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时间是无敌的大约过了275年,血缘关系的淡化,加上大量人口失去耕作的权利。周朝子民逐渐分为贵族,国人,野人,奴隶。贵族和国人矛盾重重,周王都发生了国人暴动,宗法制基础开始被动摇。之后犬戎攻入王都,杀死周王,宣告着周王朝的制度的破产。各个诸侯国不再严格遵守宗法制和分封制。而且,随着铁器牛耕的出现,井田制也开始瓦解,一切的一切都宣告着,一个新的时代将要来临。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西周衰败的标志--烽火戏诸侯

周王东迁,诸侯大战开启。首先,国与国之间有矛盾实在是太正常了,打仗更是经常,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家发现只依靠种田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持战争,所以必须增加收入,所以很快的,诸侯盯上了山上的,河里的,海里的等各种收入。纷纷开始税制改革只为了多捞钱,实行盐铁专卖制度。这又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制度。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春秋五霸

首先富起来的是齐国,齐国"尊王攘夷"一时称霸四方,像暴发户一样,这种暴发户前前后后有五个,但是都是富一阵而不能长久。原因就是虽然霸主们借着实行盐铁专卖或者其他改革富起来了。但是国力并没有对其他国家有压倒性优势。因为他并没有大幅度的解放生产力。

而且因为没有好好的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其中霸主之一的晋国,出现了大宗被小宗瓜分(三家分晋),另外的霸主齐国,大宗直接被小宗替代(田氏代齐)。这些都刺激了大宗统治的各位诸侯。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三家分晋

于是为了国家,为了自己,改革吧。比较出名的有吴起改革,李俚改革,申不害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没有持续性,就像各国诸侯给自己国家打一针兴奋剂,强大个几年。在强大的贵族势力反扑下,人亡政息。但是即使是这样的改革,也使得七个国家都富强了一阵。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战国末期

但是兴奋剂打多了是有副作用的。卫国人商鞅总结各国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实行变法。那具体怎么变呢?那就是集所有变法之大成。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取信于民

军事上,诸侯国是怎么打仗的?军队是由贵族指挥官,国人士兵,奴隶打杂(国人是指宗法制最末端的那批人,虽然和贵族同姓但不算贵族,地位又高于奴隶)。但是在井田制瓦解的时候,国人并不多,而且就算你立功了,赏赐一些财产,但是地位并没有改变,所以士兵们没动力拼死拼活的,奴隶更不用说了。反正不管谁输谁赢都是奴隶。贵族军官也是一样,没有奖励机制大家都没啥动力。

商鞅在军事上直接把爵位与军工挂钩,竣工越多,爵位越高。所以秦国军队越来越勇猛。

经济上,以前是井田制土地是国有,现在是直接废除。改为奖励开荒,开荒的土地私有,还允许买卖。以前没有具体的税法,现在是实行盐铁专卖,农田分上中下等收税。

政治上改革上,改革宗法制,不再分封诸侯,王族所以权利集中于国王。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因为以前统治自己土地的都是用自己熟悉的亲戚,现在变成了一个你不怎么了解的陌生人,这如何让人放心?商鞅为了消除大王的疑虑,以法家为核心,设计了一整套的严刑峻法处处规范人们的生活,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能做,法无禁止则可行,差不是那个时候形成的。这一套严刑峻法,是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的,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的作用,主张轻罪重罚。所以之后秦国的灭亡其实很商鞅变法有很大关系。

文化上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政治高压使得除了工具书其他无用的思想书全部毁掉。比如儒家的著作。全国基本上就一个主题思想,秦王想做啥?我们就做啥!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秦灭六国

商鞅改革直接就是断了贵族的未来,所以很快在秦孝公死后,他就被车裂了。但是推行改革这几年,王族确确实实得到了许多的利益,所以继续吧。商鞅变法成为中国第一个成功的大变法,实在是伟人之举。

为什么说他是第一个变法的?因为商鞅只是改革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形式,并没有改变他们的存在。

整个商鞅变法,有实质性的改变的只有经济改革,废井田,立私有。直接改变了生产关系,大幅度的解放了生产力,人类可以养更多的人了。而宗法制和分封制只不过换了个马甲,改了个样子,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得到加强,小宗的权力基本废除,大宗的权力加强。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还是以前那种把土地和人交给你管理的模式,不同的是,管理人的权利缩小了。差不多就是以前家里人管,现在变成派个管家来管的感觉。

商鞅变法的结果就是国王从奴隶主变成了地主。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秦)

秦朝装饰的美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