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加29454
簡單聊聊,有一些成語或者是俚語可能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1)亂拳打死老師傅
2)否極泰來
3)高處不勝寒
4)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文明發展的越是成熟,內部維護既得利益者的勢力就越是強大,改革的阻力越大。比方說清政府,從1840到其完全破產,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大半個世紀,而有的國家正因為積累的少,可以放開了幹,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另一方面我們也得看到,不要只看成功的,還有一些失敗的,變異的方向是多向的。
美國應該是這樣的典型例子,不過美國雖然是一個歷史不久遠的國家,但美國的主體是來自英國,而英國可不是什麼歷史不久遠的國家。
以股易金
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不斷有新文明超越古老的文明,人類社會才能不斷髮展前進。古老文明只有不斷汲取新文明的先進成果,才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古老文明國家的經濟被新文明國家超越,不能說明古老文明就已經末落。一個國家的文明傳承得越久遠,說明這種文明的生命力越強大,可供其它文明學習的成果越多,自我變革和創新的內在文明基因也越強大。
古老的中華文明,正是在不斷汲取西方文明先進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自我變革並進行創新,才能在經濟上飛速追趕西方國家,並大有一舉超越之勢。
傳承文明,繼往開來。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固步自封。
大方妹幾
文明是一個時間概念,也可以說是一個標籤、一個盒子,而經濟又是一個標籤,另一個盒子,在外外觀上看,文明的外延大於經濟,只是都離不開時間的流逝與轉變,都在歷史這個大盒子中放著。
必須分清楚的是文明與經濟的時間走勢是同向但不代表同步,其各自的行進軌跡由自身的因素而定,但也不排除在時間的某個節點上的重疊現象(即重合)
文明與經濟這兩個社會學概念並不是互為絕緣的個體,而是因為社會的紛繁複雜而互有滲透和匡制,
打個不很貼切的比喻,文明像條河,而經濟像一片湖,如長江與洞庭湖一樣。水是不分彼此的,可又各自作態。
當文明彰的作用力在經濟框架下產生影響力的時候,也是社會形態趨於理想的狀態。只有當天、時、地、人和出現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兩元重合的局面。
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其自身的歷史軌跡,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才會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格局和麵貌,當然,族與之間,國與之間也是有相互影響的。
總之,存在就是合理,不需要抱怨,也不要妄自自指責,時間才是給出答案的唯一手筆。
信君創意
經濟和文明並沒有必然聯繫。文明古老經濟就會發達嘛?這邏輯一點都說不通。重要的應該說,宋朝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頂峰,但沒有相應的武力保護,結果被消滅。
而清朝開始遏制經濟和科技進步,結果幾百年就落後於世界,淪為半殖民地。
所以經濟一枝獨秀只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只有全面發展才是王道。
看門道人
歷史發展的必然!一些文明古國衰弱消失了,一些新型國度誕生了,但是又一些新的強盜式民主帝國終究會被歷史長河所淘汰掉,而一些古老而又代表人類文明正確方向的國家終會歷久彌新,呈現強大的生命力,繁榮昌盛,生生不息,終者自終,始者自始,循循環環無終極!