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公司影響力,錯當自己的能力

在職場中,有一種人常常犯一個錯誤,錯把平臺當本事,這是人生的一種悲劇。怎麼說呢?我們先來講一個故事。

一個朋友,在世界五百強的某企業幹了六年,加班熬夜通宵連軸轉,從沒一句怨言,為的就是學習知識,積累經驗,讓自己的履歷表變得特好看體面。三個月前,成功被人挖角,讓他特別驚訝的是,離職時,老闆沒有一句挽留的話,讓人事麻利地把離職手續搞了。他覺得不對勁,之後短短三個月,舊同事紛紛變臉。過去捧著他、哄著他的人更是拉黑的、失聯的都有。

他原以為自己幹了這麼多年,能帶走的關係,一個都沒帶走。自以為開啟事業的新篇章,結果剛邁出門,當頭來一盆冷水。

別把公司影響力,錯當自己的能力

在大公司,你總以為資源人脈都來的容易,離開了才發現,留給你屬於你的東西是少之又少。這就是人生的一種悲劇,無法認清自己,錯把平臺當本事。

電視劇《喬家大院》的孫茂才,原本是一個窮酸落魄的乞丐,投奔喬家後鹹魚翻身。不曾想他居功自傲,之後被趕了出來。他不服氣,想去對手錢家藉此扳倒喬家。可這樣的人錢家又怎敢重用。錢家人對孫茂才說了一句話:不是你成就了喬家生意,是喬家生意成就了你。

別把公司影響力,錯當自己的能力

現實中確實不知道有多少人,特別容易沒有自知之明,跟大佬在一起久了,不知不覺就把自己也當大佬了。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離開了平臺的你什麼都不是。混跡職場,只有你離開平臺後剩下的,才是屬於你的真本事。離開了平臺的你,變得狼狽不堪,但平臺失去你依然風生水起。


有人說過,三十歲以前要學會依靠平臺,三十歲以後就要學會忘掉平臺。平臺是平臺,你是你。當你沒有能力的時候,藉助平臺發力,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當你到了某個階段,你要學會的是忘掉平臺,自我成長。

從小到大都有人告訴你,人貴有自知之明。人要看清自己能力的邊界,不僅需要隨時進行自我評估,還要有敢於否定自己的勇氣。

別把公司影響力,錯當自己的能力

離開平臺的你,有可能真的什麼都不是,一無是處,所以,人要不斷充實自己,千萬別把自己太當回事,隨時保持警醒,多學多用。當然,當你還在一個平臺的時候,更要時刻懷著感恩,平臺給你的眼界和格局,絕對是你一生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