敢肯定老師為職稱,弄虛作假的情況學生豈有不知道的?

結束語:失去按勞分配的初衷,極大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取消了也罷。


遊戲大咖王


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讓評職稱成為了教師的中心工作。一心一意搞教學,那是死路一條。為職稱:可以投機鑽營、放棄道德正義誠信善良、出賣尊嚴人格。當教育工作者心中的目標只關心名利、教師不再堅守道德善良公平正義誠實守信,我們的民族教育還能發展好嗎?孩子們還能健康成長嗎?一心評職稱的教師,他的心裡還能有多少空間去裝學生?

教師拼職稱對中國基礎教育的毒害嚴重且影響深遠。取消職稱工資,讓校園安靜下來,讓教師們都能安心於讀書育人!


qzuser236737859


中小學職稱工資制度有利有弊,但是我認為更多的是弊大於利。


首先,職稱的名額有很大限制,符合的高級職稱的人往往比名額多許多倍,但是職稱卻很有限,有限的職稱引起了很多矛盾。高級教師比普通教師的工資要高出一倍,這不免讓許多教師心寒。特別是城鄉之間的差距,城裡重點學校名額多,農村學校名額少,造成了城鄉的不公平,很多優秀教師屈服於職稱,拼命往城裡走,使得農村教師緊缺,城裡教師超編,師資力量懸殊,使得農村教育遠遠落後於城裡。不利於教育的發展。


其次,同工不同酬,分配不公平,極大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由於高級教師與普通教師收入差距過大,但是事實上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成績、能力都不相上下的情況下,這樣會引起廣大教師的不滿,容易產生心理不平衡,影響工作積極性。不是單單靠幾個高級教師就能把中國教育搞好,靠的是全體教師,絕大部分教師共同努力,同工不同酬卻極大影響了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不利於教育發展。

除此之外,由於職稱名額有限,職稱又與收入掛鉤,多人爭搶幾個名額,容易發生一些不公正的現象出現。有人說,評職稱不是靠能力,靠的是送禮,靠的是人脈。社會上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潛規則評定職稱,這樣不利於社會公平公正,也容易是教師產生不平衡心理,明明做一樣的工作,一樣的能力,為何靠關係評上了高級教師,差別就這麼大呢?


所以中小學職稱工資制度還是存在很多弊端的,希望未來國家能加以改善教師工資制度,維護社會公平公正。


沐雲的風


教育是良心工程,也是長期堅持奮鬥的工程。曾經的多少個日日夜夜,需要國家和社會的認可,需要得到應有的尊重,需要得到相應的報酬。還有更好的晉升工資的方案嗎?沒有。只有制度的保障,才有由幾十元的工資堅持到現在。沒前輩們的努力和接力哪來今天的富強?職稱就是給老師畫的一個“餅”,一個讓老師嚮往的“餅”,為之奮鬥!


冬陽151993417


職稱制度有它的積極性,但這一制度遭到體制內成員集體吐槽的罪魁禍首是指標,大家都符合條件了,由於指標限制甲晉升了乙落榜了,甲為什麼晉上而乙為什麼落榜?沒有答案,領導說的!弊端越來越大!

所以建議,取消指標限制,符合條件自然晉升,這樣既能激發工作熱情,還避免按年齡自然晉升的不勞而獲!


鄉村教師956


早已過時了,到該改的時候,現在評上的沒有工作積極性,沒有評上的面對無望的職稱更沒有工作積極性,職稱嚴重銼傷了教師工作積極性,教育部門難到沒看到職稱把教師變成什麼樣了嗎,不深入一線調查,只聽所謂磚家獻言,造就了教師的惰性,會毀了中國教育的!


醉易夢攜情98


當前教師的工資主要由職稱決定,與工作量、教學效果、業務能力等卻沒有任何關係,與多勞多得原則完全脫鉤,評上職稱後即使躺著也收錢,一評永逸。嚴重挫傷教師隊伍的積極性,這是現在教師隊伍工作積極性不高、很多工作難以安排下去的根本原因。不改革,基礎教育就會毀在這裡。


東風吹戰鼓擂TLP


我覺得工資這樣才合理:第一、看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第二、看教齡,隨年齡增加。第三、按地區,農村要高於城市。第四、教師也要得到該有的補貼,現在的工資確實有點尷尬。(第五,要有一定的福利,要給予教師尊重的社會基礎要求。)


想用心活下去


應淡化職稱工資!職稱應只是一種榮譽!評上高一級職稱的,應給予一定獎勵,但不能和工資掛鉤。


手機用戶5889247215


職稱只會滋生更多弊端。評上的、逐漸對工作懈怠;沒評上的、或許會認真對待工作,但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還沒評上,那麼也會漸漸失去工作激情。另外想評的,就會想方設法去搞關係,心裡都沒放在教育上……。請給教師一片靜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