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哪個職位好考?

國家公務員哪個職位好考?國家公務員怎麼報考職位?從近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來看,應屆畢業生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主力軍,那麼應屆畢業生怎麼報考才能更容易上岸呢?

一、拋棄掉三不限職位

從往年的熱門職位來看,大多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要求比較寬泛,政治面貌不限,多數不要求工作年限。

對國考稍微瞭解的小夥伴都知道,競爭比最高的職位就是不限專業,不限工作年限,不限政治面貌,俗稱三不限的職位,1000+:1的錄取率並不少見。

門檻低自然競爭激烈。所以,還是把這些職位留給那些在國考職位表裡找不到自己的專業的同學們吧。

二、別僅盯著中央的崗位

前面冠以“中央”字樣的職位,更能激起報考者的吸引力。雖然叫國考,但中央的崗位其實佔比很小,地方的職位還是佔大頭。拿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來說,共541個部門發佈招錄計劃,招錄共計27061人,提供15589個職位,縣(區)級及以下計劃招錄21268人,佔總人數的79%。

近三年來,縣(區)級及以下機關的招錄人數及所佔比例均較為可觀,向基層傾斜的力度比較明顯。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哪個職位好考?

三、熱門專業選擇多

對於國考熱門專業出身的孩子來說,職位可以挑到眼花繚亂。

從2017年國考職位表可以看出,財經類專業、法律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中文類專業、管理學專業依舊是國考最為熱門的專業。

能報崗位多的小夥伴,要做的工作就是在職位表中做好篩選,根據自身條件和喜好,讓職位表中僅剩下符合自身需求的崗位,選擇困難症就能方便治癒一些。

四、看限制要求一定要認真

職位表中很多對專業的要求為“××、××等專業”、“××類”,原則上考生專業名稱與報考職位專業要求完全一致才可以報考。但每年國考報名都有很多考生覺得自己的專業名稱與職位要求的專業類似,就認為肯定可以報考,這是很不可取的。

如“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從字面上看,貌似同屬一門,事實上這兩個很相像的專業卻有不同內涵,再如“容度”很大的人文社科,其實應用經濟學、政治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等相差很遠的專業有的也可以報考的。

對於這種情況的,一定要先電話諮詢招錄機關確認是否能夠報考,經招錄機關同意報考後方可報考。因為報考人員報考某一職位資格審查未通過後,不可再報考同一職位,這就很可能錯過你心愛的崗位哦。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哪個職位好考?

五、中間時段報職位

在報考時間上,儘量選擇中間時段。比如15號開始報名,在考試報名系統開啟後,考生應儘量選擇在報考的第五天或第六天報考。因為經過篩選,大多數小夥伴最後會剩三個左右的選項,中間時段報,可以看看這幾個職位已經通過審核的報名人數,儘量避開“萬人坑”。

有人會說,那我不是最後一天報更好?不行的,報考是有半天到一天的資格審查的,要給未能通過預留轉圜的時間。

六、用門檻最大限度排除競爭對手

從報考的條件中找到和自己符合度最高的職位:學歷、學位、專業、工作年限、戶籍、外語要求、體質要求都是篩選的標準。

還有需求專業程度也是一種考量,這個需要考生先了解職位的具體內容:比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乍看很相似,但是前者多要求有醫學背景的考生,工作的專職性也比後者強。

再比如鐵路公安隸屬於鐵路總公司,是公安的一個小分支,而公安部直接歸國務院主管,是行政機關。報考公安條件就比鐵路公安更高。逆向而行的話,也可以試試撿漏:新疆庫爾勒鐵路分局的鐵警就出現過補錄的情況。

總之,挑那個要求你都符合的,但對別人來說限制條件最多的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