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潮
寧古塔是地名
寧古塔不是塔名,連塔影兒都沒有,而是一個地名。《寧古塔記略》載:相傳兄弟六人,佔據此地,滿語稱“六”為“寧古”,稱“個”為“塔”,故名“寧古塔”。它是東北邊塞的一個重鎮,它是滿清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後來移駐吉林烏拉,它是滿清流放罪犯的場所。
最初犯人流放瀋陽、尚陽堡,後來流放吉林烏拉、寧古塔,再後來流放黑龍江璦琿、齊齊哈爾,最出名的要算寧古塔,即當今的黑龍江省海林和寧安市。
滿清入關後,寧古塔就是管轄三省的軍事重鎮,設立大將軍,其實就是當今的大軍區,主要任務是防衛邊境。
寧古塔將軍駐地雖移走,但寧古塔位置仍然重要,它是滿清控制黑龍江流域的重要戰略要地,不但管轄和保衛著整個黑龍江流域,還負責向流域內的居民收取貢賦。
那裡地廣人少,但有大量駐軍,即披甲人,加強那裡的開發建設。滿清將那些犯及其家屬流放到寧古塔,分配給披甲人為奴,服苦役。
《研堂見聞雜錄》中稱“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如果流放到寧古塔,也就等於判了死刑,用不了多久就一命嗚呼。
難以生存的苦寒之地
《研堂見聞雜錄》曰:寧古塔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來的不多。
滿清把罪犯流放到寧古塔,一是讓犯了罪的人背井離鄉到關外受磨難,去思過悔改;二是東三省是滿清的“龍興之地”,讓罪犯去開墾種植,增加國庫糧食儲備,給軍隊提供後勤保障;三是為當地官員、滿人當牛做馬,改變滿清老家的落後面貌,以顯示其祖上的榮耀。
發配到寧古塔的罪犯,除了平民百姓和旗人之外,還有朝廷大臣,如順治至乾隆年間成千上萬受到朝廷刑罰的官員、將領被流放到寧古塔。
《柳邊紀略》載,第一個流放到寧古塔的漢人是吏部給事中陳嘉猷與妻子攜1女3子及3僕人來到這裡,當時此地尚無漢人;後來就多了,如鄭成功的父親、福建總兵鄭芝龍、著名詩人吳兆騫、佛學家函可、文人張縉彥和浙江揚越、楊賓父子,以及大文豪金聖嘆的家屬、思想家呂留良的家屬、安徽方拱乾和方孝標家屬等,大都是因文字獄被流放到寧古塔。
吳兆騫他寫給母親的信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他在寧古塔服刑23年,後通過關係花錢贖還,歸來三年後逝世。
最後一個有記載被最發往寧古塔的人是愛新覺羅·載瀾,道光皇帝的孫子,光緒皇帝的堂兄。八國聯軍要求嚴懲載瀾,慈禧迫於洋人的壓力將他發配烏魯木齊,新疆巡撫對他百般呵護。辛亥革命爆發後,載瀾跑回寧古塔躲避戰禍,袁世凱不允許載瀾離開寧古塔,於1916年病死。
一條通向死亡之路
滿清官員犯了王法,皇上一怒之下就說將其發往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如順治年間的科場案、浙東通海案以及文字獄就有數千人被流放到寧古塔。
流放官員聽到寧古塔三個字,有的馬上產生面對死亡的極度恐懼,往往當場昏厥過去;有的想到摘去花翎官帽,戴上枷鎖,徒步去幾千裡外的苦寒之地,馬上選擇自殺;有的在途中風餐露宿受盡折磨,不堪其苦就死於途中;即使到了寧古塔,零下三四十度的極端氣候,一般熬不過冬天。到處都是森林、沼澤和野獸,就是讓你跑都跑不了。況且流放的人中,很多都是養尊處優的達官貴人、文人學子乃至皇親國戚,一到寧古塔就倒下了。犯人缺衣少食,連房子都沒有,只能搭個窩棚,每天進行高強度的勞動,能夠存活下來的非常少。吳兆騫記述:“官莊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頭,不是種田,即是打圍、燒石灰、燒炭,並無半刻空閒日子。”(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寧古塔,有多可怕?
你可能想不到有多可怕的可怕,一句話,要命,可怕不?
一、清朝大臣官員人犯,一聽皇帝發話:發配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莫不魂飛天外,雖蒙皇恩浩蕩,赦免不殺活命之恩!
但與殺頭並無什麼區別,發配寧古塔,生不如死,真的不若引頸一刀痛快!
二、寧古塔,既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轄之寧安縣級市,今日本地人自豪的稱之為人類宜居幸福安康之地。
清朝順治十年,設寧古塔昂邦章京鎮守此地,康熙元年設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衙門。
康熙十五年,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衙門,遷治吉林烏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改稱吉林將軍,寧古塔改置副都統衙門。
寧古塔,與塔沒有任何關係,是滿語“六個”的意思,據說,早期有清朝皇室祖先兄弟六人居住生活於此而得名,你看,偌大的地方,僅有六個人!
有清一朝,東北被滿清皇室視為祖基龍興之地,滿人入主中原,大量進入北京及全國各地,但嚴禁漢人移民進入東北。
因而致原本就人口不多的東北人口驟降,尤其偏遠的寧古塔一帶,雖然不再是六個人,但也是人煙稀少,更是荒涼不堪,狼蟲虎豹出沒其間,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當時條件下,實在不宜人居。
寧古塔,地處邊遠荒僻,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加之長達半年冬季,常達零下30度極端寒冷的暴風雪肆虐的惡劣氣候,夏季出奇大的蚊蟲叮咬,基礎生活設施極端簡陋,衣食住行皆與關內生活無法比擬,令人很難適應,大有生不如死的感覺。
三、寧古塔,艱苦生活環境之外,加上發配寧古塔,路途遙遠艱險,有的押解差役為逃避遙遠艱苦旅途,甚至做掉人犯,以病死復差。
既使押解差役良心尚存,沿途野獸襲擾吞食之險仍在。
甚有傳言,饑民爭相殺戮人犯食之果腹,發配人犯甚至多有未達寧古塔,而死於蒼茫遙遠的危險旅途,能否到達寧古塔是個未知數,可想而知。
因而,清朝發配人犯一聽“發配寧古塔”之言。與宋代人犯聞聽“發配沙門島”一樣,頓時萬念俱灰。
發配寧古塔,九死一生,生還機會緲茫,令人不寒而慄,大有生不如死之感,不若引頸一刀痛快!
可不可怕?
奈何!奈若何!
z山海
寧古塔不是一個塔,而是一個古地名,在今黑龍江牡丹江下轄市寧安市。
寧古塔氣候嚴寒,環境極為惡劣,南方人到了這種環境缺衣少食很難適應,再有寧古塔極為偏遠,出關幾千裡才能到,路上長途跋涉、風餐露宿、豺狼虎豹都得淘汰掉多少。
WLL樂樂
一提到寧古塔大家都認為那是個是個苦寒之地,其實並不是那樣的,寧古塔就是現在黑龍江牡丹江下轄市寧安縣,可以說這裡是滿族人祖先的居住地,更是他們發家的地方,人們稱之為“龍興之地”。
這兒除了比較寒冷一些其他方面還是挺適合人居住和生存的,寧古塔山林茂密,物產豐富,當時寧古塔的人參據說隨隨便便都能採一大捆,山中野果也是漫山遍野,野生動物遍地都是,河裡魚蝦應有盡有,並不像其他流放之地,讓你很難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