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羣里的億元投資詐騙案

​核心提示:隨著時代科技進步的發展,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利用互聯網平臺詐騙讓人防不勝防。

授課誘餌 甘願上鉤百萬投資打水漂兒

隨著時代科技進步的發展,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利用互聯網平臺詐騙讓人防不勝防。遼寧省瀋陽市的王先生曾在前幾年有過炒股的經歷,他在退休後無事可做又萌生了再入股市的想法。此舉既能消除無聊煩惱,又有可能獲得賺錢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2017年的秋天,他被一個自稱為“投資專員”的人加為微信好友,每天熱心地和他討論股票投資。隨著時間推移及雙方的溝通了解,王先生逐漸相信“沒有專家做指導,散戶賠錢理所當然”,並進入了“投資專員”推薦提供的所謂投資群。

王先生在這個投資群裡發現裡面數十人,每天都在討論著股指期貨、原油現貨、黃金、境外股票等話題,早、中、晚股市開盤和收盤都有老師負責市場解析。

通過這個微信群,他認識了講師洪勝,並加了對方的微信。洪勝在證券市場的把握能力,令王先生無比信任和折服。洪勝在微信群裡面曬出幾個賬戶,每個賬戶都有上千萬元的資金,看其操作的精彩表演,簡直像天上掉餡餅似的,鉅額金錢信手拈來唾手可得。每天掙幾十萬元就像玩一樣輕鬆易得,這樣的交易創收,實在是讓王先生心動且確信無疑。

精心包裝是洪勝行騙的伎倆,他告訴大家,他是一名熱衷於慈善的分析師,從資本市場上取得高額回報,有一部分捐助給了慈善事業,“我希望跟隨我的投資者們,大家一起收穫本金翻倍的快樂,同時感受做慈善的那份幸福”。譁眾取寵的表白演說,被眾多投資者捧為“股神”,他一言九鼎有如神助從無敗績。在王先生心中,跟洪勝一起做投資成功率高只賺不賠。

當王先生親眼看到群友們跟著洪勝每天都有幾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收益時,他不再當看客了。為此在港股指數平臺上開戶並注入資金50萬元,想要跟隨洪勝老師實現本金增長3倍的夢想。王先生選擇收益高風險也高的港股指數投資平臺,買10手賣2手。每一步操作都嚴格按照洪勝大師的指導,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和差錯。

洪勝牽著王先生一步一步地走向虧空的陷阱,第一次投進去的50萬元,僅過一天就賠得分文不剩,這是王先生所未料到的殘酷現實。此時理應恍然大悟踩剎車止住投資,可王先生還是被矇在鼓裡不願覺醒,夢想奇蹟的出現撈回這鉅額的投資。

得寸進尺,步步為營,環環相扣,使王先生難以擺脫被騙的圈套。此時,洪勝美其名曰:“我們是正規的投資公司,公司的辦公地點在深圳,我們的分析師都是經驗豐富的操盤高手,你這次賠錢,主要是你投的錢太少了,關鍵時候沒錢補倉所造成的。”王先生唯洪勝所言是從,又分兩次轉款83萬元。

“幾乎是我的全部家底了,老伴兒不太同意我投資。”僅僅5個交易日,所投進去的錢也虧光了,這與洪勝所言背道而馳。

為民除害 歷時3個月打掉詐騙團伙

鯨吞胃口越來越大,可就在此時,洪勝仍在催促王先生繼續注入資金,對最初承諾的三倍收益隻字不提。

至此,王先生對此投資開始生疑,他滿懷悔恨不解地向一位朋友傾訴,這位朋友仔細分析後稱:“開辦境外賬戶,不可能開戶後資金立即到賬,極有可能落入騙子的圈套。”經核實銀行轉賬記錄,發現資金並未轉入平臺而是消費了,轉賬被對方做了手腳。

王先生此時才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陷阱式網絡詐騙,心裡的懊悔痛苦就甭提了。

2018年2月3日,王先生滿懷著痛苦悲憤,向瀋陽市皇姑區公安分局報案追討所騙投資。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以損人的目的開始,必然以害己的結局告終。瀋陽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由網安支隊、刑偵、皇姑分局等警種部門所組成的聯合專案組開展案件偵破工作。經過專案組近兩個月的偵破查明,該犯罪團伙實際控制者為公司負責人吳某,團伙成員多達幾十人。在全面摸清了犯罪團伙主要成員的藏匿地點後,專案組決定立即收網。

2018年4月27日,專案組兵分多路赴江西省景德鎮市,廣東省深圳市、珠海市及湖南省益陽市等地展開抓捕。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決不能讓這害群之馬再逍遙法外。截至2018年5月9日,專案組民警先後將江西景德鎮人吳某以及26名團伙成員抓獲歸案。

專案組人員歷經艱辛波折的付出,終於獲得預期滿意的收穫,他們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以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責任和擔當,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經警方初步調查,此案是一個利用虛假期貨交易平臺、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該團伙組織嚴密,人員分工明確,網絡技術高超,屬於高科技詐騙犯罪團伙,所以很難讓人識破。這家投資公司是經工商部門註冊的正規公司,成立於2015年,辦公地點位於廣東深圳。公司設有5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下設多個團隊,團隊在經理的領導下,每個團隊成員7至10名,每名成員各有分工,定期由專業講師培訓,以利於不斷提高詐騙技能。

嫌疑人肖某談到是怎樣加入這個團伙時說:“我是從網上看到這家投資公司的招聘廣告後,應聘進到該公司的。我是被一名經理給騙進來的,面試時說一個月幾萬元的收入,最後公司給我們培訓做期貨原油,而又拓展到證券,沒想到後來又實施行騙。”

該詐騙團伙被搗毀,共扣押涉案電腦200餘臺、手機800餘部,涉案總金額高達1.2億元。目前,吳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被瀋陽警方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剝去偽裝的面紗,真相就會顯露出來。

這個網絡詐騙犯罪團伙寄身於工商部門註冊的正規公司,通過博取信任,誘騙資金注入,製造假象實施詐騙。通過“托兒”在微信中打造“只賺不賠”的假象,烘托“指導老師”的“神操作”,利用投資人急功近利的心理取得信任。

據調查,團隊裡每個人有20多個微信賬號,每天都在各地微信群中探討股票交易,追捧“指導老師”,每個投資群中只有被誘騙的投資者是真實的,其他人都是演戲的“托兒”。在取得投資者的信任之後,嫌疑人就誘騙他們在其設立的期貨投資平臺上投資。犯罪團伙在網上租用支付通道,投資人以為資金注入投資平臺,實際上支付通道直接將資金轉到了該團伙的賬戶中。所謂的金融平臺都是虛擬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最終達到侵佔投資者錢財的真正目的。

該投資公司組織嚴密,成員大多是“90”後,管理層大多為“80”後,他們文化素質比較高,深諳股票投資常識,十分了解投資者急功近利的貪婪心理,他們設立的期貨投資平臺以港澳指數交易為主,服務器設在海外。當投資者投入資金後,分析師剩下的工作就是將賬戶炒成零就變得簡單了,平臺上數據源是真實的,投資者在分析師的指導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賬戶爆倉而炒成零後,依然不能覺醒發現自己被騙。

犯罪嫌疑人肖某稱,他的工作是用手機每天加入二三十人,最終能成功也就一兩人。通過微信聊股票,看到對方感興趣就把他拉進群裡,直至最後成功。微信群裡除了客戶都是“托兒”,就是自己人,他同時要用三個手機與客戶聊天。他是在2017年11月加入公司的,總共為公司賺了30多萬元,自己分到五六千元,月工資底薪是5000元。客戶不上當,他們就沒錢賺。他多次想回家不想再做這一行了,可公司領導卻不答應,自己也是被騙的受害者。

精心策劃設置圈套,騙取投資者的信任,是該網絡詐騙的一大絕技。

投入資金到賬後,犯罪團伙將賬戶操作爆倉,他們會誘騙投資者進行反向操作,比如在股票下跌時繼續買進,直到賬戶資金被炒成零後,遊戲才告落幕。投資者虧損後會認為正常虧損,不會想到的是投資公司用虛擬平臺在演戲,這就是該網絡詐騙團伙運營的高明之處。

犯罪嫌疑人劉某就是網絡詐騙的設計師和導演,他將智慧和聰明用到歪門邪道上了。

劉某稱:“我到該公司一年多點,每月收入幾萬元,我的工作是指導各團隊經理的工作,教大家怎麼做。”當問到讓客戶賠光賬戶裡的錢還不被發現,你是怎麼做到的時,劉某回答說:“他們都有股票基礎,自己也參與交易,我們的老師對客戶進行建議,至於是賺是虧,老師也不知道。但永遠是少部分人賺錢大部分人虧錢,賠光錢是早晚的事。”

當問到有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今天的結果?劉某說:“我對法律一無所知,從來沒意識到這是犯罪。以前也遇到過客戶投訴,懷疑我們的操作,公司只能賠錢安撫以息事寧人。”

睹物思痛。瀋陽市皇姑區公安分局院內一倉庫內,數百張銀行卡、200餘臺電腦、800餘部手機堆了一地,這些記錄著無數投資者血本無歸的慘痛經歷。

為了避免投資者再上當受騙,皇姑公安分局辦案民警特別提醒注意認清三點:第一,投資者選擇投資渠道時,應選擇正規的投資平臺,如國有銀行的投資理財等,相對是安全的。第二,投資者不要隨意進入股票群、投資群,這個群裡很可能除了你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騙子。第三,不要有一夜暴富的幻想,高回報、高收益都是騙子常用的伎倆,一般的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率不會超過10%,超過10%的收益大都不十分靠譜。

生財有道,量入為出。世上的喜劇不因金錢而產生,世上的悲劇大都和金錢脫不了干係。但願在我們的生活中多一點謹慎,少一點盲從;多一點淡泊,少一點貪婪;多一點理智,少一點狂躁,就不會再發生這可悲又可嘆的悲劇!

別私存,請放到圈子裡以警示更多的人,朋友們會感激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