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腫瘤,中醫不只是給你吃藥

治腫瘤,中醫不只是給你吃藥

中醫治療腫瘤包括中藥湯藥、針、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貼等諸多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恢復內環境平衡、抑癌、控制癌細胞浸潤、殺傷癌細胞的效果。對尚未出現轉移病灶的早中期腫瘤患者,使用中藥可控制腫瘤轉移擴散,從而增加手術、介入等治療手段的成功率。此外,對於已經發展為全身性病變的晚期腫瘤患者,中藥還具有增效減毒作用,可增加化療療效,減輕化療中出現的消化道反應及免疫、造血系統損害,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除了常用的中藥以外,針刺、艾灸、穴位注射及穴位敷貼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在腫瘤患者的治療上,並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療效:

1.減輕癌性疼痛

中醫認為癌痛是由於機體陰陽失調,邪毒積聚,導致經絡氣血瘀阻不通則痛或機體氣血虧虛,不榮則痛。針灸療法能平衡陰陽、行氣祛瘀、疏通經絡,可用於緩解癌性疼痛。臨床研究顯示,針刺可以患者輕度的癌性疼痛,而對於中、重度的癌痛,在使用止痛藥物的同時配合針刺或穴位注射以及中藥外敷等方法可以減少止痛藥的用量以及增加止痛的療效。

2.抑制胃腸道不良反應

胃腸道反應是放化療過程中出現最早、最多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呃逆、食慾減退、腹瀉等。中醫認為放化療雖能攻散外邪,但常損傷脾胃,脾胃不和,運化無權,升降失調,濁邪上犯,從而導致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針灸具有理氣健脾、和胃降逆止嘔之功,被用於治療放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在化療同時,針刺或穴位注射足三里、內關等穴位,可以緩解患者噁心嘔吐的症狀。

3.改善骨髓造血功能

放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現象主要表現為白細胞下降,其次為血小板降低,嚴重時可影響血紅蛋白而出現全血象抑制。放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可歸屬於中醫的“虛勞”範疇,化療藥物作為邪毒侵害機體,中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氣血生化無源;損傷腎精,精不養髓,髓不化血以致血液稀少。針灸治療能健運脾胃,溫養腎精,被用於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主要表現為升白細胞作用。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通過口服院內製劑“益髓升白膠囊”聯合艾灸足三里、關元、氣海也可以治療白細胞減少症,升白效果更快,持續時間更長。

4.提高機體免疫力

機體免疫功能的高低不僅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而且直接關係到預後。研究證實,針灸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多層次的,而不是僅僅作用於某一種抗腫瘤免疫效應細胞。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灸具有綜合調節肌體系統、器官功能,以及抗癌作用,配合手術治療可以明顯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存時間,是防治腫瘤的有效途徑。

聯繫電話:13919285671

治腫瘤,中醫不只是給你吃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