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人給清朝續命「良方」,李鴻章和慈禧沒聽,15年應驗了

1.從清朝末期改革到琉球失守。

日本明治維新後,開始向西方看齊,國力開始恢復並逐漸強大起來。此時清朝在幹啥?其實清朝也沒閒著,清政府也在進行一場“革命”,那就是購置大量西式裝備,開始洋為中用的改革。但日本改革是從內到外,而清朝的改革是表面。清朝並沒有清醒認識到,一個龐大清朝如果不從“質”上改變,靠買或者只改表面,“思想”不轉變,必然是“換湯不換藥”。當時清朝建立了新式軍隊,新式武器也買來了,但官僚的思想卻還停留在以往。

一個美國人給清朝續命“良方”,李鴻章和慈禧沒聽,15年應驗了

從清朝末期的資料及數據看,19世紀時,清朝比日本要先進,那時日本還沒有完成明治維新任務,但日本一些人開始躍躍欲試了,準備向曾經的“老師”開刀了。最管用的招法就是先侵佔清朝顧不過來的領土,其中琉球群島就是日本一直想佔領的。後來日本沒廢多少力氣就佔領了,琉球就派人向清朝求援,李鴻章只是派使者向日本表面態度,並沒有派兵去支援,清朝失去了琉球。

一個美國人給清朝續命“良方”,李鴻章和慈禧沒聽,15年應驗了

2.一個美國人的出現。

日本佔領琉球后,此時一個美國人到中國訪問,此人便是美國卸任總統格蘭特。他是美國第十八任總統,西點軍校畢業,兩度從軍,揚名美國南北戰爭,被林肯總統器重,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後來參選美國總統成功。由於格蘭特是軍人出身,根本沒有從政經歷,所以他當總統期間飽受爭議。主要是下屬貪腐成風,他還任人唯親,老婆家的人也藉助他的名聲撈取很多好處,格蘭特無奈之下第二屆未乾滿就匆匆下臺。

一個美國人給清朝續命“良方”,李鴻章和慈禧沒聽,15年應驗了

下臺後的格蘭特在家閒不住,就帶老婆孩子開始環球旅行,一來是見見以前老朋友,二來也是為美國拓展利益瞭解各國情況。格蘭特從歐洲回來後,就到了亞洲,先去印度、泰國,隨即到了中國,並與當時直隸總督李鴻章會見。

李鴻章與格蘭特都是互聞大名,並未見過面。不過李鴻章在外國人面前既要表現出大國風範,又不能失禮。於是見面後李鴻章就對格蘭特說:“我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人,各自都平定本國兩支叛軍。”看看李鴻章多能吹,他把平定太平天國的功績全都歸在自己身上了,要是曾國藩知道了還不得氣死。

一個美國人給清朝續命“良方”,李鴻章和慈禧沒聽,15年應驗了

人家格蘭特的確是美國南北戰爭中關鍵人物,率領大軍打敗南部軍人,為美國統一有貢獻。當然李鴻章也夠狠,他在殺太平軍時手段殘忍,但並不都是他的功勞。

3.美國人的“良方”。

兩人相談甚歡,李鴻章就想讓格蘭特當個調停人,讓他說服日本人,退還琉球群島。對於李鴻章的請求,格蘭特當即答應,他認為以自己是美國前總統的身份,日本不會不聽。

格蘭特從中國到日本後,日本對格蘭特調停根本沒放在心上,認為格蘭特就是一個前總統,也沒什麼權力了,憑什麼聽他的。

不過,格蘭特這人還算講究,他回國後給李鴻章寫了一封信,信中告訴李鴻章要向西方學習,追趕日本,還要全面進行通商,把國家強盛起來,從此清朝就不會被外國欺負了。如果中國再不向西方學習,將來日本就會派兵來打。

一個美國人給清朝續命“良方”,李鴻章和慈禧沒聽,15年應驗了

其實格蘭特這封信極具戰略眼光,只可惜李鴻章卻沒有這樣的眼光,他收到這封信權當是對方的客套。當他向慈禧彙報時,慈禧連李鴻章的眼光都沒有,就知道自己享服。

格蘭特寫完這封信後,1885年就去世了,但10年後,中日爆發了甲午戰爭,號稱亞洲最強的北洋水師不堪一擊。清朝被迫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

雖然格蘭特的建議不是靈丹妙藥,但如果清朝真如格蘭特那樣改革,或許不用遭受這樣屈辱1900年,八國聯軍侵犯中國,也證明這一點。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