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立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節氣。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8月7日立秋】,立秋雖名有“秋”字,並不是真正的秋天。炎夏的餘熱未消,“秋老虎”也虎視眈眈,天氣逐漸轉向乾熱。

立秋過後,暑熱未盡,白天依舊炎熱,雖然時有涼風起,但天氣變化無常,早晚溫差較大,三伏天中的末伏,依舊讓人難忍。在這樣的季節,容易引發疾病的產生,那該怎麼樣去應對比較好呢?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是:

三不睡

1、不熬夜睡覺

在養生的角度來看,晚上十點以後便要開始進入睡眠狀態了,身體裡的各個器官會在熟睡中進行排毒,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要早睡早起。

2、溼頭髮不睡覺

頭髮在沒吹乾的時候便要睡覺,這樣睡覺很容易感冒,所以要將頭髮吹乾再睡覺。

3、不帶心事睡覺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忙碌的生活而感到壓力很大,常常帶有心事便進入睡眠,長期這樣便回導致神經衰弱,甚至會出現抑鬱。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三不做

1、不洗冷水澡

雖然立秋但是還在炎熱的中伏,洗涼水澡雖然一時爽,但是溼氣會進入到身體,時間長便會感覺很不舒服。

2、不要剃光頭

現在很多人為了涼快剃光頭,其實不僅不會涼快,還會因為沒有頭髮的保護感到更熱,蚊蟲也會叮咬頭皮,造成感染。

3、不在室外做劇烈運動

鍛鍊身體,選擇的運動方式要考慮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適度運動,避免因小失大。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三要吃

1、吃蒲公英

蒲公英可以有效的去秋火,清肝明目,消炎殺菌等作用,所以在秋季適當的吃一些蒲公英或者是用蒲公英泡水,對身體都很好。

2、吃祛溼食物

經過一個夏天,很多人身體裡充滿了溼氣,所以在立秋以後多吃這些祛溼食物,可以有效的排出身體裡的溼氣。

3、吃補陽食物

立秋以後溫度馬上就變涼了,要多吃一些補陽的食物來低於即將到來的嚴寒天氣。常見的補陽食物有羊肉、胡椒、生薑等。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秋季身體調養方面與夏季注重養陽護心不同,皆以養收為原則,要開始收斂體內的陽氣,滋養陰液,潤肺防燥,還要注意下面3件事,讓自己清爽、舒適的度過潮溼悶熱的立秋時節。

養陰補虛

立秋時節,天氣逐漸涼爽,“秋冬養陰”,也正是我們養陰補虛的好時節。但是補虛也不能亂補,只有瞭解自己的體質才能更好滋陰進補。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入秋時節常會使人的皮膚和口角乾裂,皺紋增多,口乾咽燥,還可見毛髮脫落增多,便秘,這些都是因為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的緣故。

秋天人容易口乾,可以喝點酸梅湯或吃些酸梨、山楂、秋梨膏等。少吃辣的食物,症狀就會減輕很多。

祛暑溼

到了立秋,經歷了一個夏天的悶熱潮溼,身體內積聚了很多的溼熱。每到季節交替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溼疹、牙痛、小便赤痛、心煩失眠等問題,這些都是溼熱較盛的表現。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因此立秋之後要祛暑溼,注意調理脾胃,側重於清熱、利溼、健脾,以排出體內的溼熱之邪,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多吃些蔬菜、水果來降暑祛熱,清火解毒。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如冬瓜、西紅柿、芹菜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

防秋燥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在內應於肺,為嬌髒,喜潤惡燥,故飲食原則應以清熱化溼、健脾潤肺為主。肺在志為悲,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

中醫認為,燥乃六淫邪,為秋季主氣,其性乾燥,易耗津液。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枯、大便乾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可以稱之為“秋燥綜合徵”。

立秋之後“三不睡、三不做、三要吃”指什麼?老中醫都在用的方法!

對付秋燥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並要做到量少而頻飲,可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據《本草綱目》記載,蜂蜜有五功:“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不經過消化作用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是理想的滋補佳品。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同時秋天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