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古代历史时期,官员是中央政权统治架构的核心,朝廷若是没有了官吏组织编制,则不能称之为是一个王朝。

因为,一个国家就犹如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这台机器的运行频率在于一种工作效率,而这种效率则完全依赖于每一个部件的配合。

所以,在封建政权统治时期里,作为"人治理论"特征之一"权力"的表现则不仅仅是职务高低的关系。

这种权力的体现,于某种程度而言,则更多取决于为官者自身的一些必要性因素所组成。

例如在位者的个人能力、精神心力、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等,这些都是官吏本质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但是,这些自身因素的表现与施展,则又往往和历史时期的一些政治特点息息相关。于是,"寒人掌机要"便应运而出了。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寒人"

南北朝时期,寒人是指寒士与寒庶的一种概括性称呼。出身于次门或寒门中的一些门第卑微者,称之为寒士。

而寒庶就是普通的庶人,也就是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原因是在名门世族鼎盛时期里,所有的庶人自然就是寒人,所以称之为寒庶。

"寒人"在南朝时期,非常活跃也甚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究其缘由则是因为其与"寒人掌机要"这个极其重大的政治形势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以南朝梁的宠臣朱异为例,寒士出身的朱异因擅长揣摩逢迎梁武帝萧衍的心里,故独揽梁朝大权数十年,贪污王法,一手遮天,个人作风非常奢靡。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清朝史学家赵翼再其所著《廿二史劄记.卷8.晋书》中记载:

"朱异权震内外,归饮私第,虑日晚台门闭,令卤簿(仪从、警卫)自家列至城门,门者遂不敢闭。此可见威势之薰灼也。"

而朱异却是自称是寒士出身。

"异曰:我寒士也,遭逢以至今日。诸贵皆恃枯骨见轻,我下之,则为蔑尤甚。我是以先之。诸贵皆恃枯骨见轻,我下之,则为蔑尤甚。我是以先之。"《南史.卷62》

还有南朝陈政权时期,任职于陈朝中书舍人的司马申,也是出自于二流士族次门中的寒士。

"司马申,梁都水使者。父玄通,梁尚书左户郎。太清之难,父母俱没,因此自誓,担土菜食终身。"《南史.卷77》

司马申是"寒人掌机要"时代里,最具典型代表性的人物。其先后服务过三任皇帝,曾任职于右卫将军、兼任中书通事舍人。

"内掌机密,颇作威福。性忍害,好飞书以谮毁,朝之端士,遍罹其殃。"《南史.卷77》

由此可见,这个历史时期内的"寒士"、"寒人"可谓是位高权重。

根据《南齐书.倖臣传序》记载:中书舍人的历史地位,是源自于刘宋时期。

"宋文世,秋当、周纠并出寒门。孝武以来,士庶杂选,如东海鲍照,以才学知名。"《南齐书.卷56. 幸臣》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果儿在引述《读通鉴论.卷15.孝武帝》记载,加以佐证。

"孝武以近臣闲大臣而终于乱,非天子不可有特用之人,其驯致之者,无以豫养之也。"

引用史籍所述,"寒人掌机要"的历史现象,正是凸显于南北朝宋孝武帝执政时期。

鉴于,中书舍人出自于"士庶杂选",那么,在门阀当道的统治时期里,"士"也仅仅是个寒士,"庶"自然也就是寒庶了。

所以,寒士和寒庶合称在一起,也就形成了"寒人掌机要"这个阶段性的历史产物。

毕竟,寒人亦是一个名词,也是代表着一个社会群体,更是门阀时期一个特有的产物。

寒人自感性认知提升到了理性认知,于是,与"贵族"相对而立的寒人也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存在。

因而,在门阀贵族驾驭政局之时,寒人也是朝堂上的一股核心力量。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通过寒人的概念,果儿在阐述"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strong>史证"寒人掌机要"之说法,初始于宋朝孝武帝执政时期,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纵观整个南朝时期,都有"寒人掌机要"的缩影。

什么是"寒人掌机要"呢?

果儿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浅析。

<strong>首先、以微观的概念来说,寒人任职于中书舍人,虽官职较低,但职责甚重,职责权力则重于中书侍郎。

果儿口说无凭,举引史籍为证。

"入直门内,出宣诏命。凡有陈奏,皆舍人持入,参决於中,自是则中书侍郎之任轻矣。"《文献通考.卷51.职官考》

南朝齐统治时期

"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南史.卷77》

南北朝后梁统治时期

"中书舍人,专掌诏诰,兼呈奏之事,自是诏诰之任,舍人专之。"《文献通考.卷51.职官考》

<strong>其次、以宏观的概念来说,凡是出身寒微门第之人,在得到皇帝的信任与赏识之后,成为君王身边的宠臣而一手遮天、独断专行,都可以称之为"权要"或者"机要"。

但是,通常所说的"寒人掌机要"基本都是说第一种形态的寒人。

固然,能执掌朝廷军政机要,特别是在皇权专制年代里,虽说可以一时权倾朝野、叱咤风云。

但是,根据史籍记载,宋朝废帝时期,南朝宋皇室、宋武帝刘裕的儿子,江夏王刘义恭对中书舍人戴法兴就"积相畏服,至是慑惮尤甚。"

"废帝未亲万机,凡诏敕施为,悉决法兴之手,尚书中事无大小专断之,颜师伯、义恭守空名而已。"《南史.卷77》

又如《南史.卷77》同卷还有记载:

"法亮、文度并势,权倾天下,太尉王俭常谓人曰: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

由此得出,"寒人掌机要"的现象,是一种具有关联性的概念,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为何这么说呢?果儿浅析如下:

第一、专制政权时期,寒人是执掌机要,而绝不是寒人执掌政治,所以,寒人则不能代表统治。

果儿这么说,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一定史证依据的。

<strong>首先、掌握了机要的寒人群体,虽说位高权重,但也是"位亚于人主而权重于百僚者也",寒人的权势也是君主给的,其在朝堂的背后靠山则是皇帝。

<strong>其次、寒人若是没有皇权庇佑,他们的角色也就难以延续和施展。

比如说,曾显赫一时的南鲁郡太守,兼中书通事舍人的戴法兴,最后不还是让宋废帝给罢官充军,抄没家产,赐死于家中了吗。

这就说明,寒人无论身居何位,没有皇权的庇护就什么都不是。

<strong>再次、公元557年(太平二年)废除梁敬帝,建立陈朝政权的武帝陈霸先驾崩时。

"武帝崩,章太后与舍人蔡景历秘不发丧。朗弟晓在都微知之,乃谋率其家兵袭台。事觉,景历杀晓。" 《南史.卷67》

这段史籍记载,陈霸先归天的时候,宣太后招来执掌机要的舍人蔡景历一同谋议,封锁陈武帝的死讯,暂时不对外公布。

这时,陈朝安北将军、散骑常侍荀朗的弟弟荀晓在获悉到陈武帝驾崩的消息后,准备袭击朝廷禁省,发动兵变,谁知事情败露,舍人蔡景历斩杀了蔡晓。

事实证明,荀晓之所以斗不过陈文帝陈蒨,是源于其没有政治力量的支持。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第二、寒人掌机要并不代表是参与政治的伊始,原因是门阀望族即使能左右朝局,但不可能将朝廷的所有政务都一手包办。

所以,即使是门阀世族活跃的高峰阶段里,寒人群体也有很多的机会能脱颖而出。故而,寒人并不是绝对与政治绝缘。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乃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 …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晋书.卷47》

根据这则记载:东晋时期,在王导、郗鉴、庾亮等人相继逝世后,出身于吴郡士族的陆玩,因威望升迁为侍中、司空,其谦虚待人,广纳寒微之士。

如南朝梁的藏书家张缵:

"大同二年,征为吏部尚书。缵居选,其后门寒素,有一介皆见引拔,不为贵要屈意,人士翕然称之。"《梁书.卷34》

这则记载,就是说在寒士与门阀的间隙中也存在着机会或空间。

于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都是为后来的寒人作好了铺垫。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第三、南北朝时期,寒人执掌机要的现象尤为突出。

究其原因,形成这则现象的原因,则是和"中书省"这个极其重要的行政角色息息相关,因为中书省在朝廷中的决策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文献通考.卷51.职官考》

"卿为中书监,职典文。… … 以其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固其位,谓之'凤凰池'焉。"《通典.卷21.职官》

<strong>首先、朝廷中书省的出现,则是代表一个组织,这种全新的行政布局自然就更替了原来的中书监、中书令等以个人为单位的作用。

于是,这种趋势形成,也就为当时中书舍人的价值展现,逐渐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

由于中书监、中书令在升迁为中书省这个机构的掌权者之后,朝廷之中"具体而微"的工作则统统交由中书舍人们去具体操作了。

"咸皆冠冕搢绅,任疏人贵,伏奏之务既寝,趋走之劳亦息。"《南齐书.卷56.幸臣》

<strong>其次、根据《南齐书》同卷记载:

"中书之职,旧掌机务。《晋令》舍人位居九品"。

如《梁官品令》记载:

"秩祿之差,亦如前代,更定十八班。"

梁朝时期的官品共分为18班,以18班为最高。中书令是15班,中书监13班,中书舍人仅为4班。

陈朝时期官居一品为高,二品为中书监,三品为中书令,中书通事舍人则是七品。

所以,官位品级最低的中书舍人自然要承担更多的职能,因而名门贵族不愿意做的工作就由寒人承担了。

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至今仍在沿用。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这种历史现象乃至在南齐明帝执政时期更是层见迭出。

"建武世,诏命殆不关中书,专出舍人。省内舍人四人,所直四省,其下有主书令史,旧用武官。"《南齐书.卷56.幸臣》

由于"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人是中书舍人。

而中书舍人所负责的这些工作内容正是朝廷的核心机要事务,因此也就日渐形成了"寒人掌机要"的趋向。

<strong>第四、无论在哪一个朝代、无论政权如何更迭。任何一个王朝的权力体系中,官吏或者官吏所在机构权力的大小与排序先后,则是按照其在整个体制里职位的重要性或必要性而定。

<strong>其一、在皇权专制的历史时期,皇帝不仅是大权独揽,而且还是权力益处的泉源,所以,皇帝会授予一些官吏或行政机构替天子而治的权力。在关键时期,这种权力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主要。

<strong>其二、南朝时期,制局监、东宫外监、外殿中监、典事、殿中内监、外监、殿局等机构的职务皆由寒人出身的中守舍人担任。

所以,由于执政者的喜好与意愿不同,使有些工作岗位享受皇帝的特殊宠遇,而变得权势非同寻常。

(制局监:创建于南齐时期,是一种掌管皇宫武器、统御禁兵的武职官员名称。虽说职位较低,但长期服侍于皇帝身边,故颇有权势)

"吕文度,世祖即位,为制局监,位至员外郎,带南濮阳太守。殿内军队及发遣外镇人,悉关之,甚有要势。"《南齐书.卷56》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所以,于武有制局监、外监,于文有中书舍人,日渐形成了守护皇权的两股力量,由此体现出皇帝权力的特殊性。

如南齐萧宝卷执政时期,南齐弄臣茹法珍与梅虫儿任职于外监,东昏侯时期的中书舍人王咺之,还有俞宝庆、祝灵勇、范亮之、刘文泰、吕文庆、胡辉光等三十余人。

这些权佞弄臣相继而出,沆瀣一气执掌朝政,党同伐异诛杀夷族,此举,让声望显赫的门阀世族颜面全无。

"控制大臣,移易敕诏,乃至骑马入殿,诋诃天子。公卿见之,莫不慑息。"《南史.卷77》

<strong>其三、南朝宋、齐政权时期,中书舍人还出任"典签"一职。"典签"又称之为典签帅、签帅,其原本是地方州府掌管文书的佐吏。

南朝宋、齐政权时期,"典签帅"是皇帝亲信,其主要职责就是领皇命远驻各地监视皇室王亲及州府官员,权力颇大。以至于各州府只知有"典签帅"不知有刺史。

"高帝、武帝为诸王置典签帅,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每至觐接,辄留心顾问,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莫不折节推奉,恒虑弗及,于是威行州部,权重蕃君。"《文献通考.卷272》

"典签"权威的盛行主要集中在南朝宋、齐政权时期。所以"典签"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

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南朝每一个政权都会发生皇位争夺战。

毕竟宋、齐政权的数次皇位篡夺斗争皆是由分封地的皇室子嗣勾结各地方官员发动的。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举例说明:南朝宋文帝、宋孝武帝等之所以能顺利继承大统,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地方起兵而篡位成功的。

公元464年(大明八年)间,宋孝武帝逝世,皇子刘子业承袭帝位。其叔父,也就是南朝宋明帝刘彧,唯恐遭其毒手,便勾结刘子业侍卫将其杀害,自立为帝。谁知:

"镇军将军、江州刺史晋安王子勋举兵反,镇军长史邓琬为其谋主,雍州刺史袁鳷率众赴之。"《宋书本纪.卷8》

根据《南史.卷3.宋本紀下》记载:几乎在同一时间,各地藩镇纷纷起兵讨伐建康。

"郢州刺史安陆王子绥、会稽太守寻阳王子房、临海王子顼并举兵同逆。"

公元466年(泰始二年)间,晋安王子刘子勋于寻阳登基称帝,年号义嘉。

因此,为了防范各藩镇对皇权形成潜在的胁制,故授予"典签"之重权。

而"典签"权重所反映的客观效果,则说明皇权对各州府的控制逐渐增强了。

"宋氏晚运,多以幼少皇子为方镇,时主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典签之权稍重。大明、泰始,长王临蕃,素族出镇,莫不皆出内教命,刺史不得专其任也。"《南史.卷77》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strong>其四、虽说任职于"制局监"、"典签"的寒人没有执掌"机要",可寒人所执掌的是"权要"。

由于寒人地位的颇受重视,也就说明寒人和中书舍人掌机要是一脉相通的。

所以,无论是寒人,还是中书舍人,就本质性而言,其都是皇权势力扩大的一种表现。

因而,通过形成对照来看,就使"寒人掌机要"的形势特征则更为突出,而这种特征也就形成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色。

<strong>其五、以宏观的角度而论,南朝时期诸尚书、曹郎之官职亦是寒人担任。

"国宝以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为余曹郎,甚怨望。"《晋书.卷45》

还有很多办理文书及一些基础的办事员(胥吏)更是寒人所执掌。

"胥吏"大多数出生于平民之家,但这些文职办事员则也属于是朝廷官吏体制里的一员,只不过职位较低而已。

以微观与宏观的概念,浅析“寒人掌机要”形成的特点

综上所述,以客观存在的现象而言,实际拥有权力的多数是寒人,所不同的是,这些基层的寒人为官者不常在皇权的身旁,所以不得宠遇不出名而已,但这些基层的寒人却是那些执掌机要的寒人之根基。

因为没有他们这些基层的存在,寒人就难以登上权要之颠,成为执掌机要的权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