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體我看不進去?

xlwbzslm

個人認為三體屬於慢熱型作品,至少開始的時候講螞蟻在墓碑上爬行,以及三體遊戲中文明演化時候一般人很難以忍受。

看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時候關於文明演化部分,我也差點把它放棄了。所以我用了將近兩週時間才把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看完。因為它涉及的歷史知識豐富,甚至還有很多的物理學知識。如科學家,帝王,神權,迷信者,跨度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如周文王,紂王,秦始皇,墨子,如哥白尼,馮諾依曼等。這些名字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很強的影響力,而這些歷史文化與名人都融合於三體組織用來召集世界範圍內的同志們的《三體遊戲》。

第一部比較硬,比較難讀,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將古今中外的歷史通過遊戲熔於一爐。這是一個創造與創舉。從這些文明的無限次毀滅和重生來描述三體星的悲慘命運,也為後邊的入侵做了鋪墊。三體星入侵地球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三體星命運悲慘,一直受三體問題困擾無法解決,文明一次一次的被毀滅,侵略地球能解決這個問題。二是因為三體星收到了葉文傑發出的求救信息,從而確定了地球的位置。師出有名,也為侵略地球提供了道德根據。

下面重點分析或者科普一下

1、三體遊戲的作用

為三體在地球的組織招募工作人員,即部屬。

三體組織屬於地球文明自身演化出來的一部分異己力量。他們大多數人熱愛科學,反對戰爭;熱愛人文,反對獨裁腐敗;熱愛環保,反對對地球的取索無度。熱衷於保護地球,反對一切對地球的破壞活動。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加入三體組織,由於政治理念的不同分為兩派,一派為降臨派,歡迎三體星人降臨地球,即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於三體。一派為拯救派,拯救三體星人的水深火熱的文明。



2、亂紀元與脫水,恆紀元與浸泡

這是為了說明明白三體星球的不容易,取得部分地球人的同情和理解。

三體人由於三顆星球而產生了無解的三體問題。所謂的無解,是因為三體需要根據飛星的變化來判斷恆紀元和亂紀元,從而為人們是脫水還是浸泡做準備。就像我們要根據是否下雨來決定是否帶傘一樣。

此處解釋一下恆紀元和亂紀元。所謂的恆紀元就是水土氣候適宜,適合人們生存的時間。亂紀元則與此相反,例如極其寒冷,或者極其炎熱,人類無法生存。而三體星人應對亂紀元的辦法有:脫水!所謂的脫水就是將自己身體內部的水分徹底排出,將自己化作一個空空的軟軟的皮囊,對,對就像畫皮中的皮一樣。然後留下一部分人一直在地下等待,直到下次恆紀元來臨,進行浸泡。浸泡就是與脫水的逆過程。讓原先的皮囊重新鼓起來。



3、名人大雜燴

名人大雜燴作用是利用地球的歷史來告訴三體星的毀滅與重生的過程。

包括紂王與周文王,秦始皇與馮諾依曼和牛頓與人體陣列計算機。

這部分主要的意思是通過這些過程證明三體星人在對抗恆紀元和亂紀元所作出的努力。有無數的英傑進行了艱難的嘗試,但是多以失敗告終。這部分的重點是找規律,找到飛星運行的規律,合理的判定恆紀元和亂紀元從而更好的在三體星生活下去。例如172號文明就是指前面的171號文明都已經毀滅於亂紀元,現在開始了172號文明的演化。

名人大雜燴也只是為了說明;為了判定亂紀元和恆紀元作出的努力。如文王用周易卜筮方法預測恆紀元和亂紀元,牛頓和馮諾依曼以人體陣列計算機來預測恆紀元和亂紀元等等,都是為了說明三體星文明的演化過程以及想要尋找更好的家園的願望。



因為第一部是為了寫三體星移民或者殖民的迫切需要,同時地球內部也因為政治和環境問題異化出了地球的反對者,從而為後面的三體星的入侵打下了基礎和鋪墊。

如果明白了這些,應該對您的閱讀有所幫助吧。


閱讀修身

看不明白,也不奇怪。畢竟這是所謂“硬”科幻,“硬”得有些不親民。

我曾經在我的音頻節目“巖講錄”,還有一些文章當中說過,《三體》可能是中國目前最好的科幻小說,但是,文學性實在太差。為此,不少《三體》迷給我評論、留言表示不同意,我也沒有辦法。高曉松老師在他的節目中對《三體》推崇備至,說它已經到了不需要文學性來證明自己偉大的地步了。我覺得,他是不是對“文學性”有什麼誤解?轉而又想,這應該不可能發生在高老師身上。那就是蘿蔔鹹菜,各有所愛了。

但是題主的疑問,來自於“不明白要講啥,一會兒是遊戲,一會兒又是古代名人大雜燴,一會兒又是太陽系脫水啥的……”。顯然他的看不進去,還不在“文學性”層面上,而是理解力的問題了。

題主所舉的例子,集中在《三體》第一部(估計他也就看了第一部)。他提到的遊戲、古代名人大雜燴、太陽系脫水等等這些,都是作者用來解釋說明三體星上發生了什麼的。這一點,作者其實做得很好。

《三體》寫得比較聰明的一點就是,三體人其實自始至終就沒有真正出現過。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反而解放了讀者的想象力。他用一個遊戲來解釋了三體人面臨的危機:用地球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來類比三體星上歷代出現的能人,以方便我們這些地球人來理解;用他們一個一個前仆後繼的不懈努力,近乎恐怖地描繪出了三體星所面對的嚴苛的生存環境,從而也解釋了三體人想要殖民地球的動機。

《三體》出色就出色在這樣瑰奇的想象力。在後續的第二部、第三部中,這樣的腦洞比比皆是,而且都輔以看上去非常合理的科學依據(科幻嘛),並且尺度(字面意思)越來越大,大到了整個宇宙。從這個角度來說,《三體》的確是一部傑作。

但是,我所說的文學性缺失,也正在此間。作者的想象力太大膽了,為了科學性,需要大量的論證和描述。論證並不總是在講道理——這畢竟是一部小說,而是借書中人物的所見所感、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來描繪出了作者心中那個龐大的世界觀。於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所有的人物、情節、故事發展,在作者的筆下,都淪為了道具,成了作者為了說明他所建構的那個世界的工具。是的,與其說《三體》在文學層面上是一部合格的小說,不如說它是一部作者想象中世界的說明書。一部說明書,看不進去,很正常吧?

我真不是為了說《三體》不好而不好,書中的人物很多真的就是所謂“功能性”的人物。也就是說,寫到這個地方需要一個這樣的人,就量身定做了一個人物出來,就是為了完成他的“功能性”的使命而存在。這樣的人物,面目模糊,行為極端,性格紙片話,是文學的大忌。

有些《三體》迷不同意我的說法,說《三體》不需要那些華麗的詞藻,只需要平實的語言。這才真是對“文學性”有誤解的人啊!

“文學性”,當然不是華麗詞藻的堆砌,那樣恰恰也是“文學性”不足的表現,因為這樣的堆砌掩飾不住內容的空洞。反而是平實的語言照樣可以寫出偉大的作品。海明威的小說就寫得很平實,但是一樣很偉大。可是《三體》並不在此列。它在想象力、世界觀建構上已經很偉大了,承認它文筆有差距,並不會損害它的優秀。

中國文學在世界上地位並沒有與大國的地位相稱,而科幻小說歷來又不為文學界所看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嘴硬說小說寫得就是好,還不如老老實實承認差距,看清距離,老老實實寫出更好的作品。

我相信,中國配得上最好的科幻作家和科幻作品!

以上。


軒轅十四Rex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經歷!我也是!

其他人我不清楚,就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是“文革”這兩個字,我極其反感這段歷史,所以連帶著就不想看到關於這段歷史的任何描述。不幸的是,三體第一部偏偏就是從這段歷史開始的。

第二,是“三體遊戲”的設定,作為一個80後,起點中文網上看多了YY無極限的各種網絡小說,對於這種已經爛大街的設定,本能就覺得太LOW逼了吧!

第三、主角不明,對於習慣了有主角的,並且主角各種牛逼的一般小說,三體第一部會讓人感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從哪裡代入。

第四、很多的專業術語,以及像是在寫論文一樣的語言文字,會讓人感覺在啃一塊沒有多少肉的肉骨頭,嚼之無味棄之可惜。

但是,重點來了,這是三體三部曲第一部的前面三分之二的感受,熬過了這三分之二,就會感到莫名很餓,接下來,大劉就開始慢慢的上菜了。

第一道大菜,三體三部曲第二部《黑暗森林》,你只要開始,就不可能停的下來!

第二道大菜,三體三部曲最後一部《死神永生》,個人覺得,並沒有超越第二部,但也有令人驚歎的觀點,只是那結局,實在是有點鬆懈。

最後給個忠告:

如果這將是你看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放著別看,先去看看其他的世界級科幻預熱一下,否則,如果順序反了,別怪我沒提醒你,你會痛苦不堪!


青蛙火大

第一部是整部小說裡讀起來最困難的一部,他要講明白三體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神秘世界,而地球人類又是從遊戲裡瞭解和研究著怎麼解決三體世界的問題,而且人物多,劇情複雜,敘事方式常常變化,所以呢對於初來乍到的讀者,第一部是很難讀進去的,我第一次讀的時候在葉文潔被安排到研究基地就棄書了,然後在三體得獎後又拾起來,抽時間慢慢的讀了進去,第一部最後一段真的很令人興奮,

第二部才是重點,不論從哪個角度來分析,都是能讓人讀進去的,當羅輯成神之時,可以說是整部的高潮,羅輯靠著葉文潔指點的兩個定理,在地球被水滴控制之後憑藉著強大的意志力,讓三體人妥協而去,人類靠著羅輯的威懾度過了數十年的和平階段威懾紀元。

而第三部死神永生其實我看的時候感覺充滿了不滿,悲憤,和對於這種特殊時期推行民主制度的怨念,程心只不過是和平已久的世界裡,眾多聖母裡的代表人物,但她被眾多聖母在危險的年代推到了戰爭的前線去感動敵人,但他們都忘記了羅輯在這場和平里起到的作用,他放棄了妻女,在地下世界與三體人對質的數十年換的而來,而對於執劍人的更換他同樣表示了認可,我認為是他覺得人類自己要對自己的選擇結果去負責,所以他並沒有阻止程心的繼任,而是在降臨後與反抗組織一起抵抗,

雲天明的三個故事可以說很令人不解,最後得到答案才令人恍然大悟,對於文科生來說讀懂裡面的好多名詞都很費勁,但我更喜歡的是故事性,而不是去摳唆裡難詞,應該說是不求甚解。

章北海的堅持與隱忍對我的震撼很大,最後決然的逃跑更是為人類一脈留下的寶貴的火種。也才有了程心最後逃亡的所遇。


頭條看會兒新聞

喜歡三體,看到這個問題,很高興為你分享我的理解。

三體遊戲主要是兩個目的:

第一,為地球三體組織提供溝通交流的渠道。

第二,也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對地球人進行文化滲透,或者說是文化講解(同樣是對讀者)。

由於三體的不穩定性,三體人的文明也不能持續穩定發展。

但是,存在即合理,三體人在這個不穩定的生存環境內,進化出脫水。

當災難來臨時,三體人可以選擇脫水來保存自己。

於是,當每一個文明覆滅,下一個文明重啟時,可以說下一個文明總是站在上一個文明的理論基礎上,因為重要的科學家和科學理論都能保存以及延續。

這也是三體遊戲中我們的歷史人物大雜燴的主要原因。

在三體世界的發展歷程中,也存在伽利略、牛頓這些科學家(他們有自己的三體名字,不過在人類的世界裡,叫牛頓、或者是伽利略),逐步發現了天文、物理等一系列科學知識。

相當於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複製。只不過區別就是,他們的每一個偉大科學家都可以保存,理論可以延續。

這也是為什麼每一個文明都比上一個文明發展更快的原因。

最終,這個遊戲講解了當前文明面臨的災難,也就是三體人入侵的背景。

於是,書本真正的內容才徐徐展開。


凡7237998

多讀書,多思考。

另外,《三體》的第一部缺少“大場面”,懸疑很深,讀下去需要點兒耐心。穿插其中的文革往事也需要你多少有點兒歷史知識,才能理解當時的無知與瘋狂。

最後奉勸閣下:讀《三體》三部曲之前,請先將其他科幻作家的名作讀完(尤其是國外的),如果你第一部科幻讀的就是《三體》,以後再看其他作品,你會覺得像在嚼蠟燭。


復活的章北海

要麼是你年紀還小,要麼是你想象力不足,要麼是你是女孩子。

對號吧


花錢無缺

一點都不奇怪,我也是看了三四遍才看完的!

第一次是朋友安利去看的,看了幾十章,實在是堅持不下去放棄了!

但來禁不住《三體》的大火,總是各種途徑能看到《三體》的消息,感覺自己不看好像會落後了一樣。於是又去看,這次是斷斷續續的看,由於之前看得不是很用心,所以重新看的時候有了新的體會,就能堅持繼續看,直到看到用納米絲切船這一段,我就開始真正入坑了。然後就是懷著興趣的看了,看到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時候就開始上癮了,感覺不夠看的感覺!之後就是一發不可收拾的看完了,看完了之後就回味無窮了!


少權無憂

哪裡看不懂,大劉的書已經是很在意各種層次的讀者了,不管牽扯到什麼物理知識,都在儘量用最淺顯易懂的生活實例來解釋說明。用他自己的話說,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力求邏輯上的真實,他也做到了,這是三體最厲害的地方。


fisher16246770122

三體出名了,但這是部科幻小說,還是比較硬的科幻小說。不喜歡或對科幻題材的人不要強迫自己去看,這沒什麼好跟風的。喜歡科幻的,看一會兒就入迷了,欲罷不能。比如我是個科幻迷,很久以前就喜歡大劉寫的小說,三體一出來我幾天就看完了,一直追了三部,那時三體還沒出名,除了科幻圈子沒人知道。看不進去就別看了,不看也不會少塊肉。堅持自己,不要跟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