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速淘汰 未來相關企業存活率不足10%

2015年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黃金元年”,自從汽車行業朝著這個趨勢開始邁進,越來越多企業看到了其中的存在的巨大利潤紛紛開始佈局,由於資本的快速注入,短時間內崛起一批企業快速崛起而後又迅速隕落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登上新能源汽車這艘大船上的“水手”開始逐步被淘汰出局,市場激烈程度難以想象,到底它們經歷了什麼?

目前國內推行的新能源汽車大多基本以電池為動力核心,據瞭解,工信部目錄已經登記的動力電池企業,已經從去年的200多家,下降到100家左右。目前中國這些動力電池企業有的開工率不足30%,有的企業則供不應求,前後差距被逐步拉開。今年1至8月份,動力電池的裝機量主要集中在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和孚能科技。產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這四家總和佔了裝機量的70%左右,餘下不到30%的市場,被近百家企業瓜分。一位汽車動力電池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監管趨嚴、補貼退坡、外資捲土重來的背景下,2020年動力電池廠家數量將銳減已成業內人士的共識,整個動力電池行業從暴利迴歸微利,行業開始加速洗牌。

尤其在補貼退坡加速的情況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的利潤受到直接影響,很多企業的資金迴轉面臨困難。6月28日,沃特瑪公司發出通知,稱公司因出現資金困難的緊張局面,將從7月1日起全體員工放假6個月,8月2日,猛獅科技自曝現金流緊張,妙盛、智航等一批動力電池企業遭遇了停工減產。11月,河南環宇集團正式宣告破產,最終的原因是由於不節制的多元化投資,導致了其資金鍊斷裂。當然,還有更多的電池企業未見報道就已消失,無聲無息。

同時,隨著補貼完全退出的時間越來越近,日韓電池企業已經準備捲土重來,松下、三星、LG等電池企業都開始與中國車企密切接洽,甚至在中國建廠擴廠。松下宣佈,投資數億美元,在中國江蘇再興建一座動力電池工廠;三星SDI將可能在華進行針對微型乘用汽車的電池佈局;華友鈷業擬與LG化學共同投資40億元人民幣設立兩家合資企業,同時LG化學投資了近2萬億韓元的南京電池第二工廠也已經著手開工建設,SK Innovation將投入864億韓元,重啟與北汽的合資公司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BESK)。在不遠的未來,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即將與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短兵相接。

事實上,不僅是電池行業開始進入快速淘汰,就連電機行業也已陷入快速淘汰之中。根據此前工信部發布的電動車目錄配套情況來看,目前全國有近200家電機企業。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是從傳統電機及相關行業轉型過來的,再加上有業內人士直言,“中國有些企業喜歡打‘價格戰’,搞惡性競爭,而從不投入研發,”這也導致了惡性循環的加劇。

現階段中國的電機,電控企業已經過度發熱,大小企業加起來有一兩百家,這一定是不正常的。隨著行業的不斷推進,最後能剩5-10家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這也意味著電機電控企業的存活率不到10%,而目前電池行業已經淘汰了超過一半的企業,預計存活率也將低於10%,隨著未來幾年日韓電池企業的重回,整個市場的壓力會更大。

據瞭解,國際零部件企業也正在加緊佈局中國市場。未來整個電動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將面臨更為強大的對手。業內預計,當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體量足夠大的時候,日本電裝、博世、西門子、東芝等企業肯定會強勢侵入。有業內人士預測,“新能源乘用車對電機品質要求非常高,隨著國際巨頭的“參戰”,會有一大批自主電機企業被淘汰。屆時,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市場的廝殺才真正地拉開序幕。

就目前而言,整個電動車產業鏈處於大浪淘沙時期,國內幾家領軍企業的帶頭效應正在逐步顯現,而今後沒有太多競爭力的企業勢必被淘汰,經過一輪又一輪殘酷競爭最後留下來的企業,都將是未來參與電動車產業競爭的中堅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