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朝中后期,女性维权思想的觉醒

前言

自宋代开始,发展到明朝的时候,社会对于女性的封建压迫也到了巅峰时期,学者们普遍认为:古代对于妇女压迫最严重的时代,就是明朝。今天就明朝女性受压迫、到女性维权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解说。

浅析:明朝中后期,女性维权思想的觉醒

明代民间女子

明朝女性受压迫的开端都说古代女子社会地位极端低下,其实也不尽然。起码,历史上还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封建王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是也没有低到让人不敢相信。然而,经历过宋朝以后,女性的社会地位的确是开始逐渐降低。

不可否认,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整体低下,家庭中对于男子的依赖性明显高于女子,所以就导致男权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走向正规。然而,宋代理学的崛起,却把女子的价值观、贞操观,全部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就是因为这样的居高难下,使得女子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多,生活中可自由的状态就越来越少。但是,受到伤害最重的却不是宋代的女性,而是明朝的女性。

浅析:明朝中后期,女性维权思想的觉醒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登基以后,为了维持礼法道德秩序,于是就在宋朝理学的基础上,大肆宣扬节烈的重要性:著为条规,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契,照推井间。上行下效的结果就是:僻 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砒。这对明朝的女性来说,绝度算是上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一、女性维权意识的觉醒

1、女性反抗之为自己谋福利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商品经济的进步开始猛烈的冲击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和平和民主等新意识开始萌芽,女性维权意识也随着这个潮流开始逐渐觉醒。

明朝初期,为了给人们设立规矩森严的等级制度,朱元璋要求平民百姓只能着浅色衣服,而对于女子的服装要求,就更为仔细和苛刻了。有规定曰:民间妇人礼服惟紫施,不得金绣 ,袍衫止紫、绿、桃红及诸浅淡颜色,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蓝绢布。这些明文规定的服装制度,就是为了形成鲜明的尊贵卑贱标志。

浅析:明朝中后期,女性维权思想的觉醒

明后期女子服饰

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反抗统治阶级对于平民百姓的压迫和束缚,妇女们率先用自己的独特方法走到了反抗的前列。正德年间以前:妇女以深居不露面、治酒浆、工织纴为常,珠翠绮罗之事少,而拟饰倡妓、交结姏媪、出入施施无异男子者,百不一二见之。而到了嘉靖年间以后: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而这其中的变革,就在女子们的服饰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不但寻常人家的婢女们“出使非大红里衣不华”,就连不食人间烟火的尼姑们也开始在服装上争奇斗艳:尼之富者,衣服绮罗,且盛饰香续察带之属。可想而知,就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尼姑们都开始为自己谋福利了,社会上其他阶级的女性又怎么会不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呢?于是,在整个社会女性的共同努力下,女性的维权意识在慢慢苏醒。

2、女性反抗之降低家中丈夫的权力

明代初期时候,无论在数代同堂的大家庭中,还是在家族的共同体中,男性家长们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同辈的女性动辄不慎就有被休的危险,而作为小辈的女子们,亦远不如家中的兄弟们有地位,很多时候为了给兄弟们谋前程,女子们的婚姻也会被当成是一种交易,而这些女孩子们的婚姻是否幸福却是没多少人会注意的。然而,发展到明朝中后期以后,先是有了“非大故及舅姑之命陈于官,不得出其妻”这样的约束,后来更是逐渐出现了不少的“妒妇”、“悍妇”。

浅析:明朝中后期,女性维权思想的觉醒

戚继光画像

比如说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抗击倭寇绝对是一把好手,然而回家以后却是一个“令不行于 阔内,胆常落于女”的惧内丈夫。除却家中的“胭脂虎”厉害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因为社会上女子的地位整体提高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觉悟做后盾,这些“悍妇”才有了出现的机会。不得不说,家庭中的男女地位就像是坐跷跷板:有人升起,自然就会有人降下。而且,明代中后期以后,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这也正是从侧面肯定了女子社会地位地不断提高。

三、女性维权意识的发展

其实,对于女性维权的发展,自然不能缺少开明男性的参与:不但夫择妇,妇亦择夫矣。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男女平等意识的萌芽,才使得女子的维权活动能一直开展下去,而这其中就是因为有了不少愿意肯定女子社会地位的男性地出力。在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才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浅析:明朝中后期,女性维权思想的觉醒

明后期女子画像

结语

不论什么朝代,男女平等其实本就是一个应该被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想法虽易,完成却难。就算是到了现代社会,依旧有不少人在为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而不断努力。作为时代新人的我们,更应该为之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