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慶皇帝-錯殺了能臣和珅

清朝-嘉慶皇帝-錯殺了能臣和珅

1.和珅到底給國家攢了多少

清朝一個著名的外交家薛福成,他寫的一本書叫《庸庵全集》,他這《庸庵全集》裡面專門有一節,這一節的題目叫《查抄和珅家產清單》

房屋3000間,田地8000頃,銀鋪42處,當鋪75處,赤金60000兩,純金,大金元寶100個,有人說才100個,我沒說完,1000兩一個,100個,多少,十萬兩;小銀元寶56600個,這也不多啊,100兩一個,566萬兩。還沒完呢,這還只是九牛一毛,接著念。銀錠900萬個,900萬個,洋錢58000元,制錢150萬文,銅錢,150萬文。還沒完呢,吉林人參600餘斤,玉如意1200餘柄,皇上家有多少?他們家有1200餘柄,珍珠手串230串,還有珍珠,您那珍珠不算,我說的珍珠是桂圓那麼大的珍珠,人家記的就是桂圓大珍珠,10粒,大紅寶石10塊,大藍寶石40塊,看來還是紅寶石值錢,銀碗40桌,咱就算一桌10個,誰家一桌才擺10個啊,銀碗40桌,珊瑚樹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那時不是這麼記的,三尺有餘,珊瑚樹11支。還有,紗緞綢羅,綾羅綢緞,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毛呢嗶嘰20000板,狐皮550張,貂皮850張,還有其他的皮又各種粗細皮56000張,銅器和錫器361000件,名貴瓷器10萬件。還有床,什麼床,成炕的床,滿炕就是一個床,一張床,什麼床,金子做的,鏤金八寶炕床24座,西洋鍾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婦女600名。查抄時曾經把和珅的家產編為109號,其中26號已估價的價值多少錢呢呢?價值兩億六千四百萬兩白銀,還有83號沒估價。如果按我們估價的再一算,又應該有8億多兩,那也就是說和珅的家產一共有多少,一共有11億兩,11億兩是一個什麼概念,還真不好說。

清朝每年的國庫收入7000萬兩,11億,什麼概念?15年清朝的國庫收入,和珅當政多少年?25年不到,他自己家產多少?15年清朝的國庫收入都給他了,太能攢了,太辛苦了,這麼多錢怎麼攢起來了。

和珅沒有辜負乾隆皇帝對他的信任,替國家斂財這麼多。要不怎麼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2.能臣和珅應該有死緩的機會

①和珅是一位很出色的政治家

曾經來訪的英國使節馬戛爾尼在回到英國後,給予了和珅高度的評價,說和珅對人的態度很好,而且對於處理問題雷厲風行,對問題的認識也有獨到的見解,並且認識很深刻,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②執行力很強

只要是乾隆交代他的事情,他無一例外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辦,而且對乾隆想要做的事情,想方設法也要給做到。比如歷史上有名的"議罪銀"制度,就是和珅建立的。皇帝要南巡,需要花錢,但是國庫的錢花不了多少。於是和珅就想出了議罪銀的制度,讓朝廷的官員犯了錯的,交銀子來減輕對自己的懲罰,而這些上交的銀子全都進了乾隆皇帝私人的腰包,這樣乾隆皇帝就有了錢,後來演變成很多官員都提前上交銀子,為的是給自己未來犯的罪頂罪用。雖然"議罪銀"制度滿足了乾隆皇帝的私慾,但是對老百姓而言卻不是好事。

③忠心

他對乾隆是真的忠心,雖然說官越做越大,但是他對乾隆的忠心是從來沒有變過的。曾經外國使節來拜訪,回去之後說和珅官做得這麼大,乾隆只要一咳嗽,和珅馬上就會拿來痰盂讓皇帝吐痰,這個舉動當時讓外國使節非常吃驚。按說這麼大的官,這些小事完全沒必要親力親為,但是和珅就是和珅,伺候乾隆真的是伺候的面面俱到。還有就是和珅非常善於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思。

嘉慶皇帝奶奶去世的時候,乾隆跪在他母親的靈位前面不吃不喝,很多大臣都勸乾隆身體要緊,國家要緊,只有和珅一個人,一言不發,陪著乾隆跪著,乾隆跪多久,他就跪多久。這件事情讓乾隆後來非常欣賞和珅。

和珅忠於大清王朝。不管和珅如何貪婪,他都不會背叛乾隆皇帝,舉起反清大旗。這一點乾隆皇帝在多年朝野權衡中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封建專制的社會里,大臣忠心的品格對於當權者來說極其重要。乾隆皇帝與和珅一起共事多年,十分清楚和珅為人,知道他對大清王朝始終忠心耿耿,兢兢業業,決不會危害愛新覺羅家族的政治統治。這是乾隆皇帝不殺和珅的根本原因。

④學習能力強

和珅小時候父母雙亡,之後他與弟弟和琳進入北京當時最好的學府"鹹安宮官學"學習,除了學習四書五經,和珅還自學了漢語,蒙語,藏語這三種語言,因為他本身是滿族人,所以和珅會滿,漢,蒙,藏四種語言,這個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乾隆離不開和珅,當年乾隆過七十大壽的時候,西藏的六世班禪給乾隆送來了祝壽函,就是和珅給翻譯的,而且和珅也經常幫助乾隆處理一些有關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的事務,當時的朝廷可以說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只有和珅一個人。這是他在語言方面的才華。

嘉慶帝不如他爹,乾隆知道和珅貪了多少,但是也知道和珅的能力(高於紀曉嵐、劉墉),也懂得一個政治平衡,當然乾隆也知道和珅貪多少也不會外流,最後還是我愛新覺羅家的。呵呵,乾隆高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