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地理|最是講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武陽買茶” “烹茶盡具”

出自西漢王褒的《僮約》,這是茶器具以主奴契約的形式第一次有了文字記載。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時光機一下子來到晉朝,杜育的《荈賦》有對茶具的記載,“器擇陶簡,出自東甌”,“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杜育在讚頌茶的同時,順便提出茶具要選擇“出自東甌”的青瓷器;酌取茶湯要用的匏瓜做的盛器,就是飲茶用器。

即使如此,那時茶器與酒器、食器仍然處於混用的狀態。

唐代,一個文化絢爛的時代,茶文化也不例外。這時茶器才從酒、食、茶混用中獨立出來。陸羽《茶經》正好記述了唐代煎茶所用的24器,明確了茶器對茶的重要性。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千百年來,茶器對茶的苦苦追隨,與人間情痴無異。從此,茶在器便在。

明代許次紓對於茶、水、器、火的關係有這樣的描述:“茶滋於水,水藉於器,湯成於火,四者相洹,缺一則廢。”泡茶器具的講究與茶、水、火一樣重要。

潮州人最是明白這個道理。潮州工夫茶起源於唐代煎茶道,它講究“工夫”,水、火、器具和沖泡技藝缺一不可。潮州人做事的精細在潮州工夫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潮州工夫茶具極其精細,最為講究。茶壺、蓋甌、茶杯、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缽、龍缸、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筷、錫罐、茶巾、竹筷、茶几、茶擔,共十八種茶具。陳香白老人說:“十八種工夫茶具,飲茶之家,必須一一具備,方可稱得上‘工夫’二字。”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只要提到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四寶便如影隨形般地出現,孟臣罐、若琛甌、潮汕風爐、玉書煨。

孟臣罐

即江蘇宜興朱泥壺,潮州人喜精巧,而惠孟臣為明清時期的制壺名家,他擅做小壺,所制小壺精細巧妙,最為潮州人推崇。現在多用潮州本地的手拉壺,同是以小為佳。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若琛甌

《潮州工夫茶經》中道:“不薄則不能起香,不潔則不能襯色。”潮州工夫茶茶杯以薄、小、白為佳。若琛甌名稱的由來很多:或是愛喝茶的大臣之名,得皇帝賞賜專制的杯子,後人取名“若琛甌”;或為商賈李若琛所製茶杯得人們喜愛,其落款為“若琛珍藏”,後人稱為“若琛甌”。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玉書煨

即煮開水用的砂銚,在潮州當地又叫“茶鍋仔”。砂陶質地,水開聲動,與小壺搭配使用,以潮安楓溪做的最為有名。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潮汕風爐

工夫茶茶爐煮水燒炭用的爐子,其頂蓋及火門蓋可自由控制火起火滅,兩蓋關則火滅,兩蓋開則火起。一般配羽扇、銅筷、橄欖炭一同使用。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隨著時代的發展,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筷被電煮水壺所替代,茶擔、龍缸、水缽等不必要的泡茶器具被省略,潮州工夫茶21式也化繁為簡。

就像“茶道新生活”團隊採寫潮州時,陳香白老人說的話:

“一切得從實際出發,順其自然,貼近生活。泡茶之前,我不是已經介紹了鳳凰單叢和白葉單叢的特點了嗎?我再邊泡邊重複著說,這簡直像在演戲!你們不嫌累才怪呢?所以我把 21 式滲透進沖泡的過程中了,誠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貫之。’隨遇而安就好。”

工夫茶具也是如此,“吾道一以貫之。”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那麼潮州工夫茶具是中國茶文化的“化石”,是中國茶文化的具象表現。

潮州街頭,一個茶盤,一個衝罐,三個小杯,一把茶葉,“來!來!來!喝一杯潮州工夫茶。韓信點兵,點精華,盡善盡美,茶文化……”

部分文字來自《茶源地理 潮州》

部分圖片攝影:丘、幽鳴

來和茶道君約茶吧

茶源地理|最是讲究的潮州工夫茶具

▼點擊閱讀原文,精《茶源地理》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