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公元963年(乾德元年)间,"荆湖之战"北宋成功地兼并了荆、湖地区,所以后蜀政权东部和北部地区的防御线处于北宋的瞰制范围。

于是太祖赵匡胤开始积极筹划征战后蜀的相关准备。

"始谋伐蜀。"《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2》

公元963年(乾德元年)仲月,幽州大城(北京)人张晖,出任北宋凤州团练使一职。

虽说是从五品,但其真实的身份则是西面行营的壕寨桥道使,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勘察川陕边陲的战略地形,为日后宋军入侵后蜀而未雨绸缪。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与此同时,太祖下令在开封城以南的朱明门外凿渠引水,命船匠建造战船百艘,开始组建训练北宋的舟师,谓之"水虎捷"。

"凿大池於京城之南,引蔡水以注之。造楼船百艘,选精兵,号水虎捷,习战池中。"《续资治通鉴.卷3》

尔后,又命武胜军节度使宋延渥统率数千禁军,展开演练,太祖赵匡胤屡次亲临演武场寓目,以备水师禁旅经由溯江而上攻蜀。

此时,后蜀政权君臣之间都嗅出了战争的味道,感觉到了北宋的威胁。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强敌来犯,是战是和,后蜀政权,各持己见。

一、言和派、后蜀宰相李昊极力言和,并向孟昶上疏,建议后蜀可以通过向北宋称臣纳贡,以求偷安自保。

二、主战派、实际掌握后蜀军政大权的权臣王昭远,宁战死也不言和,其为了说服后主孟昶,言之凿凿地说了一堆的理论。

其说道:当务之急,唯有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击制敌,切不可人为刀俎,坐以待亡。

王昭远极力言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一、北宋以西,毗临三峡,以北则能镇控陇山,以西地区及秦岭各处的险要关隘;

二、后蜀政权所能依仗的要害之地,只有峡江防线和川陕边境的米仓山等军事战略要地。

所以,王昭远在得到主子孟昶的支持后,作出了如下的部署:

首先、后蜀政权先是向东调动兵力屯驻于峡江防线,同时又在涪州(四川涪陵)、泸州(四川泸州)、戎州(四川宜宾以东)等军事要地积极扩建水师,作为预备队,以备后援。

其次、后蜀政权又遣使入北汉,约北汉政权一起出兵,联手攻宋。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于是,公元964年(乾德二年)初冬,后蜀统治者孟昶遣派外务大臣孙遇、义军裨校赵彦韬带队出访北汉,密谋南下,相约攻宋。

根据约定,后蜀的军队于黄花(陕西风县)、子午谷(陕西西安)地区,和北汉联军腹背夹攻北宋之禁旅,以争夺关中之地。

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由于后蜀的义军裨校赵彦韬在出使北汉的途中降宋,并将蜀汉密谋之事告知于太祖赵匡胤,而后又将后蜀的军事部署、军队驻防、地形险易、兵源数量等做了详细的汇报。

北宋正欲伺机攻蜀,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所以后蜀、北汉联合攻宋之事的败露,就给了赵匡胤一个很好的理由。

"太祖已有西伐之意而未发,及得书,笑曰:吾出师有名矣。"《宋朝事实.卷17》

公元964年(乾德二年)冬月初二,北宋两路大军向后蜀进军。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北宋攻蜀的军事部署如下:

第一、宋军北路兵团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虎捷右厢指挥使崔彦进为西川行营凤州路正、副都部署,内客省使王仁赡为都监,统率3万精锐步骑自凤州而出,顺着阆水(嘉陵江)向南纵深。

第二、宋军东路兵团以龙捷右厢都指挥使刘光义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都部署,北宋开国名将曹彬为都监,率领精锐步骑2万自归州(湖北秭归)而出,逆长江向西而行。

北宋两路劲旅为围歼后蜀,分进合击,约定成都会师。

伐蜀之师在出征时,太祖赵匡胤将阵图分别授与王全斌与刘光义,同时指着阵图对刘光义作出方略部署:

后蜀政权在夔州(四川奉节老城)有驻防军队,还在江面上铺设有浮桥,浮梁上又有木制的栅栏,并且配备有火炮来控制水路。

所以,则要先以武力夺取浮梁,尔后舟师与陆军前后夹击,故方可制敌。

同时,太祖为约束诸军滥杀,又言道:

"已戒师徒,务遵法令,不得燔荡庐舍,殴略吏民,开发丘坟,翦伐桑柘。

共体救焚之意,以成不阵之功。凡彼蒸黎,勿怀忧虑。故兹诏示,知朕意焉。"《宋会要辑稿.兵7》

当时,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得悉北宋以挥师进犯,即命山南节度使王昭远出任西南行营都统,山南武定都指挥使赵崇韬为都监;枢密副使韩保正、李进为正、副招讨使。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后蜀防御北宋入侵的军事部署如下:

一、由王昭远、赵崇韬率领3万将士由成都而出,急速北上,据守广远、剑门等入蜀的关口;

二、由韩保正、李进则统率所部数万人驻防于兴元(陕西汉中),与王、赵所部遥相呼应。

宋军北路兵团的战术部署与战况:

公元964年(乾德二年)正月中旬,宋军北路兵团如猛虎下山,长驱直入,进攻至后蜀境内,一路所向皆靡,连战皆捷,相继歼灭了兴州(陕西略阳)边缘的各处营寨。

正月十九日,北路兵团大举进攻,打败了近万蜀军,继而攻陷兴州(略阳),缴获蜀军囤积的粮草40余万斛。

后蜀守军撤出兴州,后退保西(陕西勉县)扼守;

枢密副使韩保正得知兴州已沦陷,等于是屏障尽失,再持续固守则毫无意义,故舍弃了兴元,也退守到了保西。

这时,北宋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率领先头部队攻击到了西县。

我们现在无法得知,蜀将韩保正心里是另有图谋,还是胆小怯战,反正是没有出城迎战北宋的先锋军。

"保正懦惧不敢出,遣兵数万人,依山背城,结阵自固,延德击走之,追擒保正及其副李进,获其粮三十馀万斛。"《续资治通鉴.卷4》

于是,宋军崔彦进、史延德、康延泽等将率领所部人马乘胜追击,并生擒蜀将韩保正、李进。

然后渡过三泉(陕西勉县),步骑劲旅直抵嘉川(四川广元)。

节节败退的蜀军便一把火烧了栈道,退守葭萌关(四川广元昭化)。

当时,后蜀王昭远、赵崇韬所部驻屯于利州(四川广元),蜀军团分兵驻守于大、小漫天寨(利州以北几十里处)据寨固守。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利州位于嘉陵江东岸,层峦叠嶂,山势险峻,这条蜀道是巴蜀的咽喉要道,更是进出蜀地的交通命脉。

栈道烧绝,进攻受阻。北路兵团总指挥王全斌则亲率敢死队,沿着险峻的山林小路绕向蜀军的侧后方;

副总指挥崔彦进则留下抢修被蜀军烧毁的栈道,直逼小漫天寨,之后与进攻利州(四川广元)的主力部队合兵一处;按照既定计划,围歼小漫天寨的守军,蜀军则无力据守而溃逃至大漫天寨。

数日之后,宋军北路兵团两路大军会聚于大、小漫天寨中间的嘉陵江渡口,趁热打铁,抢占蜀军扼守的浮梁。

随后,宋军兵分三路,围攻大漫天寨,蜀军虽聚拢精锐之师迎敌,但皆被宋兵团逐一打退。宋军乘势攻占蜀军各处兵寨,俘获蜀将数人。

蜀军正副统帅王昭远、赵崇韬虽说率领所部人马亲临一线,围追堵截入蜀之敌,但接连战败,被宋兵团一路追杀至利州城北。

蜀将王昭远命蜀军弃城渡江,退守剑门(四川剑阁),蜀军后撤的时候将浮梁焚毁。

宋军北路兵团于冬月三十日占领利州,缴获80万斛粮食。

不得不说宋军相继缴获的大批粮食,解决了北宋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

正如《武经总要.前集.卷3》所著:

"善用兵者,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因粮于敌,以足军食。是谓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宋军东路兵团的战术部署与战况:

对比北路兵团来看,东路兵团的战况也是捷报频传。

冬月下旬,北宋刘光义所部进攻至巫峡,相继攻取(四川巫山)蜀军数处兵寨,围歼后蜀陆军、舟师一万余人,斩杀蜀国数员大将,活捉蜀水师总指挥袁德弘,收缴蜀军大小战船200余艘。

宋将刘光义率领的东路兵团进军至夔州(奉节)约30里处时,遵照太祖赵匡胤出征时的预定方略。

"我军至此,溯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当先以步骑陆行,出其不意击之,俟其势却,即以战棹夹攻,取之必矣。" 《宋史.卷18》

遂"舍舟步进,先夺其桥"袭击夔州两岸的守备部队,顺利抢夺锁江浮梁。"复牵舟而上",兵临白帝城以西的夔州(四川奉节)。

夔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府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读史方舆纪要.卷69》

面对强敌来犯,西蜀宁江(夔州)地方军政长官髙彦俦言道:

"北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宜坚壁待之。"《续资治通鉴.卷4》

但是,监军武守谦则说道,北军已然兵临城下,避而不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唯有主动出击,或许能扭转局势。

冬月下旬,蜀将武守谦率领所部千余人出城迎战,结果是铩羽而归。

东路兵团乘胜追击,杀进城内,蜀将高彦俦奋力抵抗,身负重伤,纵火自焚。事后,宋将刘光义将其骨灰以礼葬之。

自此,宋军东路兵团成功地拿下了夔州,打通了入蜀的主干道。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东北兵团,逼临成都。

公元965年(乾德三年)元月,天天与爱妃花蕊夫人把酒言欢的蜀国末代皇帝孟昶见情势紧迫,命令蜀国太子为主帅,李廷珪、张惠安等为副将,统兵数万驰援剑门关。

剑门"凭高据险,界山为门,蜀境之巨防也",自古就是屏鄣蜀地成都的天险。

因此,剑门关的得与失,具有"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的关键性作用。

可是,蜀后主孟昶却将关系着生死存亡的剑门之战,寄托在了花花公子玄喆的肩上。

后蜀皇太子孟玄喆"素不习武",尤爱声乐,出成都赶赴剑门时,携带着若干宠妾、乐舞优伶,吹奏乐器,吹吹打打奔赴前线。

蜀地民众纷纷笑之,这哪里是去打仗,明明是一支娶亲的队伍。

国难当头,太子只知风花雪月、歌舞升平,完全置战事于不顾,简直就是误国坑爹。

"玄喆辇其爱姬,携乐器、伶人数十以从,蜀人见者皆窃笑。"《新五代史.卷64》

此时,宋军北路兵团由利州倾巢而出,直逼剑门,攻占益光(四川昭化)。

可是,剑门关险峻奇绝,自古就是蜀北屏障。

正如唐朝诗仙李白在《蜀道难》所云: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鉴于剑门地势险恶,是绕道而行,还是直面进攻,宋军内部各执一词。

一、部分宋将则认为,主力部队可以沿着剑门关东南方位的来苏小道继续行军,绕道剑门以南,斩断蜀军的退路。

二、马军都监康延泽,根据战局的形势,据理力争,其以为,蜀军数战皆一败如水,士气以萎靡不振,可乘胜逐北,主力部队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走小路。

可以差遣一支机动部队,自狭径迂回至剑门之南,继而和蜀北进攻的主力部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包抄驻守在剑门的蜀军。

"康延泽曰:蜀人数战数败,胆气夺矣,可急攻而下也。且来苏狭径。主帅不宜自行,但可遣一偏将往耳。若抵青强,北与大军夹击剑门,昭远等必成擒矣。"《续资治通鉴.卷4》

北路军总指挥王全斌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采用了马军都监康延泽的提议,派遣史延德统兵千余人,直趋来苏小路;其亲率精锐劲旅由正面战场攻打剑门关。

这时,剑门外寨的蜀军,看到有一支宋军部队,似神兵天将一般由来苏小路攻来,便望风而逃。

"全斌等然之,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跨江为浮梁以济,蜀人见之,弃寨而遁。"《续资治通鉴.卷4》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剑门失守,责任在谁?

以用人的角度来剖析问题。剑门沦陷,很明显是蜀将王昭远选将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为何这么说呢?

果儿认为,剑门险要仅以一个最低等级的副将来扼守,王昭远显然是犯了兵家大忌,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错误。

而王昭远自己却统帅蜀军主力后退至汉原坡(剑阁以东数十里处)固守。

以至于,被北宋兵团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南北包抄,进而急速行军攻克剑门,直趋汉原坡。

"王昭远引兵退驻汉原坡,留其偏将守剑门,全斌等以锐兵奋击,破之。"《续资治通鉴.卷4》

宋军兵至,蜀将赵崇韬排兵布阵积极迎战,而自以为拥有诸葛亮之才的王昭远,闻知宋军杀来,竟然"据胡床不能起"。(胡床,古代一种能折叠的简易凳子)

汉原坡,宋蜀未经鏖战,蜀军即败下阵来。宋军此战共歼灭蜀军万余人,生擒蜀军主将王昭远,后乘势追击,一举拿下剑州(四川剑阁)。

元月初,蜀国皇太子行军至绵州(四川绵阳),获悉剑门天险已被宋军占据,故调头复返成都。

正在此时,宋军东路兵团经由夔州沿江向西而行。沿途之万州(四川万县)、施州(湖北恩施)、开州(四川开县)、忠州(重庆忠县)、遂州(四川遂宁)等地的后蜀驻军纷纷奉城以降。

为此,宋军主将刘光义、曹彬西攻之势,才能得以进展顺利。

元月初,宋军北路兵团兵临成都,东路兵团也紧跟其后,与北路伐蜀劲旅会师于蜀都城下。

元月初七,蜀国末代皇帝孟昶见大事去矣,带领其貌美如花蕊般的慧妃(花蕊夫人)等一干大臣出城向宋军纳降,后蜀政权由此沦亡。

北宋伐蜀之战胜利后,赵匡胤授孟昶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并在蜀地颁布诏令豁免蜀地田租、赋税,同时委任参知政事吕余庆进驻成都主持政务,强化了北宋对蜀地的统治。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宋灭后蜀之战,自宋军出开封、入蜀地为始,到后蜀孟昶弃城纳降为止,这场灭国吞并战共历时66天。

按理说,后蜀的军事力量与宋军相比也不可小觑。

宋军为何能迅速获胜呢?

第一、北宋是事先洞察到了蜀军的军事驻防、兵力部署,地理形势等军事情报,这是北宋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蜀军虽说欲和北汉结成联盟,准备南北夹攻宋军的图谋,但这种联合计划仅是一纸空文,未落实也未实际执行。

因而,蜀汉双方实际上则是处于一种或战或守的徘徊状态。

第三、北宋以蜀汉密函为契入点,抢先于蜀汉主动出击,促使蜀军匆促调兵强境,仓猝部署,被动防御。

第四、太祖赵匡胤根据叛将赵彦韬所提供蜀军事布防的情报后,针对蜀地嘉陵江、长江横贯南北、东西的地形地势等特点和蜀军在江防、边防线上兵力屯驻不足的弱点,遂运用东、北两路兵团沿着长江、嘉陵江分进合击的行军路线及战略部署。

第五、宋军东北两路兵团的指挥官,王全斌与刘光义在作战中的判断与决策也比较精彩。

其一、东路兵团总指挥刘光义在夔州之战中,不骄不傲,在面对蜀军锁江布防,火炮锁江,蜀水师强、宋陆军弱的情况下,适时采取弃船上岸部署。

其部先是抢夺两岸的控制权,水师与陆军扬长避短,密切配合,顺利地冲破了蜀军使用浮梁加火炮所构建的江防要塞,而后继续顺着长江沿岸直捣夔州,直趋成都。

其二、北路兵团总指挥王全斌在伐蜀之战中,善于运用迂回部署、夹击战术,避坚击瑕等军事谋略,为宋军能得以快速攻陷利州,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部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遣劲旅如神兵天降般出现于蜀军后方,因此能在短时间冲破蜀军所凭据的剑阁隘险,借助东呢路兵团的遥相呼应而逼临成都,以武力威迫孟昶纳降。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宋蜀之战,蜀军所以会战败,究其原因:

首先是因为后蜀政权政治因素动荡不定;

其次是战备意识缺乏,是战是守徘徊不定,指挥官统御无方,骄傲自满、自以为能所致。

以蜀军战略部署,分析后蜀失败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第一、蜀军在战略防御上,防守线过长,分兵据守所致。

因为蜀军要处处担心敌军冲入,于是,就在北部地区的米仓山,大小漫天寨分兵再分兵,据寨固守。

第二、蜀军在东南战场上又顺着长江沿线分兵防守,以致蜀军战线拉长,兵力部署过于分散,而被宋军各个击破。

第三、宋军入侵蜀地,兵力不足,后勤保障也不及时。而蜀军属于是本土作战,兵力远远多于宋军。为什么还会败给长途奔袭的宋军呢?

其一、蜀军在这场战争中前后投入约10万人,这等于是入侵蜀地宋军东北两路兵团的两倍,再加上天时地利的优势,本来能有效地延缓宋军的进攻速度,甚至可以阻敌纵深于蜀境,进而乘机克敌,扭转不利的局势,并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其二、由于蜀主孟昶、蜀将王昭远、韩保正等指挥官头脑简单,严重缺少战争谋略,既没有凭据天险扼要,部署重点防御;也没有划分轻重缓急,集中屯守,更没有保留快速反应兵力,伺机歼敌于国土之内。

其三、蜀军如果能在东部战场上将主要兵力集结于夔州,采取水陆之师攻守并重的防御措施,宋军东路兵团势必难以通过。

因为,宋蜀僵持日久,宋军必定会因为后勤保障所困,到那时,蜀军则可以待机而动,逐个击溃入侵之敌。

可是,源于蜀军兵力分散于各寨驻守,其最终的结局不是被宋军所逐一反击破,就是迫于宋军的武力逼迫而弃械投降。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其四、蜀军若是在北部战场上,于剑门和兴元屯驻重兵的话。

首先、退可守,险固守则能阻截宋军北路兵团纵深。

其次、进可战,驻守于剑门和兴元的蜀军,可乘虚而入,从侧后方出奇兵切断宋军后路,令其腹背受敌,在宋军力倦神疲之时,即可围之歼之。

其五、屯守于兴元之地的蜀将韩保正,于地势和兵力而言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于战,其所部既能羁绊南下的宋军北路兵团,于守,又能胁制北路兵团的侧后翼。

以此来配合利州、剑门的驻军,建立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防御战线。

殊不知,缺乏全局意识的韩保正,竟然一枪未放,便放弃了汉中。

此举无疑是消除了宋军侧后翼的担忧,而能够集中全部兵力南进。

浅析:宋灭后蜀之战,北宋胜利及后蜀失败的原因

蜀将韩保正为了自保,而选择了退守。这种战略部署,对于北部战场的防守而言,是十分不利的,也严重影响了蜀地的整个防御体系。

延伸阅读:蜀国末代皇帝孟昶献城纳降后,宋军北路兵团总指挥王全斌率兵坑杀蜀地投降的士卒近三万人,还纵容宋兵烧杀劫掠。

由此引发后蜀10余万民众的奋力顽抗,暴乱之火燃烧至蜀地17个州。

骚乱事件发生后,宋军经过长达两年的血战,才得以平息。忠武节度使王全斌被降职,保静军节度使崔彦进等一批将领也相继被贬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