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騰訊「轉身」 社交+內容打開未來想像空間


20歲的騰訊“轉身” 社交+內容打開未來想象空間

小長假前夕,就在大多數人為如何過節而興奮的時候,騰訊放出了王炸——正式公佈組織架構調整方案,原有七大事業群架構調整為六大事業群,原來微信事業群等四大事業群保留,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至此,騰訊組織架構調整的浮出水面。

而除了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將發力產業互聯網外,新成立的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即Platform and Content Group),則是將對原社交網絡事業群(SNG)、原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原網絡媒體事業群(OMG)中,與社交平臺、流量平臺、數字內容、核心技術等高度關聯且具有高融合性的板塊,進行有機地拆分和重組。

那麼,騰訊為什麼要進行這種調整?尤其是對於社交+內容的融合轉型,這背後是騰訊怎樣的戰略考慮和前瞻佈局所在?

重大架構調整 啟幕社交+內容融合戰略升級

此輪調整,不能不說是一次自我的蛻變。對騰訊來說,其在社交、內容乃至雲等業務上的發展可謂“高枕無憂”。按說可以好好“過節”的騰訊,卻偏偏和自己過不去。這背後實際上是騰訊對未來的判斷和前瞻佈局所在。

根據騰訊第二季度財報,微信和WeChat合併月活躍用戶數已達10.58億,QQ月活躍賬戶數也達到8.03億。可以說,騰訊的社交優勢是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都無法企及的。然而,另一組數據卻是,Facebook 在今年Q1每活躍用戶單季度廣告收入為2.04美元,而騰訊Q1僅為0.71美元。這不能不說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儘管騰訊和FB所在的地域市場不一樣,但是這種差距背後,實際上也意味著騰訊將社交+內容融合起來形成合力後,將在TO B的廣告收入等方面獲得更大的想象空間。

而內容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任何一家巨頭互聯網公司都無法迴避的領域。無論是BAT還是今日頭條等,都在發力內容,並且內容的定義和範疇相對PC互聯網時代得到了空前的放大,簡言之就是,內容產業有著無上限的發展空間,而大家目前才只是蜻蜓點水。

這種情況下,騰訊自然要充分挖掘社交+內容的潛力。而要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自然需要更高效的協同,此種情況下,從組織架構的調整上入手,則可謂是找準對叩響下一個十年社交+內容產業的大門,找到了融合發展的正確打開姿勢。而且,對於騰訊在面對諸如今日頭條這樣的新興平臺時,能有更強勁的戰鬥力。

現在的王牌,未來的高地

社交+內容,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做的最好的其實就是騰訊。甚至說,儘管在遊戲、雲等業務上也可圈可點,但是過去十年,騰訊最大的王牌其實正是社交+內容。而現在的王牌,是否還是未來的王牌,是否能在新“野蠻人”的競爭下穩住局面,保證自身的地位不被衝擊。其實任何一家巨頭都需要如此居安思危。

在過去十年,騰訊可謂是從PC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轉型過程中,不僅通過微信的橫空出世讓其社交市場的地位更加牢固,而且也在新聞、視頻、文學、音樂、動漫、體育等多個內容領域各有建樹,並且從具體的內容領域到大的文創甚至文化的層面,騰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內容矩陣

不過,一個現象是,由於騰訊此前內部是賽馬機制,這種內部競爭機制,也的確孵化出了一系列的有力的內容產品。但是,這些分散在各部門的創新,整體上看卻是有些“散”,而正所謂聚沙成塔,如果能將這些散在各部門的內容產品融合起來,並且與騰訊的社交生態充分融合,其所能釋放的勢能將是不可估量的。

譬如,騰訊在視頻這一細分領域,此前就有多個產品孵化成功,從騰訊視頻到下飯短視頻、速看、時光小視頻、閃咖、DOV,以及今年重啟的微視項目,這些產品的成功本身是彼此的差異化使然,比如有鎖定5分鐘時長的,有主打音樂相冊功能的,有社交短視頻的。而這些產品若能整合到一條線上,那麼實際上本身就形成了一個大的視頻生態,與社交生態融合之後,更是社交+內容產業的“巨無霸”。

顯然,騰訊的此番戰略升級,是正有此意。通過社交+內容的融合,再加上技術的融入其中,騰訊的步伐可以更快,產品的更新迭代和內容生態的持續優化可以更高效。換言之就是,經過此輪組織架構調整,不僅整體戰略上讓騰訊走的更加穩健,而且在社交+內容轉型上將進一步實現協同效應,無論是內部的創新還是外部的競爭上,都將為騰訊帶來護城河的拓寬,以及對社交+內容融合發展高地的打造。

20年蛻變,為下一個十年夯實根基

今年是騰訊創立20週年。對於人來說,20歲正是一個最好的年紀。而對於一家互聯網公司而言,20歲也是登高望遠的一個新開始。而與其說是騰訊選擇通過戰略升級來為自己的20歲慶祝,不如說是騰訊已經

對其下一個十年甚至20年有了自己的“主意”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互聯網行業的重要一極,騰訊有著自己的戰略考量和獨特打法。其從最早期的QQ到如今的微信+手Q的花開兩朵,不僅奠定了其在社交上的龍頭地位,而且也讓其能通過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優質的社交流量,為更多的內容產品的孵化和超越提供溫床。

其實,從基因的角度看,騰訊的此番戰略升級也是基因使然。於阿里,其基因是電商;於百度,基因是信息。而對於騰訊,基因正是社交。與阿里為了優化其電商基因而提出新零售,百度將連接人與信息拓展到自動駕駛領域相比,騰訊的社交基因則是一直處於一種“良好”的運作狀態,不需要額外的概念包裝或是領域拓展,只需“按部就班”的做好微信和手Q的運營,按理說就可以確保騰訊在下一個10年的戰略地位不變。

然而,騰訊顯然不滿足於此。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的ABC趨勢下,不管是社交還是內容,實際上都有更大的探索空間。而騰訊選擇以

組織架構調整來超越自己,則正應了“跑贏自己才是真正的贏”這句老話。騰訊已然上路,未來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