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凖有宰相應有的膽識和氣魄,卻缺少宰相應有的氣度和雅量

寇凖有宰相應有的膽識和氣魄,卻缺少宰相應有的氣度和雅量


寇凖有宰相應有的膽識和氣魄,卻缺少宰相應有的氣度和雅量


北宋的宰相都很有個性,寇凖的個性絕對能排進前三。他有時極富魅力,有時又極其惡劣。他的上司(包括兩任皇帝在內)、他的朋友,甚至連他的敵人都對他又愛又恨,難以自拔。寇凖曾經寫過這麼一首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詠華山》)據說,這一年他八歲。從小就養成了天老大我老二,除了皇帝老兒,我誰都不鳥,實際上,很多時候他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寇凖考中了進士。那年他十九歲,按照古人的標準還沒有成年。

太平興國五年這一科非常牛逼,出了很多後來做到宰相級高官的人物,“榜中有登庸者四人:李沆、向敏中、寇凖、王旦,其為參預及兩禁以上者又數人,時亦號龍虎榜。”(宋龔鼎臣《東原錄》)

這年因為寇凖太嫩了,有人勸告他說,皇帝用人喜歡年長穩重型的,你何不把年齡報大一些?寇凖正色表示:“凖方進取,可欺君邪?”正因為如此,趙光義反倒對這個不搞歪門邪道與花花腸子的小子特別欣賞。

也許寇凖不肯謊報年齡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本身對十九歲舉進士這個成就非常得意。譬如:寇凖在有的詩題目下面,會自己給自己加個注。他加的注都是什麼呢?如《寓居有懷》這首詩題目下的注是“時年十四歲”,《春日懷張曙》這首詩題目下的注是“時年十六歲”,《書山館壁》這首詩題目下的注是“時年十九”。而十九歲以後寫的詩他就再也不加年齡注了。

自信蓬勃的寇凖,少年胸懷大志,幹什麼都要比別人強,甚至做官就要做到連皇帝都得乖乖聽話!後世對寇準的評價是:“左右天子為大忠。”寇凖“綁架”了宋真宗到澶州前線,挽救宋朝社稷於傾覆之中,這就是他永遠銘刻在史冊上的功勳,哪怕在這個過程中他無數次強暴了皇帝的意志。

寇凖的自信既讓他光芒四射、耀眼無比,卻又給他帶來了致命的性格缺陷。

他堅信“老子天下第一”,所以他剛愎自用、目中無人。再加上他心直口快,有一說一,更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這些人中不僅僅有王欽若、丁謂那樣的小人,還有很多和他一樣對宋廷有所貢獻(其實嚴格來說王、丁二人也不是對朝政全無貢獻,只是過大於功)的能臣。

他有一個宰相應有的膽識和氣魄,卻缺少一個宰相應有的氣度和雅量。

就因為寇凖這麼個鋒芒畢露的性子,所以大家一面欣賞他的才華,另一面又對他身上的毛刺兒非常頭疼。

當時的明白人都讓著他,比如太宗朝呂端當初和寇凖一起做參知政事(副宰相),後來呂端先升了宰相,擔心寇凖不服氣,所以就主動申請讓宰相和參知政事一起掌管政事印(本來參政是沒資格掌印的),用以安撫寇凖。

再比如真宗朝想拜畢士安為宰相,畢士安卻極力推薦寇凖,兩人同登相位之後,他又在寇凖被誣告謀反(寇凖是經常被誣告謀反的體質)的時候保護他。可以說沒有畢士安,恐怕就沒有寇凖在澶淵之戰中的精彩表現了。

因為呂端、畢士安年紀比寇凖大,入仕比寇準早,所以他對這兩人還是相對比較服氣的。到只比寇凖年長五歲,又和寇凖同年登科的王旦那裡,寇凖性格里偏激、狹隘的一面就展現得淋漓盡致(上篇《宰相王旦與寇凖識人眼光的比較》已述,本文不再贅敘)。

和寇凖同朝為官的畢士安,評價寇凖說:“寇凖兼資忠義,善斷大事,此宰相才也。”王旦評價他說:“(寇)凖好人懷惠,又欲人畏威,皆大臣所避。而凖乃為己任,此其短也。”後輩范仲淹說:“寇萊公澶淵之役,而能左右天子,不動如山,天下謂之大忠。”王安石說:“歡盟從此至今日,丞相萊公功第一。”

寇凖就是這麼一個每根骨頭敲起來都錚錚作響,壓不垮,折不彎的硬漢子。他在朝堂上再怎麼不受歡迎,可是出京時照舊有百姓牽衣頓足,十里相送,這就是獨屬於寇凖一個人的榮耀。寇凖就是這麼一個極具人格魅力,又有鮮明性格缺陷的非常有趣的人。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